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坐定了方問道:「這馬又是什麽時候來的?先前也沒見過。」
悅嵐一指媯柳:「就是她弄迴來的。我們也不曉得哪兒來的。管車馬的魯爺爺喜得不成,還特把西莊子上專管牛馬的管事們叫迴來看呢。幾位老爺子差點沒為這個打起來。」
黛玉奇道:「如何還打起來了?」
悅嵐道:「魯爺爺是讓他們看看,顯擺顯擺的。那幾個管事卻想將這馬牽去莊上,道是這樣的馬用來拉車太也糟踐了些。魯爺爺哪裏肯,幾個人加起來也兩百多歲了,還鬧到掌事那裏去。」又指媯柳,「後來這丫頭道就是弄來給姑娘使的,再廢話就殺了吃肉,這才把人唬住了。從那往後啊,魯爺爺見了她都跟見了親孫女似的。」
媯柳撇撇嘴:「沒見識,這幾匹野馬能給姑娘拉車,才是積了德了,下迴轉世或者就得了好處呢!」
黛玉點點她:「我一年才出幾迴門,你巴巴得尋這樣神駿來,不是糟踐呢?原先那幾匹就很好。」
媯柳搖搖頭:「那幾頭太蠢,我懶得訓它們。這兩個就聰明多了。姑娘要不信,隻讓那趕車的婆子下去,我都不用出聲,這車也能好好地到家。」
悅嵐忙止住她:「成了成了,你要賣弄,家裏還不夠你折騰的?這大街上,姑娘坐裏頭,你就消停點兒吧。」黛玉也拍她一下,這才罷了。
到了家裏,容掌事把次日安排同黛玉說了,黛玉聽了,略問幾句便都定了下來,容掌事自讓人去操持。這裏黛玉被一眾丫頭裹去半榭裏坐了。正當風軟時候,旋調好頂棚,四圍垂著輕容薄紗,當風漫舞,更添春意。悅嵐擺好茶盤茶具,凝神靜氣,稍待了片刻,方開始燒水滌壺。剛飲了一道,就見茵茵綠草地上一群人前後排開,手裏捧著提著抱著各色各樣,一起行來。黛玉看看半榭當間擺著的兩張大案,心道「來了」。
果然,先是新製的香,黛玉試了「雪霽」、「春水遠山」、「當窗幽梅」三樣,香韻高雅,三調調和恰如其分。一一贊過,才擺手道:「今兒隻能試這幾樣了,再多了就聞不出好歹來,先收起來,明日再試。」
又有新調的花露胭脂,沾香水粉,潤唇凝膏,笑道:「我不在家裏,你們就不曉得偷個懶?這色*色樣樣的,前次拿去一盒,寶玉見了還直問我討方子呢,直說他怎麽就做不出來這樣顏色。」染香笑著對墨鴿兒道:「下迴要是再有這樣的,你便告訴他,這頭一個竅要,便是萬萬不可讓臭男人沾著。若破了這一件,憑是什麽神仙花朵兒也難成了。」墨鴿兒撇嘴:「我才不來說,不知又招來怎麽鬧呢。」
又捧出七八身衣裳來,黛玉搖頭:「我就算不管事的,也看你們太過靡費了。上迴帶去的還好幾身沒穿呢,那邊府裏也照樣有我的份例。大嫂子四季衣裳也管成定例了,哪裏還經得起你們這麽著。」
青霄幾個不依了,「姑娘,這衣裳做了出來,你嫌我們靡費。我們這般手藝可不是白生來的,當年受了多少苦楚?如今白白呆著荒廢了,那就不靡費了?」
黛玉想了想,不禁笑道:「如此說來,倒還是你們這手藝要緊些。既這麽著,不如替我做幾身老太太太太們的衣裳,我也好拿去敬敬孝心。」
墨鴿兒卻道:「姑娘忘了?老太太從來不穿他們外頭敬來的衣裳。咱們做了去,也是個空頭人情。」
黛玉笑道:「你聽她們說呢!大嫂子做的衣裳,你看老太太可落下過?到底得看東西得看人。咱們這裏做的,定然無礙。」
青霄幾個齊聲應了這事,又上來拿了衣裳讓黛玉挑揀明日穿著。黛玉卻道:「明日也沒什麽旁人,老太太原還說讓鳳姐姐來幫我招唿。我想著,一來鳳姐姐那裏本就事多也忙,二來這迴戴夫人攜了戴家姑娘來,本也慮到了我家中情形,我又何必多事。這麽著,不過我們二三人,倒不用撐什麽場麵了。衣裳也不要太過打眼的,隻莊重些便成。」
晚間同辛嬤嬤一說,辛嬤嬤也是這個意思。果然第二日,戴夫人攜女同來,也是一色平常出客打扮,見了黛玉這般人品,哪裏會有不喜歡的。在花廳開了小席,倒說了足半日的話,至晚方走,也算賓主盡歡。
再說王子騰府中大宴,賈王史薛四家自來聯絡有親,史湘雲同堂姐妹幾個自然也到了。眾人相見,自有一番言說。寶玉在外頭席麵上,卻是難見了。宴中時,不免說起寶玉在外頭不知怎樣情狀,湘雲想到了黛玉,便道:「如此今日我們幾個都來了這裏,林姐姐一個人在家裏可怪孤單的。」探春道:「哪裏會孤單?身邊光大丫頭就四個了,這還不算林府裏沒帶來的,又有貼心的隨侍嬤嬤,一群人圍著轉呢。」惜春也道:「孤單,清靜還差不多。」迎春在桌下偷偷拽拽她衣袖。寶釵一笑道:「還有大嫂子在,如今稻香村裏點花種菜的,正熱鬧呢。」正說著話,一邊石家和牛家的姑娘們過來敬酒說話,便歇了話頭。
辭別時,寶玉想叫湘雲一同走,史侯夫人笑道:「這什麽東西都沒帶呢,不如明日再來接她吧。」鳳姐也勸,這才罷了。
路上,寶釵同薛姨媽一車坐著,鳳姐帶著寶玉另坐一車,迎春探春惜春同車。薛姨媽攏了攏寶釵的頭髮,低了聲道:「要還在南邊呆著,常日裏飲宴,哪裏見得著這樣身份的人?這也是你姨媽一力勸我來京的一個緣故。」寶釵點點頭,薛姨媽又道:「方才有幾家太太都問起你,有幾個都問到你舅母跟前去了。你舅母方才特把我拉到一邊說這事兒來,直誇你。」寶釵笑道:「不過是舅母疼我們罷了。」薛姨媽笑道:「你這話也隻對了一半,要說你舅母可不是隨口肯誇人的性子。」說了又說起幾件陳年舊事來,寶釵便在一旁細細聽著。
悅嵐一指媯柳:「就是她弄迴來的。我們也不曉得哪兒來的。管車馬的魯爺爺喜得不成,還特把西莊子上專管牛馬的管事們叫迴來看呢。幾位老爺子差點沒為這個打起來。」
黛玉奇道:「如何還打起來了?」
悅嵐道:「魯爺爺是讓他們看看,顯擺顯擺的。那幾個管事卻想將這馬牽去莊上,道是這樣的馬用來拉車太也糟踐了些。魯爺爺哪裏肯,幾個人加起來也兩百多歲了,還鬧到掌事那裏去。」又指媯柳,「後來這丫頭道就是弄來給姑娘使的,再廢話就殺了吃肉,這才把人唬住了。從那往後啊,魯爺爺見了她都跟見了親孫女似的。」
媯柳撇撇嘴:「沒見識,這幾匹野馬能給姑娘拉車,才是積了德了,下迴轉世或者就得了好處呢!」
黛玉點點她:「我一年才出幾迴門,你巴巴得尋這樣神駿來,不是糟踐呢?原先那幾匹就很好。」
媯柳搖搖頭:「那幾頭太蠢,我懶得訓它們。這兩個就聰明多了。姑娘要不信,隻讓那趕車的婆子下去,我都不用出聲,這車也能好好地到家。」
悅嵐忙止住她:「成了成了,你要賣弄,家裏還不夠你折騰的?這大街上,姑娘坐裏頭,你就消停點兒吧。」黛玉也拍她一下,這才罷了。
到了家裏,容掌事把次日安排同黛玉說了,黛玉聽了,略問幾句便都定了下來,容掌事自讓人去操持。這裏黛玉被一眾丫頭裹去半榭裏坐了。正當風軟時候,旋調好頂棚,四圍垂著輕容薄紗,當風漫舞,更添春意。悅嵐擺好茶盤茶具,凝神靜氣,稍待了片刻,方開始燒水滌壺。剛飲了一道,就見茵茵綠草地上一群人前後排開,手裏捧著提著抱著各色各樣,一起行來。黛玉看看半榭當間擺著的兩張大案,心道「來了」。
果然,先是新製的香,黛玉試了「雪霽」、「春水遠山」、「當窗幽梅」三樣,香韻高雅,三調調和恰如其分。一一贊過,才擺手道:「今兒隻能試這幾樣了,再多了就聞不出好歹來,先收起來,明日再試。」
又有新調的花露胭脂,沾香水粉,潤唇凝膏,笑道:「我不在家裏,你們就不曉得偷個懶?這色*色樣樣的,前次拿去一盒,寶玉見了還直問我討方子呢,直說他怎麽就做不出來這樣顏色。」染香笑著對墨鴿兒道:「下迴要是再有這樣的,你便告訴他,這頭一個竅要,便是萬萬不可讓臭男人沾著。若破了這一件,憑是什麽神仙花朵兒也難成了。」墨鴿兒撇嘴:「我才不來說,不知又招來怎麽鬧呢。」
又捧出七八身衣裳來,黛玉搖頭:「我就算不管事的,也看你們太過靡費了。上迴帶去的還好幾身沒穿呢,那邊府裏也照樣有我的份例。大嫂子四季衣裳也管成定例了,哪裏還經得起你們這麽著。」
青霄幾個不依了,「姑娘,這衣裳做了出來,你嫌我們靡費。我們這般手藝可不是白生來的,當年受了多少苦楚?如今白白呆著荒廢了,那就不靡費了?」
黛玉想了想,不禁笑道:「如此說來,倒還是你們這手藝要緊些。既這麽著,不如替我做幾身老太太太太們的衣裳,我也好拿去敬敬孝心。」
墨鴿兒卻道:「姑娘忘了?老太太從來不穿他們外頭敬來的衣裳。咱們做了去,也是個空頭人情。」
黛玉笑道:「你聽她們說呢!大嫂子做的衣裳,你看老太太可落下過?到底得看東西得看人。咱們這裏做的,定然無礙。」
青霄幾個齊聲應了這事,又上來拿了衣裳讓黛玉挑揀明日穿著。黛玉卻道:「明日也沒什麽旁人,老太太原還說讓鳳姐姐來幫我招唿。我想著,一來鳳姐姐那裏本就事多也忙,二來這迴戴夫人攜了戴家姑娘來,本也慮到了我家中情形,我又何必多事。這麽著,不過我們二三人,倒不用撐什麽場麵了。衣裳也不要太過打眼的,隻莊重些便成。」
晚間同辛嬤嬤一說,辛嬤嬤也是這個意思。果然第二日,戴夫人攜女同來,也是一色平常出客打扮,見了黛玉這般人品,哪裏會有不喜歡的。在花廳開了小席,倒說了足半日的話,至晚方走,也算賓主盡歡。
再說王子騰府中大宴,賈王史薛四家自來聯絡有親,史湘雲同堂姐妹幾個自然也到了。眾人相見,自有一番言說。寶玉在外頭席麵上,卻是難見了。宴中時,不免說起寶玉在外頭不知怎樣情狀,湘雲想到了黛玉,便道:「如此今日我們幾個都來了這裏,林姐姐一個人在家裏可怪孤單的。」探春道:「哪裏會孤單?身邊光大丫頭就四個了,這還不算林府裏沒帶來的,又有貼心的隨侍嬤嬤,一群人圍著轉呢。」惜春也道:「孤單,清靜還差不多。」迎春在桌下偷偷拽拽她衣袖。寶釵一笑道:「還有大嫂子在,如今稻香村裏點花種菜的,正熱鬧呢。」正說著話,一邊石家和牛家的姑娘們過來敬酒說話,便歇了話頭。
辭別時,寶玉想叫湘雲一同走,史侯夫人笑道:「這什麽東西都沒帶呢,不如明日再來接她吧。」鳳姐也勸,這才罷了。
路上,寶釵同薛姨媽一車坐著,鳳姐帶著寶玉另坐一車,迎春探春惜春同車。薛姨媽攏了攏寶釵的頭髮,低了聲道:「要還在南邊呆著,常日裏飲宴,哪裏見得著這樣身份的人?這也是你姨媽一力勸我來京的一個緣故。」寶釵點點頭,薛姨媽又道:「方才有幾家太太都問起你,有幾個都問到你舅母跟前去了。你舅母方才特把我拉到一邊說這事兒來,直誇你。」寶釵笑道:「不過是舅母疼我們罷了。」薛姨媽笑道:「你這話也隻對了一半,要說你舅母可不是隨口肯誇人的性子。」說了又說起幾件陳年舊事來,寶釵便在一旁細細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