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鄭劍鋒從盤龍殿出來後,直奔太子府。


    鄭劍鋒迴歸的消息,鄭廣隆早就派人通知了太子府,不過出於保密的需要,讓太子府的人先不要進宮,安心的在太子府等候。


    鄭劍鋒沒有驚動任何人,悄悄潛進了太子府。


    鄭劍鋒和眾女久別重逢,自然有聊不完的話題,這裏就不一一敘述了。


    等和眾女敘完舊後,鄭劍鋒來到演武廳,和三千宮女見麵。


    三千宮女見鄭劍鋒重新迴歸,也是一陣興奮,鄭劍鋒查看了一下她們的修煉進度,發現她們雖然依然還是在入門階段,但好像也進步了不少。


    有不少人已然能舉起一座假山了。


    當天晚上,鄭劍鋒帶著三千宮女,和趙芸她們悄悄往邊城的方向進發。


    戍絨城外,郭開看著城上一臉緊張的天乾國士兵,問柴榮道:“將軍,此次我聯軍攜大勢而來,天乾國士氣大落,我等隻要抓緊攻城,天乾國的士兵必是一觸即潰,這戍絨城我們便唾手可得,為什麽我們還不攻城?”


    柴榮道:“不急,讓宋國做先鋒,先探探對方的底,順帶消耗一下宋國和天乾國的實力。”


    嶽鵬他們自然知道晉國的打算,但沒辦法,誰叫自己的實力不如人家呢。


    嶽鵬下令攻城,在經過一番不算激烈的對抗後,天乾國的士兵棄城而逃,丟下了一座空城給嶽鵬,所有戍絨城的居民都已經提前搬走了。


    從種種跡象表明,天乾國早就料到戍絨城是守不住的,為了減少傷亡便提前把居民和物資撤走,但嶽鵬覺得這一切太順利了,有點不合常理。


    雖然柴榮和郭開也覺得太順利了,但沒有想那麽多,在他們看來,之前天乾國能奪迴戍絨城,全靠鄭劍鋒,現在鄭劍鋒下落不明,生死成迷,而雙方又是實力懸殊,根本就守不住戍絨城,還不如把兵力全部集中在戍絨城後麵的斬仙台上。


    陳蒼、廉貞、勾鐮等邊城也是一樣,提前把百姓撤到後方的勾陳、紫薇、萬龍城裏,把一座空城留給聯軍。


    齊國大將田單對天乾國的舉動也感到疑惑,但又想不出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麽,隻能帶著疑惑進入了勾鐮城。


    次日,戍絨、陳蒼、勾鐮、廉貞等城淪陷的消息,被邊關守將以八百裏加急快馬送到京城,朝野上下聞之一片憤慨,滿朝皆是主戰之聲,就連一向以教化蠻夷為主張的文官,此時也是一片喊殺之聲。


    當然了,這是鄭廣隆提前溝通好的,他們都看出來了,鄭廣隆是想找借口攻打六國,以完成他一統神州的心願,誰要是在他統一的路上使絆子,就等著被抄家滅族吧。


    於是,在朝野上下一片的主戰聲中,鄭廣隆向晉國、齊國、宋國遞出了戰書,正式宣戰。


    民間,也有不少的青少年,紛紛湧入設置在各地的募兵處,誓要參軍保家衛國。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人參軍的原因,因為軍戶家屬可以免稅。


    天乾國建立將近百年,一些王朝沒落的通病也開始顯現出苗頭了,比如土地兼並開始日益嚴重,比如氣候變化,導致有些地方不是大旱,就是大澇。


    後者鄭廣隆可以用賑災來解決,前者鄭廣隆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畢竟,有本事兼並土地的,都是一些門閥世家,這些人都是抱團的,動了其中一個,其他的家族都會群起而攻之。


    內在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鄭廣隆就隻能通過戰爭來緩解。


    一來,可以消耗一些人口壓力,二來就是通過軍功來讓老百姓看到晉升的希望。


    當鄭劍鋒到達斬仙台的時候,在斬仙台城外,已經聚集了晉、宋、齊三國兵馬,雍國、吳國、韓國見戍絨、陳蒼、廉貞、勾鐮四城接連陷落,都不見鄭劍鋒出現,也懷疑鄭劍鋒是否已經身死,便也派出小股部隊出來試探,混雜在晉、宋、齊三國的軍隊中。


    此時,六國的軍隊正在奮力攻城,想要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拿下斬仙台。


    在他們看來,區區斬仙台,在軍隊的軍事實力下,是絕對不會撐得過一天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六國軍隊的輪番進攻下,斬仙台已經開始搖搖欲墜了,隨時都有城破人亡的危險。


    就在斬仙台快要被攻破的時候,從他們的後方、左右三麵各殺出一支軍隊。


    這幾支軍隊皆是一身赤甲,血甲覆麵,全身上下隻露出一雙清冷的幽眸,仿佛是三支從地獄歸來的修羅軍隊。


    她們的人數並不多,每支軍隊大概隻有一千人左右,但她們的戰鬥力極其強悍,一路縱馬過來,沒有半分的停留,所過之處,人馬具亡,無一合之將。


    六國的軍隊,加起來有上百萬人,要真殺起來,短時間內,是殺不了多少的,但當這三支軍隊出現時,六國的軍隊馬上出現了恐慌。


    由於鄭劍鋒單人獨騎斬殺十萬餘胡羯人太過震撼,世人皆知鄭劍鋒是個恐怖的地獄殺神,而忽略了鄭劍鋒所帶的軍隊也是同樣的恐怖。


    所以當這支軍隊再次出現時,人們才想起了她們的恐怖之處。


    尤其是鄭劍鋒一手提著赤血劍,一手扛著鄭字大旗出現時,這種恐慌的情緒在六國軍隊中已經到達了極點。


    沒等主帥下令鳴金收兵,六國的軍隊四散逃竄,督戰對的將軍帶領督戰隊連殺數百人也喝止不住他們,甚至還有急眼的士兵,紅著眼睛對督戰隊舉起屠刀,片刻之後,數千人的督戰隊被斬殺殆盡,就連督戰將軍也未能幸免,死於混亂之中。


    由於突如其來的混亂,六國士兵互相踩踏,死傷無數。


    鄭劍鋒不管其他的人,手持鄭字大旗朝六國的主帥帥旗的方向殺了過去。


    六國的主帥在鄭字大旗出現的那一刻,眼裏就充滿了震撼之色,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連帥旗都顧不得帶走,在數百名親兵的護送下倉惶逃離。


    至於軍隊,他們也懶得下令撤退,正好讓他們拖住鄭劍鋒,好為他們爭取逃命的時間。


    當鄭劍鋒到達帥旗下方時,發現這裏早已經是人去營空,由於戰場人數眾多,痕跡淩亂,鄭劍鋒一時之間也判斷不出主帥是朝哪個方向跑的,便放棄了繼續追擊的打算,轉身匯合其他人一起清剿殘餘敵軍。


    這一戰,六國軍士戰死二十多萬人,俘虜六萬餘人,其中大部分戰死的是由鄭劍鋒等人斬殺的。


    而斬仙台的士兵共有五萬人,隻剩兩千多人還活著,其中有五千重傷,七千多輕傷員,剩餘的人也各自受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傷,但並不嚴重。


    鄭劍鋒的三千女兵零傷亡,這也在鄭劍鋒的意料之中。


    鄭劍鋒暫時在斬仙台留了下來,並沒有趁勢帶著三千女兵殺向六國聯軍。


    如果鄭劍鋒願意的話,帶著這三千女兵,可以在六國殺個七進七出,而不會有任何傷亡。


    但鄭劍鋒並不打算這麽做,一是因為大家同為神州子民,自相殘殺沒什麽意思,二是因為這三千女兵起的隻是震懾作用,如果用得太頻繁的話,反倒會激起六國奮死抵抗的決心。


    六國何其大,就算三千女兵再牛,也無法兼顧所有戰場。


    就算渾身是鐵,能碾幾根釘啊,別到時候天乾國深陷戰爭泥潭裏出不來,最後像蘇聯一樣,崩分離析的解體了。


    鄭劍鋒不是沒想過再打造一支無敵的部隊,但卻遭到了玲瓏聖姑的反對。


    她認為這樣的軍隊根本就不屬於人間,如果數量太多的話,難免會在人間留下什麽隱患。


    鄭劍鋒見她這麽說,也隻好放棄了這個想法。


    斬仙台的士兵們開始打掃戰場,掩埋屍體,清點收繳的物資。


    鄭劍鋒看著被抬下去的天乾國士兵,基本都是年輕的麵孔,年紀大約都在十五到二十歲之間,心裏不禁一陣沒由來的悲戚。


    在現代,這個年紀的人,大多都還在學校念書呢,而他們,在這青蔥歲月的年紀,卻要被掩埋在冰冷的土地裏。


    能記住他們的,也隻有他們的親人,或者是寥寥的幾個親朋好友,幾十年後,他們留在這世上的所有印記,都會被歲月所撫平,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鄭劍鋒找到了斬仙台的副將張秋平,斬仙台的主將孫桂英已經戰死,斬仙台現在由張秋平主事。


    鄭劍鋒吩咐他把戰死的天乾國士兵的名字登記好,其實這個不用鄭劍鋒吩咐,張秋平已經在做了。


    畢竟,戰死的士兵都要發放撫恤金給他們的家屬。


    但鄭劍鋒吩咐他還要收集戰死的士兵的一些遺物,還有他們的生平事跡,這就讓他感到非常的費解。


    太子殿下要幹嘛?


    看到張秋平疑惑的目光,鄭劍鋒跟他解釋了自己的想法。


    鄭劍鋒想上奏皇上,為戰死的士兵修建一座烈士紀念堂,用來供奉戰死沙場的將士。


    鄭劍鋒覺得他們都是為國捐軀的,不應該被世人所遺忘。


    張秋平見鄭劍鋒如此厚待戰死的士兵,不禁對他肅然起敬,並和鄭劍鋒聯名上書,請求朝廷為戰死的將士修建烈士紀念堂。


    這一提議在朝廷上被一致認可,當然了,有那麽一些為了找存在感的人,為了反對而反對,結果被文武百官聯合起來臭罵一頓,又被一些脾氣比較火爆的文臣武將一頓毒打,鄭廣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看著,要不是鄭廣隆不想鬧出人命,在最後關頭出聲喝止眾人,他們就要被活活打死在朝堂之上了。


    鄭廣隆本來想下旨,在太廟左側修建一座英靈塔,用來紀念在統一戰爭戰死的將士們,結果眾人都覺得這個禮遇太高了,遭到了大臣們的一致反對,鄭廣隆隻能退而求其次,下令在武聖廟附近蓋一座英靈塔。


    武聖關侯,神龍帝國中期的一名武將,擅使青龍刀,武藝高超,一生鮮有敗績,並且為人忠厚,對待兄弟戰友,一向都是義字當頭,所以在當時不但軍人對他十分敬重,就連江湖上的綠林好漢對他也倍加推崇。


    後來關侯的年紀大了,雖說身子還算健朗,到終究是不如年輕人,在一次與胡羯人的作戰中,因為援兵沒能及時馳援,在斬殺一百多個胡羯人後,力竭而亡,所率部隊,全部戰死。


    當支援部隊找到他的時候,他的頭顱已被砍去,到屍身在青龍刀的支撐下,仍舊屹立不倒,而且是麵向大漠而立,像是死後仍舊要與敵人作戰!


    朝廷感念他的勇武,下旨敕封他為關武侯,到了神龍延平帝四年,朝廷又追封他為關帝。


    天乾國高宗隆武十年,隆武帝再次追等他為關聖帝,尊其為武聖,武聖之名,由此傳開。


    神州大陸,以左為尊,朝廷在武聖的左邊建英靈塔,算是對戰死沙場的將士最高的禮遇了。


    朝廷此舉,甚得民心,軍人這個職業,也因此在世人的心中顯得神聖無比。


    當人們得知這英靈塔是太子提議修建的時候,上到王公貴族,下到販夫走卒,都對鄭劍鋒發自內心的尊敬,一時之間,鄭劍鋒的人氣威望到達了頂點。


    當然,這些鄭劍鋒都不關心,鄭劍鋒目前留在斬仙台鎮守,待大部隊到達之後,再隨軍隊出發,重新奪迴戍絨等邊城。


    天乾國也以晉國、宋國、齊國擅開兵戈為由,正式對三國宣戰。


    三國紛紛派出使者求和,但好不容易才找到開戰的理由,鄭廣隆又怎會答應他們和談呢。


    於是,鄭廣隆讓人給三國羅織了上百條罪名,當著三國使臣的麵宣讀了出來,並且隨後派人把使者驅逐出境。


    總結起來,天乾國就表達了一個意思,老子不想和談,就想打你們。


    三國無奈,隻能被迫應戰。


    鄭劍鋒率領三千女兵隨軍隊出發,但不會輕易出手,隻有在天乾國士兵出現頹勢的時候,才會率軍支援。


    也許有人會問了,這樣的話,天乾國士兵不會裝作打不過,讓鄭劍鋒帶兵支援嗎?


    那你就想多了,別說士兵為了爭取軍功奮勇殺敵,就算不為了軍功,在戰場上開小差,那不是找死嗎?


    誰會用自己的命,去為別人換取輕鬆自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斬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支筆杆闖網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支筆杆闖網文並收藏劍斬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