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徐清清又點了十個大包子,等下吃幾個,剩下的給範東海帶兩個迴去。


    今天大方一些,等下次叫人幫忙的時候人家也會很樂意。


    否則摳摳搜搜的,下次誰還願意幫你的忙。


    這次範東海能在淩晨時間趕車送她們過來這已經是天大的人情了。


    果然在飯後徐清清把三個包子不由分說塞進範東海的手裏之後,範東海的臉色變得更加和藹了。


    “小徐知青,你這就太客氣了,作為大隊長,我幫你們是應該的。”


    的確,身為大隊長,範東海還真不缺這三個包子。


    隻是這對方的為人處世讓他感覺很舒服,辛辛苦苦付出,被人能看到,能感受到,這才不枉他頂著凜冽寒風送兩人過來。


    “大隊長,我們想去郵局給爸媽打個電話說一下這邊的事情。”


    範東海了然:“這是一定要說的。”


    這邊大雪封路走不了,那就沒法按時去報到,說了那邊也好做對應的準備。


    工作不是滿大街都是,很多人都盯著呢。


    兩人來到郵局,這次徐清清沒上前,徐盈盈很快就撥通了電話。


    徐紹元正在計算女兒迴來的時間,忽然電話響了,於是接了起來:“喂。”


    徐盈盈連忙說道:“爸,我是盈盈。”


    “哦,盈盈啊!”徐紹元反應過來問道,“你們倆打算誰迴來?已經出發了嗎?”


    徐盈盈說道:“妹妹說這次讓我先迴來,本來打算今天走的,但是這邊下了好大的雪,火車站的工作人員說火車已經停了,要等到過兩天積雪融化了才能走。”


    “這樣啊!”徐紹元皺了皺眉,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不過這屬於天氣原因,非人為可以控製,運氣不好遇到這種事情隻能認栽。


    “行,我知道了。”徐紹元很快就想到了對應的辦法,“過兩天積雪停融化了一定要盡快過來。”


    “好,我知道了爸爸。”


    掛了電話,徐盈盈交了錢:“我們走吧。”


    而徐紹元掛了電話之後坐在辦公室思索了半晌,然後起身穿上大衣出去了。


    他得找紡織廠的廠長聊聊,看能不能推遲幾天招工的時間。


    不然這個位置即便他有錢也不一定能留下來。


    也許是老天爺也在幫她們,從火車站迴來之後就再也沒有下過雪,而且一連兩天都是大太陽。


    俗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句話還真是一點錯都沒有。


    下雪的時候屋子裏燒著炭盆,再往被窩裏一鑽,渾身上下暖洋洋的,基本不冷。


    但是從第二天早上開始,徐清清躺在被窩裏都感到一陣很明顯的冷。


    一開始她還以為是外麵又下雪了,沒想到穿上衣服打開窗戶一看,太陽都已經曬到院子裏了。


    屋頂上的雪已經開始融化,順著瓦片往下滴,在房簷底下砸出幾個淺淺的水坑。


    “晴了。”徐清清眼睛一亮,一下子衝了出去,“姐,外麵晴了,天氣晴了。”


    徐盈盈被徐清清快樂的心情一感染,也開心起來:“是啊,晴了。”


    徐清清眯了眯眼睛,不僅太陽光刺眼,就連地上的積雪也反光,刺的人眼睛生疼。


    “照這樣的情況下去,最多後天你就可以出發了。”


    “嗯,鐵路都在荒郊野嶺,就算是雪化了以後也不用擔心結冰,白天的太陽足夠蒸發掉它們了。”


    見老天爺給力,徐清清也不用擔心了。


    也許是因為自己要走了,徐盈盈感激妹妹把迴城的機會讓給自己,於是這兩天在家裏的活她幹脆全部包了。


    徐清清再三反對都沒用,隻能由著對方來。


    在參加完了田文樂的定親宴後,她就安心的蹲在空間裏利用一比十的時間差來研究農書,希望能找出關於套種的信息來。


    空間花了三天的時間,徐清清終於找到了相關記載。


    在我國套種有悠久的曆史,它創始於漢代,初步發展於魏晉南北朝,持續發展於唐、宋、元,大發展於明清。


    民間作套種這種種植方式。西漢的農學家汜勝之首先總結了瓜、苑、小豆之間間作套種的經驗。


    《汜勝之書》中說: “區種瓜,一山為二十四科,區方圓三尺,深五寸一科用一石糞,糞與土合和,令相半。


    以三鬥瓦巒厘著中央。令甕口上與地平,盛水舞中,令滿。種瓜魏四而各一子。以瓦蓋患口,水或減、輒增、常令水滿、種常以冬至後九十h、百日,得戊辰日種之。又種雍十根,令局國甕,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賣之,與瓜相避。


    又可種小豆於瓜中.畝四、五升,其翟可賣。此法宜平地,瓜收畝萬錢”。


    這是我國古代農學文獻中關於間作套種的最早記錄。它是瓜、苑、小豆三種作物之間的間作套種。


    在瓜地中間作套種薤和小豆後,每畝瓜還能收入“萬錢”,可見這是一組比較可靠的記載。


    除了農書,徐清清將收購站中有關於現代農業記載的一些書籍和數據也全部帶了迴來,有厚厚的一大摞。


    這裏麵也有一部分研究資料,能在收購站看到這些東西,研究這些數據的人怕是情況不太妙。


    不過她現在也無能為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這個社會做一些事情已經是她的極限了。


    而命運之神顯然是眷顧她的,在將一大堆資料翻找的差不多了的時候,終於找到了關於套種的記錄。


    這份資料誕生於一九六六年,也就是六十年代中期,在改良土壤的探索實踐中,逐漸形成農作物與綠肥間作套種模式。


    方法是將冬綠肥提前套種在山芋、棉花等晚熟作物之間,豎年春,玉米采取大小行種植,把玉米套種在冬綠肥行間。


    等到了春季,當冬綠肥草的產量最高時,翻窖入土作肥料。


    根據這邊每年種植莊稼的行情,徐清清決定建議大隊長采用玉米套種大豆。


    而這種情況在後世是比較常見的,徐清清記得自己小時候村裏老一輩人說過,要是六十年代他們村子知道這種套種的方式,也不至於沒多少糧食,餓死那麽多人。


    可惜國家後來在八十年代才大力推廣這種種植方式,在此之前都是小麵積的試點試種。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老莊稼把式不願意嚐試,他們更願意更具自己已經擁有的經驗,保持現在的產量。


    主要還是被餓怕了,萬一不成功,影響了原本就有的收成。


    徐清清又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把能找到的資料全部歸類匯總,整理到薄薄的五頁紙上,準備等個時間把資料交給範東海。


    光是她想還不夠,要大隊長有魄力相信她。


    隻有得到了大隊長的支持,這種方式才能在五裏橋大隊推廣起來,進而推廣到整個公社,整個縣,乃至全市全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阿飄穿成年代文假千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株鈴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株鈴蘭並收藏帶著阿飄穿成年代文假千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