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霍亂一時的黃巾起義被鎮壓,諸雄班師歸朝,首議戰功。
這是孟獲第一次坐在朝堂之上。東漢官員覲見皇上也不必行跪拜之禮,甚至都不用站著,而是坐在朝堂之上,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員分別坐在左右,文左、武右。
本來孟獲屬於武將,卻坐在了左邊。看似地位在武將之上,其實已經沒了武將的實權。而且孟獲竟然就坐在文臣之首,這多少讓孟獲感到意外。要知道身為三公司空的袁逢都坐在孟獲下首,孟獲不知道為什麽他能位列文臣之首。
而坐在武將之首的則是大將軍何進,何進之下還有皇甫嵩、董卓等人。
孟獲不知,在他還不曾來到洛陽的時候,戰功早已經上報朝廷,而且這一次乃是由武將董卓、朱儁、皇甫嵩,文臣曹氏、袁氏一起上奏為他請功。
東漢開國以來還未曾出現過這樣的事情,十常侍自然不敢一次得罪兩大集團,於是奏章順利出現在靈帝手中。看著各方奏章靈帝也好是苦惱一番,按照奏章所言孟獲的功績實在彪炳,幾乎整個黃巾起義都是因孟獲一人而滅。依此功績分封孟獲一個三公九卿都搓搓有餘,正當靈帝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有人進言——“傳聞孟獲此人乃是亞聖後人。”
“亞聖後人,好好好!如此有封矣!”靈帝頓時眉開眼笑。
於是乎,孟獲便坐在文臣之首的位置上。
眾臣坐定之後,就聽一個尖細的聲音傳來:“聖天子臨!”
滿朝文武立刻起身相迎,不多時就見一人在左擁右簇之下走上大殿,落座在那唯一的龍椅之上。
隻見珍珠冕旒如星辰環繞,明黃色的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圖案,袍角有洶湧的金色波濤,僅此一身裝扮顯盡帝皇之風,而就是這一身裝扮也不知道讓多少人眼睛發紅。
可當孟獲注意到穿戴這身裝扮之人時,卻是明顯一愣。隻見穿戴一身黃袍的靈帝未老先衰,剛剛三十歲的他竟然一副老人模樣,皺紋多且不說,竟然已經是白鬢斑斑。
在孟獲打量靈帝的時候,靈帝也將目光注意到孟獲身上。“孟愛卿乃是亞聖後人?”靈帝開口,眼中明顯有精光閃動,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皇帝問話孟獲自然不敢怠慢,躬身道:“是。”
“亞聖後人亦有數支,不知孟愛卿屬於哪一支?亞聖乃是修行之人,愛卿可曾有修行?”靈帝開口問道。
孟獲算是聽明白了,靈帝在乎的不是他的身份,反而更在意後者。
孟獲還正愁身份的問題,現在看來亮明身份也沒有什麽關係,故而孟獲上前一步道:“身為亞聖後人,臣自然也是修行之士,且臣是來自西南蠻荒之地亞聖一脈,乃是光武大帝所封世襲南蠻王!”
孟獲的話讓朝堂之上的君臣皆驚,不過驚訝的側重點則不同,靈帝驚喜的是孟獲乃是修行之士,眾臣子則驚訝的是孟獲南蠻王的身份。
“來人,快於南蠻王看座!”靈帝大喜道。
“陛下不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竟然就是之前支持孟獲的袁氏袁逢。
“有何不可?”靈帝麵色一肅道。
袁逢麵露正色道:“孟獲乃蠻人,不得近帝王之身!且他乃是蠻王,理應鎮守南蠻,不該入朝為官。”以上種種不過都是借口,袁逢還是在意孟獲的身份,身為中原漢臣,怎能容一個蠻人入朝為官,而且還可能是太傅這個官職。
太傅,正是之前有人給靈帝出的主意即將分封孟獲的官職。
靈帝卻搖頭道:“你說的這些都不成問題,孟愛卿不同於野蠻之人,他乃是亞聖後人。況且他乃是修行之人,即使不在南蠻也足可鎮壓南蠻!”
聽著靈帝的話孟獲頓時鬆了一口氣,聖天子講話就是天言,從此孟獲身份將不再是大問題。
“可……”
“夠了!”袁逢還想說些什麽,卻被靈帝一聲大喝打斷。袁逢隻得唯唯諾諾退下。
袁逢退下後,靈帝又和顏悅色看向孟獲道:“難怪愛卿能立下如此功績,原來不僅僅出生名門,還是蠻王。朕本欲封愛卿太傅之職,卻不想愛卿乃蠻王也,本就在三公之上,如今得知愛卿身份,太傅自不必,愛卿可為帝師矣!”
“唿!”
靈帝一言出,座下眾臣無不驚駭站立起來。
太傅,不在三公之列,卻在三公之上,乃是太子之師,一旦太子即位,就是輔政大臣,地位尊貴非常,可就算這樣也不過為太師之職,遠不如帝師。
帝師,那可是現任皇帝的老師,皇帝對之必定言聽計從,常與之問政。如此重臣焉能不驚。
董卓更是驚唿:“不可!”
“啪!”靈帝重重拍了一下身前桌麵,大聲道:“閉嘴,不要以為朕不知,爾等眾人不乏修行之士,可朕請教過諸位,誰人都說不曾修行,唯蠻王一人肯於朕說實話,僅此一言孟愛卿比爾等忠誠甚多!至少他沒有欺君!”
靈帝的話讓眾臣啞口無言,就連董卓也閉口不言。
所有人都知道靈帝對修行感興趣,可滿朝修行之士,卻無一人膽敢傳授靈帝修行功法。這與禁忌相衝,修行者可開國為帝,但為帝者卻不能成為修行者,如果有修行者隨意傳授地皇修行功法,則必遭天譴,這也是曆朝曆代無數地皇追求長生不老,卻無一能得道成仙的原因。
雖然董卓還不敢當著靈帝的麵說出這些,可並不妨礙董卓給孟獲傳音——“孟獲不要胡來,私自傳授帝王修行,乃是遭天譴的,即使天不會抹殺你,也會業力加身,讓你修為再難寸進。”
傳音入密的功法孟獲不會,可孟獲卻不懼什麽業力,螭吻脊獸在身,可克製業力對自身的桎梏。
故而孟獲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不才有七種觀想之法,亦有五種修煉真氣功法,合丹之法也有二。陛下如果想要修行,懷南皆可傳授,且有用以合丹的如意金丹獻於陛下。”
孟獲話音落,手中出現一顆龍眼大小金光燦燦的如意金丹。
“如意金丹!”朝堂之上的眾臣再次驚唿出聲,顯然被孟獲的大手筆所驚。如果隻是一般的鉛汞金丹或許還沒什麽,可如意金丹可不同。鉛汞金丹能造出一位合丹境修士,可是那種最差的級別,但如意金丹不同,一旦入合丹境亦能再進一步,成為頂尖強者。
看著麾下眾臣驚訝的模樣,靈帝便知道這東西不一般,趕緊問道:“帝師,這是什麽寶物?”帝師稱謂卻已經坐實孟獲的身份。
“能夠促成頂尖強者的寶物。”孟獲道。
“蠻王乃朕之良師矣!”靈帝大喜道,之後親自走下台來,將孟獲牽到身邊才準備的椅子上,當然也將如意金丹收了起來。
就在坐上帝師椅子上的瞬間,孟獲感覺到腦海多了許多業力,比之當初他斬殺羯人王加身的業力要多少百倍不止,不過隨著懷中螭吻脊獸一動,那加身的業力重新被鎮壓了起來。不過就算是這樣,孟獲還是覺得不停地有絲絲業力往腦海積累,卻是他在帝師的位置上待得越久,加身的業力也就越多。不過如今他身在皇宮之中,大漢的國運還能鎮壓的住。
待孟獲落座之後,靈帝已經無心朝會,更迫切地想要退朝修行。
所以下麵臣子啟奏之事幾乎都答應了下來,其中便有董卓並雍州為涼州,也有皇甫嵩為太尉。
相比較於眾臣分封,孟獲啟奏的事情則微不足道,之前隨孟獲作戰之人皆有官爵,其中曹操、夏牟、袁紹、袁術為衛軍都尉,劉備為平原相,關、張二人輔之。
如今孟獲講話,靈帝是言聽計從,甚至比之張讓和趙忠之言更加有效。
所謂靈帝獨寵孟獲一人亦不為過。
朝堂議事結束,靈帝將孟獲請至後殿,請教修行之法,此且不提,單論退朝的群臣。
雖然孟獲啟奏讓曹操、袁術、袁紹兄弟受封,可袁氏和曹氏並沒有因此對孟獲有所好感,他們還在議論著如何將孟獲從帝師的位置拉下來。
眾人苦思良久無果,最後董卓看向一直不曾言語的一人道:“從事中郎,以為何有辦法?”
袁逢這才注意到那未曾講話之人,趕緊問道:“子師可有良策?”
知道此人是誰?乃官宦世家出身,在朝為從事中郎王允王子師。這王允素有謀略之名,也是朝中大儒。
被點名的王允緩緩道:“孟獲乃是亞聖後人,單憑這一條就將他出身南蠻的事實蓋過。亞聖後人好大的名頭,我等皆沒有資格言論亞聖後人。不過……”
“不過什麽?”
“子師快快請講。”
王允這才道:“北海有一人素有賢名,如果由他出麵彈劾,便是聖上也要忌憚三分。”
“北海?”董卓麵露疑惑,他卻從未聽說北海有這樣一號人物。
到時袁逢驚唿道:“子師所說之人難道是聖人二十世孫北海孔融也!”
“聖人之後,果然大妙,妙啊!”董卓也是拍股叫好。
於是不久關於孔融的詔令下達北海,責孔融入朝為官。
這是孟獲第一次坐在朝堂之上。東漢官員覲見皇上也不必行跪拜之禮,甚至都不用站著,而是坐在朝堂之上,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員分別坐在左右,文左、武右。
本來孟獲屬於武將,卻坐在了左邊。看似地位在武將之上,其實已經沒了武將的實權。而且孟獲竟然就坐在文臣之首,這多少讓孟獲感到意外。要知道身為三公司空的袁逢都坐在孟獲下首,孟獲不知道為什麽他能位列文臣之首。
而坐在武將之首的則是大將軍何進,何進之下還有皇甫嵩、董卓等人。
孟獲不知,在他還不曾來到洛陽的時候,戰功早已經上報朝廷,而且這一次乃是由武將董卓、朱儁、皇甫嵩,文臣曹氏、袁氏一起上奏為他請功。
東漢開國以來還未曾出現過這樣的事情,十常侍自然不敢一次得罪兩大集團,於是奏章順利出現在靈帝手中。看著各方奏章靈帝也好是苦惱一番,按照奏章所言孟獲的功績實在彪炳,幾乎整個黃巾起義都是因孟獲一人而滅。依此功績分封孟獲一個三公九卿都搓搓有餘,正當靈帝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有人進言——“傳聞孟獲此人乃是亞聖後人。”
“亞聖後人,好好好!如此有封矣!”靈帝頓時眉開眼笑。
於是乎,孟獲便坐在文臣之首的位置上。
眾臣坐定之後,就聽一個尖細的聲音傳來:“聖天子臨!”
滿朝文武立刻起身相迎,不多時就見一人在左擁右簇之下走上大殿,落座在那唯一的龍椅之上。
隻見珍珠冕旒如星辰環繞,明黃色的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圖案,袍角有洶湧的金色波濤,僅此一身裝扮顯盡帝皇之風,而就是這一身裝扮也不知道讓多少人眼睛發紅。
可當孟獲注意到穿戴這身裝扮之人時,卻是明顯一愣。隻見穿戴一身黃袍的靈帝未老先衰,剛剛三十歲的他竟然一副老人模樣,皺紋多且不說,竟然已經是白鬢斑斑。
在孟獲打量靈帝的時候,靈帝也將目光注意到孟獲身上。“孟愛卿乃是亞聖後人?”靈帝開口,眼中明顯有精光閃動,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皇帝問話孟獲自然不敢怠慢,躬身道:“是。”
“亞聖後人亦有數支,不知孟愛卿屬於哪一支?亞聖乃是修行之人,愛卿可曾有修行?”靈帝開口問道。
孟獲算是聽明白了,靈帝在乎的不是他的身份,反而更在意後者。
孟獲還正愁身份的問題,現在看來亮明身份也沒有什麽關係,故而孟獲上前一步道:“身為亞聖後人,臣自然也是修行之士,且臣是來自西南蠻荒之地亞聖一脈,乃是光武大帝所封世襲南蠻王!”
孟獲的話讓朝堂之上的君臣皆驚,不過驚訝的側重點則不同,靈帝驚喜的是孟獲乃是修行之士,眾臣子則驚訝的是孟獲南蠻王的身份。
“來人,快於南蠻王看座!”靈帝大喜道。
“陛下不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竟然就是之前支持孟獲的袁氏袁逢。
“有何不可?”靈帝麵色一肅道。
袁逢麵露正色道:“孟獲乃蠻人,不得近帝王之身!且他乃是蠻王,理應鎮守南蠻,不該入朝為官。”以上種種不過都是借口,袁逢還是在意孟獲的身份,身為中原漢臣,怎能容一個蠻人入朝為官,而且還可能是太傅這個官職。
太傅,正是之前有人給靈帝出的主意即將分封孟獲的官職。
靈帝卻搖頭道:“你說的這些都不成問題,孟愛卿不同於野蠻之人,他乃是亞聖後人。況且他乃是修行之人,即使不在南蠻也足可鎮壓南蠻!”
聽著靈帝的話孟獲頓時鬆了一口氣,聖天子講話就是天言,從此孟獲身份將不再是大問題。
“可……”
“夠了!”袁逢還想說些什麽,卻被靈帝一聲大喝打斷。袁逢隻得唯唯諾諾退下。
袁逢退下後,靈帝又和顏悅色看向孟獲道:“難怪愛卿能立下如此功績,原來不僅僅出生名門,還是蠻王。朕本欲封愛卿太傅之職,卻不想愛卿乃蠻王也,本就在三公之上,如今得知愛卿身份,太傅自不必,愛卿可為帝師矣!”
“唿!”
靈帝一言出,座下眾臣無不驚駭站立起來。
太傅,不在三公之列,卻在三公之上,乃是太子之師,一旦太子即位,就是輔政大臣,地位尊貴非常,可就算這樣也不過為太師之職,遠不如帝師。
帝師,那可是現任皇帝的老師,皇帝對之必定言聽計從,常與之問政。如此重臣焉能不驚。
董卓更是驚唿:“不可!”
“啪!”靈帝重重拍了一下身前桌麵,大聲道:“閉嘴,不要以為朕不知,爾等眾人不乏修行之士,可朕請教過諸位,誰人都說不曾修行,唯蠻王一人肯於朕說實話,僅此一言孟愛卿比爾等忠誠甚多!至少他沒有欺君!”
靈帝的話讓眾臣啞口無言,就連董卓也閉口不言。
所有人都知道靈帝對修行感興趣,可滿朝修行之士,卻無一人膽敢傳授靈帝修行功法。這與禁忌相衝,修行者可開國為帝,但為帝者卻不能成為修行者,如果有修行者隨意傳授地皇修行功法,則必遭天譴,這也是曆朝曆代無數地皇追求長生不老,卻無一能得道成仙的原因。
雖然董卓還不敢當著靈帝的麵說出這些,可並不妨礙董卓給孟獲傳音——“孟獲不要胡來,私自傳授帝王修行,乃是遭天譴的,即使天不會抹殺你,也會業力加身,讓你修為再難寸進。”
傳音入密的功法孟獲不會,可孟獲卻不懼什麽業力,螭吻脊獸在身,可克製業力對自身的桎梏。
故而孟獲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不才有七種觀想之法,亦有五種修煉真氣功法,合丹之法也有二。陛下如果想要修行,懷南皆可傳授,且有用以合丹的如意金丹獻於陛下。”
孟獲話音落,手中出現一顆龍眼大小金光燦燦的如意金丹。
“如意金丹!”朝堂之上的眾臣再次驚唿出聲,顯然被孟獲的大手筆所驚。如果隻是一般的鉛汞金丹或許還沒什麽,可如意金丹可不同。鉛汞金丹能造出一位合丹境修士,可是那種最差的級別,但如意金丹不同,一旦入合丹境亦能再進一步,成為頂尖強者。
看著麾下眾臣驚訝的模樣,靈帝便知道這東西不一般,趕緊問道:“帝師,這是什麽寶物?”帝師稱謂卻已經坐實孟獲的身份。
“能夠促成頂尖強者的寶物。”孟獲道。
“蠻王乃朕之良師矣!”靈帝大喜道,之後親自走下台來,將孟獲牽到身邊才準備的椅子上,當然也將如意金丹收了起來。
就在坐上帝師椅子上的瞬間,孟獲感覺到腦海多了許多業力,比之當初他斬殺羯人王加身的業力要多少百倍不止,不過隨著懷中螭吻脊獸一動,那加身的業力重新被鎮壓了起來。不過就算是這樣,孟獲還是覺得不停地有絲絲業力往腦海積累,卻是他在帝師的位置上待得越久,加身的業力也就越多。不過如今他身在皇宮之中,大漢的國運還能鎮壓的住。
待孟獲落座之後,靈帝已經無心朝會,更迫切地想要退朝修行。
所以下麵臣子啟奏之事幾乎都答應了下來,其中便有董卓並雍州為涼州,也有皇甫嵩為太尉。
相比較於眾臣分封,孟獲啟奏的事情則微不足道,之前隨孟獲作戰之人皆有官爵,其中曹操、夏牟、袁紹、袁術為衛軍都尉,劉備為平原相,關、張二人輔之。
如今孟獲講話,靈帝是言聽計從,甚至比之張讓和趙忠之言更加有效。
所謂靈帝獨寵孟獲一人亦不為過。
朝堂議事結束,靈帝將孟獲請至後殿,請教修行之法,此且不提,單論退朝的群臣。
雖然孟獲啟奏讓曹操、袁術、袁紹兄弟受封,可袁氏和曹氏並沒有因此對孟獲有所好感,他們還在議論著如何將孟獲從帝師的位置拉下來。
眾人苦思良久無果,最後董卓看向一直不曾言語的一人道:“從事中郎,以為何有辦法?”
袁逢這才注意到那未曾講話之人,趕緊問道:“子師可有良策?”
知道此人是誰?乃官宦世家出身,在朝為從事中郎王允王子師。這王允素有謀略之名,也是朝中大儒。
被點名的王允緩緩道:“孟獲乃是亞聖後人,單憑這一條就將他出身南蠻的事實蓋過。亞聖後人好大的名頭,我等皆沒有資格言論亞聖後人。不過……”
“不過什麽?”
“子師快快請講。”
王允這才道:“北海有一人素有賢名,如果由他出麵彈劾,便是聖上也要忌憚三分。”
“北海?”董卓麵露疑惑,他卻從未聽說北海有這樣一號人物。
到時袁逢驚唿道:“子師所說之人難道是聖人二十世孫北海孔融也!”
“聖人之後,果然大妙,妙啊!”董卓也是拍股叫好。
於是不久關於孔融的詔令下達北海,責孔融入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