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病像這山塬上的藤草一樣根深蔓長。那根紮在20多年前那一塊饑餓的土壤中。那年,她剛升到初小四年級,正在童稚的幸福和爛漫的天真裏奔跑,她不知道自己將奔到什麽地方去,她也無需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的,那種時刻,那種過程,就是無限的美妙和輝煌。就在這時,命運伸過一隻冷酷無情的手,卡住了所有人的脖子。她還不知道這一切是怎麽迴事,慈祥的父親和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們一個個化成了她記憶中痛苦的符號,折磨著她稚嫩的神經。她非常依戀地告別了曾經書聲琅琅的學堂,跟著可憐的母親踏上了渺茫的逃生之路……
三月母子倆踏進滿家河口的這一日夜晚,是一個滴水成冰的天氣,密織的雪網和饑餓的魔影製造著令人恐怖的黑暗。這樣的夜晚,家家的門都像童話中的幸福之門,沒有特別的魔法是敲不開的。母女倆徒勞無益地叫遍了各家的大門之後,向著唯一還亮出燈光的藥鋪走去。她倆還沒有接近那扇斑駁的黑漆大門,就被一個碾藥的鐵槽絆倒了,再也站不起來……
三月重新看到眼前的世界時,已經到了第二天的日上高竿。她首先看到的是一個慈眉善眼的老人和一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少年。少年端著半碗熱湯,老人用銅調羹給她一點一點地喂,母親在一旁用淚眼注視著她。“朱先生,朱家爸,我們家就剩這一棵獨苗苗了,求你老人家可憐可憐她。”朱先生是個老紅軍,說話咕哩咕達,三月聽得不甚分明,卻從他慈善的眉眼中,感到了希望。從此,母女倆便在滿家河口官場的一眼閑窯中重新立起了煙囪。
遲遲不肯退走的饑荒三年之後才離開了這片苦難之地,被蹂躪得黃瘦不堪的姑娘們也才恢複了朱唇粉麵,喜眉笑臉。在滿家河口所有的姑娘中,三月要算“萬綠叢中一點紅”了。後生們都追她纏她跟她好,但她誰都不理,她隻跟藥鋪中的那個少年醫生相好。那少年就是喬先生。喬先生當時是滿家河口一帶數一數二的俊後生,他見人就笑,說起話來又妙趣橫生。朱先生當時把他們倆比做一對鳳凰,鳳求凰,凰求鳳,他們倆自然是互相戀著了。那時,一到秋天,生產隊就派三月到河灘上守護玉米田。她上穿一件水紅衫子,頭上勒著素花包巾,在悠悠的祖厲河畔逡巡,清澈的河水把她動人的倩影攝進自己的“鏡頭”裏,向來來往往的行人炫耀它的驕傲。喬先生每逢出診走過祖厲河邊時,就情不自禁地哼道:
隔河看見鮮花紅,
想去摘它路不通,
等到路通花已謝,
花謝路通一場空。
三月在玉米地邊用河水一樣清亮甜潤的嗓音響應道:
九月的菊花不常開,
十月的鮮花不常在.
隻要你耐心的等待,
就有那美好的將來。
三月和喬先生如此這般地對唱過幾迴之後,心裏就燃起不滅的火焰。三月如古代的望夫石一樣整日地豎在清淩淩的祖厲河畔,盼望著喬先生走過來;喬先生每次出診寧肯多走十裏路也要從三月守望的那一段河路繞過去。這事很快在滿家河口傳得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三月母親聞知此事嚇了一跳,晚上把女兒數落了半夜:“傻女子,我給你說過幾次了,你一到這地方就是銀池的人了。他爸滿支書是咱的救命恩人,咱不能好了瘡疤忘了痛!”三月祈求道:“媽,你退了這親事吧,滿家二後人肉頭肉腦,我寧死也不……”三月媽也祈求道:“傻女子你就甭扭捏人啦,那年不是把你許給滿家,這世上現在就沒你和我的蹤跡了!”三月哭了:“媽,可我心上實在不願意啊!”三月媽也哭了:“傻女子,這是命哪!”
從此,三月被慪出了病,幾天吃不下一碗飯,睡不到一個時辰的覺,後來,連話也問不出一句來。母親隻好把喬先生請來看。三月見了喬先生話就像連珠炮一般湧出:“生福哥,我這一輩子注定沒好日子過。我是三月生的,生在桃花命上,算命的說我到十八才能紮住根,在這之前說死就死。確實,我在死路上走了好幾遭,那年到這莊上,不是你和朱先生,我就凍死在藥槽上了,可現在逃出了虎口,又栽進了狼口……”三月泣不成聲了。喬先生說:“好妹妹,你就甭傷心了,要說命苦,我比你還苦,我的苦也是命裏注定的。你看我的愁兒,這就是命哪!”三月停住哭泣問:“啥叫愁兒?”喬先生摘下帽子讓三月看他的額頭。三月看時,喬先生的額畔果然與眾不同:普通人的發畔都依“坡度”順流而下,而喬先生的卻逆流而上,像老牛舔過一樣。額畔的分界線也極為特別:一般人為顛倒的“u”或“門”,而喬先生的卻曲折成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m”。那m似乎是上天對他一生命運的一種暗示,叫人無法悟透其中的含義。“俗話說,前愁老子後愁娘,我先死了父親,接著母親又死了,我無處來無處去,到處乞討。一天,我餓瘋了,鑽進藥鋪偷了一把杏仁格嘣格嘣就吃,朱先生看見了,朝我臉上啪啪兩鞋底,打得我眼睛裏冒花兒。我怕他再打,奪門就跑,不料被門口的藥槽絆了一跤,鼻子口裏流血。那時,我隻感到餓,卻沒感到疼。朱先生說狗日的毒死了誰管。我說再不敢了,翻起身又跑。朱先生一把揪住我的衣領吼道:‘以後不準再出這個門!’從此,我被收留進藥鋪打雜兒,才算留住了一條命。朱先生的婦科病看得極好,方圓幾十裏的女人尋他看病,來時揣一個兩個雜麵餅子算是送情。我就是靠這些‘情’活過來的。我總是記著這些情,朱先生叫我幹啥我就幹啥。他見我聽話腦瓜子又不笨,就把他的手藝和藥書都傳給了我。朱先生說我人有本事,就是命不贏人。他說我一生有三次大難,如果這三次大難不死就到福地上了。”三月見喬先生有著與她一樣悲苦的命運,並且都是被碾藥槽絆倒而與藥鋪結緣,就更加戀著他,而且相信二人會終成眷屬。她到“開花”的那個年齡時,就鬧起了離婚。那時,鄉間人仍把鬧離婚視為大逆不道。她跑爛了幾雙結實的布鞋,豈料滿支書早跟上邊打了招唿,她所得到的迴報是令人傷透心的一句話:“吃飽了撐的!”她一氣之下幹脆把自己的童貞交給了喬先生。“人說我壞我就壞到底!”她要“壞”得叫滿家沒法娶。可她還“壞”過三迴,喬先生就大難臨頭了——他被送進了勞教農場,而三月卻被一頭麻叫驢披紅掛綠地馱進了滿家……
三月母子倆踏進滿家河口的這一日夜晚,是一個滴水成冰的天氣,密織的雪網和饑餓的魔影製造著令人恐怖的黑暗。這樣的夜晚,家家的門都像童話中的幸福之門,沒有特別的魔法是敲不開的。母女倆徒勞無益地叫遍了各家的大門之後,向著唯一還亮出燈光的藥鋪走去。她倆還沒有接近那扇斑駁的黑漆大門,就被一個碾藥的鐵槽絆倒了,再也站不起來……
三月重新看到眼前的世界時,已經到了第二天的日上高竿。她首先看到的是一個慈眉善眼的老人和一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少年。少年端著半碗熱湯,老人用銅調羹給她一點一點地喂,母親在一旁用淚眼注視著她。“朱先生,朱家爸,我們家就剩這一棵獨苗苗了,求你老人家可憐可憐她。”朱先生是個老紅軍,說話咕哩咕達,三月聽得不甚分明,卻從他慈善的眉眼中,感到了希望。從此,母女倆便在滿家河口官場的一眼閑窯中重新立起了煙囪。
遲遲不肯退走的饑荒三年之後才離開了這片苦難之地,被蹂躪得黃瘦不堪的姑娘們也才恢複了朱唇粉麵,喜眉笑臉。在滿家河口所有的姑娘中,三月要算“萬綠叢中一點紅”了。後生們都追她纏她跟她好,但她誰都不理,她隻跟藥鋪中的那個少年醫生相好。那少年就是喬先生。喬先生當時是滿家河口一帶數一數二的俊後生,他見人就笑,說起話來又妙趣橫生。朱先生當時把他們倆比做一對鳳凰,鳳求凰,凰求鳳,他們倆自然是互相戀著了。那時,一到秋天,生產隊就派三月到河灘上守護玉米田。她上穿一件水紅衫子,頭上勒著素花包巾,在悠悠的祖厲河畔逡巡,清澈的河水把她動人的倩影攝進自己的“鏡頭”裏,向來來往往的行人炫耀它的驕傲。喬先生每逢出診走過祖厲河邊時,就情不自禁地哼道:
隔河看見鮮花紅,
想去摘它路不通,
等到路通花已謝,
花謝路通一場空。
三月在玉米地邊用河水一樣清亮甜潤的嗓音響應道:
九月的菊花不常開,
十月的鮮花不常在.
隻要你耐心的等待,
就有那美好的將來。
三月和喬先生如此這般地對唱過幾迴之後,心裏就燃起不滅的火焰。三月如古代的望夫石一樣整日地豎在清淩淩的祖厲河畔,盼望著喬先生走過來;喬先生每次出診寧肯多走十裏路也要從三月守望的那一段河路繞過去。這事很快在滿家河口傳得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三月母親聞知此事嚇了一跳,晚上把女兒數落了半夜:“傻女子,我給你說過幾次了,你一到這地方就是銀池的人了。他爸滿支書是咱的救命恩人,咱不能好了瘡疤忘了痛!”三月祈求道:“媽,你退了這親事吧,滿家二後人肉頭肉腦,我寧死也不……”三月媽也祈求道:“傻女子你就甭扭捏人啦,那年不是把你許給滿家,這世上現在就沒你和我的蹤跡了!”三月哭了:“媽,可我心上實在不願意啊!”三月媽也哭了:“傻女子,這是命哪!”
從此,三月被慪出了病,幾天吃不下一碗飯,睡不到一個時辰的覺,後來,連話也問不出一句來。母親隻好把喬先生請來看。三月見了喬先生話就像連珠炮一般湧出:“生福哥,我這一輩子注定沒好日子過。我是三月生的,生在桃花命上,算命的說我到十八才能紮住根,在這之前說死就死。確實,我在死路上走了好幾遭,那年到這莊上,不是你和朱先生,我就凍死在藥槽上了,可現在逃出了虎口,又栽進了狼口……”三月泣不成聲了。喬先生說:“好妹妹,你就甭傷心了,要說命苦,我比你還苦,我的苦也是命裏注定的。你看我的愁兒,這就是命哪!”三月停住哭泣問:“啥叫愁兒?”喬先生摘下帽子讓三月看他的額頭。三月看時,喬先生的額畔果然與眾不同:普通人的發畔都依“坡度”順流而下,而喬先生的卻逆流而上,像老牛舔過一樣。額畔的分界線也極為特別:一般人為顛倒的“u”或“門”,而喬先生的卻曲折成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m”。那m似乎是上天對他一生命運的一種暗示,叫人無法悟透其中的含義。“俗話說,前愁老子後愁娘,我先死了父親,接著母親又死了,我無處來無處去,到處乞討。一天,我餓瘋了,鑽進藥鋪偷了一把杏仁格嘣格嘣就吃,朱先生看見了,朝我臉上啪啪兩鞋底,打得我眼睛裏冒花兒。我怕他再打,奪門就跑,不料被門口的藥槽絆了一跤,鼻子口裏流血。那時,我隻感到餓,卻沒感到疼。朱先生說狗日的毒死了誰管。我說再不敢了,翻起身又跑。朱先生一把揪住我的衣領吼道:‘以後不準再出這個門!’從此,我被收留進藥鋪打雜兒,才算留住了一條命。朱先生的婦科病看得極好,方圓幾十裏的女人尋他看病,來時揣一個兩個雜麵餅子算是送情。我就是靠這些‘情’活過來的。我總是記著這些情,朱先生叫我幹啥我就幹啥。他見我聽話腦瓜子又不笨,就把他的手藝和藥書都傳給了我。朱先生說我人有本事,就是命不贏人。他說我一生有三次大難,如果這三次大難不死就到福地上了。”三月見喬先生有著與她一樣悲苦的命運,並且都是被碾藥槽絆倒而與藥鋪結緣,就更加戀著他,而且相信二人會終成眷屬。她到“開花”的那個年齡時,就鬧起了離婚。那時,鄉間人仍把鬧離婚視為大逆不道。她跑爛了幾雙結實的布鞋,豈料滿支書早跟上邊打了招唿,她所得到的迴報是令人傷透心的一句話:“吃飽了撐的!”她一氣之下幹脆把自己的童貞交給了喬先生。“人說我壞我就壞到底!”她要“壞”得叫滿家沒法娶。可她還“壞”過三迴,喬先生就大難臨頭了——他被送進了勞教農場,而三月卻被一頭麻叫驢披紅掛綠地馱進了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