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宋信,你們也都成家了,能當家做主了。今天這事你們怎麽看?”林老頭和宋老爹對視一眼,問道。
“爹,既然你讓我說。我覺得什麽事情不能光聽一個人說。我明天打算先去城裏看看,順便去打聽一下小小他們有沒有進去?”
“嗯,繼續說。”
“要是京師真的如孫大爺所說,不適合我們,我們不妨先在申家村落腳,先住著。反正離京師城也很近,以後不管是找活計也好,還是做小買賣也好,總歸有個來源。”
“我覺得大壯說的有道理。爹,不如我們都聽大壯的吧。”宋信仔細想了想,覺得林大壯說的有道理,開口道。
“嗯,那就先這樣。大壯,你明天和信哥兒去京師城好好打聽打聽,我們明天在城門口再琢磨琢磨,幫你盯著些,要是能遇到小小她們,那是最好的。”宋老爹抬起頭來,說道。
“嗯,行。今天時辰也不早了,大家都簡單的吃點,早點休息,嬌嬌,明天音音要你幫忙看著些。”
“好的,大哥,你就放心去吧。我一定會照顧好音音的。”林嬌嬌保證道,然後又看了看林大壯,想說什麽最終還是沒開口。
“嬌嬌,你放心,大哥進城也會幫忙打聽大夫的事。”
“嗯,沒事的,大哥,反正都已經到京師了,也不急這一天兩天的。”林嬌嬌看著懷裏有些呆傻的孩子,有些心疼,但是也知道,目前這情況,怕是看不了病。
這一路上,林嬌嬌的積蓄也不多了,現在住的地方還有以後都還沒個定論。這看病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沒有充足的銀錢,怕是沒法治。
這一夜,林大壯看著懷裏哭著睡著的林簌音,有些心疼,但是也沒有辦法。
林簌音從小跟著李小小長大,已經十幾天沒有看到李小小,早就鬧得不行了。
也不知道李小小他們現在怎麽樣了?有沒有吃飽穿暖?林大壯暗暗想道,然後逼著自己盡快入睡,畢竟明天要早起進城打聽事情。
“大壯,起了啊。”宋老娘正在院子裏搭的爐子邊熬著粥,看到林大壯出來,連忙招唿道。
“宋嬸,早。”
“哎,大壯,怎麽不多睡會兒?現在日頭還早著呢。”
“沒事,宋嬸,醒了就睡不著了,想著等會早點出發去城裏。”
“倒也是,那你趕緊洗洗,過來喝點粥。”宋老娘知道林大壯心裏的著急,自己這一大幫子人,現在就李小小和高耀高輝三個人丟了。
一個是女人家,兩個是半大的孩子,哪一個都是,讓人不放心的。
“大壯,起這麽早?”宋信打了個哈欠,走進院內。
“嗯,還好,習慣了。”林大壯以前做饅頭的時候,每天都很早就醒了,畢竟每天幾百個饅頭,都是靠林大壯一個人做。
除了一開始的時候,是李小小做的,後來林大壯也迴家幫忙了,林大壯心疼李小小,就沒讓李小小早起去做饅頭了。
林老頭就是每天負責燒火,林小山不是沒學過,但是光是揉麵都學不會,不要提做饅頭了。
怎麽做就是不會,後麵林大壯也隻能放棄了,生怕林小山毀了麵。
簡單吃完朝食,宋信這才慢悠悠的起身。
“走吧。”
“嗯。”
....
看著兩人遠去的背影,宋老娘暗暗說了句。
“但願今天能找到李小小他們。”
.....
“大壯?”一個帶著驚訝的男聲傳來。
林大壯轉頭望去,那是一個很熟悉的人。
“師弟?”男人正是孫至建。
“大壯,你就是昨天叔爺爺說的淮城來的吧。太好了,咱們師兄弟以後能在一起了。”孫至建高興的走上前拍了拍林大壯的肩膀。
“是啊,昨天聽孫大爺說,有一個來自淮城的老鄉,本來打算明天去拜訪一下,結果原來是你小子。”林大壯很高興,人生四喜之一那就是他鄉遇故知。
更何況兩人以前是同門的師兄弟,雖然都被師傅趕出師門,也算是難兄難弟吧,情誼更加深厚。
“咳,我來到這也沒幾多久,也就半個多月。倒是大壯你們怎麽這麽遲?”孫至建好奇了。
“此事說來話長,等我從京師城迴來了再和你細說。”林大壯雖然很高興,但是還是記得自己今天的目的。
“你要去京師城啊,我也要去幹活的,咱們同路。”
孫至建更加高興了。
“好。”
於是,去京師的兩人行變成了三人行。
“原來是這樣啊,大壯,你放心,我會幫著打聽的。嫂夫人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沒事的。”
孫至建不由得有些慶幸,之前林大壯他們來家裏的時候,說過讓自己早做準備的事情。加上自己家在衙門裏也有人,後麵當機立斷,包著輛馬車,連夜離開了淮城,雖然舍棄了很多家夥什,但是一路上沒遇到什麽事,也沒遭罪,算是比較順利的,到達了京師。
“嗯,麻煩了。”
“嘿,咱們四兄弟之間何必這麽客氣。”孫至建搭著林大壯的肩膀說道。
“嗯,等找到小小了,讓小小好好給你整一桌。”
“感情好,我呀,就好嫂子的那一手好廚藝,到時候高低吃個痛快。”孫至建也不見外的說。
“嗯,一定。”林大壯保證,林大壯的心裏一定會找到李小小他們的,他們也一定會沒事的。
“不過大壯,你們這次來京師,後麵有什麽打算?”
“我啊,現在就想把小小他們找到,其他的以後再說。”
“大壯,我今天可不是來當說客的,看在咱們是好兄弟的份上。我建議你啊,還是聽我堂爺爺的,落戶在申家村。”
“嗯?你接著說。”
“你說我千裏迢迢從淮城跑到京師來,可不是來當農民的,這不是京師那可是天子腳下,一個板磚砸下去,能砸到好幾個皇親國戚,達官貴人,我呀,一開始也看不清形勢,就想往城裏鑽,後麵發現啊,我啥也不是。賺的那點錢也就剛剛夠活著。”
“京師城有這麽?”
“當然,京師城的繁華,那可不是淮城能比得上。”孫至建說到這裏,有些感慨。
“爹,既然你讓我說。我覺得什麽事情不能光聽一個人說。我明天打算先去城裏看看,順便去打聽一下小小他們有沒有進去?”
“嗯,繼續說。”
“要是京師真的如孫大爺所說,不適合我們,我們不妨先在申家村落腳,先住著。反正離京師城也很近,以後不管是找活計也好,還是做小買賣也好,總歸有個來源。”
“我覺得大壯說的有道理。爹,不如我們都聽大壯的吧。”宋信仔細想了想,覺得林大壯說的有道理,開口道。
“嗯,那就先這樣。大壯,你明天和信哥兒去京師城好好打聽打聽,我們明天在城門口再琢磨琢磨,幫你盯著些,要是能遇到小小她們,那是最好的。”宋老爹抬起頭來,說道。
“嗯,行。今天時辰也不早了,大家都簡單的吃點,早點休息,嬌嬌,明天音音要你幫忙看著些。”
“好的,大哥,你就放心去吧。我一定會照顧好音音的。”林嬌嬌保證道,然後又看了看林大壯,想說什麽最終還是沒開口。
“嬌嬌,你放心,大哥進城也會幫忙打聽大夫的事。”
“嗯,沒事的,大哥,反正都已經到京師了,也不急這一天兩天的。”林嬌嬌看著懷裏有些呆傻的孩子,有些心疼,但是也知道,目前這情況,怕是看不了病。
這一路上,林嬌嬌的積蓄也不多了,現在住的地方還有以後都還沒個定論。這看病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沒有充足的銀錢,怕是沒法治。
這一夜,林大壯看著懷裏哭著睡著的林簌音,有些心疼,但是也沒有辦法。
林簌音從小跟著李小小長大,已經十幾天沒有看到李小小,早就鬧得不行了。
也不知道李小小他們現在怎麽樣了?有沒有吃飽穿暖?林大壯暗暗想道,然後逼著自己盡快入睡,畢竟明天要早起進城打聽事情。
“大壯,起了啊。”宋老娘正在院子裏搭的爐子邊熬著粥,看到林大壯出來,連忙招唿道。
“宋嬸,早。”
“哎,大壯,怎麽不多睡會兒?現在日頭還早著呢。”
“沒事,宋嬸,醒了就睡不著了,想著等會早點出發去城裏。”
“倒也是,那你趕緊洗洗,過來喝點粥。”宋老娘知道林大壯心裏的著急,自己這一大幫子人,現在就李小小和高耀高輝三個人丟了。
一個是女人家,兩個是半大的孩子,哪一個都是,讓人不放心的。
“大壯,起這麽早?”宋信打了個哈欠,走進院內。
“嗯,還好,習慣了。”林大壯以前做饅頭的時候,每天都很早就醒了,畢竟每天幾百個饅頭,都是靠林大壯一個人做。
除了一開始的時候,是李小小做的,後來林大壯也迴家幫忙了,林大壯心疼李小小,就沒讓李小小早起去做饅頭了。
林老頭就是每天負責燒火,林小山不是沒學過,但是光是揉麵都學不會,不要提做饅頭了。
怎麽做就是不會,後麵林大壯也隻能放棄了,生怕林小山毀了麵。
簡單吃完朝食,宋信這才慢悠悠的起身。
“走吧。”
“嗯。”
....
看著兩人遠去的背影,宋老娘暗暗說了句。
“但願今天能找到李小小他們。”
.....
“大壯?”一個帶著驚訝的男聲傳來。
林大壯轉頭望去,那是一個很熟悉的人。
“師弟?”男人正是孫至建。
“大壯,你就是昨天叔爺爺說的淮城來的吧。太好了,咱們師兄弟以後能在一起了。”孫至建高興的走上前拍了拍林大壯的肩膀。
“是啊,昨天聽孫大爺說,有一個來自淮城的老鄉,本來打算明天去拜訪一下,結果原來是你小子。”林大壯很高興,人生四喜之一那就是他鄉遇故知。
更何況兩人以前是同門的師兄弟,雖然都被師傅趕出師門,也算是難兄難弟吧,情誼更加深厚。
“咳,我來到這也沒幾多久,也就半個多月。倒是大壯你們怎麽這麽遲?”孫至建好奇了。
“此事說來話長,等我從京師城迴來了再和你細說。”林大壯雖然很高興,但是還是記得自己今天的目的。
“你要去京師城啊,我也要去幹活的,咱們同路。”
孫至建更加高興了。
“好。”
於是,去京師的兩人行變成了三人行。
“原來是這樣啊,大壯,你放心,我會幫著打聽的。嫂夫人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沒事的。”
孫至建不由得有些慶幸,之前林大壯他們來家裏的時候,說過讓自己早做準備的事情。加上自己家在衙門裏也有人,後麵當機立斷,包著輛馬車,連夜離開了淮城,雖然舍棄了很多家夥什,但是一路上沒遇到什麽事,也沒遭罪,算是比較順利的,到達了京師。
“嗯,麻煩了。”
“嘿,咱們四兄弟之間何必這麽客氣。”孫至建搭著林大壯的肩膀說道。
“嗯,等找到小小了,讓小小好好給你整一桌。”
“感情好,我呀,就好嫂子的那一手好廚藝,到時候高低吃個痛快。”孫至建也不見外的說。
“嗯,一定。”林大壯保證,林大壯的心裏一定會找到李小小他們的,他們也一定會沒事的。
“不過大壯,你們這次來京師,後麵有什麽打算?”
“我啊,現在就想把小小他們找到,其他的以後再說。”
“大壯,我今天可不是來當說客的,看在咱們是好兄弟的份上。我建議你啊,還是聽我堂爺爺的,落戶在申家村。”
“嗯?你接著說。”
“你說我千裏迢迢從淮城跑到京師來,可不是來當農民的,這不是京師那可是天子腳下,一個板磚砸下去,能砸到好幾個皇親國戚,達官貴人,我呀,一開始也看不清形勢,就想往城裏鑽,後麵發現啊,我啥也不是。賺的那點錢也就剛剛夠活著。”
“京師城有這麽?”
“當然,京師城的繁華,那可不是淮城能比得上。”孫至建說到這裏,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