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這首歌,葉不悔很早就寫了。
修修改改很多個版本,直到節目開始之前才最終確定下來。
創作這首歌的期間,也不是沒有人潑冷水。
那時候的葉不悔還沒有今天的熱度,不過是個剛到公司的練習生。
負責指導的老師倒也不是有什麽惡意,隻是單純的從自己的角度指出問題。
《18》,以年齡為標題講述人生,這個論題對於葉不悔來說太大了。
別人這個年齡,也才剛剛高中畢業步入大學,算人讀得早也不過大二。
這點人生閱曆能有什麽感悟?
所以教授音樂的老師當時就對葉不悔說讓他換一個更加符合自己的主題進行創作。
青春、奮鬥,這些都比人生更適合葉不悔這個年齡段的人。
葉不悔一開始是很聽話的,因為他覺得老師比自己懂得多,肯定比自己看得清。
所以葉不悔就聽了老師的說法,聽了大量青春的勵誌的歌曲。
結果就是,到了實操環節,提筆後葉不悔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葉不悔甚至有一種迴到了小學讀書時候的感覺。
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要求寫一個作文,作文題目是“我的一天”。
然後周末什麽都沒有發生的葉不悔隻能硬編一些自己沒有經曆過的事情,寫進作文裏。
不過小學的時候,老師見多了這種情況,作業寫了就行,也不會多深究。
可現在不同啊,寫的歌是要交給聽眾們去評判的。
沒有一點感悟,沒有一點真情實感的東西寫出來,誰會買賬呢?
連情感的共鳴都沒有,怎麽能讓聽眾喜歡?
如果隻是想要唱好一首歌,那葉不悔根本就沒有必要自己去寫歌。
寧缺毋濫,那段時間葉不悔一度陷入了迷茫。
甚至於葉不悔在思考,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適合做偶像。
葉不悔當時下意識的想要找楚歌尋求幫助,但很快自己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葉不悔最想要的就是讓楚歌看到自己的蛻變,讓楚歌知道他的話沒有白說,他的歌沒有白唱。
一遇到困難就去找楚歌,那還談什麽自己的蛻變?
這也是性格導致了,就像孫敏說的那樣,楚歌周圍活脫脫一個問題兒童收留中心,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性格有點問題。
就包括孫敏他自己不也是一個別扭的人麽?
葉不悔倔強的想要自己找到方向,軸了有一段時間。
但他本來就沒有類似的經驗,想要全靠自己談何容易。
事情的最後,還是孫敏出手的。
孫敏成了楚歌經紀人之後,也接手了葉不悔,這是葉不悔正式加入時就定下來的。
期間給楚歌籌備節目的時候,孫敏也沒有忘記葉不悔這個人,時不時就會去看他練習,所以才有了後來拿葉不悔給楚歌當榜眼的事兒出現。
也就是那段時間,孫敏看出了葉不悔狀態不太對勁,通過詢問後,孫敏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經過,作為行業內老人的孫敏也一下就明白了葉不悔問題所在。
於是孫敏找到了葉不悔,告訴他:“老師說的話的確沒錯,你應該寫一些更加符合你本人特點經曆的東西。
老師話雖然是對的,但他並不了解你。
老師隻是以自己一直以來的經驗,依照慣性給出了建議,畢竟大部分人在你這個年齡段就是沒有經曆過什麽的。
小葉,你得學會舉一反三,而不是老師說什麽你全部都照著去做,那樣的話是沒有辦法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的。
你和其他人不一樣,你有比他們更加曲折的人生,你隻需要寫出自己的故事就好了。
你自己,得了解自己。”
孫敏的話讓葉不悔豁然開朗。
是啊,我得走出屬於我自己的道路,而不是順著別人的腳步一直貼在他們的身後。
於是葉不悔又把自己沒有寫完的半成品,最初的那一首《18》拿出來繼續創作。
音樂老師那邊,孫敏也是幫忙溝通,對葉不悔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後,老師也知道了自己犯了經驗主義的錯,以自己的人生去代入葉不悔,忽略了每個人都是截然不同的個體,想當然得覺得葉不悔18年的人生寫不出這些東西。
後來,音樂老師也幫了葉不悔很多,這首《18》,這位老師功不可沒。
葉不悔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一路上總能遇到幫助自己的人。
將這份情感融入,《18》這首歌也終於完成了。
舞台上,葉不悔的c組已經開始表演。
這就是葉不悔的人生,演唱的就是自己,沒有人比葉不悔更能拿捏這首歌。
這就是葉不悔自己為自己量身定做的。
而葉不悔的實力也在這一刻真正的展現出來。
他是真正的全才,並不是葉不悔自己認為的平庸之人。
可以說,葉不悔此刻展現出來的,是不屬於a組的,職業級的表演。
如果不說,根本沒有人能知道,葉不悔是一個半道出家剛入行不到一年的練習生。
所有努力的成果在這一刻集中爆發出來,葉不悔證明了自己的天賦,證明了自己的可能性。
《18》這首歌的前半部分,唱得是葉不悔的童年。
出生山區家境貧寒。
為了生活,葉不悔的父母隻能不遠萬裏去到大城市打工。
最開始還有老人帶他,但生老病死,爺爺走了之後,葉不悔隻能跟著父母一起漂泊。
一個小學,葉不悔念了七年,換了三所學校,父母去到哪裏,他就要跟到哪裏。
大城市的教育資源比起山區好太多了,一開始的葉不悔根本跟不上同學們的學習進度。
在學校裏葉不悔有了一個葉傻子的外號,大家都說他是笨蛋。
葉不悔長得好看,哪怕穿著破舊也掩蓋不住他的顏值,沒有完全發育的麵容十分清秀,有很多小女生願意和他玩。
長得秀氣,身邊女生又多,於是葉不悔又多了一個娘娘腔的外號,甚至被男同學排擠。
那時候的葉不悔就像現在一樣努力,他拚命的學習拚命的學習拚命的學習。
好不容易,他終於適應的學校的節奏,父母也找到了還不錯的工作,老板不是以前那種動不動就不發工資的壞蛋。
本來應該是往好的方向走的,可一場煤氣泄露過後,這個世界仿佛隻剩下了葉不悔一個人。
好不容易才適應的一切,突然又變的陌生。
修修改改很多個版本,直到節目開始之前才最終確定下來。
創作這首歌的期間,也不是沒有人潑冷水。
那時候的葉不悔還沒有今天的熱度,不過是個剛到公司的練習生。
負責指導的老師倒也不是有什麽惡意,隻是單純的從自己的角度指出問題。
《18》,以年齡為標題講述人生,這個論題對於葉不悔來說太大了。
別人這個年齡,也才剛剛高中畢業步入大學,算人讀得早也不過大二。
這點人生閱曆能有什麽感悟?
所以教授音樂的老師當時就對葉不悔說讓他換一個更加符合自己的主題進行創作。
青春、奮鬥,這些都比人生更適合葉不悔這個年齡段的人。
葉不悔一開始是很聽話的,因為他覺得老師比自己懂得多,肯定比自己看得清。
所以葉不悔就聽了老師的說法,聽了大量青春的勵誌的歌曲。
結果就是,到了實操環節,提筆後葉不悔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葉不悔甚至有一種迴到了小學讀書時候的感覺。
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要求寫一個作文,作文題目是“我的一天”。
然後周末什麽都沒有發生的葉不悔隻能硬編一些自己沒有經曆過的事情,寫進作文裏。
不過小學的時候,老師見多了這種情況,作業寫了就行,也不會多深究。
可現在不同啊,寫的歌是要交給聽眾們去評判的。
沒有一點感悟,沒有一點真情實感的東西寫出來,誰會買賬呢?
連情感的共鳴都沒有,怎麽能讓聽眾喜歡?
如果隻是想要唱好一首歌,那葉不悔根本就沒有必要自己去寫歌。
寧缺毋濫,那段時間葉不悔一度陷入了迷茫。
甚至於葉不悔在思考,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適合做偶像。
葉不悔當時下意識的想要找楚歌尋求幫助,但很快自己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葉不悔最想要的就是讓楚歌看到自己的蛻變,讓楚歌知道他的話沒有白說,他的歌沒有白唱。
一遇到困難就去找楚歌,那還談什麽自己的蛻變?
這也是性格導致了,就像孫敏說的那樣,楚歌周圍活脫脫一個問題兒童收留中心,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性格有點問題。
就包括孫敏他自己不也是一個別扭的人麽?
葉不悔倔強的想要自己找到方向,軸了有一段時間。
但他本來就沒有類似的經驗,想要全靠自己談何容易。
事情的最後,還是孫敏出手的。
孫敏成了楚歌經紀人之後,也接手了葉不悔,這是葉不悔正式加入時就定下來的。
期間給楚歌籌備節目的時候,孫敏也沒有忘記葉不悔這個人,時不時就會去看他練習,所以才有了後來拿葉不悔給楚歌當榜眼的事兒出現。
也就是那段時間,孫敏看出了葉不悔狀態不太對勁,通過詢問後,孫敏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經過,作為行業內老人的孫敏也一下就明白了葉不悔問題所在。
於是孫敏找到了葉不悔,告訴他:“老師說的話的確沒錯,你應該寫一些更加符合你本人特點經曆的東西。
老師話雖然是對的,但他並不了解你。
老師隻是以自己一直以來的經驗,依照慣性給出了建議,畢竟大部分人在你這個年齡段就是沒有經曆過什麽的。
小葉,你得學會舉一反三,而不是老師說什麽你全部都照著去做,那樣的話是沒有辦法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的。
你和其他人不一樣,你有比他們更加曲折的人生,你隻需要寫出自己的故事就好了。
你自己,得了解自己。”
孫敏的話讓葉不悔豁然開朗。
是啊,我得走出屬於我自己的道路,而不是順著別人的腳步一直貼在他們的身後。
於是葉不悔又把自己沒有寫完的半成品,最初的那一首《18》拿出來繼續創作。
音樂老師那邊,孫敏也是幫忙溝通,對葉不悔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後,老師也知道了自己犯了經驗主義的錯,以自己的人生去代入葉不悔,忽略了每個人都是截然不同的個體,想當然得覺得葉不悔18年的人生寫不出這些東西。
後來,音樂老師也幫了葉不悔很多,這首《18》,這位老師功不可沒。
葉不悔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一路上總能遇到幫助自己的人。
將這份情感融入,《18》這首歌也終於完成了。
舞台上,葉不悔的c組已經開始表演。
這就是葉不悔的人生,演唱的就是自己,沒有人比葉不悔更能拿捏這首歌。
這就是葉不悔自己為自己量身定做的。
而葉不悔的實力也在這一刻真正的展現出來。
他是真正的全才,並不是葉不悔自己認為的平庸之人。
可以說,葉不悔此刻展現出來的,是不屬於a組的,職業級的表演。
如果不說,根本沒有人能知道,葉不悔是一個半道出家剛入行不到一年的練習生。
所有努力的成果在這一刻集中爆發出來,葉不悔證明了自己的天賦,證明了自己的可能性。
《18》這首歌的前半部分,唱得是葉不悔的童年。
出生山區家境貧寒。
為了生活,葉不悔的父母隻能不遠萬裏去到大城市打工。
最開始還有老人帶他,但生老病死,爺爺走了之後,葉不悔隻能跟著父母一起漂泊。
一個小學,葉不悔念了七年,換了三所學校,父母去到哪裏,他就要跟到哪裏。
大城市的教育資源比起山區好太多了,一開始的葉不悔根本跟不上同學們的學習進度。
在學校裏葉不悔有了一個葉傻子的外號,大家都說他是笨蛋。
葉不悔長得好看,哪怕穿著破舊也掩蓋不住他的顏值,沒有完全發育的麵容十分清秀,有很多小女生願意和他玩。
長得秀氣,身邊女生又多,於是葉不悔又多了一個娘娘腔的外號,甚至被男同學排擠。
那時候的葉不悔就像現在一樣努力,他拚命的學習拚命的學習拚命的學習。
好不容易,他終於適應的學校的節奏,父母也找到了還不錯的工作,老板不是以前那種動不動就不發工資的壞蛋。
本來應該是往好的方向走的,可一場煤氣泄露過後,這個世界仿佛隻剩下了葉不悔一個人。
好不容易才適應的一切,突然又變的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