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王翻個白眼:「那到時候你一個個跟他們吵去?」
信王不說話了。
皇帝才道:「這是一個,還有一個,讓他攪一攪,隻怕泛起的渣滓還不止這一點。這京城附近,多少人經營幾十年,難保沒留下點根底。正好趁這時候都見識見識。省的埋時候長了,都成了毒。」
信王就想起前陣子猿獠嶺的案宗來了,咬牙道:「一個個都不消停!」
誠王道:「心氣哪裏那麽容易平了?也不知道誰,當日還想特特跑去炫耀一番自己嫡子身份……」
信王舉起兩隻手,開始使勁揉自己的臉,一言不發。
又過三日,忠順王自京衛營調動人馬,忽然起兵作亂。一時間,平安州、永寧府、通江碼頭都有人馬響應,連羽林軍中都有內應。
京城人心惶惶,朝堂上各起紛爭。主戰一派,直指忠順王府狼子野心,在京衛營這樣的地方都能一時調動上萬人馬,可見經營日久,早存反意。京城要地,豈容反賊猖狂,隻請聖上速下戰令,剿滅亂黨。
主和一派卻道,忠順王府鎮守邊疆百年,素來忠心耿耿,此次忠順王作亂,恐是一時誤信了讒言,若因此輕啟戰端,一則恐亂了民生,二來分毫不予其改過之機,未免讓北疆軍民心寒。為今之計,正該派了重臣為使,前往勸服,若得兩相得解,化幹戈為玉帛,才是京城之幸,百姓之幸。
如此你來我往,各說各理,哪頭也不肯退讓。漸漸就走了味道,主戰一方道忠順王此前西北戰中,多與漠北有來往,通敵叛國罪名難逃。如今神州得天之助,忠順王是眼見著罪行敗露,才索性撕破了麵皮,到此時候,朝上竟還有人要為之遊說,說不定就是亂黨黨羽。
主和一方哪裏肯受如此汙衊,隻說忠順王府世代鎮守邊陲,功績彪炳,如今無緣無故起兵作亂,其中定有緣由。主戰一方不問情由,便要為戰,不顧陷聖上、朝廷於不義,隻不過是為了能領戰功,再進爵位罷了,才是真正的因私廢公,其心可誅。
誠王聽他們吵著,還得空涼涼地看信王一眼,信王心中好不鬱卒。
朝堂爭執不下,連內閣中亦無法統一意見,皇帝也無法立時決策。哥兒幾個晚間在南書房說事,信王連坐都坐不下來了,隻在中間來迴踱步,揮著袖子嚷嚷:「皇兄!把那幾個老匹夫的親兒子都派去平安州、長泰縣去,不是另有苦衷嘛,好好好,隻看看他究竟是何苦衷吧!一個個腦子裏都進了屎了,還仁德招安呢,我呸!」
誠王道:「好了,你消停會兒。你是看了西北的那些戰報實據,知道那老東西是什麽人。他們可沒見過,自然不知道。隻想著世代鎮守邊疆,於國有功,心思可不就不同。」
信王道:「那怎麽辦,把那老匹夫的事兒都抖出來大家看看?!」
誠王搖頭:「恐怕還不到時候。」
過了幾日,朝上主和派勢盛,皇帝便採納其言,欲遣人前去勸降。這時候主戰派自然不肯出人,最後派了新近投了主和派的一名老臣去了。哪知道此一去,差點沒要了老頭的命。兩軍對壘不斬來使,倒不是忠順王要殺他,實在是他被忠順王一番話氣得差點死過去。
忠順王道自己祖上至今,世代為神州鎮守西北,卻沒料到如今聖上全無容人之量,欲滅忠順一係以全其功。這次更勾結妖人,將北軍數十萬精銳坑殺於天災,其暴虐堪比桀紂。自家世代忠心卻不得善終,三子皆亡於陣前。如今隻拚了這一把老骨頭,誓要將這陰險小人拉下皇位,將其罪行昭告天下,以慰世代英烈。
這話讓這老大人怎麽迴皇帝去?隻好暈死過去了。
好在一旁帶著書錄官,一言不差,都給記下來了。等這話傳了迴來,滿朝皆默,連主和派也說不出話來了。無他,實在是忠順王這話錯漏太過,禁不得一駁。若是當今真如其所說,能使動那等身具改天換地之能的「妖人」,要對付忠順王,何須如此大的動靜?
再一個,如今忠順王這等言行,兼之各路人馬都有西北之信傳來,知道真有天塹忽成,且如今新北軍已經接掌了北軍城,忠順王底牌盡失。此前見他忽然起兵,還當是另有良策,如今看來,倒像絕路癲狂多些。心裏不禁都打了退堂鼓,這眼見著成了一把毫無益處的買賣,哪個還要賣這個好?便都換了聲氣,正好趁這次忠順王的言辭改掉自家口風,瞬間幾乎全朝主戰起來。如此上下同氣,皇帝自然也順應民意,另起布置不提。
眼見著局勢反轉,信王心裏卻另起了一重膩味。
下了朝跟著誠王迴誠王府,賴在那裏要喝酒。誠王府隻一位側妃,說是側妃,實在比旁人家的正妃還逍遙得多,滿府就她一個女主子,能不自在?這迴聽說信王來府裏要與自家王爺對酌閑談,便立時整治出幾樣精細酒菜來送了去。又度天時配了三兩種酒。
信王見幾個侍從太監抬了酒案進來,細看一迴,對誠王嘆道:「九哥,你這側妃還有什麽不會的不?上迴在母後那裏看著個什麽東西,我看她愛得什麽似的。結果說不是她的,是妃母的。我看不就是個繡活兒嘛,迴家囑咐了一聲兒,一房送去兩三樣,還不夠她樂的?結果,給我臭罵了一頓,說我上趕著打臉……二三十件加一總兒都不及你這側妃的兩根絲……這可是原話,你說我冤不冤,我這孝順還孝順錯了啊!」
信王不說話了。
皇帝才道:「這是一個,還有一個,讓他攪一攪,隻怕泛起的渣滓還不止這一點。這京城附近,多少人經營幾十年,難保沒留下點根底。正好趁這時候都見識見識。省的埋時候長了,都成了毒。」
信王就想起前陣子猿獠嶺的案宗來了,咬牙道:「一個個都不消停!」
誠王道:「心氣哪裏那麽容易平了?也不知道誰,當日還想特特跑去炫耀一番自己嫡子身份……」
信王舉起兩隻手,開始使勁揉自己的臉,一言不發。
又過三日,忠順王自京衛營調動人馬,忽然起兵作亂。一時間,平安州、永寧府、通江碼頭都有人馬響應,連羽林軍中都有內應。
京城人心惶惶,朝堂上各起紛爭。主戰一派,直指忠順王府狼子野心,在京衛營這樣的地方都能一時調動上萬人馬,可見經營日久,早存反意。京城要地,豈容反賊猖狂,隻請聖上速下戰令,剿滅亂黨。
主和一派卻道,忠順王府鎮守邊疆百年,素來忠心耿耿,此次忠順王作亂,恐是一時誤信了讒言,若因此輕啟戰端,一則恐亂了民生,二來分毫不予其改過之機,未免讓北疆軍民心寒。為今之計,正該派了重臣為使,前往勸服,若得兩相得解,化幹戈為玉帛,才是京城之幸,百姓之幸。
如此你來我往,各說各理,哪頭也不肯退讓。漸漸就走了味道,主戰一方道忠順王此前西北戰中,多與漠北有來往,通敵叛國罪名難逃。如今神州得天之助,忠順王是眼見著罪行敗露,才索性撕破了麵皮,到此時候,朝上竟還有人要為之遊說,說不定就是亂黨黨羽。
主和一方哪裏肯受如此汙衊,隻說忠順王府世代鎮守邊陲,功績彪炳,如今無緣無故起兵作亂,其中定有緣由。主戰一方不問情由,便要為戰,不顧陷聖上、朝廷於不義,隻不過是為了能領戰功,再進爵位罷了,才是真正的因私廢公,其心可誅。
誠王聽他們吵著,還得空涼涼地看信王一眼,信王心中好不鬱卒。
朝堂爭執不下,連內閣中亦無法統一意見,皇帝也無法立時決策。哥兒幾個晚間在南書房說事,信王連坐都坐不下來了,隻在中間來迴踱步,揮著袖子嚷嚷:「皇兄!把那幾個老匹夫的親兒子都派去平安州、長泰縣去,不是另有苦衷嘛,好好好,隻看看他究竟是何苦衷吧!一個個腦子裏都進了屎了,還仁德招安呢,我呸!」
誠王道:「好了,你消停會兒。你是看了西北的那些戰報實據,知道那老東西是什麽人。他們可沒見過,自然不知道。隻想著世代鎮守邊疆,於國有功,心思可不就不同。」
信王道:「那怎麽辦,把那老匹夫的事兒都抖出來大家看看?!」
誠王搖頭:「恐怕還不到時候。」
過了幾日,朝上主和派勢盛,皇帝便採納其言,欲遣人前去勸降。這時候主戰派自然不肯出人,最後派了新近投了主和派的一名老臣去了。哪知道此一去,差點沒要了老頭的命。兩軍對壘不斬來使,倒不是忠順王要殺他,實在是他被忠順王一番話氣得差點死過去。
忠順王道自己祖上至今,世代為神州鎮守西北,卻沒料到如今聖上全無容人之量,欲滅忠順一係以全其功。這次更勾結妖人,將北軍數十萬精銳坑殺於天災,其暴虐堪比桀紂。自家世代忠心卻不得善終,三子皆亡於陣前。如今隻拚了這一把老骨頭,誓要將這陰險小人拉下皇位,將其罪行昭告天下,以慰世代英烈。
這話讓這老大人怎麽迴皇帝去?隻好暈死過去了。
好在一旁帶著書錄官,一言不差,都給記下來了。等這話傳了迴來,滿朝皆默,連主和派也說不出話來了。無他,實在是忠順王這話錯漏太過,禁不得一駁。若是當今真如其所說,能使動那等身具改天換地之能的「妖人」,要對付忠順王,何須如此大的動靜?
再一個,如今忠順王這等言行,兼之各路人馬都有西北之信傳來,知道真有天塹忽成,且如今新北軍已經接掌了北軍城,忠順王底牌盡失。此前見他忽然起兵,還當是另有良策,如今看來,倒像絕路癲狂多些。心裏不禁都打了退堂鼓,這眼見著成了一把毫無益處的買賣,哪個還要賣這個好?便都換了聲氣,正好趁這次忠順王的言辭改掉自家口風,瞬間幾乎全朝主戰起來。如此上下同氣,皇帝自然也順應民意,另起布置不提。
眼見著局勢反轉,信王心裏卻另起了一重膩味。
下了朝跟著誠王迴誠王府,賴在那裏要喝酒。誠王府隻一位側妃,說是側妃,實在比旁人家的正妃還逍遙得多,滿府就她一個女主子,能不自在?這迴聽說信王來府裏要與自家王爺對酌閑談,便立時整治出幾樣精細酒菜來送了去。又度天時配了三兩種酒。
信王見幾個侍從太監抬了酒案進來,細看一迴,對誠王嘆道:「九哥,你這側妃還有什麽不會的不?上迴在母後那裏看著個什麽東西,我看她愛得什麽似的。結果說不是她的,是妃母的。我看不就是個繡活兒嘛,迴家囑咐了一聲兒,一房送去兩三樣,還不夠她樂的?結果,給我臭罵了一頓,說我上趕著打臉……二三十件加一總兒都不及你這側妃的兩根絲……這可是原話,你說我冤不冤,我這孝順還孝順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