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遠山急了:“你……小姐收留我們是好意,你怎好意思……”
沈清楠製止常遠山:“常叔,你讓阿盛說完。”
常盛繼續說道:“劉成叔和劉強哥能做的事,我都能做。更不用說我姐和雪竹姐她們能做的。”
沈清楠失笑,是啊,那些活倒是都能做,隻是……這是在她的宅子裏,所以眾人看上去雖然辛苦些,但月錢比其他宅子高上一大截,自己也把這些人當家人一樣。
所以在常盛這孩子心裏,幫人做事都是如此光鮮亮麗的,就完全忘了他爹以前在碼頭上扛包累得跟狗一樣,他姐還賣身給自己舅舅還賬的事來。
沈清楠想了想:“我這裏做事的人已經夠了,如果你確實想要做事,我倒是有個建議,你想不想聽一下。”
常盛很感興趣,他現在滿心的想法就是賺錢貼補家用,而不是去讀那隻有支出沒有收入的書:
“小姐請講。”
沈清楠悠悠說道:“我可以勸服常叔讓你不去讀書,但你需要在一個月內找到一份差事,月錢不說和你爹比吧,有你爹一半月錢即可。
如若不能,你就乖乖迴去讀書……”
常盛信心滿滿,“如若我辦到了,是不是就可以繼續做工了?”
沈清楠不顧常遠山的眼色,徑直答應:“當然,我說到做到。”
常盛雖然娘去世得早,但屬實沒吃過什麽苦,常遠山不僅在碼頭扛包,有機會還會去打些臨工,就連玉竹,以前也是除了照顧他,還給人漿洗和做些小手工賺些小錢。
常盛學堂家裏兩點一線,真是沒有感受過什麽是社會的毒打。
聽到沈清楠這麽一說,常盛當即應承下來,“那好,小姐,我必然能達到您的要求,一個月後你就看我表現吧。”
常盛信心滿滿,沈清楠也表示鼓勵,“加油,我等你好消息。”
轉身看向常遠山:“阿盛也跪了這麽久了,我給他求個情,就別再罰了,小心把腿給跪出毛病來。
常叔,請移步到正房,我想和您談一下。”
常遠山忍得難受,可沈清楠是他一家的恩人,他也隻能忍著,聽沈清楠說要和他談,估計也是常盛的事,對著常盛恨恨地說道:“算你運氣好,有小姐幫你說項,你起來吧。”
然後隨著沈清楠往正房走,玉竹卻稍微留了一下,看著常盛,本想說些什麽也不知道從何說起,看著常盛那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也隻歎了口氣:
“你先進去換身衣服我一會兒給你洗了。”
忙著追趕沈清楠離開的腳步了。
走進正房,沈清楠讓常遠山找個椅子坐下,斟酌了一下開口:
“常叔可怪我多管閑事?”
常遠山忙又起身:“小姐說哪裏話,讓您費心了。”
沈清楠擺擺手:“常叔也別客氣,這次我有些指手畫腳了,不過玉竹求到我這裏,我也不能袖手旁觀。”
沈清楠叫常遠山過來就是要解釋一下自己的做法:“俗話說,堵不如疏,常盛性格單純,這些年又隻在學堂念書。
你們把他保護得太好,所以他還不知道這世道遠沒有他想得如此簡單。
如若隻是一味地逼迫,隻會讓他更加厭棄讀書。”
所以……當然是讓他去直麵慘淡的人生,人教人學不會,事教人一學就會。
“讓他去嚐試一下和學業不同的事物,他會自己進行比較,您也不必太過擔心,若是他真能找到差事還幹得不錯,自己也喜歡,也並不是什麽壞事。
如果找不到或者幹得不好,他也會反思自己,或會有比打他罵他更好的教育效果。”
這大尚朝的科舉製度挺開放的,沒年齡限製,隻是常盛能開竅,晚幾年也沒什麽耽誤。
常遠山沒有文化,更不懂教育,隻聽沈清楠說得有理有據,竟是自己以前從沒有想過的問題。
以前隻想著不讓常盛受自己的苦,所以讓他去學堂讀書,但其實適不適合常盛他也沒有想過,人嘛,總是會對自己沒有走過的人生道路充滿幻想。
常遠山理所當然的認為,讀書就是更好,但剛才聽得常盛的話,才發現自己並沒有了解過常盛。
想起自家以前的街坊一個孩子考了幾次都沒有考上秀才,都二十幾歲現在還在家裏苦讀,門都不怎麽出,什麽都幫不了家裏。
也知道常盛其實也是一心想著這個家,就是自己嘴笨,沒法說服常盛努力讀書。
現在小姐出手了,常遠山認為小姐的醫術高、見識多,肯定比自己想得更周全,當然全聽小姐的:
“一切但憑小姐安排,我都聽小姐的。”
沈清楠見常遠山想通了,也不再提其他,反而說道:
“至於學堂那裏,我看看有些什麽規矩,讓青竹備些薄禮,再去找一下夫子,看能不能說服夫子隻休學一段時間,而不是退學吧。”
常遠山感激莫名,“怎好讓小姐置辦,我自己去買些禮物再去給夫子跪上一跪吧。”
沈清楠瞧這情形,常遠山再去求也沒用,這人的方法就隻有下跪,根本不管夫子受不受用:
“還是我帶玉竹去吧,或許換個人去求,夫子指不定就同意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常遠山躊躇得很,這又讓小姐置辦禮物,還要小姐親自去找夫子,這恩情可大得自己都沒法還了。
沈清楠笑著說:“常叔,我這麽做也是要讓您安心養傷,要知道,我過段日子有個差事還須得您去幫著辦才放心,您可別再多想了。”
常遠山就才安了點心,但凡有事小姐吩咐就是,自己這一家子都是小姐在照顧,常遠山覺得肝腦塗地都還不完小姐的恩情。
常遠山忙抱拳:“我指定能早些養好傷,早些辦差事。”
沈清楠見轉移了常遠山的注意,隻說讓他迴去好好休養,做些輕省的活兒,常盛那邊也別再提讀書的事兒,就打發他迴去了。
等玉竹進來,沈清楠細細地問了學堂的地址和教學的情況,讓玉竹去找青竹商量著備些禮物。
沈清楠製止常遠山:“常叔,你讓阿盛說完。”
常盛繼續說道:“劉成叔和劉強哥能做的事,我都能做。更不用說我姐和雪竹姐她們能做的。”
沈清楠失笑,是啊,那些活倒是都能做,隻是……這是在她的宅子裏,所以眾人看上去雖然辛苦些,但月錢比其他宅子高上一大截,自己也把這些人當家人一樣。
所以在常盛這孩子心裏,幫人做事都是如此光鮮亮麗的,就完全忘了他爹以前在碼頭上扛包累得跟狗一樣,他姐還賣身給自己舅舅還賬的事來。
沈清楠想了想:“我這裏做事的人已經夠了,如果你確實想要做事,我倒是有個建議,你想不想聽一下。”
常盛很感興趣,他現在滿心的想法就是賺錢貼補家用,而不是去讀那隻有支出沒有收入的書:
“小姐請講。”
沈清楠悠悠說道:“我可以勸服常叔讓你不去讀書,但你需要在一個月內找到一份差事,月錢不說和你爹比吧,有你爹一半月錢即可。
如若不能,你就乖乖迴去讀書……”
常盛信心滿滿,“如若我辦到了,是不是就可以繼續做工了?”
沈清楠不顧常遠山的眼色,徑直答應:“當然,我說到做到。”
常盛雖然娘去世得早,但屬實沒吃過什麽苦,常遠山不僅在碼頭扛包,有機會還會去打些臨工,就連玉竹,以前也是除了照顧他,還給人漿洗和做些小手工賺些小錢。
常盛學堂家裏兩點一線,真是沒有感受過什麽是社會的毒打。
聽到沈清楠這麽一說,常盛當即應承下來,“那好,小姐,我必然能達到您的要求,一個月後你就看我表現吧。”
常盛信心滿滿,沈清楠也表示鼓勵,“加油,我等你好消息。”
轉身看向常遠山:“阿盛也跪了這麽久了,我給他求個情,就別再罰了,小心把腿給跪出毛病來。
常叔,請移步到正房,我想和您談一下。”
常遠山忍得難受,可沈清楠是他一家的恩人,他也隻能忍著,聽沈清楠說要和他談,估計也是常盛的事,對著常盛恨恨地說道:“算你運氣好,有小姐幫你說項,你起來吧。”
然後隨著沈清楠往正房走,玉竹卻稍微留了一下,看著常盛,本想說些什麽也不知道從何說起,看著常盛那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也隻歎了口氣:
“你先進去換身衣服我一會兒給你洗了。”
忙著追趕沈清楠離開的腳步了。
走進正房,沈清楠讓常遠山找個椅子坐下,斟酌了一下開口:
“常叔可怪我多管閑事?”
常遠山忙又起身:“小姐說哪裏話,讓您費心了。”
沈清楠擺擺手:“常叔也別客氣,這次我有些指手畫腳了,不過玉竹求到我這裏,我也不能袖手旁觀。”
沈清楠叫常遠山過來就是要解釋一下自己的做法:“俗話說,堵不如疏,常盛性格單純,這些年又隻在學堂念書。
你們把他保護得太好,所以他還不知道這世道遠沒有他想得如此簡單。
如若隻是一味地逼迫,隻會讓他更加厭棄讀書。”
所以……當然是讓他去直麵慘淡的人生,人教人學不會,事教人一學就會。
“讓他去嚐試一下和學業不同的事物,他會自己進行比較,您也不必太過擔心,若是他真能找到差事還幹得不錯,自己也喜歡,也並不是什麽壞事。
如果找不到或者幹得不好,他也會反思自己,或會有比打他罵他更好的教育效果。”
這大尚朝的科舉製度挺開放的,沒年齡限製,隻是常盛能開竅,晚幾年也沒什麽耽誤。
常遠山沒有文化,更不懂教育,隻聽沈清楠說得有理有據,竟是自己以前從沒有想過的問題。
以前隻想著不讓常盛受自己的苦,所以讓他去學堂讀書,但其實適不適合常盛他也沒有想過,人嘛,總是會對自己沒有走過的人生道路充滿幻想。
常遠山理所當然的認為,讀書就是更好,但剛才聽得常盛的話,才發現自己並沒有了解過常盛。
想起自家以前的街坊一個孩子考了幾次都沒有考上秀才,都二十幾歲現在還在家裏苦讀,門都不怎麽出,什麽都幫不了家裏。
也知道常盛其實也是一心想著這個家,就是自己嘴笨,沒法說服常盛努力讀書。
現在小姐出手了,常遠山認為小姐的醫術高、見識多,肯定比自己想得更周全,當然全聽小姐的:
“一切但憑小姐安排,我都聽小姐的。”
沈清楠見常遠山想通了,也不再提其他,反而說道:
“至於學堂那裏,我看看有些什麽規矩,讓青竹備些薄禮,再去找一下夫子,看能不能說服夫子隻休學一段時間,而不是退學吧。”
常遠山感激莫名,“怎好讓小姐置辦,我自己去買些禮物再去給夫子跪上一跪吧。”
沈清楠瞧這情形,常遠山再去求也沒用,這人的方法就隻有下跪,根本不管夫子受不受用:
“還是我帶玉竹去吧,或許換個人去求,夫子指不定就同意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常遠山躊躇得很,這又讓小姐置辦禮物,還要小姐親自去找夫子,這恩情可大得自己都沒法還了。
沈清楠笑著說:“常叔,我這麽做也是要讓您安心養傷,要知道,我過段日子有個差事還須得您去幫著辦才放心,您可別再多想了。”
常遠山就才安了點心,但凡有事小姐吩咐就是,自己這一家子都是小姐在照顧,常遠山覺得肝腦塗地都還不完小姐的恩情。
常遠山忙抱拳:“我指定能早些養好傷,早些辦差事。”
沈清楠見轉移了常遠山的注意,隻說讓他迴去好好休養,做些輕省的活兒,常盛那邊也別再提讀書的事兒,就打發他迴去了。
等玉竹進來,沈清楠細細地問了學堂的地址和教學的情況,讓玉竹去找青竹商量著備些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