客人第一次過來,出門迎接以示歡迎。
這在現代也是行得通的禮儀,沈清楠也不會反其道以示獨特。
而且,她也特別想確認一下這人是否跟李昌福有什麽關係。
林若軒和林若輊也跟著出來。
林若軒想著,既然自己都不是外人了,那也得跟著出來迎接一下才是。
林若輊就沒想那麽多了,反正我是沈姐姐的跟屁蟲就對了。
來到正房外,就見藍竹身邊站著一個鐵塔般的漢子,一臉的絡腮胡,
站在藍竹旁邊,把藍竹給襯得嬌小極了,
還擋完了照向藍竹的所有陽光,
藍竹在他的影子裏,空間就……很寬裕的樣子。
要不是藍竹早就跟她說過,師父也不過比自己大幾歲,二十出頭,
沈清楠差點脫口想叫叔叔了,這藍竹……
怎麽就沒有形容過她師父是長這樣式的呢?
這就是彪形大漢具象化了吧,林若軒也算是高的了,可在這人麵前,
顯得有些像竹竿了。
“這位就是藍竹的師父了吧?”
沈清楠開口招唿著,那男子一開口說話,聲如洪鍾,
挺配得上他那副體型的,一抱拳:
“沈小姐,叨擾了。”
“李大哥可不要客氣,我來介紹一下,這是我的朋友,從禹州過來的林若軒,
這是他的幼弟林若輊。
今日也是趕了巧,正好來我這裏,待會一起吃個便飯。”
沈清楠再扭頭迴去給林若軒介紹:
“這是藍竹新拜的師父李昌貴李大哥。”
林若軒聽到這個名字,也是怔了一下,李昌福他也熟啊。
這名字也太容易讓人聯想了,林若軒不禁多看了李昌貴兩眼。
可這身形,這麵容,怎麽都看不出和李昌福有什麽相似之處。
雙方互相行禮見過,走進正房又坐了下來:
“聽說李大哥也是這江州人氏,住在江州哪裏呢?”
藍竹給沈清楠大概說過李昌貴的情況,隻是藍竹是個馬虎的,
也沒有問得詳細,隻說李昌貴是江州人,在當兵,手下還管著些人,
這次也是迴江州探親,過些時日還是會迴軍隊的。
這迴算是看著人了,那確實是一身的軍旅味兒。
跟常叔也是有些相似之處。
既然都坐到這裏了,一方麵是不讓場麵太冷,更重要的是為了藍竹的安全。
“就在城北的建康巷裏。”
建康巷?沈清楠記得李昌福好像也是住那裏。
“李大哥常年在軍營裏,這江州還有些什麽親人?”
這個問題,想知道的人怕就有些多了,大家都豎起了耳朵。
雖然李昌貴救了藍竹那裏也是在這裏吃過一次飯,但當時沈清楠不在家,
又隻是感謝李昌貴送藍竹迴家,菜雖然是做得豐富,為了避嫌,
也是常遠山他們陪著吃的,常遠山以前也當過兵,
也不認識李昌福,更不會把話題說得那麽詳細,
男人家在一起嘛,再喝點酒,多是講些軍營裏的事情。
也根本沒怎麽談家裏的事。
這些個丫頭都沒有參與,飯後也是再無聯係。
誰知道藍竹後麵又給認了師父。
“江州就隻有一個弟弟了,不過這些時日也沒有在家。”
“李大哥的弟弟是不是叫李昌福,是個常年在鄉裏賣雜貨的貨郞?”
“咦?你怎麽知道舍弟的名字?”
李昌貴有些詫異,他好像沒說過吧?
沈清楠坐直身子,看了眼林若軒,笑了:
“還真是巧了,李昌福大哥,可和我這屋裏的人都認識呢。”
藍竹也在旁邊張大了嘴,所以,她撿了個師父,師父的弟弟就是李昌福。
這江州城也挺大的,怎麽就這麽容易遇到熟人呢?
雪竹看了眼藍竹那副跟大家一樣驚訝的表情,也是腹誹:
你這性子怎麽就教不過來呢,這麽久的師父了,連這層關係都沒搞清楚。
藍竹早就知道師父是叫李昌貴,但還真沒往這處想。
天天琢磨得就是如何讓師父多教幾招,如何把師父教的幾招練得更熟一些。
“師父,你是李大哥的大哥?”
藍竹這話乍聽之下有些繞,但細想也沒錯。
李昌貴見屋裏的人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你們都認識我弟弟?”
沈清楠輕笑:“何止認識,福哥還曾經幫過我和林若軒。”
為了把這兩兄弟分開,沈清楠也就改口稱李昌福為福哥了。
她把那日在江州城外如何相識,後又如何一起進城的事情大概說了一下。
說到後來還一起去了夜市,再後來就沒有聯係了。
當時給李昌福說的是要和林若軒他們一起去禹州,
自己幼弟的病需要靜養也並沒有成行。
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自己端午時還著人去送過節禮,
順便告知李昌福自己暫居江州,也是沒有遇上。
這幾日忙完,還想著要再看看李昌福在家沒,
沒想到,機緣巧合的,把李昌貴給遇上了。
李昌貴在旁邊聽得仔細:“原來是這麽一迴事,我迴來也隻遇到他一次,
他又匆匆忙忙下鄉去了,這許多日都還沒有迴轉。
等他迴轉,沈小姐也不用派人去尋,我自會和他說起。”
“那自然更好,李大哥就住在那裏,自是比我們方便。”
沈清楠見李昌貴說話也是快人快語,聊起天來也是愉快的。
和李昌福雖然長得不像,一個魁梧高大,一個身材瘦弱。
但性子倒也都是熱情豪爽的。
不同的就是一個是軍隊裏帶出來的那種果斷氣質,
一個是做商販所特有的親厚氣質。
玉竹這時候走了進來,李昌貴坐下來沒聊幾句,
玉竹就到廚房去給白竹說了,看她準備得如何了。
這會兒過來,就是告訴大家,可以吃飯了。
“小姐,廚房那邊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桌子也布置的差不多了。”
今日李昌貴要來,本是打算就在正房裏擺下席麵即可。
但林若軒兩兄弟也過來了,沈清楠就覺得就在正房裏擺席顯得有些擁擠,
早就吩咐了玉竹她們把正房偏房給收拾了出來。
就在她們說話這會兒,幾個丫鬟已經把席麵都布置好了。
還從偏房的側門那邊送了不少涼菜進來了。
這在現代也是行得通的禮儀,沈清楠也不會反其道以示獨特。
而且,她也特別想確認一下這人是否跟李昌福有什麽關係。
林若軒和林若輊也跟著出來。
林若軒想著,既然自己都不是外人了,那也得跟著出來迎接一下才是。
林若輊就沒想那麽多了,反正我是沈姐姐的跟屁蟲就對了。
來到正房外,就見藍竹身邊站著一個鐵塔般的漢子,一臉的絡腮胡,
站在藍竹旁邊,把藍竹給襯得嬌小極了,
還擋完了照向藍竹的所有陽光,
藍竹在他的影子裏,空間就……很寬裕的樣子。
要不是藍竹早就跟她說過,師父也不過比自己大幾歲,二十出頭,
沈清楠差點脫口想叫叔叔了,這藍竹……
怎麽就沒有形容過她師父是長這樣式的呢?
這就是彪形大漢具象化了吧,林若軒也算是高的了,可在這人麵前,
顯得有些像竹竿了。
“這位就是藍竹的師父了吧?”
沈清楠開口招唿著,那男子一開口說話,聲如洪鍾,
挺配得上他那副體型的,一抱拳:
“沈小姐,叨擾了。”
“李大哥可不要客氣,我來介紹一下,這是我的朋友,從禹州過來的林若軒,
這是他的幼弟林若輊。
今日也是趕了巧,正好來我這裏,待會一起吃個便飯。”
沈清楠再扭頭迴去給林若軒介紹:
“這是藍竹新拜的師父李昌貴李大哥。”
林若軒聽到這個名字,也是怔了一下,李昌福他也熟啊。
這名字也太容易讓人聯想了,林若軒不禁多看了李昌貴兩眼。
可這身形,這麵容,怎麽都看不出和李昌福有什麽相似之處。
雙方互相行禮見過,走進正房又坐了下來:
“聽說李大哥也是這江州人氏,住在江州哪裏呢?”
藍竹給沈清楠大概說過李昌貴的情況,隻是藍竹是個馬虎的,
也沒有問得詳細,隻說李昌貴是江州人,在當兵,手下還管著些人,
這次也是迴江州探親,過些時日還是會迴軍隊的。
這迴算是看著人了,那確實是一身的軍旅味兒。
跟常叔也是有些相似之處。
既然都坐到這裏了,一方麵是不讓場麵太冷,更重要的是為了藍竹的安全。
“就在城北的建康巷裏。”
建康巷?沈清楠記得李昌福好像也是住那裏。
“李大哥常年在軍營裏,這江州還有些什麽親人?”
這個問題,想知道的人怕就有些多了,大家都豎起了耳朵。
雖然李昌貴救了藍竹那裏也是在這裏吃過一次飯,但當時沈清楠不在家,
又隻是感謝李昌貴送藍竹迴家,菜雖然是做得豐富,為了避嫌,
也是常遠山他們陪著吃的,常遠山以前也當過兵,
也不認識李昌福,更不會把話題說得那麽詳細,
男人家在一起嘛,再喝點酒,多是講些軍營裏的事情。
也根本沒怎麽談家裏的事。
這些個丫頭都沒有參與,飯後也是再無聯係。
誰知道藍竹後麵又給認了師父。
“江州就隻有一個弟弟了,不過這些時日也沒有在家。”
“李大哥的弟弟是不是叫李昌福,是個常年在鄉裏賣雜貨的貨郞?”
“咦?你怎麽知道舍弟的名字?”
李昌貴有些詫異,他好像沒說過吧?
沈清楠坐直身子,看了眼林若軒,笑了:
“還真是巧了,李昌福大哥,可和我這屋裏的人都認識呢。”
藍竹也在旁邊張大了嘴,所以,她撿了個師父,師父的弟弟就是李昌福。
這江州城也挺大的,怎麽就這麽容易遇到熟人呢?
雪竹看了眼藍竹那副跟大家一樣驚訝的表情,也是腹誹:
你這性子怎麽就教不過來呢,這麽久的師父了,連這層關係都沒搞清楚。
藍竹早就知道師父是叫李昌貴,但還真沒往這處想。
天天琢磨得就是如何讓師父多教幾招,如何把師父教的幾招練得更熟一些。
“師父,你是李大哥的大哥?”
藍竹這話乍聽之下有些繞,但細想也沒錯。
李昌貴見屋裏的人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你們都認識我弟弟?”
沈清楠輕笑:“何止認識,福哥還曾經幫過我和林若軒。”
為了把這兩兄弟分開,沈清楠也就改口稱李昌福為福哥了。
她把那日在江州城外如何相識,後又如何一起進城的事情大概說了一下。
說到後來還一起去了夜市,再後來就沒有聯係了。
當時給李昌福說的是要和林若軒他們一起去禹州,
自己幼弟的病需要靜養也並沒有成行。
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自己端午時還著人去送過節禮,
順便告知李昌福自己暫居江州,也是沒有遇上。
這幾日忙完,還想著要再看看李昌福在家沒,
沒想到,機緣巧合的,把李昌貴給遇上了。
李昌貴在旁邊聽得仔細:“原來是這麽一迴事,我迴來也隻遇到他一次,
他又匆匆忙忙下鄉去了,這許多日都還沒有迴轉。
等他迴轉,沈小姐也不用派人去尋,我自會和他說起。”
“那自然更好,李大哥就住在那裏,自是比我們方便。”
沈清楠見李昌貴說話也是快人快語,聊起天來也是愉快的。
和李昌福雖然長得不像,一個魁梧高大,一個身材瘦弱。
但性子倒也都是熱情豪爽的。
不同的就是一個是軍隊裏帶出來的那種果斷氣質,
一個是做商販所特有的親厚氣質。
玉竹這時候走了進來,李昌貴坐下來沒聊幾句,
玉竹就到廚房去給白竹說了,看她準備得如何了。
這會兒過來,就是告訴大家,可以吃飯了。
“小姐,廚房那邊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桌子也布置的差不多了。”
今日李昌貴要來,本是打算就在正房裏擺下席麵即可。
但林若軒兩兄弟也過來了,沈清楠就覺得就在正房裏擺席顯得有些擁擠,
早就吩咐了玉竹她們把正房偏房給收拾了出來。
就在她們說話這會兒,幾個丫鬟已經把席麵都布置好了。
還從偏房的側門那邊送了不少涼菜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