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州距鄴城不算近,但等周同親率兩萬精騎星夜兼程趕到鄴城城下時,二十萬亂軍已然圍困京城有三日了。
一路趕來不曾碰見別處勤王之師,隻時繞過大片流民。
不過令周同沒想到的是,饒是亂軍有二十萬,遠遠看見兩萬精甲良騎時,依舊哄然逃散了大半,那些所逃之人,大都是半路混進來的匪寇和流民,他們隻想趁亂得些好處,也不想就此白白丟掉性命。
雖然如此,麵對剩下十餘萬殘兵,周同依然不敢冒進,勒馬停住隊伍。
鄴城被困三日,城內一片人心惶惶,百姓們紛紛閉戶不出,誰都知道城內守軍不足兩萬,尚且調撥了一萬去鎮守皇宮內外,恐怕再拖下去城破是早晚的事。
此刻滿朝文武公卿們,也都沒有了公事之心,城外叛軍打出了清君側殺王弼的口號,反觀近幾日一直待在朝房中的王大人,倒沒流露出什麽驚慌之色,隻是忙著部署城防,密切關注城外動向。
叛軍們許是一路走過來勞累不堪,隻是圍住安營紮寨也不攻城。
王弼看著圍坐在朝房中的眾位大臣,一個個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倒是哈哈笑了,對眾人說:“亂軍們要殺的是我王弼,諸位大人何故如此惴惴不安?”
禦史大夫韓辯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看著王弼,開口說道:“賊軍如此勢大,一旦破城,城中百姓老幼都會遭殃,一旦讓他們闖進皇宮,定會亂殺一通,隻怕會顛覆社稷。”
王弼笑道:“大胥建國二百年,還是頭一次被人圍困了都城,誰想到兵患不是夷狄,竟是我們自己人。”
韓辯也不再說話,眾人依舊沉默,不一會突然一人推開房門闖了進來,來人正是兵部侍郎王獻,王弼的侄子。
隻見王獻氣喘籲籲卻又麵帶喜色,先衝王弼行禮,然後說到:“叔父大喜,探子看到東麵有勤王大軍殺到,已經與叛軍對峙了。”
王弼撚須笑道:“我就說眾位大人不必心急,我大胥數百年國祚,豈是區區十幾萬亂軍能夠攪動。”然後看著王獻問道:“來的是哪一位諸侯?”
王獻一五一十答道:“探子遠遠的看見,來的是一支鐵騎,約有數萬,全是黑色甲胄,從東麵一路馳騁而來,打的是齊國旗號。”
王弼道:“原來是齊州兵馬,齊州雖隔著代、豫兩州,卻是第一個前來勤王,看來漢王殿下實在是老了。”
群臣聽說有軍隊前來解圍,姑且是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一個個臉色也緩和下來,紛紛對著王弼點頭稱是。
王獻喜道:“我看齊州兵強馬壯,才一觸敵,賊軍便紛紛逃散大半,丞相不如及早下令,命齊軍早日破賊。”
王弼搖了搖頭,說:“齊州至王城不遠萬裏,一路趕來想來也是車馬勞頓,可讓他們先修整一番,今日晚間,你帶上聖上手諭及美酒佳肴前去勞軍,正好也打探一下領兵的是哪位將軍,看看是不是唐氏父子到了,先給他們許下重賞,然後再議退兵之事。”
王獻聽見安排,免不了一頓溜須拍馬道:“還是叔父想的周到,我即刻安排下去。”
然後一溜煙的跑了出去。
等王獻跑遠,王弼環視一眼四周,眯起眼睛道:“雖說鄴城被圍困三日,但在這三日之中,諸位中有不少人卻是向城外叛軍通上了書信,不過這其中有不少都被我的探子秘密截獲下來。”說罷從桌下掏出一遝嶄新的信件出來。
看見那一遝書信,屋內眾人一個個臉上忽然變顏變色,王弼轉頭盯著韓辯,後者卻心虛似的不敢直視他的眼睛,將頭偏向了一邊。
隨後王弼又緩緩道:“我知道諸位大人都不是賣主求榮之徒,所尋的也不過是在城破之時能夠苟全性命,料想那亂軍賊子想要的也不過是我王弼一人之命,卻不想牽連了大家,故而這些書信在下並未打開過,現今不日便可平叛,那麽這些書信也就不必打開了,我王弼所希望的,也不過是安寧之後眾位能夠依舊同心同德,共輔我大胥江山社稷。”
眾人聞言一個個低下頭不再言語,王弼雙眸含笑將那遝書信丟棄一旁。
天色入夜,新月升起之時,原本散落四門的叛軍逃散的七零八落,剩下十幾萬人慢慢聚攏到北門處安營紮寨。
周同將軍隊安置於東門十裏之外,找到一處溪邊命令騎軍飲馬喂料。
天色擦黑,四周營帳燃起火把,這時薛罡挑開中帳營門帶著一個身形微胖,身穿紫袍的小胡子官員走進帳內。
來人正是兵部侍郎王獻,字自忠。
周同見兩人一前一後進來,放下手中書簡,上下打量一番身著紫色官袍,胸前紋繡麒麟的王獻。
後者看向正前端坐的年輕人,也是一愣,王弼隻告訴他來人可能是唐氏父子,他王獻雖沒見過這兩位封疆大吏,但是想來唐氏父子決計不可能如此年輕。
這時身旁薛罡開口道:“此乃齊王殿下,還不趕緊下拜。”
王獻嚇得一愣,趕緊跪下磕頭,高喊:“下官兵部侍郎王獻叩見齊王殿下。”就算他想破腦袋也絕沒想到,堂堂齊王居然親自領著兩萬騎兵來到戰場上犯險。這一跪之下,讓他來前所想的與唐氏父子的交道說辭全部忘得一幹二淨。
周同看著眼前跪著的人,那模樣身形倒是跟王弼有個七八分相似,然後笑了,便說道:“王大人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等到王獻哆哆嗦嗦起身,周同看他堂堂四品大員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不禁更加好笑,隻好開口問他:“不知道王大人星夜來到軍中所為何事?”
那王獻哆哆嗦嗦,心裏想的隻是當年他叔父王弼逼迫眼前齊王讓了太子之位,又差一點將就番的小王爺截殺在半路,隻是怕眼前年輕的藩王心存對他王氏的怨恨,便斬了他王獻泄憤也不為過,隻好硬著頭皮迴道:“丞相……丞相大人恐殿下一路奔波勞累,因此命下官帶上美酒佳肴來為殿下接風,並拿些聖上賞賜的金銀細軟前來犒賞三軍。”
一路趕來不曾碰見別處勤王之師,隻時繞過大片流民。
不過令周同沒想到的是,饒是亂軍有二十萬,遠遠看見兩萬精甲良騎時,依舊哄然逃散了大半,那些所逃之人,大都是半路混進來的匪寇和流民,他們隻想趁亂得些好處,也不想就此白白丟掉性命。
雖然如此,麵對剩下十餘萬殘兵,周同依然不敢冒進,勒馬停住隊伍。
鄴城被困三日,城內一片人心惶惶,百姓們紛紛閉戶不出,誰都知道城內守軍不足兩萬,尚且調撥了一萬去鎮守皇宮內外,恐怕再拖下去城破是早晚的事。
此刻滿朝文武公卿們,也都沒有了公事之心,城外叛軍打出了清君側殺王弼的口號,反觀近幾日一直待在朝房中的王大人,倒沒流露出什麽驚慌之色,隻是忙著部署城防,密切關注城外動向。
叛軍們許是一路走過來勞累不堪,隻是圍住安營紮寨也不攻城。
王弼看著圍坐在朝房中的眾位大臣,一個個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倒是哈哈笑了,對眾人說:“亂軍們要殺的是我王弼,諸位大人何故如此惴惴不安?”
禦史大夫韓辯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看著王弼,開口說道:“賊軍如此勢大,一旦破城,城中百姓老幼都會遭殃,一旦讓他們闖進皇宮,定會亂殺一通,隻怕會顛覆社稷。”
王弼笑道:“大胥建國二百年,還是頭一次被人圍困了都城,誰想到兵患不是夷狄,竟是我們自己人。”
韓辯也不再說話,眾人依舊沉默,不一會突然一人推開房門闖了進來,來人正是兵部侍郎王獻,王弼的侄子。
隻見王獻氣喘籲籲卻又麵帶喜色,先衝王弼行禮,然後說到:“叔父大喜,探子看到東麵有勤王大軍殺到,已經與叛軍對峙了。”
王弼撚須笑道:“我就說眾位大人不必心急,我大胥數百年國祚,豈是區區十幾萬亂軍能夠攪動。”然後看著王獻問道:“來的是哪一位諸侯?”
王獻一五一十答道:“探子遠遠的看見,來的是一支鐵騎,約有數萬,全是黑色甲胄,從東麵一路馳騁而來,打的是齊國旗號。”
王弼道:“原來是齊州兵馬,齊州雖隔著代、豫兩州,卻是第一個前來勤王,看來漢王殿下實在是老了。”
群臣聽說有軍隊前來解圍,姑且是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一個個臉色也緩和下來,紛紛對著王弼點頭稱是。
王獻喜道:“我看齊州兵強馬壯,才一觸敵,賊軍便紛紛逃散大半,丞相不如及早下令,命齊軍早日破賊。”
王弼搖了搖頭,說:“齊州至王城不遠萬裏,一路趕來想來也是車馬勞頓,可讓他們先修整一番,今日晚間,你帶上聖上手諭及美酒佳肴前去勞軍,正好也打探一下領兵的是哪位將軍,看看是不是唐氏父子到了,先給他們許下重賞,然後再議退兵之事。”
王獻聽見安排,免不了一頓溜須拍馬道:“還是叔父想的周到,我即刻安排下去。”
然後一溜煙的跑了出去。
等王獻跑遠,王弼環視一眼四周,眯起眼睛道:“雖說鄴城被圍困三日,但在這三日之中,諸位中有不少人卻是向城外叛軍通上了書信,不過這其中有不少都被我的探子秘密截獲下來。”說罷從桌下掏出一遝嶄新的信件出來。
看見那一遝書信,屋內眾人一個個臉上忽然變顏變色,王弼轉頭盯著韓辯,後者卻心虛似的不敢直視他的眼睛,將頭偏向了一邊。
隨後王弼又緩緩道:“我知道諸位大人都不是賣主求榮之徒,所尋的也不過是在城破之時能夠苟全性命,料想那亂軍賊子想要的也不過是我王弼一人之命,卻不想牽連了大家,故而這些書信在下並未打開過,現今不日便可平叛,那麽這些書信也就不必打開了,我王弼所希望的,也不過是安寧之後眾位能夠依舊同心同德,共輔我大胥江山社稷。”
眾人聞言一個個低下頭不再言語,王弼雙眸含笑將那遝書信丟棄一旁。
天色入夜,新月升起之時,原本散落四門的叛軍逃散的七零八落,剩下十幾萬人慢慢聚攏到北門處安營紮寨。
周同將軍隊安置於東門十裏之外,找到一處溪邊命令騎軍飲馬喂料。
天色擦黑,四周營帳燃起火把,這時薛罡挑開中帳營門帶著一個身形微胖,身穿紫袍的小胡子官員走進帳內。
來人正是兵部侍郎王獻,字自忠。
周同見兩人一前一後進來,放下手中書簡,上下打量一番身著紫色官袍,胸前紋繡麒麟的王獻。
後者看向正前端坐的年輕人,也是一愣,王弼隻告訴他來人可能是唐氏父子,他王獻雖沒見過這兩位封疆大吏,但是想來唐氏父子決計不可能如此年輕。
這時身旁薛罡開口道:“此乃齊王殿下,還不趕緊下拜。”
王獻嚇得一愣,趕緊跪下磕頭,高喊:“下官兵部侍郎王獻叩見齊王殿下。”就算他想破腦袋也絕沒想到,堂堂齊王居然親自領著兩萬騎兵來到戰場上犯險。這一跪之下,讓他來前所想的與唐氏父子的交道說辭全部忘得一幹二淨。
周同看著眼前跪著的人,那模樣身形倒是跟王弼有個七八分相似,然後笑了,便說道:“王大人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等到王獻哆哆嗦嗦起身,周同看他堂堂四品大員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不禁更加好笑,隻好開口問他:“不知道王大人星夜來到軍中所為何事?”
那王獻哆哆嗦嗦,心裏想的隻是當年他叔父王弼逼迫眼前齊王讓了太子之位,又差一點將就番的小王爺截殺在半路,隻是怕眼前年輕的藩王心存對他王氏的怨恨,便斬了他王獻泄憤也不為過,隻好硬著頭皮迴道:“丞相……丞相大人恐殿下一路奔波勞累,因此命下官帶上美酒佳肴來為殿下接風,並拿些聖上賞賜的金銀細軟前來犒賞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