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 知青的快樂生活 17
溫馨拎著兩桶水進了屋,然後先把地麵都浸濕了。防止等下掃地的時候楊灰。
然後拿出了一個搪瓷盆,倒上水開始抹灰。這個盆以後就當洗腳盆了。現在用來抹灰也不心疼。
衛生搞得差不多了,再看看還差什麽。
缺的東西還挺多的。大概記了一下,背著斜挎包就出門了。
門窗都開著,換換空氣。
在路上問了幾個小朋友,分了幾顆糖,找到了大隊長家。
周為民送完牛,去地裏轉了一圈,才到家。這會兒正坐在堂屋休息呢。
溫馨在院門外喊“大隊長在家嗎?”
“誰呀?”是大隊長媳婦,也是村婦女主任。
“嬸子你好,我是新來的知青,來找大隊長的。”
“哎,哎,好,快進來,你叫我翠花嬸就行了。這姑娘長得真俊。”
溫馨不好意思的低著頭進來了。
“是誰來了?”
“隊長大叔,是我,李夢舒。”
“哦,小李同誌,有什麽事嗎?”
“叔,我這剛來,屋裏缺了很多東西,您看應該找誰換合適?”
“如果是家具一類的找木匠就行了。還需要什麽不?”
“還需要炕席,草席,提籃,背筐,帽子什麽的。”
旁邊的翠花嬸說到“哎呦,這些東西我們家就有,我二兒子可是編織好手,縣裏還時不時的叫他過去給其他村裏教編織。家裏的這些草編都把一個房間塞滿了。我都不知道怎麽處理了。嬸兒帶你去。看上什麽送你了。”
話是這麽說的,可溫馨怎麽可能白要呢?
趕忙說到“那怎麽行,我想換很多東西,不能叫嬸兒吃虧不是。要不我拿票和您換?”
要說現在的農村最缺的是什麽?那就是票據了。
像布票,糖票,工業卷什麽的。
比如糖票,農村戶口一家一年隻有半斤。
至於布票,工業卷更是沒有。村民一般都是在趕集的時候和人淘換的。
所以溫馨在來以前換了很多票據。
果然翠花嬸聽了這話,更熱情了。
帶著溫馨來到倉房。一樣一樣介紹起了用途。
雖然溫馨從小和爺奶在農村長大,但有些東西還真沒見過。
而且這些應該是都要拿去賣的,所以都做的很精致。
最後挑了兩個炕席,一個草席,草簾,兩個中型的背筐,籃子,簸箕,扇子,帶蓋子的方形收納筐,饅頭筐。
饅頭筐是村裏的叫法,翠花嬸說這個大家都用來裝饅頭的,所以才這麽叫。
但在溫馨看來這個半米直徑的圓形矮筐用處很多,就多要了幾個。
看著這麽一大堆的東西,溫馨犯難了。這怎麽帶迴去?
翠花嬸拍著胸脯說,不用擔心,等下兒子下工了用板車給她送過去。
“那真是謝謝翠花嬸了,您看這些都怎麽算。要不我還是用錢買吧,這麽多東西也不能叫你們吃虧不是?”
“都是用地裏不要的草編的,哪裏要錢了?你要是過意不去就給嬸換些糖票,布票啥的。我閨女馬上就要生了,這眼看著要做月子,可紅糖啥的還沒有弄到呢。哎呦,把我愁的呦。”
“嬸兒,你看這樣行嗎?我那兒還有半斤紅糖,先給你拿著,再換給你一張糖票,一張布票和兩塊錢。您看這樣可以嗎?”
“哎呦,可以可以,你可是幫了我大忙了。”
“哪裏啊,我這剛來,什麽都沒有的,您和大隊長才是給我幫了大忙。”
兩人互吹著。翠花嬸兒說要帶她去木匠家裏,買了什麽就一起給她拉過去。那感情好啊!!
木匠是隊長本家的一個叔叔,因為小時候摔斷了腿沒有及時治療,落下了殘疾。
不能下地了就學了一門木匠手藝,來養活自己。
而他也有這方麵的天賦,手藝不錯,十裏八村的都找他來打家具啥的。
後來更是取了媳婦,生了兩個兒子。孫子都有了仨。
現在大兒子跟他學手藝。
到了門口翠花嬸就扯開嗓子喊上了“三叔,三叔,在家不?”
一個中年漢子迎出來開了虛掩的門“二嫂”
“你爹在不,有知青找你爹打家具。”
“在!後院呢。”
隨嬸子來到後院,院子裏擺了很多半成品的家具,地上都是木屑。
“三叔,這是新來的知青,屋裏啥都沒有,來置辦點家具的。”
“嗯,去倉房裏挑吧,沒有的隻能現做了。”
“好嘞。”
翠花嬸熟門熟路的帶著溫馨進了旁邊的一間倉庫。
裏麵都是家具,雖沒有城裏那麽精致,但都結實耐用。做工也不錯,邊邊角角的都磨得很平整,不會有毛刺。
溫馨挑了一個炕琴,一個衣櫃,一個臉盆架,炕桌,書桌,高腳板凳,矮腳板凳,木桶。
這些都有成品,直接搬出去就可以了。
最後一起花了十塊錢。
然後溫馨跟在大栓叔後麵迴了知青點。
大栓就是剛迎出來的中年。
大家看到她帶迴來的東西,震驚了。
這才多大一會兒,家夥什就已經置辦齊了。
忙問在哪裏弄的。
溫馨說了,大家也很意動。
就結伴一起去了,說實話打掃完房間,看著空空的,很是別扭。
反正以後也是要置辦的,現在都弄好,還能先享受。
搬完家具,溫馨又裏裏外外的擦了一遍。
然後去廚房燒水,打算洗個澡,做火車三天了,她感覺自己要餿了。
洗完澡出來,大家也都陸續迴來了。
聽陳媛媛說,大家幾乎把隊長家和木匠家倉庫裏的存貨搬空了。
這樣她還缺了很多東西,隻能等。
還是溫馨聰明,早早的就過去了。
說著話下工時間到了,老知青們陸續的迴來了。
老知青有十個人,現在住在知青院裏的就隻有六人了。
其他四人都和村民結婚搬到了村裏。
大家又互相介紹了一下。
“大家好,我叫王芳,今年26歲了,下鄉也六年了。應該都比你們大,你們就叫我芳姐吧!”
王芳是和王建設同一批下鄉的,他們那一批就剩了他們倆。一直堅持著,對迴城還抱有著希望。
還有一位女同誌叫柳香芹。21歲,下鄉兩年了。是非常容易害羞的女孩。
其他四人都是男知青,王建設已經認識過了。
還有徐明,趙向東,張程都下鄉三年了。
溫馨問出最關心的問題“芳姐,咱們是怎麽吃飯的呀!”
“吃飯都是拿自己的飯盒裝了自己的份量,一起上鍋蒸的。菜的話就是院子裏的這些。想吃點別的菜就隻能和老鄉換了。做飯是輪流的一人做一天。”
溫馨鬆了一口氣,幸好不是吃大鍋飯。
“還有,我們知青院男同誌比較多,所以像砍柴,挑水,種菜的活兒都是男同誌做,我們女同誌隻要負責做飯就可以了。”
溫馨拎著兩桶水進了屋,然後先把地麵都浸濕了。防止等下掃地的時候楊灰。
然後拿出了一個搪瓷盆,倒上水開始抹灰。這個盆以後就當洗腳盆了。現在用來抹灰也不心疼。
衛生搞得差不多了,再看看還差什麽。
缺的東西還挺多的。大概記了一下,背著斜挎包就出門了。
門窗都開著,換換空氣。
在路上問了幾個小朋友,分了幾顆糖,找到了大隊長家。
周為民送完牛,去地裏轉了一圈,才到家。這會兒正坐在堂屋休息呢。
溫馨在院門外喊“大隊長在家嗎?”
“誰呀?”是大隊長媳婦,也是村婦女主任。
“嬸子你好,我是新來的知青,來找大隊長的。”
“哎,哎,好,快進來,你叫我翠花嬸就行了。這姑娘長得真俊。”
溫馨不好意思的低著頭進來了。
“是誰來了?”
“隊長大叔,是我,李夢舒。”
“哦,小李同誌,有什麽事嗎?”
“叔,我這剛來,屋裏缺了很多東西,您看應該找誰換合適?”
“如果是家具一類的找木匠就行了。還需要什麽不?”
“還需要炕席,草席,提籃,背筐,帽子什麽的。”
旁邊的翠花嬸說到“哎呦,這些東西我們家就有,我二兒子可是編織好手,縣裏還時不時的叫他過去給其他村裏教編織。家裏的這些草編都把一個房間塞滿了。我都不知道怎麽處理了。嬸兒帶你去。看上什麽送你了。”
話是這麽說的,可溫馨怎麽可能白要呢?
趕忙說到“那怎麽行,我想換很多東西,不能叫嬸兒吃虧不是。要不我拿票和您換?”
要說現在的農村最缺的是什麽?那就是票據了。
像布票,糖票,工業卷什麽的。
比如糖票,農村戶口一家一年隻有半斤。
至於布票,工業卷更是沒有。村民一般都是在趕集的時候和人淘換的。
所以溫馨在來以前換了很多票據。
果然翠花嬸聽了這話,更熱情了。
帶著溫馨來到倉房。一樣一樣介紹起了用途。
雖然溫馨從小和爺奶在農村長大,但有些東西還真沒見過。
而且這些應該是都要拿去賣的,所以都做的很精致。
最後挑了兩個炕席,一個草席,草簾,兩個中型的背筐,籃子,簸箕,扇子,帶蓋子的方形收納筐,饅頭筐。
饅頭筐是村裏的叫法,翠花嬸說這個大家都用來裝饅頭的,所以才這麽叫。
但在溫馨看來這個半米直徑的圓形矮筐用處很多,就多要了幾個。
看著這麽一大堆的東西,溫馨犯難了。這怎麽帶迴去?
翠花嬸拍著胸脯說,不用擔心,等下兒子下工了用板車給她送過去。
“那真是謝謝翠花嬸了,您看這些都怎麽算。要不我還是用錢買吧,這麽多東西也不能叫你們吃虧不是?”
“都是用地裏不要的草編的,哪裏要錢了?你要是過意不去就給嬸換些糖票,布票啥的。我閨女馬上就要生了,這眼看著要做月子,可紅糖啥的還沒有弄到呢。哎呦,把我愁的呦。”
“嬸兒,你看這樣行嗎?我那兒還有半斤紅糖,先給你拿著,再換給你一張糖票,一張布票和兩塊錢。您看這樣可以嗎?”
“哎呦,可以可以,你可是幫了我大忙了。”
“哪裏啊,我這剛來,什麽都沒有的,您和大隊長才是給我幫了大忙。”
兩人互吹著。翠花嬸兒說要帶她去木匠家裏,買了什麽就一起給她拉過去。那感情好啊!!
木匠是隊長本家的一個叔叔,因為小時候摔斷了腿沒有及時治療,落下了殘疾。
不能下地了就學了一門木匠手藝,來養活自己。
而他也有這方麵的天賦,手藝不錯,十裏八村的都找他來打家具啥的。
後來更是取了媳婦,生了兩個兒子。孫子都有了仨。
現在大兒子跟他學手藝。
到了門口翠花嬸就扯開嗓子喊上了“三叔,三叔,在家不?”
一個中年漢子迎出來開了虛掩的門“二嫂”
“你爹在不,有知青找你爹打家具。”
“在!後院呢。”
隨嬸子來到後院,院子裏擺了很多半成品的家具,地上都是木屑。
“三叔,這是新來的知青,屋裏啥都沒有,來置辦點家具的。”
“嗯,去倉房裏挑吧,沒有的隻能現做了。”
“好嘞。”
翠花嬸熟門熟路的帶著溫馨進了旁邊的一間倉庫。
裏麵都是家具,雖沒有城裏那麽精致,但都結實耐用。做工也不錯,邊邊角角的都磨得很平整,不會有毛刺。
溫馨挑了一個炕琴,一個衣櫃,一個臉盆架,炕桌,書桌,高腳板凳,矮腳板凳,木桶。
這些都有成品,直接搬出去就可以了。
最後一起花了十塊錢。
然後溫馨跟在大栓叔後麵迴了知青點。
大栓就是剛迎出來的中年。
大家看到她帶迴來的東西,震驚了。
這才多大一會兒,家夥什就已經置辦齊了。
忙問在哪裏弄的。
溫馨說了,大家也很意動。
就結伴一起去了,說實話打掃完房間,看著空空的,很是別扭。
反正以後也是要置辦的,現在都弄好,還能先享受。
搬完家具,溫馨又裏裏外外的擦了一遍。
然後去廚房燒水,打算洗個澡,做火車三天了,她感覺自己要餿了。
洗完澡出來,大家也都陸續迴來了。
聽陳媛媛說,大家幾乎把隊長家和木匠家倉庫裏的存貨搬空了。
這樣她還缺了很多東西,隻能等。
還是溫馨聰明,早早的就過去了。
說著話下工時間到了,老知青們陸續的迴來了。
老知青有十個人,現在住在知青院裏的就隻有六人了。
其他四人都和村民結婚搬到了村裏。
大家又互相介紹了一下。
“大家好,我叫王芳,今年26歲了,下鄉也六年了。應該都比你們大,你們就叫我芳姐吧!”
王芳是和王建設同一批下鄉的,他們那一批就剩了他們倆。一直堅持著,對迴城還抱有著希望。
還有一位女同誌叫柳香芹。21歲,下鄉兩年了。是非常容易害羞的女孩。
其他四人都是男知青,王建設已經認識過了。
還有徐明,趙向東,張程都下鄉三年了。
溫馨問出最關心的問題“芳姐,咱們是怎麽吃飯的呀!”
“吃飯都是拿自己的飯盒裝了自己的份量,一起上鍋蒸的。菜的話就是院子裏的這些。想吃點別的菜就隻能和老鄉換了。做飯是輪流的一人做一天。”
溫馨鬆了一口氣,幸好不是吃大鍋飯。
“還有,我們知青院男同誌比較多,所以像砍柴,挑水,種菜的活兒都是男同誌做,我們女同誌隻要負責做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