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富餘年二樓的一個包廂裏。
臨海縣衙裏的幾位老人,除了老曹頭其他五人都在。
“張大人你老見多識廣,你說咱們這位新來的知縣大人如何,能在咱們這兒待多久,咱們真要去配合他嗎,怎麽配合啊?”說話的人是孟大虎,他有事從來不喜歡憋在心裏。
“我看這位寧大人好像還挺有本事的,去一趟府城,不光把經費要出來了,還多要迴來三百兩銀子。”守門官侯五一臉興奮的說道。
他現在看新來的知縣大人是怎麽看怎麽順眼。自己介紹幾個哥哥過來維修縣衙的房屋,大人沒多問一句話便將這活計交給了大哥他們,還直接給了五十兩銀子做先期款。
雖然這活大哥沒賺多少錢,但知縣大人這份信任也足矣讓他受寵若驚了,而且也讓他在家裏人尤其是幾個哥哥麵前感覺特有麵子。
侯家有親兄弟五個,侯五是家裏最小的兒子。俗話說的好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他最小所以也是兄弟幾個當中最得寵的。可是自從幾個哥哥先後結婚後,孩子一個一個的往外蹦,家裏的日子變的越發艱難起來。
等他成婚後他不想和幾個哥哥一樣做泥瓦匠,想讓老娘給他謀個差事。後來家裏花錢托人他如願謀了個守城門的差事,但因為花了不少錢,惹得幾個哥嫂開始對他不滿。
本來以為自己有了差事,就能自力更生自己養家了。剛開始那兩年還好,那時臨海縣還有城門,自己這個城門官多少還有點油水,哪怕是每天進城的菜農給自己兩把小菜,自己家當天就不用再花錢買了,天長日久,積少成多,一年下來也能省下不少。
上麵有規定,帶貨物進城的老百姓一次需繳納兩個銅板的進城費,如有車馬加收兩個銅板,如果不帶貨物是不需要繳納進城費的。可不知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他發現帶東西進城賣的老百姓越來越少了,一天下來有時隻能收上來幾個銅板。
他家已經開始花錢買菜吃了,以前一個月一兩銀子的俸祿還勉強夠花,現在已經開始捉襟見肘了,不得已隻得迴去和爹娘哭窮,娘心疼他,自然少不了私下補貼他,後來被幾個哥哥嫂嫂知道後,對他就更加不滿起來。
直到今年春天,給大哥介紹了維修縣衙的活後,幾個哥哥才對他有了好臉色,然後前幾天又把大哥他們叫來繼續修葺縣衙,這次比上次的活還多,幾個哥哥現在看見他也會關心的說上幾句話了。
所以在侯五心裏他期望寧子謙在臨海縣待的時間能長一些,要是個真有本事的那就再好不過了。
“今天叫你們幾個來也是想問問你們的意見,我年紀大了,頂多再幹個兩三年也就到頭了,再怎麽折騰也就這樣了。你們比我年輕,還有奔頭,你們要是想賭一把那以後做事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渾水摸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了。
我看咱們這位新來的知縣大人魄力不小,也確實是想在臨海縣做出一番成就來,要不然不能一來就先自己掏錢修房子。
我在臨海縣幹了快三十年了,三十年前啥樣,現在還是啥樣,除了房屋街道更破舊了之外,老百姓的日子是一點都沒有起色啊。”說到這裏張縣丞的臉上露出了迷茫之色。
想當初他考中舉人後,又接連參加了三次會試,但都屢試不中,灰心喪氣之後,便直接補了官,被派到了臨海縣做縣丞。他老家離著臨海縣不遠,所以當時也沒多想,就高高興興的來上任了。
可是到了後,他才知道這臨海縣實在是太窮了,也曾想過輔佐知縣大人好好發展臨海縣,讓當地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但是這些被分派到臨海縣的知縣大人們有的來後就開始四處托人求關係打點,想要離開臨海縣,根本就不關心政務。
有的倒是一腔熱血上任之後盡心竭力想為臨海縣做些實事,紛紛出台各項致富政策,但奈何能力有限,最後都無疾而終,而且反到把老百姓的積極性給折騰沒了。
可以說他們這就是鐵打的臨海,流水的知縣,這三十年來他送走了不下二十位知縣大人,做的最長的就是上一任知縣吳大人了,但是他在任的那些年臨海縣是一點都沒發展起來。
他原來也曾想換個地方,但奈何一沒有門路,二沒有錢啊,後來年紀漸漸大了,家小也都搬了過來,慢慢的也就熄了這個念頭了,隻想平平穩穩的做到告老還鄉。
“我一個仵作,問我死人的事我清楚,其他的事我可什麽都不知道。”陳仵作悶悶的說道。
陳仵作原名陳通,三十多歲的年紀,子承父業接了陳老爹的職位,至今還沒成家。因為有個當仵作的爹,所以陳通自小就和屍體打交道,給他爹打下手。別的小孩都怕他,也沒人敢和他玩,再加上父親也是個不善言辭的人,所以就養成他沉默寡言的性子。
長大後也很少和其他人來往,一是他自己不喜,二也是怕被別人嫌棄。他平時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城外的義莊,看守義莊的沈老頭是他爹的生前好友,現在也成了唯一一個能和他說的上話的人。
最近半年因為沒發俸祿,不得已,陳通才接了份殺豬的差事,現在俸祿到手了,差事自然也就不用再幹了。
陳通對於誰當知縣都是無所謂的態度,隻要給他按月發錢就行。
“陳大哥,知縣大人說是讓咱們配合他,也就是想要咱們一個態度罷了。”這迴說話的人是王文書。
王文書原名王昌盛,是一名秀才,因為家境貧寒,後來無力再參加科舉考試,機緣巧合之下在縣衙謀得了一個文書的職位,當時想的是先在縣衙裏做上幾年,等手裏有了錢後再繼續去參加科考。
可是當初想的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堂堂一個縣衙,竟然連自己那點微薄的俸祿都不能按時發下來,生活都不能維持,還何談抱負。
一晃七八年過去了,當初和他一起進來的那幾位早已經離開了,隻剩下他一人,當然走的那幾位無一不是去了更好的地方發展去了,也隻有他這種沒權沒勢的窮秀才會一直本本分分的待在這裏熬日子。
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每月能按時發放俸祿,如果新來的知縣大人能做到這一點,他一定會盡心盡力去做事的。
“我一個大老粗,不懂那麽多,你們說怎麽著就怎麽著,讓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孟大虎知道自己腦子不好使,所以也不喜歡多費腦子想事。
“看來你們對寧大人的印象都不錯,那咱們就都盡自己的本份,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張縣丞拿起麵前已經涼掉的茶水直接一飲而盡。如果這寧子謙真的是個有本事的,自己最後這幾年也會盡力去輔佐他的,就當是為臨海縣百姓盡自己最後一份力了。
臨海縣衙裏的幾位老人,除了老曹頭其他五人都在。
“張大人你老見多識廣,你說咱們這位新來的知縣大人如何,能在咱們這兒待多久,咱們真要去配合他嗎,怎麽配合啊?”說話的人是孟大虎,他有事從來不喜歡憋在心裏。
“我看這位寧大人好像還挺有本事的,去一趟府城,不光把經費要出來了,還多要迴來三百兩銀子。”守門官侯五一臉興奮的說道。
他現在看新來的知縣大人是怎麽看怎麽順眼。自己介紹幾個哥哥過來維修縣衙的房屋,大人沒多問一句話便將這活計交給了大哥他們,還直接給了五十兩銀子做先期款。
雖然這活大哥沒賺多少錢,但知縣大人這份信任也足矣讓他受寵若驚了,而且也讓他在家裏人尤其是幾個哥哥麵前感覺特有麵子。
侯家有親兄弟五個,侯五是家裏最小的兒子。俗話說的好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他最小所以也是兄弟幾個當中最得寵的。可是自從幾個哥哥先後結婚後,孩子一個一個的往外蹦,家裏的日子變的越發艱難起來。
等他成婚後他不想和幾個哥哥一樣做泥瓦匠,想讓老娘給他謀個差事。後來家裏花錢托人他如願謀了個守城門的差事,但因為花了不少錢,惹得幾個哥嫂開始對他不滿。
本來以為自己有了差事,就能自力更生自己養家了。剛開始那兩年還好,那時臨海縣還有城門,自己這個城門官多少還有點油水,哪怕是每天進城的菜農給自己兩把小菜,自己家當天就不用再花錢買了,天長日久,積少成多,一年下來也能省下不少。
上麵有規定,帶貨物進城的老百姓一次需繳納兩個銅板的進城費,如有車馬加收兩個銅板,如果不帶貨物是不需要繳納進城費的。可不知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他發現帶東西進城賣的老百姓越來越少了,一天下來有時隻能收上來幾個銅板。
他家已經開始花錢買菜吃了,以前一個月一兩銀子的俸祿還勉強夠花,現在已經開始捉襟見肘了,不得已隻得迴去和爹娘哭窮,娘心疼他,自然少不了私下補貼他,後來被幾個哥哥嫂嫂知道後,對他就更加不滿起來。
直到今年春天,給大哥介紹了維修縣衙的活後,幾個哥哥才對他有了好臉色,然後前幾天又把大哥他們叫來繼續修葺縣衙,這次比上次的活還多,幾個哥哥現在看見他也會關心的說上幾句話了。
所以在侯五心裏他期望寧子謙在臨海縣待的時間能長一些,要是個真有本事的那就再好不過了。
“今天叫你們幾個來也是想問問你們的意見,我年紀大了,頂多再幹個兩三年也就到頭了,再怎麽折騰也就這樣了。你們比我年輕,還有奔頭,你們要是想賭一把那以後做事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渾水摸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了。
我看咱們這位新來的知縣大人魄力不小,也確實是想在臨海縣做出一番成就來,要不然不能一來就先自己掏錢修房子。
我在臨海縣幹了快三十年了,三十年前啥樣,現在還是啥樣,除了房屋街道更破舊了之外,老百姓的日子是一點都沒有起色啊。”說到這裏張縣丞的臉上露出了迷茫之色。
想當初他考中舉人後,又接連參加了三次會試,但都屢試不中,灰心喪氣之後,便直接補了官,被派到了臨海縣做縣丞。他老家離著臨海縣不遠,所以當時也沒多想,就高高興興的來上任了。
可是到了後,他才知道這臨海縣實在是太窮了,也曾想過輔佐知縣大人好好發展臨海縣,讓當地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但是這些被分派到臨海縣的知縣大人們有的來後就開始四處托人求關係打點,想要離開臨海縣,根本就不關心政務。
有的倒是一腔熱血上任之後盡心竭力想為臨海縣做些實事,紛紛出台各項致富政策,但奈何能力有限,最後都無疾而終,而且反到把老百姓的積極性給折騰沒了。
可以說他們這就是鐵打的臨海,流水的知縣,這三十年來他送走了不下二十位知縣大人,做的最長的就是上一任知縣吳大人了,但是他在任的那些年臨海縣是一點都沒發展起來。
他原來也曾想換個地方,但奈何一沒有門路,二沒有錢啊,後來年紀漸漸大了,家小也都搬了過來,慢慢的也就熄了這個念頭了,隻想平平穩穩的做到告老還鄉。
“我一個仵作,問我死人的事我清楚,其他的事我可什麽都不知道。”陳仵作悶悶的說道。
陳仵作原名陳通,三十多歲的年紀,子承父業接了陳老爹的職位,至今還沒成家。因為有個當仵作的爹,所以陳通自小就和屍體打交道,給他爹打下手。別的小孩都怕他,也沒人敢和他玩,再加上父親也是個不善言辭的人,所以就養成他沉默寡言的性子。
長大後也很少和其他人來往,一是他自己不喜,二也是怕被別人嫌棄。他平時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城外的義莊,看守義莊的沈老頭是他爹的生前好友,現在也成了唯一一個能和他說的上話的人。
最近半年因為沒發俸祿,不得已,陳通才接了份殺豬的差事,現在俸祿到手了,差事自然也就不用再幹了。
陳通對於誰當知縣都是無所謂的態度,隻要給他按月發錢就行。
“陳大哥,知縣大人說是讓咱們配合他,也就是想要咱們一個態度罷了。”這迴說話的人是王文書。
王文書原名王昌盛,是一名秀才,因為家境貧寒,後來無力再參加科舉考試,機緣巧合之下在縣衙謀得了一個文書的職位,當時想的是先在縣衙裏做上幾年,等手裏有了錢後再繼續去參加科考。
可是當初想的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堂堂一個縣衙,竟然連自己那點微薄的俸祿都不能按時發下來,生活都不能維持,還何談抱負。
一晃七八年過去了,當初和他一起進來的那幾位早已經離開了,隻剩下他一人,當然走的那幾位無一不是去了更好的地方發展去了,也隻有他這種沒權沒勢的窮秀才會一直本本分分的待在這裏熬日子。
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每月能按時發放俸祿,如果新來的知縣大人能做到這一點,他一定會盡心盡力去做事的。
“我一個大老粗,不懂那麽多,你們說怎麽著就怎麽著,讓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孟大虎知道自己腦子不好使,所以也不喜歡多費腦子想事。
“看來你們對寧大人的印象都不錯,那咱們就都盡自己的本份,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張縣丞拿起麵前已經涼掉的茶水直接一飲而盡。如果這寧子謙真的是個有本事的,自己最後這幾年也會盡力去輔佐他的,就當是為臨海縣百姓盡自己最後一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