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時四刻,長安城,朱雀門。
此刻城樓上坐著的,就僅剩李淵以及李傑兩人了,其他人都在朱雀門下翹首以盼。
從現在開始,來自長安城各個坊市的花燈巡遊隊伍,都將從朱雀門前出發,宛若一條燈火長龍,直至天明時分他們才會停下。
其中,有舞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太平鼓隊,各色儺戲、胡旋舞等等不一而足。
天上那猶如繁星般的燈火,映照著地上那數不清的燈紅酒綠,各色燈火之間的互相唿應,好一幅盛世景象。
那些數之不清的彩燈種類繁多,從形狀看,有龍燈、虎燈、獅燈、兔兒燈、羊角燈、牛頭燈、金魚燈、走馬燈、六角燈等,可謂千姿百態,好不絢麗多彩。
除掛燈、觀燈、賞燈、鬧燈外,還有猜燈謎、燒龍燈等等,人人樂在其中,歡聲笑語之間喜不自勝。
特別是那些花前月下的青年男女,更是放開了以往那為數不多的矜持,大膽且奔放的尋找著各自心儀的目標,各自暢談人生。
不管是自願的也好,還是被迫的也罷,總之,在今天這個一年一度最大的上元佳節上,組建家庭的人數與日俱增。
也可以說得上是唐朝的相親盛宴。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熱鬧的長安城裏,就會有一批呱呱落地的新生兒降臨。
就比如現在李傑所遭遇的境況一般,關於這方麵的事情,總是無法逃避!
也可以說是老生常談。
“四郎啊!”
“你和月兒那丫頭之間,到底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兒啊,阿耶可是等了大半年了。”
“哪怕你心疼月兒那丫頭,大不了阿耶下發一道敕旨,在大唐境內給你挑選合適的側妃、孺人、媵,甚至是合適的通房丫頭也好啊。”
“你這麽一直拖著,先不說阿耶這個皇帝是否心急,就說阿耶頒布的唐律,對於月兒那丫頭來說,可是已經快到時間了。”
“你該不會讓阿耶推翻這份法令吧?”
看著身邊這不斷催婚的李淵,李傑眉頭緊皺,也想到了那個坑爹的法令。
沒想到這原本在曆史之中,應該由李世民在貞觀元年才會頒布的律法,竟然在武德十年的元正過後,它又出來了。
還真是曆史的車輪滾滾而來!
坑爹啊!擋不住了嗎?
……
《令有司勸勉庶人婚聘及時詔》
“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喪達製之後,孀居服紀已除,並須申以媒媾,命其好合。”
這就屬於最後通牒了。也就是說,達到了這個年紀的男女,要是還沒有婚配的話,官方機構就會實行“官配”。
就算是因為各種原因和離的寡婦光棍,到了三年之期,同樣也會實行“官配”。
這項婚姻法令,甚至執行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年間,那時,唐玄宗更是將法定的結婚年齡又降為男子15歲,女子13歲。
這尼瑪……有病吧!
想到如此種種,李傑黑著臉看向了李淵。
“老頭!”
“這法令是那個混蛋提出來的?”
“我現在就去打死他……們?”
“這是所有人商議的結果,包括朕。”
看著和自己同時出聲的李淵,李傑咬了咬牙,並沒有放棄這個打算。
“老頭,你不要來這一套。”
“我問的是,誰第一個提出來!”
李淵輕咳兩聲,麵色微紅,當即轉頭看向了朱雀大街,並沒有迴話。
然而……
他如此動作,已經很明顯了。
這坑爹的法令,就是他用來坑兒子的。
見狀,李傑臉色更黑了。
“我說李老頭,你就不無聊嗎?”
“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我和月兒之間的事情,等我們……”
“等你及冠嘛,我知道。”李淵頭也不迴的接話道。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就阿耶這個身體狀況,究竟還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
“距離你二十及冠,那可是還有整整四年之久!你當真要阿耶等這麽久的時間?”
“阿耶如今已是六十一的高齡了。”
“你就不能為了寬慰阿耶……”
“不能,這是原則問題。”見李淵準備打感情牌,李傑趕忙打住了他的話語。
“甚至就連你之前頒布的這個法令,它也是不對的,它是對大唐不利的。”
說到此處,見李淵迴過了頭來,李傑搖頭歎息道:“老頭,你別這麽看著我。”
“你應該叫阿耶,或者父皇。”
“我……”李傑深吸一口氣,決定不去看這個老小孩兒的表情。
誰知道是不是裝的呢?老演員了。
“父皇,關於多少歲婚配這個問題,當初我就跟長孫…皇嫂以及義成公主討論過。”
“雖然因為後來的種種事情,知道這個事情的人很少,也沒有機會去實施。”
“但是就在我去往幽州的時候,關於這個問題,我專門讓人去統計過。”
聞言,李淵一臉不悅的皺了皺眉,心裏有些不高興,他還以為這是李傑找的借口。
不過李傑接下來的話語,卻讓他驚駭莫名。
“父皇!”
“經過錦衣衛長達兩個月的調查,凡是早婚早孕的夫妻,他們之間生出來的孩子,多半都有些這樣或者那樣的毛病。”
“為此而夭折的孩童不計其數。”
“他們調查了一萬個處於各個階層的家庭之後,更是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果。”
“他們之中有過夭折經曆的夫妻,竟然達到了三千多人,甚至有的還不是一個。”
“如果僅僅隻是這樣,父皇可能覺得沒什麽大不了,運氣不好罷了,然而……”
說到此處,李傑轉頭看了李淵一眼,表情苦澀道:“其中因為難產大出血等原因,相繼死去的女子,更是超過了一千人。”
“一千人?這麽多?”
李淵豁然起身,有些不可置信。
“四郎,你確定你說的都是真的?”
李傑搖了搖頭,歎息一聲,同樣起身來到了城垛邊上,麵色沉重。
“父皇。”
“這僅僅隻是直接死亡的,那些因為後續問題,而相繼死亡的女子就更多了。”
“更多?這怎麽可能?”
李淵再次上前一步,神情驚駭。
李傑搖了搖頭,伸手指向了城樓之下的某個身影,語氣莫名道。
“父皇。”
“她就是那些後遺症的受害者之一。”
聞言,李淵順著李傑的指引,低頭看向了正在李世民身邊不斷咳嗽的那個身影。
“長孫無垢?她怎麽了?”
…………
此刻城樓上坐著的,就僅剩李淵以及李傑兩人了,其他人都在朱雀門下翹首以盼。
從現在開始,來自長安城各個坊市的花燈巡遊隊伍,都將從朱雀門前出發,宛若一條燈火長龍,直至天明時分他們才會停下。
其中,有舞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太平鼓隊,各色儺戲、胡旋舞等等不一而足。
天上那猶如繁星般的燈火,映照著地上那數不清的燈紅酒綠,各色燈火之間的互相唿應,好一幅盛世景象。
那些數之不清的彩燈種類繁多,從形狀看,有龍燈、虎燈、獅燈、兔兒燈、羊角燈、牛頭燈、金魚燈、走馬燈、六角燈等,可謂千姿百態,好不絢麗多彩。
除掛燈、觀燈、賞燈、鬧燈外,還有猜燈謎、燒龍燈等等,人人樂在其中,歡聲笑語之間喜不自勝。
特別是那些花前月下的青年男女,更是放開了以往那為數不多的矜持,大膽且奔放的尋找著各自心儀的目標,各自暢談人生。
不管是自願的也好,還是被迫的也罷,總之,在今天這個一年一度最大的上元佳節上,組建家庭的人數與日俱增。
也可以說得上是唐朝的相親盛宴。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熱鬧的長安城裏,就會有一批呱呱落地的新生兒降臨。
就比如現在李傑所遭遇的境況一般,關於這方麵的事情,總是無法逃避!
也可以說是老生常談。
“四郎啊!”
“你和月兒那丫頭之間,到底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兒啊,阿耶可是等了大半年了。”
“哪怕你心疼月兒那丫頭,大不了阿耶下發一道敕旨,在大唐境內給你挑選合適的側妃、孺人、媵,甚至是合適的通房丫頭也好啊。”
“你這麽一直拖著,先不說阿耶這個皇帝是否心急,就說阿耶頒布的唐律,對於月兒那丫頭來說,可是已經快到時間了。”
“你該不會讓阿耶推翻這份法令吧?”
看著身邊這不斷催婚的李淵,李傑眉頭緊皺,也想到了那個坑爹的法令。
沒想到這原本在曆史之中,應該由李世民在貞觀元年才會頒布的律法,竟然在武德十年的元正過後,它又出來了。
還真是曆史的車輪滾滾而來!
坑爹啊!擋不住了嗎?
……
《令有司勸勉庶人婚聘及時詔》
“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喪達製之後,孀居服紀已除,並須申以媒媾,命其好合。”
這就屬於最後通牒了。也就是說,達到了這個年紀的男女,要是還沒有婚配的話,官方機構就會實行“官配”。
就算是因為各種原因和離的寡婦光棍,到了三年之期,同樣也會實行“官配”。
這項婚姻法令,甚至執行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年間,那時,唐玄宗更是將法定的結婚年齡又降為男子15歲,女子13歲。
這尼瑪……有病吧!
想到如此種種,李傑黑著臉看向了李淵。
“老頭!”
“這法令是那個混蛋提出來的?”
“我現在就去打死他……們?”
“這是所有人商議的結果,包括朕。”
看著和自己同時出聲的李淵,李傑咬了咬牙,並沒有放棄這個打算。
“老頭,你不要來這一套。”
“我問的是,誰第一個提出來!”
李淵輕咳兩聲,麵色微紅,當即轉頭看向了朱雀大街,並沒有迴話。
然而……
他如此動作,已經很明顯了。
這坑爹的法令,就是他用來坑兒子的。
見狀,李傑臉色更黑了。
“我說李老頭,你就不無聊嗎?”
“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我和月兒之間的事情,等我們……”
“等你及冠嘛,我知道。”李淵頭也不迴的接話道。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就阿耶這個身體狀況,究竟還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
“距離你二十及冠,那可是還有整整四年之久!你當真要阿耶等這麽久的時間?”
“阿耶如今已是六十一的高齡了。”
“你就不能為了寬慰阿耶……”
“不能,這是原則問題。”見李淵準備打感情牌,李傑趕忙打住了他的話語。
“甚至就連你之前頒布的這個法令,它也是不對的,它是對大唐不利的。”
說到此處,見李淵迴過了頭來,李傑搖頭歎息道:“老頭,你別這麽看著我。”
“你應該叫阿耶,或者父皇。”
“我……”李傑深吸一口氣,決定不去看這個老小孩兒的表情。
誰知道是不是裝的呢?老演員了。
“父皇,關於多少歲婚配這個問題,當初我就跟長孫…皇嫂以及義成公主討論過。”
“雖然因為後來的種種事情,知道這個事情的人很少,也沒有機會去實施。”
“但是就在我去往幽州的時候,關於這個問題,我專門讓人去統計過。”
聞言,李淵一臉不悅的皺了皺眉,心裏有些不高興,他還以為這是李傑找的借口。
不過李傑接下來的話語,卻讓他驚駭莫名。
“父皇!”
“經過錦衣衛長達兩個月的調查,凡是早婚早孕的夫妻,他們之間生出來的孩子,多半都有些這樣或者那樣的毛病。”
“為此而夭折的孩童不計其數。”
“他們調查了一萬個處於各個階層的家庭之後,更是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果。”
“他們之中有過夭折經曆的夫妻,竟然達到了三千多人,甚至有的還不是一個。”
“如果僅僅隻是這樣,父皇可能覺得沒什麽大不了,運氣不好罷了,然而……”
說到此處,李傑轉頭看了李淵一眼,表情苦澀道:“其中因為難產大出血等原因,相繼死去的女子,更是超過了一千人。”
“一千人?這麽多?”
李淵豁然起身,有些不可置信。
“四郎,你確定你說的都是真的?”
李傑搖了搖頭,歎息一聲,同樣起身來到了城垛邊上,麵色沉重。
“父皇。”
“這僅僅隻是直接死亡的,那些因為後續問題,而相繼死亡的女子就更多了。”
“更多?這怎麽可能?”
李淵再次上前一步,神情驚駭。
李傑搖了搖頭,伸手指向了城樓之下的某個身影,語氣莫名道。
“父皇。”
“她就是那些後遺症的受害者之一。”
聞言,李淵順著李傑的指引,低頭看向了正在李世民身邊不斷咳嗽的那個身影。
“長孫無垢?她怎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