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迴信
【五零年代】帶著空間跑路下鄉 作者:暮牧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君怡安收到筆墨紙硯也挺開心的,畢竟可算有一樣自己熟悉的東西了,可還沒高興多久呢,就得知現在的人寫信都不用毛筆了。
沒辦法,隻能從頭開始適應用鋼筆寫字。
最開始由於不習慣,所以寫出來的字實在說不上好看,但君爺爺還是閉眼誇!
想想他上輩子為了練出一手好字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光請了名家教導,就是失傳的名家字帖,他父君也是費盡心思為他找來了。
他不想毀了上輩子父君的精心教導,也是為了不辜負這輩子爺爺的殷殷期待,所以拿起鋼筆從頭開始練字。
經過幾年的努力,還真讓他摸索出自己的風格,寫出來的一手字既有上輩子的風骨,也更加適用於這輩子,字體更上一層樓。
這事兒還讓君爺爺在一堆老夥計那裏大出風頭,狠狠給老爺子掙了迴麵子。
說迴當下。
空間裏,元念初看完了信件,除了感慨字體好看之外,並沒有其他想法。
其實信件的內容也並不多,隻有薄薄的一頁紙,而且一張信紙也隻寫滿了大半,上麵都是些感謝她的話。
這些話當時告別的時候,君怡安已經當麵說過了,不過沒有信件來的這麽情真意切和詳細而已。
她也沒搞清楚,這人是哪兒來的這麽多真情實感,不過聽到有人誇讚自己,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信上還說盼望自己的迴信,也不知道這人隻是慣例的走這麽個感謝的流程,還是心裏真的這麽想的。
不過於情於理,她既然收到了人家的信,再怎麽說也該給人家迴個信?
想到這裏,元念初進了書房,先給劉姨迴了封信,感謝她為自己爭取撫養費的事兒,又說了元家村的人都在賣藥材掙錢,所以讓她別為自己擔心。
她是不敢讓劉姨知道,這事兒就是自己促成的。
畢竟劉姨可是很了解小念初的,一個人再怎麽變化,也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自己才迴來幾個月,就能改變的徹徹底底。
她也就仗著元家村離海城遠,這裏也沒有熟悉自己的人,而且也不會去求證什麽,所以迴了元家村才敢這麽肆無忌憚。
寫滿了兩頁紙,又收拾出來一個相同份量的包裹打包好,把寫好的信放進去,隻等到鎮上的郵局去寄了。
這才又拿出一張信紙,準備給君怡安迴信。
兩人實在不熟,所以她的迴信也很簡短,看著一張信紙上隻有兩三行字,貌似有些不太禮貌的樣子。
絞盡腦汁,元念初隻憋出來一些日常瑣事而已,也變相的解釋了一下自己為什麽這麽久才迴信的原因,說了些秋收的趣事兒。
看著一張信紙差不多寫滿了,她才如釋重負般放下了筆,從頭到尾檢查了一下沒有錯別字,才把信紙折起來放進新的信封裏麵,打算到時候去了鎮上一起寄出去。
出了書房來到農場這邊,地裏的莊稼又熟了一茬,元念初也沒時間去糾結了,拿上家夥事就下了地。
空間的土地肥沃的很,種下去的莊稼基本上都會增產,就比如這會兒正在挖的這土豆!
這是空間種植出來的第一茬土豆留的種,再加上空間的土質也鬆軟,元念初抓住土豆植株,用力往上一拔,一整株土豆就被輕易拔了起來。
一株土豆苗下麵能拽出來十多二十來個土豆,個個表皮光滑圓潤,而且每一個都比成人拳頭還大個。
沒多大會兒功夫,元念初的身後就留下了一壟壟黃色土豆蛋,把下麵的土地遮擋的嚴嚴實實。
一個晚上的時間,也才收了不到五分之一的土地,就這還是加上精神力作弊還有農用機械的幫助才有的成果。
元念初身體累的不行,但心裏卻是高興的很,這可都是糧食啊!這會兒多存糧,以後就能少挨餓,說不定還能救命!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這才泡了個澡出了空間。
元奶奶還沒起來,看樣子是昨晚睡得晚了,要平時的話,這會兒元奶奶都已經進廚房開始做早飯了!
今天元念初準備去一趟鎮上,把信件和包裹寄出去,然後迴來就得跟大牛他們商量著進山收山穀裏的土豆了。
大門傳來敲門聲,元念初顧不上手裏剛點燃的柴火,一把塞進了灶塘裏,匆匆跑出去開門。
想不到會有誰這麽早來敲門,不過肯定是有啥事兒,結果開了門一看,是元大伯。
“大伯,這麽早出啥事兒了?進來啊。”
元大伯跟著小侄女往裏走,視線在院子裏轉了一圈,沒看到人。
“你爺奶呢?咋沒看到人呢,是出去了?”
元念初剛想說話,元爺爺就聽到動靜起床打開臥室的門走出來了。
“建國開了,咋這麽早?”
元大伯笑著打趣了一句,“二叔這是才起來?真是難得!”
元爺爺扣著衣服的扣子,瞅了他一眼,一巴掌就拍他腦袋上了,“小兔崽子怎麽跟你叔說話呢!”
元念初早就溜進了廚房,不過耳朵卻留在了客廳。
元大伯,“村兒裏這不是交完公糧了嘛,今兒就分糧了,我們幾個村幹部商量了一下,借著分糧的事兒,宰上隻羊也給村裏分分,讓大家夥高興高興,也打打牙祭補補油水。
這不,來問問您今年村裏能勻出來幾隻羊留下咱們自己個兒吃的?”
說起正事兒,元爺爺也嚴肅了起來。
沉吟了半晌,在心裏算了又算才迴答,“今年村兒裏養的羊下的崽子比往年多了四五隻,再養養到交羊的時候也有兩三隻能長成了,算下來今年還算寬裕。
這會兒宰上一兩隻都沒事兒,貓冬前兒交完了羊,村兒裏也還能留下四五隻殺了分肉。”
聽到這話,元大伯可高興了,也不等老爺子吃完早飯,拉著他就出了門。
“那成!叔兒,你先跟我去羊圈一趟,找出來兩隻大些的羊,我好讓村裏人準備著殺羊!
我看著今年咱村兒的羊長的都壯實,一隻怕是得有八九十斤的,殺完了羊一家也分不到多少肉,還不如熬個羊湯今兒吃個大鍋飯得了!”
元爺爺,“成啊!反正貓冬前兒還得殺一迴,這迴分不分都一樣,還不如一起吃了………”
兩人的談話聲越來越遠。
沒辦法,隻能從頭開始適應用鋼筆寫字。
最開始由於不習慣,所以寫出來的字實在說不上好看,但君爺爺還是閉眼誇!
想想他上輩子為了練出一手好字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光請了名家教導,就是失傳的名家字帖,他父君也是費盡心思為他找來了。
他不想毀了上輩子父君的精心教導,也是為了不辜負這輩子爺爺的殷殷期待,所以拿起鋼筆從頭開始練字。
經過幾年的努力,還真讓他摸索出自己的風格,寫出來的一手字既有上輩子的風骨,也更加適用於這輩子,字體更上一層樓。
這事兒還讓君爺爺在一堆老夥計那裏大出風頭,狠狠給老爺子掙了迴麵子。
說迴當下。
空間裏,元念初看完了信件,除了感慨字體好看之外,並沒有其他想法。
其實信件的內容也並不多,隻有薄薄的一頁紙,而且一張信紙也隻寫滿了大半,上麵都是些感謝她的話。
這些話當時告別的時候,君怡安已經當麵說過了,不過沒有信件來的這麽情真意切和詳細而已。
她也沒搞清楚,這人是哪兒來的這麽多真情實感,不過聽到有人誇讚自己,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信上還說盼望自己的迴信,也不知道這人隻是慣例的走這麽個感謝的流程,還是心裏真的這麽想的。
不過於情於理,她既然收到了人家的信,再怎麽說也該給人家迴個信?
想到這裏,元念初進了書房,先給劉姨迴了封信,感謝她為自己爭取撫養費的事兒,又說了元家村的人都在賣藥材掙錢,所以讓她別為自己擔心。
她是不敢讓劉姨知道,這事兒就是自己促成的。
畢竟劉姨可是很了解小念初的,一個人再怎麽變化,也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自己才迴來幾個月,就能改變的徹徹底底。
她也就仗著元家村離海城遠,這裏也沒有熟悉自己的人,而且也不會去求證什麽,所以迴了元家村才敢這麽肆無忌憚。
寫滿了兩頁紙,又收拾出來一個相同份量的包裹打包好,把寫好的信放進去,隻等到鎮上的郵局去寄了。
這才又拿出一張信紙,準備給君怡安迴信。
兩人實在不熟,所以她的迴信也很簡短,看著一張信紙上隻有兩三行字,貌似有些不太禮貌的樣子。
絞盡腦汁,元念初隻憋出來一些日常瑣事而已,也變相的解釋了一下自己為什麽這麽久才迴信的原因,說了些秋收的趣事兒。
看著一張信紙差不多寫滿了,她才如釋重負般放下了筆,從頭到尾檢查了一下沒有錯別字,才把信紙折起來放進新的信封裏麵,打算到時候去了鎮上一起寄出去。
出了書房來到農場這邊,地裏的莊稼又熟了一茬,元念初也沒時間去糾結了,拿上家夥事就下了地。
空間的土地肥沃的很,種下去的莊稼基本上都會增產,就比如這會兒正在挖的這土豆!
這是空間種植出來的第一茬土豆留的種,再加上空間的土質也鬆軟,元念初抓住土豆植株,用力往上一拔,一整株土豆就被輕易拔了起來。
一株土豆苗下麵能拽出來十多二十來個土豆,個個表皮光滑圓潤,而且每一個都比成人拳頭還大個。
沒多大會兒功夫,元念初的身後就留下了一壟壟黃色土豆蛋,把下麵的土地遮擋的嚴嚴實實。
一個晚上的時間,也才收了不到五分之一的土地,就這還是加上精神力作弊還有農用機械的幫助才有的成果。
元念初身體累的不行,但心裏卻是高興的很,這可都是糧食啊!這會兒多存糧,以後就能少挨餓,說不定還能救命!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這才泡了個澡出了空間。
元奶奶還沒起來,看樣子是昨晚睡得晚了,要平時的話,這會兒元奶奶都已經進廚房開始做早飯了!
今天元念初準備去一趟鎮上,把信件和包裹寄出去,然後迴來就得跟大牛他們商量著進山收山穀裏的土豆了。
大門傳來敲門聲,元念初顧不上手裏剛點燃的柴火,一把塞進了灶塘裏,匆匆跑出去開門。
想不到會有誰這麽早來敲門,不過肯定是有啥事兒,結果開了門一看,是元大伯。
“大伯,這麽早出啥事兒了?進來啊。”
元大伯跟著小侄女往裏走,視線在院子裏轉了一圈,沒看到人。
“你爺奶呢?咋沒看到人呢,是出去了?”
元念初剛想說話,元爺爺就聽到動靜起床打開臥室的門走出來了。
“建國開了,咋這麽早?”
元大伯笑著打趣了一句,“二叔這是才起來?真是難得!”
元爺爺扣著衣服的扣子,瞅了他一眼,一巴掌就拍他腦袋上了,“小兔崽子怎麽跟你叔說話呢!”
元念初早就溜進了廚房,不過耳朵卻留在了客廳。
元大伯,“村兒裏這不是交完公糧了嘛,今兒就分糧了,我們幾個村幹部商量了一下,借著分糧的事兒,宰上隻羊也給村裏分分,讓大家夥高興高興,也打打牙祭補補油水。
這不,來問問您今年村裏能勻出來幾隻羊留下咱們自己個兒吃的?”
說起正事兒,元爺爺也嚴肅了起來。
沉吟了半晌,在心裏算了又算才迴答,“今年村兒裏養的羊下的崽子比往年多了四五隻,再養養到交羊的時候也有兩三隻能長成了,算下來今年還算寬裕。
這會兒宰上一兩隻都沒事兒,貓冬前兒交完了羊,村兒裏也還能留下四五隻殺了分肉。”
聽到這話,元大伯可高興了,也不等老爺子吃完早飯,拉著他就出了門。
“那成!叔兒,你先跟我去羊圈一趟,找出來兩隻大些的羊,我好讓村裏人準備著殺羊!
我看著今年咱村兒的羊長的都壯實,一隻怕是得有八九十斤的,殺完了羊一家也分不到多少肉,還不如熬個羊湯今兒吃個大鍋飯得了!”
元爺爺,“成啊!反正貓冬前兒還得殺一迴,這迴分不分都一樣,還不如一起吃了………”
兩人的談話聲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