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漢的百姓起義已經稱不上黃巾,他們隻借用個口號,頭上也不再包裹黃巾布,這種百姓活不下去起來反抗,會越來越少。
劉備,青州已有四郡在他的掌控之中,加上泰山郡,他的實力相加強,這和他的能力強也有關,愛護百姓,為百姓服務這句話,總是掛在嘴上。
手下謀士有孫乾,簡雍,王修和陳震,將這幾郡治理得很是不錯,沒人餓死,即為當下的不錯。
劉昊還得到一員超級猛將,名越兮,是山東隱士越老夫子的兒子,臧霸上任泰山郡守打聽到有此人的存在,劉備三顧茅廬才說動越老夫子,讓越兮出山輔佐於他。
史上的越兮有萬夫不當之勇,呂布在他手上隻能走三十迴合,長板坡越兮從趙雲手中救下無數名大將,救人的時候被趙雲偷襲,一劍刺死,如果單挑,趙雲也不是對手,越兮才是真正的東漢第一猛將,天下無敵的存在。
袁紹,已經網羅到荀諶,許攸,郭圖和逢紀,猛將如雲,顏良,文醜是他的家將,韓榮,歐陽烈,高覽和淳於瓊號稱袁紹的{四亭柱}。
渤海郡和河間郡完全掌控,除安平和清河,其他的都他袁家附庸,手一招,隨時都能歸附,韓馥現在龜縮在信都,整天雙股發顫,幸虧他有潘鳳,有麴義,至少,現在的冀州比以前好得多。
徐州是最富有的,糜竺需要的人越來越多,隻要你肯幹活,不可能你沒飯吃,活相當多,挖礦,製煤,糜竺好像挖礦有點上癮,還找到個小金礦,運氣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黃金往頭上砸。
孫堅控製著廬江郡和九江郡,相當富裕,揚州南全是山越和無人區,急也沒有意義,他將這二郡治理得也很好,張昭和張紘這兩位大才,提前被他請出山,幫他主政。
幽並二州是四戰之地,不能有太多要求,幽州牧劉焉申請迴京後,劉虞自告奮勇的願意去幽州坐鎮,劉焉迴到京城養老,並州仍是丁原在獨擋一麵。
涼州牧董卓,其實他更不容易,涼州要麵對北方的鮮卑,南麵的燒羌,西邊屬國時不時的暴動,那個西域都護府早就是廢棄狀態,已經重新分裂成幾十個國家。
放眼大漢,隻有豫州的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掙紮,劉昊真想將袁術的頭一刀砍下來,你爭權也好,奪利也罷,至少你將百姓們的溫飽解決呀。
可不能砍,隻能移民,大不了將豫州百姓全移到荊南和交州,那裏多的就是土地,曹純廖化的暗影就一直在幹這個事,卞喜劉洪活躍在幽並,他們要和曹純廖化比賽,看誰移的民多。
劉昊已經迴到江州,學堂和配套設施的建造相當快,這期間,劉昊還讓益南和武陵,將適齡的孩子送來,教一個是教,教一百個還不是教。
學院院士的陣容無比強大,劉昊心裏希望的那些名士大儒,絕大部分都在這,更有二位老丈人蔡邕和士燮,在其中鼎力相助。
不僅是他們在教,江州的官員們也會每月有幾堂課,他們去做講師,對象是年齡大些即將踏上社會的學生,讓他們明白為什麽而學習,學習後用來幹什麽,怎麽幹。
書院落成之日,相當熱鬧,人頭攢動,劉昊牽著小玉人糜貞,帶著懷抱兒子的,挺著肚子的,和肚子不明顯的夫人們都來到這,見證這曆史性的一刻。
劉昊對幾十位先生,深深一鞠躬,表示以後在這學院內,沒有王爺,沒有王妃,我們永遠是你們的學生。
但有些東西不講吧又難受,劉昊問張儉道:
“先生,為何前人寫作要用古文?”
“古文精要,字數少,用竹簡少。”
劉昊聽完張儉的迴答,點點頭,又問司馬徽:
“先生,為何文人說話都愛帶點古腔?”
司馬徽嗬嗬一笑,他知道這是劉昊最討厭的。
“因為顯得自己有學問,讓人聽著就明白自己是讀書人,有點高人一等,嗬嗬!”
劉昊也笑笑,水鏡先生太懂自己,又對袁徽說道:
“先生,批注春秋,是否辛苦?”
袁徽點點頭,當然累,還怕理解錯,寫錯的話就是禍害後人。
劉昊對所有先生們又躬身施禮後,說出他心裏的想法,算是請求吧。
如今江州的紙張已經完全能供給學院的使用,寫信也好,著作也好,都不需要再去擔憂,隻要不浪費即可。
當然書本更是沒問題,四書五經,學生們人手一套,隻不過這些還是屬於保密狀態,這就是造紙術和印刷術帶來的變化。
既然生產力已經跟上,那我們學習,寫作,能不能用上白話文呢?知識文化,倫理道德,不可能因為多幾個文字而有變化吧,相反讓人更能簡單的去懂學識,明事理。
一篇古文,可以理解出也好幾個意思出來,還搞得要爭辯,舉例論證,有那時間不如多教學生一點知識。
“所以我懇求先生們,用白話文著書寫作,直接將觀點言明,讓我們的後人能一眼就看懂,懂才能記入腦中,這樣才能從行為上有更好的體現。”
華佗和張機想想也對,如果我們的醫書,後人們看都看不懂,藥弄錯豈不是要害死人?
“主公,我們讚同,我們正好準備將一些醫理藥性整理成書,的確應該寫的明白一些,哪怕認字不多的人也能看懂個大概。”
華佗的話引起共鳴,隻是鄭玄有點擔心,這人可不少啊!
“主公,這樣的話,紙的需求量會相當大,能跟得上嗎?”
“先生放心,請諸位先生迴家後準備個幹燥的大箱子,我為每位先生全都裝滿備用,假如你們準備用房間裝,也行,哈哈哈哈!”
紙張能敞開使用,這對於這些大儒們來說比喝“花弄影”都舒暢,每個人都想寫東西,以傳於世。
以前用竹簡是真累啊,重,還不好保存,看本書吧,手都酸死,哪能像現在,輕飄飄一本書拿著,還能揣懷裏。
蔡邕,士燮和黃承彥全程笑意,沒說一句話,說啥,都同意,本來就是好事情,弄點古腔,就為擺譜。
未滿十四歲的周瑜就是滿不在乎的樣子,他無所謂,反正什麽書都隻需要看一遍,他和郭嘉一樣,過目不忘的天才。
劉昊一巴掌拍過去,你以為天下人都像你啊,整個大漢也隻有郭嘉和你兩個人。
馬超見周瑜被打就開心,捂嘴偷笑,結果屁股挨上一巴掌,練劍去,撥劍一千次。
周瑜拖起嘟著嘴的馬超就跑,不跑不行呀,萬一還要我撥一千次,那我不得死翹翹。
眾先生們卻是另有遺憾,就是隻能藏著掖著,這種快感隻能他們有,假如全大漢的學者們都能像自己這樣,那該多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王爺當皇帝多好,唉,又不能說,憋屈的緊哪!
劉備,青州已有四郡在他的掌控之中,加上泰山郡,他的實力相加強,這和他的能力強也有關,愛護百姓,為百姓服務這句話,總是掛在嘴上。
手下謀士有孫乾,簡雍,王修和陳震,將這幾郡治理得很是不錯,沒人餓死,即為當下的不錯。
劉昊還得到一員超級猛將,名越兮,是山東隱士越老夫子的兒子,臧霸上任泰山郡守打聽到有此人的存在,劉備三顧茅廬才說動越老夫子,讓越兮出山輔佐於他。
史上的越兮有萬夫不當之勇,呂布在他手上隻能走三十迴合,長板坡越兮從趙雲手中救下無數名大將,救人的時候被趙雲偷襲,一劍刺死,如果單挑,趙雲也不是對手,越兮才是真正的東漢第一猛將,天下無敵的存在。
袁紹,已經網羅到荀諶,許攸,郭圖和逢紀,猛將如雲,顏良,文醜是他的家將,韓榮,歐陽烈,高覽和淳於瓊號稱袁紹的{四亭柱}。
渤海郡和河間郡完全掌控,除安平和清河,其他的都他袁家附庸,手一招,隨時都能歸附,韓馥現在龜縮在信都,整天雙股發顫,幸虧他有潘鳳,有麴義,至少,現在的冀州比以前好得多。
徐州是最富有的,糜竺需要的人越來越多,隻要你肯幹活,不可能你沒飯吃,活相當多,挖礦,製煤,糜竺好像挖礦有點上癮,還找到個小金礦,運氣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黃金往頭上砸。
孫堅控製著廬江郡和九江郡,相當富裕,揚州南全是山越和無人區,急也沒有意義,他將這二郡治理得也很好,張昭和張紘這兩位大才,提前被他請出山,幫他主政。
幽並二州是四戰之地,不能有太多要求,幽州牧劉焉申請迴京後,劉虞自告奮勇的願意去幽州坐鎮,劉焉迴到京城養老,並州仍是丁原在獨擋一麵。
涼州牧董卓,其實他更不容易,涼州要麵對北方的鮮卑,南麵的燒羌,西邊屬國時不時的暴動,那個西域都護府早就是廢棄狀態,已經重新分裂成幾十個國家。
放眼大漢,隻有豫州的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掙紮,劉昊真想將袁術的頭一刀砍下來,你爭權也好,奪利也罷,至少你將百姓們的溫飽解決呀。
可不能砍,隻能移民,大不了將豫州百姓全移到荊南和交州,那裏多的就是土地,曹純廖化的暗影就一直在幹這個事,卞喜劉洪活躍在幽並,他們要和曹純廖化比賽,看誰移的民多。
劉昊已經迴到江州,學堂和配套設施的建造相當快,這期間,劉昊還讓益南和武陵,將適齡的孩子送來,教一個是教,教一百個還不是教。
學院院士的陣容無比強大,劉昊心裏希望的那些名士大儒,絕大部分都在這,更有二位老丈人蔡邕和士燮,在其中鼎力相助。
不僅是他們在教,江州的官員們也會每月有幾堂課,他們去做講師,對象是年齡大些即將踏上社會的學生,讓他們明白為什麽而學習,學習後用來幹什麽,怎麽幹。
書院落成之日,相當熱鬧,人頭攢動,劉昊牽著小玉人糜貞,帶著懷抱兒子的,挺著肚子的,和肚子不明顯的夫人們都來到這,見證這曆史性的一刻。
劉昊對幾十位先生,深深一鞠躬,表示以後在這學院內,沒有王爺,沒有王妃,我們永遠是你們的學生。
但有些東西不講吧又難受,劉昊問張儉道:
“先生,為何前人寫作要用古文?”
“古文精要,字數少,用竹簡少。”
劉昊聽完張儉的迴答,點點頭,又問司馬徽:
“先生,為何文人說話都愛帶點古腔?”
司馬徽嗬嗬一笑,他知道這是劉昊最討厭的。
“因為顯得自己有學問,讓人聽著就明白自己是讀書人,有點高人一等,嗬嗬!”
劉昊也笑笑,水鏡先生太懂自己,又對袁徽說道:
“先生,批注春秋,是否辛苦?”
袁徽點點頭,當然累,還怕理解錯,寫錯的話就是禍害後人。
劉昊對所有先生們又躬身施禮後,說出他心裏的想法,算是請求吧。
如今江州的紙張已經完全能供給學院的使用,寫信也好,著作也好,都不需要再去擔憂,隻要不浪費即可。
當然書本更是沒問題,四書五經,學生們人手一套,隻不過這些還是屬於保密狀態,這就是造紙術和印刷術帶來的變化。
既然生產力已經跟上,那我們學習,寫作,能不能用上白話文呢?知識文化,倫理道德,不可能因為多幾個文字而有變化吧,相反讓人更能簡單的去懂學識,明事理。
一篇古文,可以理解出也好幾個意思出來,還搞得要爭辯,舉例論證,有那時間不如多教學生一點知識。
“所以我懇求先生們,用白話文著書寫作,直接將觀點言明,讓我們的後人能一眼就看懂,懂才能記入腦中,這樣才能從行為上有更好的體現。”
華佗和張機想想也對,如果我們的醫書,後人們看都看不懂,藥弄錯豈不是要害死人?
“主公,我們讚同,我們正好準備將一些醫理藥性整理成書,的確應該寫的明白一些,哪怕認字不多的人也能看懂個大概。”
華佗的話引起共鳴,隻是鄭玄有點擔心,這人可不少啊!
“主公,這樣的話,紙的需求量會相當大,能跟得上嗎?”
“先生放心,請諸位先生迴家後準備個幹燥的大箱子,我為每位先生全都裝滿備用,假如你們準備用房間裝,也行,哈哈哈哈!”
紙張能敞開使用,這對於這些大儒們來說比喝“花弄影”都舒暢,每個人都想寫東西,以傳於世。
以前用竹簡是真累啊,重,還不好保存,看本書吧,手都酸死,哪能像現在,輕飄飄一本書拿著,還能揣懷裏。
蔡邕,士燮和黃承彥全程笑意,沒說一句話,說啥,都同意,本來就是好事情,弄點古腔,就為擺譜。
未滿十四歲的周瑜就是滿不在乎的樣子,他無所謂,反正什麽書都隻需要看一遍,他和郭嘉一樣,過目不忘的天才。
劉昊一巴掌拍過去,你以為天下人都像你啊,整個大漢也隻有郭嘉和你兩個人。
馬超見周瑜被打就開心,捂嘴偷笑,結果屁股挨上一巴掌,練劍去,撥劍一千次。
周瑜拖起嘟著嘴的馬超就跑,不跑不行呀,萬一還要我撥一千次,那我不得死翹翹。
眾先生們卻是另有遺憾,就是隻能藏著掖著,這種快感隻能他們有,假如全大漢的學者們都能像自己這樣,那該多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王爺當皇帝多好,唉,又不能說,憋屈的緊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