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從亶山經過的兩人抵達北方邊境。齊越以北,崦之草原,一座雪山靜謐安詳,似乎在等侯它的遠方來客。


    雪山腳下,一輛馬車終於停了下來。


    “馬車怎麽停了?”雀奴問道。


    “姑娘,前麵就是雪山,小人就送二位到這兒,草原近來不太平,再往前小人也不敢走了。”車夫說著跳下車,將凳子放了下來。


    聽後,雀奴對著車裏喚了一聲,“姑娘。”


    女子:“下車吧!”


    於是,雀奴掀開了簾布,車上女子屈身走了出來,抬頭正好看見那座雪山,她伸了個懶腰,然後走下馬車。


    “別落下東西了。”


    “嗯。”


    雀奴走進車內,隻見女子拿過車外的包袱背在肩上,徒步向雪山而去,等雀奴發現車內空無一物,於是反應過來追了上去。


    “姑娘……”


    下一瞬已經沒了女子的蹤影。


    雀奴隨後從身上拿出一枚信號彈朝空中放去,“啪……”一聲炸開,正是向生死門的隊伍示意,以免在雪山誤傷了人,而遠處的女子望了望腳下炸開的煙花,轉身飛到了隱蔽之處。


    “夜陌,等我迴來。”


    雖然日夜兼程,還是花了兩個月才來到草原。從王府那位老人的話中,女子知道留給夜陌的時間不多了。但是茫茫雪山,尋一株天山雪遠比想象得困難,接連尋找數日都隻見一片冰川雪地。


    ……


    天山腳下,金戈鐵馬,不見刀光劍影,唯風聲凜冽。正值草原崦之、邗海兩國交戰,雙方僵持不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崦之將領:“你我草原本為一體,今日一戰實屬無奈,誰家沒有父母妻兒,望爾等放下武器,早日投降,免得生靈塗炭。”


    “崦之莽夫,若不是你們蓄意挑釁在先,弄得我家國無寧日,我王上怎會一決死戰,今日勢必分出個雌雄。”


    兩國積怨已久,連年混戰,民不聊生。同室操戈,結果無非兩敗俱傷。


    ……


    雪山之上,冰天雪地,一抹白色的身影搖搖曳曳,一步一步,強撐著,還是倒在了雪地裏。食物和水早已匱乏,雪中的女子幾度昏迷,躺在雪裏的身體已經凍僵,女子好像聽見了風聲,“唿……唿……”


    許久,女子又睜開了眼,眼前仿佛有了顏色。


    “北國雪山,極寒之處,有一處冰雪消融,綠草如茵所在,唯有一株花,晶瑩明麗,終年不謝,是集天地之精華,采日月之靈氣而生,食之蕊可益身體,亦可解百毒。”


    女子掙紮著爬了起身,一株銀花,擁簇在綠茵中,像冰淩閃閃發光。女子終於露出一絲微笑,朝著那片綠茵邁去。


    這株銀花就是天山雪,天山雪沒有鮮豔的顏色,此時卻格外奪目。女子撐著身體飛落在天山雪旁,正當要伸手觸碰花葉,突然一股暖流從女子腳底湧入身體。


    隻見周圍的綠茵一寸一寸消失,它們漸漸被冰凍,連最後一片綠葉也被吞沒,女子手邊這株銀花也幾近凋零。天山雪吸收了周圍的寒氣,滋養了一株靈根,也庇護了一片芳草。


    女子慢慢伸出手,試探地握住那花莖,連根拽了下來,提步便朝山下飛去。


    ……


    兩軍陣前,隻見一位白衣女子從天山而降,又見大雪紛飛,白衣已不知去向。千萬將士皆瞠目結舌,紛紛放下手中的兵器,爾後竟相顧涕漓起來。


    自古傳聞,天降雪女,乃是祥瑞之兆,當化解幹戈,迴歸和平。草原兩部,常年飽受戰爭之苦。如今終於有望重修於好,不得不心生敬畏。


    “撤軍!”


    “撤!”


    兩軍偃旗息鼓,從雪山撤離,各自迴了部落營地。


    這番場景,雀奴剛好親眼目睹,雖難以置信,也為之震撼。女子並未與她會和,眨眼就飛向了遠方,雀奴追著跑了兩步才停下腳步。


    “姑娘,你沒事吧?”


    “嗯。”


    當時車夫正在檢查車輪,雀奴冷靜地將手伸進衣袖,拿出一枚細針,瞬息飛入了車夫的脖頸,車夫還沒反應就倒下了。雀奴將車夫打暈,隨後駕上車就飛奔而去。


    天下局勢已定百年,其中大國不過三四,齊越居中,北有崦之、邗海,南有南嵇,西為漠疆,其餘小國在各國的夾縫中求生,或依附於這幾個大國。其中當屬齊越國力最盛,崦之、邗海是一片遼闊的草原,南嵇雖小,憑借有利地勢也得一方勢力,漠疆乃是在一片荒漠之中,鮮與他國往來。


    崦之、邗海本為一體,後草原易變一分為二,自此衝突不斷。草原有一座雪山,傳說上麵住著雪女,自古恩澤草原生靈,草原之所以不再和平,則是雪女不再庇護原上眾生之故。於是又有了一個傳說,雪女重現之日,戰爭終止之時。


    一個月後,崦之、邗海相約共同祭祀雪山,祈求百年和平,並且簽訂盟約,自此不再發動戰爭。不日,消息傳遍大江南北,天山周圍不速之客紛至遝來。


    ……


    寒冬臘月,齊越皇宮,較往日多幾分繁忙。這一日早朝,本已接近尾聲,皇帝又提起北方的事來。百官對此事也早有耳聞,卻無人查得真相,對這傳聞也各有態度。


    “已過了數日,眾卿可有良策否?”


    皇帝楚冀高坐明堂,百步之內,唯近侍幾人,他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不卑不亢。朝堂之下,群臣分開站立成幾排,畢恭畢敬,氣氛有些嚴肅。


    “啟奏聖上,微臣以為,為今之計當與南嵇聯盟,抗崦之,邗海之力,而保聖上齊越江山永固。”丞相源野奏言。


    “微臣讚同丞相之策。”此時,一位官員上前附言,緊接其後,又有幾位官員站了出來。


    “臣等附議。”一齊附和。


    皇帝望一眼堂下眾臣,引首之人正是丞相妻兄尚書文元,其餘皆是丞相之派,皇帝不明一笑,“太尉可有良策?”


    “聖上,臣以為不然,崦之雖與齊越有過節,繼續硬碰硬,絕非長久之計。臣以為聖上當不計前嫌,主動與草原修好,方可保北方一世安寧。”太尉杜衡上言。


    “臣等以太尉之策為是。”幾名官員一齊進言。


    “聖上,那崦之自十幾年前與齊越一戰,積怨已深,雖有協議互不侵犯,然崦之拉攏邗海,定是對齊越不懷好意,望聖上盡早打算。”尚書文元異議。


    “文尚書所言非也,崦之邗海衝突百年,如今冰釋前嫌,乃是北方民眾之福,況十年來崦之信守承諾,秋毫無犯,我等怎可以一己憑斷,妄自揣測崦之用心。”此人是六部之一的兵部尚書杜仲,也是太尉杜家的宗親。


    “杜尚書此言差異,崦之僅借虛空預言便了了衝突,足以見其居心叵測。”禮部侍郎秦艽這樣說。


    “秦大人怎知那預言是假,難不成有所證實?”杜仲與之辯解。


    “你……”尚書秦艽啞口無言。


    ……


    皇帝端坐高堂,堂下爭論不休,雙方各據其是,分別以丞相、太尉為首。也有司徒、太史等,素來持己之見,就事論事。


    “眾卿一心為國,朕心甚慰,南嵇尚可結交,北國之策有待商議。眾卿辛勞,今日便議到此。”皇帝和顏悅色道,實則早有應對之策,不過探下虛實,看到雙方勢均力敵,皇帝也喜聞樂見。


    宮人對著堂下高聲大唿:“散朝……退……”


    “臣等告退。”


    百官跪禮,一日早朝便散了。


    從這以後,草原和平,崦之與齊越邊境的小紛爭卻是時有發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是相思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乜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乜月並收藏月是相思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