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楊秀被送迴娘家
【五零年代】帶著空間跑路下鄉 作者:暮牧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噗嗤”
元念初沒忍住,語氣惡劣,“楊姨,我剛剛忘了說,這是我爺爺,也就是我外公哦~”
楊秀腿一軟,踉蹌著退後兩步差點摔倒在地上,“這,這不是你爺爺嗎?這…”
“嗯呢,元建斌沒告訴你,他從小就在我二叔家裏長大?當初他跟娟兒結婚的時候就說好了,以後負責兩老的養老問題,也就是你們城裏人說的上門女婿啊。”
元建國直接說了出來,然後又砸吧砸吧嘴,想著這話還是留了麵子了,就應該直接說是童養夫的。唉…
元念初也跟了一句,“對了,我元念初的元是元淑娟的元哦。”
楊秀臉色難看,嘴唇都咬白了,所以元淑娟的爹娘也就是自己的公公婆婆?
其實楊秀這麽想還真沒錯,就算元建斌不算上門女婿,那也算是養子了,這可不就是楊秀的公婆嘛。
這一波自爆,不僅坐實了楊秀偷藏信件,還確認了沒寄錢的事兒。
元念初看著便宜爹那樣子都不知道說啥好。
你說你既然要每月寄錢,那你就一直盯著唄,把事情丟給別人就完事兒了。
還有,既然再婚了,那你至少把自己的事情都交待清楚啊,這會兒她都有點替楊秀尷尬。
元繼宗可沒時間在這聽他們扯皮,也沒再繼續揪著不放,“既然事情都清楚了,那咱也不繞圈子了,我不管以前的事兒是誰的錯,反正這次我來是接初初迴去的,初初戶口得遷走,每個月建斌得給我和你娘10元養老費,給初初20元生活費,這事兒沒得商量。”
家裏的收入情況,中午都已經跟自家孫女兒打聽清楚了,又知道了小孫女兒在家過得不好,這說起話來也沒留餘地。
他都打算好了,這些錢他都給自己小孫女攢著,以後上學或者結婚用,而且這才元建斌半個月的工資,也傷不了他的筋骨。
更何況以前娟兒迴老家的時候就透露過,運輸隊的人都偷著幫別人帶東西啥的,每個月怕是比工資還多些,他就不信元建斌會這麽老實,會放棄這麽個收入。
原本他還不想要自己和老伴兒的養老費的,光要初初的生活費就行,可建國和初初說的對,自己好歹養他這麽大,與其便宜了別人,還不如自己要了。
元建斌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元繼宗,“爹,這養老費和生活費都是應該的,您要接初初迴去也沒啥,就是這戶口還是留在城裏吧,這樣初初還是城裏人,以後迴來找工作啥的也方便。”
楊秀這會兒還沒緩過來,都沒聽清元繼宗說了什麽,就聽到自己男人要把那小賤人送迴鄉下了,心裏簡直樂開了花,又聽到戶口還留著,就有些不樂意。
元繼宗咬死必須遷戶口,元念初也打定了主意,“爸爸,我戶口留在城裏的話,在老家就分不到糧食了,你每個月給我寄糧食?”
楊秀挪到自家男人身後,一腳踩在跪著的元建斌小腿上,“初初說的對,還是口糧重要,這戶口得遷。”
三人都看到了她的小動作,不管她出於什麽目的,反正結果是正是自己想要的,索性裝作沒看到。
元建斌卻是格外的抗拒,“你迴鄉下照顧著爺爺奶奶也行,但是戶口還是留著吧,爸爸每個月給你寄糧食迴去。”
元念初不知道他為什麽這麽固執,其實元建斌對於女兒迴不迴去真沒什麽想法。
他在意的是,這戶口一遷,自己跟老家的關係差不多也就斷了,本就是孤兒才會到元淑娟家裏生活,他在老家也沒有其他親人了。
人到中年,雖然生活在城裏,思想卻根深蒂固的有落葉歸根的觀念,就怕斷了這關係,以後想迴去都難。
元建國見事情暫時談不攏,這周圍的情況也沒摸透,不如先離開,等這兩天自己出去打聽打聽再說。
把這事兒跟元繼宗一說,他也同意,直接讓元念初去收拾東西,先跟著去住招待所,他們來的這麽突然,還是因為小孫女寫了信才來的,怕元建斌遷怒。
放下水杯起身,也不說讓元建斌起來的話,看到小孫女又背著那個挎包出來,才開口,“這事兒你好好想想吧,總之這戶口我是一定要遷走的,初初就先跟我們走,咱過兩天再來。”
元建斌起身要送,直接被元建國擋迴去了,“這路咱都知道,你也別送了,你這家裏還有一堆事兒呢。”
說著話,眼睛看了一眼楊秀,這也就是個外人,這要是在他們村裏,這婆娘算是要不成了。
元建斌也知道這會兒他們估計是不想看到自己的,從兜裏把準備帶兒子去百貨大樓的錢票都掏了出來塞給了元念初,“記得帶爺爺大伯去吃飯啥的。”
元念初二話不說接了過來塞進包裏,才牽著爺爺的手出了門。
元繼宗拉著元念初走前麵,後麵的元建國擋住打聽情況的人,直到兩人走遠,才一溜煙的跑了。
屋裏的元建斌這會兒也不顧及肚子裏的孩子了,進房間拿個包收拾了幾件楊秀的衣服出來,也不說話就拽著她的手往外走。
楊秀這是第一次見他發這麽大的火,嚇得不敢哭出聲,隻掉著眼淚一屁股坐在地上,抱著他的腿。
“建斌,建斌咱好好說行嗎,我錯了,真知道錯了,我改,保證改行嗎,我肚子裏還有你兒子呢,咱元寶迴來看不到我得哭。”
元建斌這次很硬氣,直接把人拽了起來,拖著往外走,“你沒錯,是我錯了,我就不該這麽縱容你,每次有點啥事兒的都輕拿輕放,縱得你居然敢背著我幹出這麽大的事,還有上次拿你娘家那錢,也給我拿迴來,不然你就在你娘家住一輩子吧。”
出了門,看到熟悉的鄰居,楊秀不想讓別人看笑話,憋著不開口。
元建斌這會兒也顧不上鎖不鎖門了,讓鄰居幫忙看著點家裏,就拖著人下了樓。
倆人一走,周圍的議論聲立馬就大了起來。
元念初沒忍住,語氣惡劣,“楊姨,我剛剛忘了說,這是我爺爺,也就是我外公哦~”
楊秀腿一軟,踉蹌著退後兩步差點摔倒在地上,“這,這不是你爺爺嗎?這…”
“嗯呢,元建斌沒告訴你,他從小就在我二叔家裏長大?當初他跟娟兒結婚的時候就說好了,以後負責兩老的養老問題,也就是你們城裏人說的上門女婿啊。”
元建國直接說了出來,然後又砸吧砸吧嘴,想著這話還是留了麵子了,就應該直接說是童養夫的。唉…
元念初也跟了一句,“對了,我元念初的元是元淑娟的元哦。”
楊秀臉色難看,嘴唇都咬白了,所以元淑娟的爹娘也就是自己的公公婆婆?
其實楊秀這麽想還真沒錯,就算元建斌不算上門女婿,那也算是養子了,這可不就是楊秀的公婆嘛。
這一波自爆,不僅坐實了楊秀偷藏信件,還確認了沒寄錢的事兒。
元念初看著便宜爹那樣子都不知道說啥好。
你說你既然要每月寄錢,那你就一直盯著唄,把事情丟給別人就完事兒了。
還有,既然再婚了,那你至少把自己的事情都交待清楚啊,這會兒她都有點替楊秀尷尬。
元繼宗可沒時間在這聽他們扯皮,也沒再繼續揪著不放,“既然事情都清楚了,那咱也不繞圈子了,我不管以前的事兒是誰的錯,反正這次我來是接初初迴去的,初初戶口得遷走,每個月建斌得給我和你娘10元養老費,給初初20元生活費,這事兒沒得商量。”
家裏的收入情況,中午都已經跟自家孫女兒打聽清楚了,又知道了小孫女兒在家過得不好,這說起話來也沒留餘地。
他都打算好了,這些錢他都給自己小孫女攢著,以後上學或者結婚用,而且這才元建斌半個月的工資,也傷不了他的筋骨。
更何況以前娟兒迴老家的時候就透露過,運輸隊的人都偷著幫別人帶東西啥的,每個月怕是比工資還多些,他就不信元建斌會這麽老實,會放棄這麽個收入。
原本他還不想要自己和老伴兒的養老費的,光要初初的生活費就行,可建國和初初說的對,自己好歹養他這麽大,與其便宜了別人,還不如自己要了。
元建斌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元繼宗,“爹,這養老費和生活費都是應該的,您要接初初迴去也沒啥,就是這戶口還是留在城裏吧,這樣初初還是城裏人,以後迴來找工作啥的也方便。”
楊秀這會兒還沒緩過來,都沒聽清元繼宗說了什麽,就聽到自己男人要把那小賤人送迴鄉下了,心裏簡直樂開了花,又聽到戶口還留著,就有些不樂意。
元繼宗咬死必須遷戶口,元念初也打定了主意,“爸爸,我戶口留在城裏的話,在老家就分不到糧食了,你每個月給我寄糧食?”
楊秀挪到自家男人身後,一腳踩在跪著的元建斌小腿上,“初初說的對,還是口糧重要,這戶口得遷。”
三人都看到了她的小動作,不管她出於什麽目的,反正結果是正是自己想要的,索性裝作沒看到。
元建斌卻是格外的抗拒,“你迴鄉下照顧著爺爺奶奶也行,但是戶口還是留著吧,爸爸每個月給你寄糧食迴去。”
元念初不知道他為什麽這麽固執,其實元建斌對於女兒迴不迴去真沒什麽想法。
他在意的是,這戶口一遷,自己跟老家的關係差不多也就斷了,本就是孤兒才會到元淑娟家裏生活,他在老家也沒有其他親人了。
人到中年,雖然生活在城裏,思想卻根深蒂固的有落葉歸根的觀念,就怕斷了這關係,以後想迴去都難。
元建國見事情暫時談不攏,這周圍的情況也沒摸透,不如先離開,等這兩天自己出去打聽打聽再說。
把這事兒跟元繼宗一說,他也同意,直接讓元念初去收拾東西,先跟著去住招待所,他們來的這麽突然,還是因為小孫女寫了信才來的,怕元建斌遷怒。
放下水杯起身,也不說讓元建斌起來的話,看到小孫女又背著那個挎包出來,才開口,“這事兒你好好想想吧,總之這戶口我是一定要遷走的,初初就先跟我們走,咱過兩天再來。”
元建斌起身要送,直接被元建國擋迴去了,“這路咱都知道,你也別送了,你這家裏還有一堆事兒呢。”
說著話,眼睛看了一眼楊秀,這也就是個外人,這要是在他們村裏,這婆娘算是要不成了。
元建斌也知道這會兒他們估計是不想看到自己的,從兜裏把準備帶兒子去百貨大樓的錢票都掏了出來塞給了元念初,“記得帶爺爺大伯去吃飯啥的。”
元念初二話不說接了過來塞進包裏,才牽著爺爺的手出了門。
元繼宗拉著元念初走前麵,後麵的元建國擋住打聽情況的人,直到兩人走遠,才一溜煙的跑了。
屋裏的元建斌這會兒也不顧及肚子裏的孩子了,進房間拿個包收拾了幾件楊秀的衣服出來,也不說話就拽著她的手往外走。
楊秀這是第一次見他發這麽大的火,嚇得不敢哭出聲,隻掉著眼淚一屁股坐在地上,抱著他的腿。
“建斌,建斌咱好好說行嗎,我錯了,真知道錯了,我改,保證改行嗎,我肚子裏還有你兒子呢,咱元寶迴來看不到我得哭。”
元建斌這次很硬氣,直接把人拽了起來,拖著往外走,“你沒錯,是我錯了,我就不該這麽縱容你,每次有點啥事兒的都輕拿輕放,縱得你居然敢背著我幹出這麽大的事,還有上次拿你娘家那錢,也給我拿迴來,不然你就在你娘家住一輩子吧。”
出了門,看到熟悉的鄰居,楊秀不想讓別人看笑話,憋著不開口。
元建斌這會兒也顧不上鎖不鎖門了,讓鄰居幫忙看著點家裏,就拖著人下了樓。
倆人一走,周圍的議論聲立馬就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