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故事講到,張包肉當木匠,一半是無師自通,一半來自鬼神師父的特殊傳授。他把建造戲樓和做犁杖這兩項絕技傳給了大兒子張老圭,但沒有傳給他做棺材的手藝。而這三門絕技卻堅決不傳給二兒子和三兒子,一項也不行。他是這樣想的,三個兒子如果一個人也不繼承自己的手藝,似乎也說不過去,那樣的話,自己不就是白忙活一場嗎?作為父親怎麽也得給兒子們傳授一些安身立命混飯吃的技能啊!


    大兒子張老圭從娘胎裏生下來身子骨就不太結實,體格單薄像根豆芽菜,種地沒有力氣。幹別的匠人比如鐵匠和石匠也得需要充足的力氣才行,所以張包肉決定傳授給他兩項木工手藝。隻是傳授方式和鬼神師父傳授張包肉一樣,並沒有手把手教他,而是自己做讓張老圭模仿,用心去體會和醒悟。張包肉認為,如果是一塊幹木匠的料,可以自己悟出來;不是幹這一行的料,手把手的教也是教不會。別看張老圭體格不行,但悟性很高心靈手巧,父親做一遍,他就能模仿的惟妙惟肖。所以,張老圭從來不在外人麵前說自己有師傅,一是父親張包肉不讓他說出和自己有師承關係,二來張老圭也覺得身上的手藝幾乎都是自己悟出來的,與父親張包肉確實也沒有多大關係。


    那麽,張包肉當石匠和鐵匠的兩個兒子是不是和他一樣,也與鬼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呢?


    張祥順說,也無關係也有關係。張包肉的兩個兒子都有明確的師承,也就是說他們都啟蒙於實實在在、有名有姓的師父,這就與張包肉的境遇不一樣,所以說和鬼沒有關係;可後來,他們在生活中又有過諸多離奇古怪的經曆,都和鬼打過不少交道,這就叫也有關係。


    先說當石匠的二兒子。


    二兒子名叫張轉祥。他本來想從父親張包肉那裏繼承衣缽做一名技藝高超的木匠師傅,但聽了張包肉的話,就打消了做木匠的念頭。雖然做不成木匠,但他卻不願意再到莊稼地裏一個汗珠摔八瓣賣傻力氣幹農活了,決心做一個匠人,憑手藝吃飯,吃香的喝辣的。


    過去在雁浦村一帶的匠人中,木匠為第一手藝人,人稱“天下第一匠”,最受老百姓的敬仰和崇拜。排在木匠之後的是石匠。這個排序是與雁浦村一帶的地理環境分不開的。如果是在平原地帶,一般不這樣排序,木匠之後是鐵匠,而後才是石匠。業界內有言雲:短木匠長鐵匠。意思是木匠行裏最重要的工具是鋸子,鋸子鋸木頭越鋸越短;而鐵匠行裏的主要工具是鐵錘,鐵錘打鐵越打越長。這就是短木匠長鐵匠的由來。其實不論是長是短,木匠和鐵匠做出來的東西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須臾不可缺少的家什,所以木匠和鐵匠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形象很高大。


    迴過頭來再說石匠。石匠雖然做出來的石器也是人們日常生活所需,但用處並不是太廣泛。不過,因為雁浦村一帶地處太行山深處,遍地都是石頭,石匠也就應運而生。山區的石器用途要比平原上多的多,比如蓋房砌牆用的石料,壘砌梯田用的石塊,喂豬喂狗用的食槽,還有墳地、廟宇前佇立的石碑等等,都需要經過石匠修整、打磨和鏨刻。雁浦村的風俗習慣是,如果張三家蓋新房,既請了木匠又請了石匠。吃飯時,木匠要坐首席,石匠坐次席。可見石匠的地位僅次於木匠。


    張轉祥學石匠,拜的師父名叫馮止塵,家住離雁浦村不太遠的皇留灣村。提到皇留灣村,讀者一定會有印象,就是前文《留灣考君》這一章故事中提到的那個村子,也就是鬼女鳳子的老家。皇留灣村和雁浦村規模差不多,也都是百八十戶人家,但卻出了四五十個石匠,技藝出類拔萃的石匠就有一二十人。張轉祥的師父馮止塵在這群石匠中,技藝堪稱數一數二。


    皇留灣村為什麽出了這麽多的石匠,而雁浦村卻隻有張轉祥一個石匠呢?匠人這個行業雖然在雁浦村很受村民們的尊重,但雁浦村的匠人卻很少。這裏所說的少,並不是匠人的行當少,而是指一些行當裏最多隻有三人,大部分行當裏隻有兩個人甚至隻有一個人。比如木匠,隻有三個人,包括張包肉和張老奎父子倆。石匠也隻有張轉祥一個人,鐵匠也隻有他弟弟一個人,還有其他一些匠人的種類,從業人數也不多。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奇特情況呢?雁浦村嘛,與眾不同就是它最大的特點。


    我問張祥順,你剛才說雁浦村裏有三個木匠?


    張祥順點點頭說,對啊,是三個木匠。


    我問,不是隻有張包肉和他大兒子張老圭兩個人嗎?


    還有一個人,他和張包肉沒有師承關係。在《太平房裏》一章裏講過。張祥順說,好,現在閑言少敘,書歸正傳。雁浦村張包肉的二兒子張轉祥為什麽拜了皇留灣村的石匠馮止塵為師呢?說起來,這也是遵循了張包肉的遺願。上一章《鬼斧神工》的故事中提到張包肉為了二兒子和三兒子的一生平安而拒絕傳授他們木匠技藝,但卻留下一個活口,主要是對二兒子張轉祥說的,意思是你如果實在願意學一門手藝,就可以學石匠。當年在建造雁浦村的戲樓時,皇留灣村有好幾個石匠師傅來幫著幹活,其中不乏技藝超群者,你可以從中選一個當師父。


    張包肉並沒有告訴張轉祥選誰。等他去世後,張轉祥就到皇留灣打問了一下,得知馮止塵的石匠技藝在皇留灣村數一數二,就想拜他為師。


    起初,馮止塵並不願意收張轉祥為徒,倒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因為他的徒弟都是皇留灣村馮姓家族的人,他從來沒有收過外村外姓人作徒弟。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這個張轉祥是張包肉的二兒子,自己和張包肉私人關係不錯,是多年的老朋友。假如這個張轉祥天賦和資質不是上乘人選,學不出手藝來,一來對不起老朋友張包肉,二來也會壞了自己的名聲。在有些匠人看來,自己的名聲有時候比性命還重要。


    但最後,馮止塵還是收了張轉祥為徒,因為有一天晚上,馮止塵做了個夢,夢見張包肉來找他說,咱老哥兒倆在雁浦村可謂親密無間無話不談,誰都知道誰的底細。我把木匠技藝傳給了大兒子張老圭。這個二兒子張轉祥不能再學木匠,隻好跟著你學石匠了,你就收下他吧。知子莫若父,我覺得轉祥這孩子腦筋也挺靈光,跟著你能學個好石匠,不會給你丟人的。有了老朋友的夢中相托,馮止塵這才把張轉祥收在門下。


    張轉祥跟著馮止塵學了兩年手藝,石匠的一些入門技藝已經全部掌握了。張轉祥的天賦和資質雖然比不上長著兩個“腦袋”的父親,但也繼承了張包肉的大部分遺傳基因,算得上一個絕頂聰明之人。手藝已經與師父馮止水相差無幾。


    大約又過了兩年時間,張轉祥的石匠技藝已經趕上了師父馮止塵,甚至有些方麵比師父猶過而無不及,尤其是在石塊上雕龍刻鳳,就像父親張包肉的木匠技藝一樣,那真叫一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端的是雕龍能唿風喚雨,刻鳳可展翅騰飛。張轉祥在雁浦村周圍十裏八鄉很快聲名鵲起,穩坐了石匠業內的第一把交椅。


    懂行的人都知道,當石匠其實是個頗費力氣的營生。一塊木板能有多重?一塊石板有多重?木板能有多硬?石板有多硬?木匠使用的工具鑿子和斧頭,在木板上雕龍刻鳳隻要技藝好基本就行,不費多少力氣。可石匠則不然,鏨子和錘子等工具要比鑿子和斧頭沉重多了,沒有一把子力氣,連工具都都拿不動,別說再鏨刻花鳥蟲魚山川河流這些細活兒了。所以,一個好的石匠師傅,做一件上乘的石質藝術品,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藝還要有強壯的體格滿身的力氣,要能得搬得動石頭掄得動錘子。


    這裏需要先說一件發生在很多年前的往事。有一年,京城傳下皇帝的禦旨,皇宮裏要大興土木,從皇留灣村選調一批能工巧匠進京。一個荒村僻壤的小山村為什麽受到皇宮的青睞,要從這裏招調工匠前去施工?


    原來,當年皇留灣村三考康熙皇帝的村姑鳳子因為聰慧漂亮而且長著十根鳳爪而贏得康熙皇帝龍心大喜,而且答應納她為妃。不料因為鳳子不明情況剪掉了滿手的長指甲,康熙說她剪了鳳爪而悔了婚。鳳子姑娘見狀羞愧難當便懸梁自盡香消玉殞。


    後來,康熙得知皇留灣村一帶出產質地優良的漢白玉石材,因而當地也出了不少技藝精湛的石匠師傅,這些石匠師傅清一色全姓馮,而且還得知鳳子姑娘也姓馮。康熙總覺得愧對鳳子姑娘,就想找個機會報答她一下。


    正好這一年紫禁城三大殿的漢白玉石欄杆有的已經破損需要更換新石料,康熙下旨內務府從皇留灣村運送大量漢白玉石料進京,還頒下禦旨征召皇留灣村的石匠師傅進京來完成這一工程,而且開出的酬勞非常優厚。


    按說這是一件大好事,為皇家幹活兒既可以出名揚萬兒又能掙一大筆銀子。不料,皇留灣村的石匠師傅們卻都不願意去京城,更不願意進皇宮,也不願意把石料運到京城。石料的開采需要石匠師傅們辦理,要先從山上開采出荒石也稱毛料,然後做成半成品運進京城,石匠進京後再把半成品鑿刻為成品安裝在欄杆上。


    皇留灣村的石匠師傅為什麽不願意幹這個別人做夢都夢不到的差事呢?因為這個村的石匠有個領頭的師傅叫馮來元,他是皇留灣村技藝最好的石匠,而最重要的他還是鳳子姑娘的堂叔叔。當年康熙皇帝悔婚,害得馮來元的侄女鳳子白白喪了一條生命,那才是個十六七歲的姑娘哪,正是豆蔻一樣的年華!


    鳳子姑娘死了,康熙屁也不放一個,氣的馮來元害了一場大病,恨不得把康熙生吞活剝了才解心頭之憤。然而,他一個無權無勢的小老百姓又能把當朝皇上怎麽樣?也隻能是打掉牙齒和血咽,別無他法。


    多少年來,馮來元時時刻刻地想著為侄女鳳子報仇,即便報不了仇,最起碼也要找康熙討個說法,但苦於一直等不到機會。這次康熙皇帝征召皇留灣村的石匠進京,馮來元覺得為侄女鳳子報仇雪恨的機會到了,就想到一個自認為比較好的辦法:不奉召!不管你是京城是皇宮還是皇上老兒,禦旨在我眼裏就是擦屁股紙一張。都說康熙是聖君,聖君個屁!我懶得伺候你!


    眼看進京的時間到了,朝廷內務府的人一看征召的石匠師傅沒有來,著了急,趕快報與皇上。康熙一聽也生了氣!嗬,天底下竟然有如此大膽之人,竟敢視皇上的禦旨如無物,此乃典型的抗旨不遵,按律當斬!但康熙又一想,畢竟當年自己有愧於鳳子姑娘,聽說這些石匠師傅都是鳳子的族親,就忍下了一口氣,下旨內務府再去請!要告訴皇留灣的石匠師傅們,再不奉召,殺無赦,看看你們有幾個腦袋!


    禦旨下到皇留灣村,有幾個的石匠害怕起來,趕快找到馮來元商量對策:大哥,有道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小麻雀惹不起蒼鷹。咱們不過是一介草民百姓,怎麽能鬥得過朝廷呢?又怎麽能惹的起康熙皇上呢?這一趟京城皇宮咱們還是要去,不為別的,就為那白花花的銀子也得去啊!如若不去又丟腦袋又丟錢,那不是傻到家了嗎?世界上有誰為錢多犯愁呀!世界上又有誰不怕掉腦袋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頭活一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眼淚汪汪的魔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眼淚汪汪的魔主並收藏從頭活一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