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種小麥
帶著阿飄穿成年代文假千金 作者:一株鈴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這邊的人們一年隻收獲一茬小麥,所以人們從開始種的時候要求就特別嚴格,這關係到來年的收成,他們的口糧。
種植冬小麥時,首先要選擇地勢平坦、光照充足的田地,因此種植小麥的田地都是大隊上上好的土地。
而且因為小麥不宜重複種植,所以選擇的都是前茬為大豆、玉米的田地來種植。
先是將家裏攢了好久的農家肥拉到地裏,一行行攤開,然後在地裏撒均勻。
農諺“底糞麥子苗糞穀”是對種麥底肥的要求;意思是以糞肥為主的農家肥適宜作為種植小麥的基肥。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小麥也一樣,也喜歡糞肥。
老話“底墒一層糞,麥子長得順”就是對麥子底墒使用糞肥麥子長勢好的描述。
因為越冬小麥是一種生長習性比較特殊的農作物,它需要在越冬前長出足夠的根係和健壯的分蕖用來抵禦嚴寒。
而麥子能夠在越冬期之前長出充足的根群和強健的分蕖,需要充足適宜的養分作為支撐。
農家肥能為小麥生長提供源源不斷的雄厚肥能,糞肥保水保濕保肥保暖的功能,還可保障地溫不會失溫過速,可保障小麥在冰雪嚴寒條件下不被凍傷。
所以,以糞肥為主的農家肥非常適宜作為種植小麥的基肥。
因此在本地還有“糞肥種麥,收成不壞;糞多多收,糞少少收”的說法。
解決了糞肥的問題,接下來就是犁地了。
犁地的時候不需要徐清清去扶犁,都是由大隊上的男人們和那些很能幹的女人。
因為犁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牛的數量是有限的,整個大隊隻有兩頭牛。
因此兩頭牛負責兩個犁,剩下的三個犁都是人工去拉的。
而牛拉的是那些土質比較硬的田地,都是先前種玉米或高粱的土地。
人拉的就是比較鬆軟的,大部分都是之前種土豆或者油麻的田地,已經被人們用鋤頭仔仔細細的挖過一遍。人力犁地的時候就會輕鬆很多。
當然人力拉犁的工分很高,每個人都是滿工分,徐清清雖然也能做到,但她不想去當老黃牛,主要是不缺這幾個工分。
爸媽來的時候給她的錢基本沒有花多少,而且等到天氣一冷,她空間裏的棉花都收獲了好幾茬,到時候拿出去一賣,又是一些進項。
哦對了,還有空間裏的豬。
空間裏的豬現在都是用種植的紅薯,玉米等喂養的,加上外麵和裏麵一比十的時間比例,現在剛開始的那兩頭小豬崽也已經長大了很多。
想到這裏,徐清清仿佛看到數不清的小錢錢正在朝著自己飛過來。
“清清,你在傻笑什麽呢?”看到徐清清一副神遊的模樣,徐盈盈很是無奈,在看到對方差點一點一鋤頭砸在腳上的時候趕緊出聲。
徐清清迴過神,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的走神了,嘿嘿一笑:“沒事姐,就是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犁完地之後會有一些比較大的土塊存在,人們會用木耙專門來粉碎土塊。
木耙是專門用來配合木犁使用的工具,犁地一遍後,就會用木耙把耕地耙一遍,把土壤中成塊的泥土耙碎。
而徐清清他們要做的就是用鋤頭或者鐵鍬將地裏沒有耙碎的土塊敲碎。
這個倒不是很吃力,但是拿著鋤頭的時候手一定要拿穩,不然鋤頭把要是在手裏經常轉動,手上就會很容易起血泡。
因此徐清清的特意給自己和徐盈盈買了兩雙手套換著用。
由於現在還無法實現機械化耕種,所以還需依靠傳統方式播種小麥。
而在大隊上有很多種麥經驗極其豐富的麥把式。
麥把式也叫搖耬手,是指用耬(lou,二聲)車耩(jiang,三聲)麥,掌握耬腳入土深淺和搖耬頻率的人,也就是能夠掌握小麥播種深淺和密度的人。
搖耬手必須具備豐富的種麥經驗,熟知耬車特點和功能,對搖耬頻率能夠熟練掌握;對小麥的品種播種量,對土壤墒情,對節令氣候有較準確的見解。
在播種的時候,還要看天。
看天是指在播種越冬小麥時,要掌握播種前後的氣象變化。
如果播種後立即下雨,播後土壤表層容易形成板結層,會造成種子難出苗的現象。
而老話“麥有穿山之力,就怕爛泥壓頂”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如果播期土壤過於幹旱,而且今後一段時間內會一直持續幹旱少雨的天氣,這就需要通過人力改善墒情或者推遲播種,想辦法尋找適時的播期。
因為土壤含水量達不到麥子出苗要求,也會形成麥子播後缺苗斷壟的現象。
老話“麥怕胎裏旱,胎旱苗難全”也對旱播小麥不全苗作出過解釋。
但是看現在的天色很顯然是比較幹燥的,而且現在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這邊下雨的機會不怎麽大,相反下雪的機會會比較大。
那些老麥把式邊做口裏邊念著朗朗上口的農諺:“濕種麥子幹種豆,胡麻菜籽泥裏透。”
這是對種麥土壤水分的要求,這句農諺明確要求,種植麥子的土壤要濕潤。
所以人們在播種完之後立馬從河裏拉水過來,用盆小心的一點一點灑在土壤上麵,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須要保持土壤的濕潤。
但也不是所有的土豆都需要澆水,冬小麥冬前生長期本就短,在未發芽期所以農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以劃鋤和補肥補水為主。
在麥苗三葉期追施氮肥,對土壤墒情差、滲水快的麥田,在三葉期後要及時澆分蘖水。
而土壤墒情適宜或土壤黏重、滲水性差的地塊,冬前不宜澆水,以免麥苗徒長。
下一次澆水就是發芽之後,冬小麥需水量並不多,苗期每周澆一次水分即可,為的是保持幼苗生長。
而等小麥進入生長期後,每周應澆兩次清水,保持土壤微濕,但遇到多雨天氣時,應及時疏通小麥排水溝,避免土壤積水。
但在這裏,多雨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這樣緊張的勞動前後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等到忙完發現已經是十一月二十三號了。
這個時候天氣不知不覺中已經很冷了,兩人都換上了厚毛衣和厚外套。
這厚毛衣還是從供銷社裏買迴來兩人抽空織的。
原本盛文柏的空間裏也有一些毛錢,顏色還是很亮眼的大紅色。
隻是那些毛錢徐清清覺得工藝比起現在先進多了,她一個人還好,要是被徐盈盈看出端倪來就不好了。
所以幹脆在供銷社裏買了一些迴來,反正後來苗英又給兩人寄了一些毛線票迴來。
徐清清也已經收拾好了一大包棉花,準備等忙完這一陣子就去縣城寄給苗英。
今年家裏把能收集起來的棉花全部用在兩人身上了,家裏其他人身上的都是舊棉花,保暖性肯定沒有那麽好。
種植冬小麥時,首先要選擇地勢平坦、光照充足的田地,因此種植小麥的田地都是大隊上上好的土地。
而且因為小麥不宜重複種植,所以選擇的都是前茬為大豆、玉米的田地來種植。
先是將家裏攢了好久的農家肥拉到地裏,一行行攤開,然後在地裏撒均勻。
農諺“底糞麥子苗糞穀”是對種麥底肥的要求;意思是以糞肥為主的農家肥適宜作為種植小麥的基肥。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小麥也一樣,也喜歡糞肥。
老話“底墒一層糞,麥子長得順”就是對麥子底墒使用糞肥麥子長勢好的描述。
因為越冬小麥是一種生長習性比較特殊的農作物,它需要在越冬前長出足夠的根係和健壯的分蕖用來抵禦嚴寒。
而麥子能夠在越冬期之前長出充足的根群和強健的分蕖,需要充足適宜的養分作為支撐。
農家肥能為小麥生長提供源源不斷的雄厚肥能,糞肥保水保濕保肥保暖的功能,還可保障地溫不會失溫過速,可保障小麥在冰雪嚴寒條件下不被凍傷。
所以,以糞肥為主的農家肥非常適宜作為種植小麥的基肥。
因此在本地還有“糞肥種麥,收成不壞;糞多多收,糞少少收”的說法。
解決了糞肥的問題,接下來就是犁地了。
犁地的時候不需要徐清清去扶犁,都是由大隊上的男人們和那些很能幹的女人。
因為犁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牛的數量是有限的,整個大隊隻有兩頭牛。
因此兩頭牛負責兩個犁,剩下的三個犁都是人工去拉的。
而牛拉的是那些土質比較硬的田地,都是先前種玉米或高粱的土地。
人拉的就是比較鬆軟的,大部分都是之前種土豆或者油麻的田地,已經被人們用鋤頭仔仔細細的挖過一遍。人力犁地的時候就會輕鬆很多。
當然人力拉犁的工分很高,每個人都是滿工分,徐清清雖然也能做到,但她不想去當老黃牛,主要是不缺這幾個工分。
爸媽來的時候給她的錢基本沒有花多少,而且等到天氣一冷,她空間裏的棉花都收獲了好幾茬,到時候拿出去一賣,又是一些進項。
哦對了,還有空間裏的豬。
空間裏的豬現在都是用種植的紅薯,玉米等喂養的,加上外麵和裏麵一比十的時間比例,現在剛開始的那兩頭小豬崽也已經長大了很多。
想到這裏,徐清清仿佛看到數不清的小錢錢正在朝著自己飛過來。
“清清,你在傻笑什麽呢?”看到徐清清一副神遊的模樣,徐盈盈很是無奈,在看到對方差點一點一鋤頭砸在腳上的時候趕緊出聲。
徐清清迴過神,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的走神了,嘿嘿一笑:“沒事姐,就是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犁完地之後會有一些比較大的土塊存在,人們會用木耙專門來粉碎土塊。
木耙是專門用來配合木犁使用的工具,犁地一遍後,就會用木耙把耕地耙一遍,把土壤中成塊的泥土耙碎。
而徐清清他們要做的就是用鋤頭或者鐵鍬將地裏沒有耙碎的土塊敲碎。
這個倒不是很吃力,但是拿著鋤頭的時候手一定要拿穩,不然鋤頭把要是在手裏經常轉動,手上就會很容易起血泡。
因此徐清清的特意給自己和徐盈盈買了兩雙手套換著用。
由於現在還無法實現機械化耕種,所以還需依靠傳統方式播種小麥。
而在大隊上有很多種麥經驗極其豐富的麥把式。
麥把式也叫搖耬手,是指用耬(lou,二聲)車耩(jiang,三聲)麥,掌握耬腳入土深淺和搖耬頻率的人,也就是能夠掌握小麥播種深淺和密度的人。
搖耬手必須具備豐富的種麥經驗,熟知耬車特點和功能,對搖耬頻率能夠熟練掌握;對小麥的品種播種量,對土壤墒情,對節令氣候有較準確的見解。
在播種的時候,還要看天。
看天是指在播種越冬小麥時,要掌握播種前後的氣象變化。
如果播種後立即下雨,播後土壤表層容易形成板結層,會造成種子難出苗的現象。
而老話“麥有穿山之力,就怕爛泥壓頂”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如果播期土壤過於幹旱,而且今後一段時間內會一直持續幹旱少雨的天氣,這就需要通過人力改善墒情或者推遲播種,想辦法尋找適時的播期。
因為土壤含水量達不到麥子出苗要求,也會形成麥子播後缺苗斷壟的現象。
老話“麥怕胎裏旱,胎旱苗難全”也對旱播小麥不全苗作出過解釋。
但是看現在的天色很顯然是比較幹燥的,而且現在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這邊下雨的機會不怎麽大,相反下雪的機會會比較大。
那些老麥把式邊做口裏邊念著朗朗上口的農諺:“濕種麥子幹種豆,胡麻菜籽泥裏透。”
這是對種麥土壤水分的要求,這句農諺明確要求,種植麥子的土壤要濕潤。
所以人們在播種完之後立馬從河裏拉水過來,用盆小心的一點一點灑在土壤上麵,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須要保持土壤的濕潤。
但也不是所有的土豆都需要澆水,冬小麥冬前生長期本就短,在未發芽期所以農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以劃鋤和補肥補水為主。
在麥苗三葉期追施氮肥,對土壤墒情差、滲水快的麥田,在三葉期後要及時澆分蘖水。
而土壤墒情適宜或土壤黏重、滲水性差的地塊,冬前不宜澆水,以免麥苗徒長。
下一次澆水就是發芽之後,冬小麥需水量並不多,苗期每周澆一次水分即可,為的是保持幼苗生長。
而等小麥進入生長期後,每周應澆兩次清水,保持土壤微濕,但遇到多雨天氣時,應及時疏通小麥排水溝,避免土壤積水。
但在這裏,多雨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這樣緊張的勞動前後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等到忙完發現已經是十一月二十三號了。
這個時候天氣不知不覺中已經很冷了,兩人都換上了厚毛衣和厚外套。
這厚毛衣還是從供銷社裏買迴來兩人抽空織的。
原本盛文柏的空間裏也有一些毛錢,顏色還是很亮眼的大紅色。
隻是那些毛錢徐清清覺得工藝比起現在先進多了,她一個人還好,要是被徐盈盈看出端倪來就不好了。
所以幹脆在供銷社裏買了一些迴來,反正後來苗英又給兩人寄了一些毛線票迴來。
徐清清也已經收拾好了一大包棉花,準備等忙完這一陣子就去縣城寄給苗英。
今年家裏把能收集起來的棉花全部用在兩人身上了,家裏其他人身上的都是舊棉花,保暖性肯定沒有那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