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瀝瀝……”


    巳時,伴隨著雨聲傳來,整個南京城都被雨水所包圍,那延綿百裏的外郭城垣在雨中顯得格外雄偉壯觀,猶如一條黃褐色的土龍,盤臥在大地上。


    明東陵的寶頂地宮前,雨水在地麵的青磚上濺起一串串水花,四周充斥著雨水滴落樹叢的聲音,給紫金山增添了幾分生氣。


    這雨來的巧,在所有黃紙燃盡後方才到來。


    站在黃羅蓋傘下,朱元璋與朱允炆這對爺孫就這樣安靜的看著眼前的地宮,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遠處,朱高煦與郭英、徐增壽三人站在傘下,不同的是,郭英與朱高煦各自撐著傘,徐增壽則是由後麵的兵卒為其撐傘。


    似乎是覺得這樣不好,徐增壽自己接過了雨傘,並讓兵卒退下。


    待兵卒退下後,朱元璋也在黃羅蓋傘下與身側的朱允炆交談起來:


    “國子監那邊,事情做得如何了。”


    “迴爺爺,都已經準備好了,國子監內的學生隨時可以出發。”即便下著雨,朱允炆卻還是抬手作揖迴答。


    隻是他的舉動在朱元璋的一瞥之下,所有心思都好似曝光了一般。


    朱元璋不在意朱允炆的小動作,而是迴頭看了一眼站在雨中自己撐傘的朱高煦。


    “看我幹嘛……”


    朱高煦有幾分心虛,畢竟老朱的眼神實在是很有殺傷力,每次他直視自己,朱高煦都覺得自己下一秒就有可能人頭不保。


    “詔令國子監二十以上的學子,明日盡數到大教場,再令戶部、五軍都督府調兩衛、三十萬……貫錢去大教場候著。”


    朱元璋本想說調三十萬貫鈔,但不知為什麽,他想到了之前朱高煦對他所說的那一番話,因此改成了錢。


    對此,朱允炆眼神閃爍,但很快隱藏。


    “再下旨,讓戶部的人點好今年曠課的歲入呈給我,另外於八月初昭告天下,今年的秋稅,蘇鬆二府,可以鈔抵賦稅。”


    “孫兒領旨……”朱允炆心頭一跳,但還是先應下,而後見朱元璋沒有別的需要吩咐的,這才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爺爺,蘇鬆二府去歲上繳軍屯賦稅,錢糧絹布等物,經折色後,大致是三百餘萬貫。”


    “若是以鈔抵賦稅,那今歲這二府能夠交上來的賦稅恐怕……”


    朱允炆話說三分,但這樣的話他在之前與朱高煦爭辯錢鈔問題時也曾說過,朱元璋自然知道他想說什麽。


    說到底,兩江閩浙這廣泛的江南地區占據明初大半的賦稅,尤其是朱元璋提出的蘇鬆二府更是重中之重。


    雖然隻是兩個府,但是它們卻占據了大明十分之一的賦稅。


    這兩個賦稅重地,單獨對任何一府提出蠲免、賑災或其它的經濟類政策,對於大明朝來說,都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提議。


    如今,朱元璋僅是聽朱高煦說了一下對錢鈔的看法,便提出要讓蘇鬆二府的百姓以鈔抵賦稅。


    這道旨意一旦下達,朱允炆都不敢想,今年的賦稅情況會如何。


    當然,朝廷的賦稅是一方麵,更重要的一方麵是朱允炆個人的想法。


    他還從未見自家爺爺對任何一人的提議如此重視,哪怕是自家父親。


    “那小子所繪的礦山地圖,已經找到了三處。”


    朱元璋的一番話,解開了朱允炆的疑惑,但同時也讓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仔細算了算時間,從自家爺爺派人去雲南勘察到現在不過一個半月,但就是這麽短的時間裏,根據他所繪的地圖,居然能找到三處礦脈。


    朱允炆了解礦課,知道尋礦不容易。


    正因為如此,他十分清楚這三座礦脈的重要性。


    它們能被這麽快找到,那必定是容易開采的礦脈。


    也就是說,它們能給大明帶來的利益極大,而朱允炆擔心的,則是地圖上的其它礦脈。


    如果朱高煦所繪畫的山脈都有礦脈,那他恐怕……


    “你稍許迴宮之後,讓戶部和五軍都督府準備準備,從南直隸和浙江再遷些人去雲南,不要讓這三處金銀礦荒廢。”


    “是……”朱允炆屏息凝神,心中受到的震驚已經無法言表。


    “金銀礦……”


    朱允炆不是傻子,他清楚三處易開采的金銀礦代表什麽,心裏也就不奇怪為什麽自家爺爺會讓蘇鬆二府以鈔抵賦稅了。


    既然朱高煦對尋礦的事情說的如此準確,那恐怕他所說的也有一番道理。


    這麽一來,自家爺爺想用蘇鬆二府來試探也就不足為奇了。


    隻是朱允炆還是不相信,畢竟尋礦和錢鈔是兩碼子事,他不相信朱高煦所說的事情,能接連的實現。


    想到這裏,他隱晦的看了一眼遠處撐傘的朱高煦。


    他的小動作,即便朱元璋沒有迴頭,卻也能大概猜到。


    隻是麵對這件事,朱元璋不僅沒有製止,反而嘴角微揚,似乎故意為之。


    “走吧,迴宮。”


    朱元璋轉身開口,朱允炆也連忙收起自己的目光,跟隨朱元璋向著紫金山下走去。


    見朱元璋等人走來,朱高煦他們也讓開了神道,而後跟上了他們。


    百餘人開始向山下走去,而這中元節的雨水似乎也下足了,開始漸漸變小了起來。


    等眾人來到山下,這雨水也堪堪停了下來,而朱元璋也帶著朱允炆上了大輅。


    隻不過在迴宮前,他還是有些不舍的打開了窗戶,眺望了一眼被雨水洗刷的紫金山,似乎即便坐在這裏,他也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


    “擺駕迴宮!”


    看了片刻,朱元璋收迴目光,將窗戶關上,朱允炆也順勢讓隊伍迴宮。


    千餘名豹韜衛兵卒翻身上馬,為大輅開道,而郭英與徐增壽則是指揮兵馬,有條不紊的拱衛大輅。


    相比較有事情做的他們,此刻的朱高煦則是蹲在紫金山下的馬廄裏,朝著趴在馬廄內懶洋洋吃草的赤驩罵道: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再不起來,我們就得被人落下了,快給我起來!”


    “唏律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難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並收藏靖難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