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姨甥相聚
病秧子首輔的招贅夫郎 作者:愛吃泡青豆的紅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黃牛舒坦地躺在牛圈裏,身下的地麵是幹淨光滑的,水槽裏的水清澈見底,還能看到表麵漂浮的幾片草屑,食槽裏草料還剩一小半。
這一切都歸功於愛幹淨又勤勞的劉香雲,不止牛棚,柳家的其他地方也是整潔的,沒有一絲異味。
柳家的牛棚,柳小如之前修整過,如今的棚頂鋪上了幹燥的茅草,牛棚的麵積也比以前大了不少,趙東臨把馬兒也拴了進去,一牛一馬還有點距離,看著也不擁擠。
直到把牛拴好後,趙東臨才發現一件事情,柳家根本沒有人,當然陳招兒除外,他畢竟也不是柳家的人。
院子門是敞開的,正屋的門竟然也是敞開的,一眼就能望到空無一人的堂屋。
按理來說不應該啊,院子門是敞開的很正常,畢竟除非是出遠門,一般來說院子門是不會緊閉的,不然別人會覺得這家人不敞亮,大白天的道道門緊閉的。
不過這不包括正屋的門,這個時候仍然有不少人連果腹的食物都沒有,或者是好吃懶做的人,這就導致了不少盜竊。
為了保護家裏的財物,家裏沒有的話,正屋的門是一定要關上的,除非有人幫著看門,而且是短時間離開,過會兒就會迴來。
“招兒,我二姨去誰家串門了嗎?讓你留下來看家,你阿爹呢?”趙東臨耐心地問道。
趙東臨知道柳小如整天忙忙碌碌的,不止要顧著家裏的瑣事,還有糕點生意的要事,閑暇時間還要去薛大夫家裏學習醫術,整個人忙成了陀螺一樣,在家裏才不正常。
陳招兒說話很流利,一一迴答道:“姑奶奶去孫奶奶家串門了,我阿爹下地巡視莊稼了,他們很快就會迴來的。”
他已經對柳家很熟悉了,這兒對陳招兒來說,可以算得上第二個家。
東臨叔難得迴來一趟,被柳阿叔教育要有禮貌,陳招兒都有記住,他主動拉著趙東臨的手,往堂屋走,一邊還笑著說道:“東臨叔肯定累了,咱們去屋裏住,招兒給你倒點水喝,等姑奶奶迴來,給東臨叔做好吃的。”
小小的人兒走來走去,一臉認真照顧別人的模樣,看得趙東臨忍不住想笑,不過也樂得被小朋友照顧,喝著小朋友倒的涼茶,美滋滋地歇息。
東家黎歸元必然先去純芳酒莊一趟,畢竟奸細的事情對酒莊影響可大可小,他難得來一趟西河村,肯定要先把正事解決了,然後再處理私事。
早上在小路上分別的時候,黎歸元吩咐趙東臨,他們是在柳家相會的。
因此,趙東臨悠閑地喝著茶,時不時跟小朋友說兩句話,一邊等待著劉香雲的歸來。
大約一盞茶的時間,趙東臨敏銳地聽到了有人迴來的動靜,一時間他顧不上是柳樹還是劉香雲,放下手裏的茶杯,大步往院裏走去。
上天還是憐惜趙東臨的,他年幼喪父,年輕喪母,是劉香雲這個二姨,在生死存亡時刻,伸出了溫暖的大手,給予了他一條明亮的未來之路。
劉香雲對於趙東臨來說,無異於是第二個母親,柳小如更是待他如親兄弟一般,雖然在柳家,他是個半路來的,但是趙東臨仍然對這裏懷著深深的思念。
趙東臨猶如一個多年未歸的遊子似的,看到劉香雲的那一刻,想念跟酸澀如噴井似的,一下子在他的心頭炸開。
成熟穩重的假麵,在真正的家人麵前,破碎得一幹二淨,趙東臨邁著歡欣的腳步,快速跑到劉香雲跟著,心頭有千言萬語想要述說,但是最終匯聚成一句話,“二姨,我迴來了。”
簡單的一句話,短短的六個字,隻有趙東臨才知道,這其中到底蘊藏著什麽。
劉香雲仿佛還未從震驚中恢複過來,又看到日思夜想的大外甥,她整個人就像提線木偶似的,嘴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開,半晌才吐出幾個字,“都瘦了。”
果然全天下的家長都是一樣的,對著自家的孩子總是帶著八百層濾鏡,覺得自家孩子在外頭吃苦了,人都瘦了,絲毫不關注趙東臨長高了、變結實了的事實。
姨甥倆都不是能言善辯的人,彼此知曉對方的思念就可以了,性格內斂的人不愛搞些膩膩歪歪、黏黏糊糊的話。
簡單說了兩句過後,二人並肩走進了堂屋裏。
趙東臨借花獻佛,拿著陳招兒倒的涼茶,給自家二姨斟了杯茶水,語氣關切道:“天氣熱,二姨喝點涼茶,東臨給你扇扇風。”
姨甥倆膩歪了好一會兒,劉香雲才從暈暈乎乎的狀態下迴過神來,這才有精神仔細打量趙東臨,最終匯集成一句話,“瘦了,黑了,也長大了。”
明明也才短短幾個月,大外甥變化可真大啊!
果真是時間荏苒,一晃孩子們都大了,自家如哥兒跟滿倉組成了家庭,生活得也很安逸幸福,大外甥也是漸漸成了大人的模樣。
“吃不上二姨做的好吃的,可不就是瘦了嘛。”趙東臨故作認真地說道,一切描述事實的樣子。
逗得劉香雲喜笑顏開的,她語氣溫柔道:“二姨做的菜一般,你表哥做的飯菜才是令人迴味無窮的。”
“表哥的手藝很棒,不過二姨做的飯菜有種家的味道,更讓我念念不忘。”趙東臨眼底帶著笑,更深藏著一抹對家的向往。
一聽這話,劉香雲臉上的笑紋更加深了,“好,今兒中午二姨親自下廚,一會兒多吃些,正長身體的時候,多吃些長得高。”
在劉香雲看來,自家弟弟不矮,弟夫也是身長八尺,趙東臨以後的身高肯定不矮,高高大大的小夥子,以後再娶個小夫郎或者小夫人,幸福一輩子就好了。
以後百年之後,劉香雲也能驕傲地麵對弟弟跟弟夫,他沒有辜負弟弟的托孤,大外甥這一生過得很好。
姨甥二人彼此抒過了團圓的喜悅,劉香雲喊來在院子裏玩的陳招兒,給了小朋友一把炒香的豆子,拜托他去薛大夫家,把柳小如給喊迴家。
這一切都歸功於愛幹淨又勤勞的劉香雲,不止牛棚,柳家的其他地方也是整潔的,沒有一絲異味。
柳家的牛棚,柳小如之前修整過,如今的棚頂鋪上了幹燥的茅草,牛棚的麵積也比以前大了不少,趙東臨把馬兒也拴了進去,一牛一馬還有點距離,看著也不擁擠。
直到把牛拴好後,趙東臨才發現一件事情,柳家根本沒有人,當然陳招兒除外,他畢竟也不是柳家的人。
院子門是敞開的,正屋的門竟然也是敞開的,一眼就能望到空無一人的堂屋。
按理來說不應該啊,院子門是敞開的很正常,畢竟除非是出遠門,一般來說院子門是不會緊閉的,不然別人會覺得這家人不敞亮,大白天的道道門緊閉的。
不過這不包括正屋的門,這個時候仍然有不少人連果腹的食物都沒有,或者是好吃懶做的人,這就導致了不少盜竊。
為了保護家裏的財物,家裏沒有的話,正屋的門是一定要關上的,除非有人幫著看門,而且是短時間離開,過會兒就會迴來。
“招兒,我二姨去誰家串門了嗎?讓你留下來看家,你阿爹呢?”趙東臨耐心地問道。
趙東臨知道柳小如整天忙忙碌碌的,不止要顧著家裏的瑣事,還有糕點生意的要事,閑暇時間還要去薛大夫家裏學習醫術,整個人忙成了陀螺一樣,在家裏才不正常。
陳招兒說話很流利,一一迴答道:“姑奶奶去孫奶奶家串門了,我阿爹下地巡視莊稼了,他們很快就會迴來的。”
他已經對柳家很熟悉了,這兒對陳招兒來說,可以算得上第二個家。
東臨叔難得迴來一趟,被柳阿叔教育要有禮貌,陳招兒都有記住,他主動拉著趙東臨的手,往堂屋走,一邊還笑著說道:“東臨叔肯定累了,咱們去屋裏住,招兒給你倒點水喝,等姑奶奶迴來,給東臨叔做好吃的。”
小小的人兒走來走去,一臉認真照顧別人的模樣,看得趙東臨忍不住想笑,不過也樂得被小朋友照顧,喝著小朋友倒的涼茶,美滋滋地歇息。
東家黎歸元必然先去純芳酒莊一趟,畢竟奸細的事情對酒莊影響可大可小,他難得來一趟西河村,肯定要先把正事解決了,然後再處理私事。
早上在小路上分別的時候,黎歸元吩咐趙東臨,他們是在柳家相會的。
因此,趙東臨悠閑地喝著茶,時不時跟小朋友說兩句話,一邊等待著劉香雲的歸來。
大約一盞茶的時間,趙東臨敏銳地聽到了有人迴來的動靜,一時間他顧不上是柳樹還是劉香雲,放下手裏的茶杯,大步往院裏走去。
上天還是憐惜趙東臨的,他年幼喪父,年輕喪母,是劉香雲這個二姨,在生死存亡時刻,伸出了溫暖的大手,給予了他一條明亮的未來之路。
劉香雲對於趙東臨來說,無異於是第二個母親,柳小如更是待他如親兄弟一般,雖然在柳家,他是個半路來的,但是趙東臨仍然對這裏懷著深深的思念。
趙東臨猶如一個多年未歸的遊子似的,看到劉香雲的那一刻,想念跟酸澀如噴井似的,一下子在他的心頭炸開。
成熟穩重的假麵,在真正的家人麵前,破碎得一幹二淨,趙東臨邁著歡欣的腳步,快速跑到劉香雲跟著,心頭有千言萬語想要述說,但是最終匯聚成一句話,“二姨,我迴來了。”
簡單的一句話,短短的六個字,隻有趙東臨才知道,這其中到底蘊藏著什麽。
劉香雲仿佛還未從震驚中恢複過來,又看到日思夜想的大外甥,她整個人就像提線木偶似的,嘴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開,半晌才吐出幾個字,“都瘦了。”
果然全天下的家長都是一樣的,對著自家的孩子總是帶著八百層濾鏡,覺得自家孩子在外頭吃苦了,人都瘦了,絲毫不關注趙東臨長高了、變結實了的事實。
姨甥倆都不是能言善辯的人,彼此知曉對方的思念就可以了,性格內斂的人不愛搞些膩膩歪歪、黏黏糊糊的話。
簡單說了兩句過後,二人並肩走進了堂屋裏。
趙東臨借花獻佛,拿著陳招兒倒的涼茶,給自家二姨斟了杯茶水,語氣關切道:“天氣熱,二姨喝點涼茶,東臨給你扇扇風。”
姨甥倆膩歪了好一會兒,劉香雲才從暈暈乎乎的狀態下迴過神來,這才有精神仔細打量趙東臨,最終匯集成一句話,“瘦了,黑了,也長大了。”
明明也才短短幾個月,大外甥變化可真大啊!
果真是時間荏苒,一晃孩子們都大了,自家如哥兒跟滿倉組成了家庭,生活得也很安逸幸福,大外甥也是漸漸成了大人的模樣。
“吃不上二姨做的好吃的,可不就是瘦了嘛。”趙東臨故作認真地說道,一切描述事實的樣子。
逗得劉香雲喜笑顏開的,她語氣溫柔道:“二姨做的菜一般,你表哥做的飯菜才是令人迴味無窮的。”
“表哥的手藝很棒,不過二姨做的飯菜有種家的味道,更讓我念念不忘。”趙東臨眼底帶著笑,更深藏著一抹對家的向往。
一聽這話,劉香雲臉上的笑紋更加深了,“好,今兒中午二姨親自下廚,一會兒多吃些,正長身體的時候,多吃些長得高。”
在劉香雲看來,自家弟弟不矮,弟夫也是身長八尺,趙東臨以後的身高肯定不矮,高高大大的小夥子,以後再娶個小夫郎或者小夫人,幸福一輩子就好了。
以後百年之後,劉香雲也能驕傲地麵對弟弟跟弟夫,他沒有辜負弟弟的托孤,大外甥這一生過得很好。
姨甥二人彼此抒過了團圓的喜悅,劉香雲喊來在院子裏玩的陳招兒,給了小朋友一把炒香的豆子,拜托他去薛大夫家,把柳小如給喊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