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的勇猛很快的給陳奉在軍中積累了很高的威望,而他苦苦等待的那個契機,也終於來到了他的麵前。
陳淮死了,陳平口中唯一的兒子陳淮莫名其妙死在了冀州。
這也意味著陳平終於沒有了選擇,而他陳奉,也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向世人麵前,看來上天,終究沒有辜負他陳奉。
憤怒之下的陳平自封濟王,高舉反旗,而陳奉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濟王唯一的繼承者,並且成為了陳平麾下的一員猛將。
不得不說陳平選擇的時機並不算差,此時麵對陳平的突然起勢,正處於勾心鬥角中的中原並沒有人能夠顧及得到他。
蟄伏在豫州的周泛此時正虎視眈眈的盯著中原大地上每一個勢力,而周同這邊一麵攻伐著代州,另一麵小心翼翼的維持著冀州,根本無力阻擋陳平的崛起。
至於那個早早逃到江寧的朝廷,此時再無力將手伸進北方大地這灘渾水中來了。
隨著代州和冀州相繼被齊王周同納入自己的版圖,這時候北方勢力最大,並且土地最廣的,已然就是他周同了。
但是相對來說,齊禹代冀四州的土地卻並不相連,因為中間名義上臣服於周同的豫州,依舊像插在他心髒處的一顆釘子,周同和周泛心裏都明白,一旦什麽時候這顆釘子動起來,就會讓周同血流不止。
冀州給了周同一片歇腳的地方,而代州又會為將來的揮軍南下提供出口,相對的,此時不但要正麵麵對著咄咄逼人的陳平,同時也要為將來的南下養精蓄銳,真是一口氣都不讓人喘呐。
相較陳平自封濟王的消息傳遍天下,另一個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的消息隨之傳來。
這次是來自帝國的最西邊,才經曆過兵變不久的甘州,涼甘節度使張堯居然稱帝了。
重磅消息很快就如同西伯利亞刮來的寒風,迅速的席卷過整個大胥南北。
這時候中原雖然才剛剛入夏,但是流言蜚語如風一般依舊刮得讓人忍不住披上一件袍子。
身處武邑郡內河間王府的周同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真是忍不住氣得笑出聲來,而那個從代州趕到了冀州的軍師鍾離翊,則是忍不住一邊搖著羽扇一邊笑出來眼淚。
就如同鍾離翊所說的,這個張堯真是糊塗得不能再糊塗,有人對於張堯的涼甘之地,給出了上中下三策,而他張堯卻偏偏選了個下下策。
說到底現在的天下仍舊是大胥的天下,大家聚在一起打來打去,卻依舊都還是以大胥臣子的身份自居,大胥還有皇帝,還有數不清的藩王,而你張堯是什麽人,居然敢在皇帝的麵前自稱皇帝,這天下,還能有第二個皇帝嗎?
這張堯又是何許人也?
張堯,字懷謙,禹州河西郡人士,三十多歲中過進士,自此就開始了自己長達二十年的官場仕途。
乃至於這個張懷謙,不能說是沒有眼光,因為這個人從一開始就是徹徹底底的王派。
曾經聖武皇帝在位的時候,他隻不過是個小小的錄知事,當年的朝堂中哪裏敢分出來各種黨派,就連當時百官之首的蘇儀蘇老爺子,都不敢暗地裏搞一個蘇派出來,不得不說當年的聖武皇帝,僅僅憑著一雙手,就壓製得整個朝堂之上沒有人能夠抬得起頭來。
雖然這也讓後來被壓抑了二十多年的大臣們崛起時的爆發埋下來隱患,但是不得不說,能夠單憑皇帝一個人,完全掌控者朝堂的,除了靠著殺伐打下天下的高祖爺,也隻有聖武皇帝能夠做到這一點了。
那時候的張堯真可謂算得上慧眼獨到,因為他曾經一手操辦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聖武帝冊封惠妃一案。
當年的惠妃還不是惠妃,隻不過是個剛剛進到後宮的才人,但是慧眼獨到的張堯,從那時候起就已經堅定不移的站在了王氏的隊列裏。
到了後麵,聖武皇帝死後,先帝周康即位,張堯又毫不猶豫的第一個站到了丞相王弼身後,並沒有選擇當時一手把控著朝政的王皇後那邊。
所以說他張堯,真的就是王弼妥妥的心腹重臣。
我們都知道,王弼曾經很多次的任用自己的心腹,但是後麵都沒有帶來什麽好結果,先前有個不戰而降的禹州節度使曹芳,現在又蹦出來個自己稱帝的涼甘節度使張堯。
也許是看見了王弼狼狽南逃的樣子,一下子就失去了節製自己力量的張堯,真就感覺到自己的機會來了,因此才會想要作一個一鳴驚人的成就出來給天下人看。
或許他是算準了機會,接連征戰的周同疲於應對北方幽州的陳平,而王弼又隻能遠遠的看著他沒有任何辦法,因此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但是稱帝和稱王是不同的啊。
張堯應該是思考了,但是並沒有深思過,你就這麽自以為是的當了皇帝,不說天下的藩王們服不服你,就是涼甘兩地的軍民,真的就認你這個皇帝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在張堯稱帝後不久,就有人跳出來第一個反對他,這個人周同也十分熟悉,正是那個身在河套轄州的唿延保保,也算得上是他周同的“老朋友”了吧。
非但要麵臨著外界的危險,就連甘州境內也開始不太平起來,你張堯要幹這大逆不道的事,可不要拉上整個甘涼兩地的軍民,將來你張堯死便死了,可我們都不願給你陪葬。
因此甘州境內就有大大小小的軍閥門紛紛站了出來,要替朝廷除了這個禍患,至於其中有沒有想要取代張要的,應該也是有的吧。
但是張堯到底是王弼親封的涼甘節度使,有一點好處就是他早早的掌控住了涼甘的兵權,對於外部的危險,張堯可以用大軍拒之門外,對於內部的分裂,更能用大軍鎮壓。
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那個看起來極其可笑的,張堯的大夏王朝,就這麽搖搖晃晃的從西邊升起了旗幟。
陳淮死了,陳平口中唯一的兒子陳淮莫名其妙死在了冀州。
這也意味著陳平終於沒有了選擇,而他陳奉,也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向世人麵前,看來上天,終究沒有辜負他陳奉。
憤怒之下的陳平自封濟王,高舉反旗,而陳奉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濟王唯一的繼承者,並且成為了陳平麾下的一員猛將。
不得不說陳平選擇的時機並不算差,此時麵對陳平的突然起勢,正處於勾心鬥角中的中原並沒有人能夠顧及得到他。
蟄伏在豫州的周泛此時正虎視眈眈的盯著中原大地上每一個勢力,而周同這邊一麵攻伐著代州,另一麵小心翼翼的維持著冀州,根本無力阻擋陳平的崛起。
至於那個早早逃到江寧的朝廷,此時再無力將手伸進北方大地這灘渾水中來了。
隨著代州和冀州相繼被齊王周同納入自己的版圖,這時候北方勢力最大,並且土地最廣的,已然就是他周同了。
但是相對來說,齊禹代冀四州的土地卻並不相連,因為中間名義上臣服於周同的豫州,依舊像插在他心髒處的一顆釘子,周同和周泛心裏都明白,一旦什麽時候這顆釘子動起來,就會讓周同血流不止。
冀州給了周同一片歇腳的地方,而代州又會為將來的揮軍南下提供出口,相對的,此時不但要正麵麵對著咄咄逼人的陳平,同時也要為將來的南下養精蓄銳,真是一口氣都不讓人喘呐。
相較陳平自封濟王的消息傳遍天下,另一個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的消息隨之傳來。
這次是來自帝國的最西邊,才經曆過兵變不久的甘州,涼甘節度使張堯居然稱帝了。
重磅消息很快就如同西伯利亞刮來的寒風,迅速的席卷過整個大胥南北。
這時候中原雖然才剛剛入夏,但是流言蜚語如風一般依舊刮得讓人忍不住披上一件袍子。
身處武邑郡內河間王府的周同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真是忍不住氣得笑出聲來,而那個從代州趕到了冀州的軍師鍾離翊,則是忍不住一邊搖著羽扇一邊笑出來眼淚。
就如同鍾離翊所說的,這個張堯真是糊塗得不能再糊塗,有人對於張堯的涼甘之地,給出了上中下三策,而他張堯卻偏偏選了個下下策。
說到底現在的天下仍舊是大胥的天下,大家聚在一起打來打去,卻依舊都還是以大胥臣子的身份自居,大胥還有皇帝,還有數不清的藩王,而你張堯是什麽人,居然敢在皇帝的麵前自稱皇帝,這天下,還能有第二個皇帝嗎?
這張堯又是何許人也?
張堯,字懷謙,禹州河西郡人士,三十多歲中過進士,自此就開始了自己長達二十年的官場仕途。
乃至於這個張懷謙,不能說是沒有眼光,因為這個人從一開始就是徹徹底底的王派。
曾經聖武皇帝在位的時候,他隻不過是個小小的錄知事,當年的朝堂中哪裏敢分出來各種黨派,就連當時百官之首的蘇儀蘇老爺子,都不敢暗地裏搞一個蘇派出來,不得不說當年的聖武皇帝,僅僅憑著一雙手,就壓製得整個朝堂之上沒有人能夠抬得起頭來。
雖然這也讓後來被壓抑了二十多年的大臣們崛起時的爆發埋下來隱患,但是不得不說,能夠單憑皇帝一個人,完全掌控者朝堂的,除了靠著殺伐打下天下的高祖爺,也隻有聖武皇帝能夠做到這一點了。
那時候的張堯真可謂算得上慧眼獨到,因為他曾經一手操辦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聖武帝冊封惠妃一案。
當年的惠妃還不是惠妃,隻不過是個剛剛進到後宮的才人,但是慧眼獨到的張堯,從那時候起就已經堅定不移的站在了王氏的隊列裏。
到了後麵,聖武皇帝死後,先帝周康即位,張堯又毫不猶豫的第一個站到了丞相王弼身後,並沒有選擇當時一手把控著朝政的王皇後那邊。
所以說他張堯,真的就是王弼妥妥的心腹重臣。
我們都知道,王弼曾經很多次的任用自己的心腹,但是後麵都沒有帶來什麽好結果,先前有個不戰而降的禹州節度使曹芳,現在又蹦出來個自己稱帝的涼甘節度使張堯。
也許是看見了王弼狼狽南逃的樣子,一下子就失去了節製自己力量的張堯,真就感覺到自己的機會來了,因此才會想要作一個一鳴驚人的成就出來給天下人看。
或許他是算準了機會,接連征戰的周同疲於應對北方幽州的陳平,而王弼又隻能遠遠的看著他沒有任何辦法,因此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但是稱帝和稱王是不同的啊。
張堯應該是思考了,但是並沒有深思過,你就這麽自以為是的當了皇帝,不說天下的藩王們服不服你,就是涼甘兩地的軍民,真的就認你這個皇帝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在張堯稱帝後不久,就有人跳出來第一個反對他,這個人周同也十分熟悉,正是那個身在河套轄州的唿延保保,也算得上是他周同的“老朋友”了吧。
非但要麵臨著外界的危險,就連甘州境內也開始不太平起來,你張堯要幹這大逆不道的事,可不要拉上整個甘涼兩地的軍民,將來你張堯死便死了,可我們都不願給你陪葬。
因此甘州境內就有大大小小的軍閥門紛紛站了出來,要替朝廷除了這個禍患,至於其中有沒有想要取代張要的,應該也是有的吧。
但是張堯到底是王弼親封的涼甘節度使,有一點好處就是他早早的掌控住了涼甘的兵權,對於外部的危險,張堯可以用大軍拒之門外,對於內部的分裂,更能用大軍鎮壓。
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那個看起來極其可笑的,張堯的大夏王朝,就這麽搖搖晃晃的從西邊升起了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