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空白處填寫需要說明的內容,如果沒有就寫‘無’”。
聽著這冰冷的聲音,承業簡單想了一下,看了看旁邊的秋怡。
“我沒有要說明的!”秋怡鐵青著臉色說道,順便用略微發抖的手縷了一下頭發,極力表現出鎮定。
“那我也沒有要說明的。就寫‘無’了”!承業迴應道。
這是一份空白的離婚協議書!
劇情翻轉的如此之快,以至讓人錯愕。親愛的讀者,我還是倒迴去慢慢說吧。
婚前的所有準備都是神速的,包括結婚證。
原因很奇怪,是因為秋怡和她的父母吵架了。雖然工作環境一樣,生活目標相似,但處理問題的方法和過程卻真的不一樣。
她的父母希望再相處一下,不要急於做決定,而且對於誰出房子這件事頗有微辭,這小子何德何能,占了這麽大的便宜,以後親戚朋友問起來,好說不好聽啊;秋怡卻堅持在自由婚姻中的主導地位不動搖,堅信自己的眼光和想法,對於父母的顧慮早已拋之腦後,她認為那些房子之類的事,隻能是她手中的籌碼,而且已經恰到好處的用上了。
吵架升級的結果就是秋怡找承業哭訴。
承業真的是沒有辦法,心裏想說又不敢說,說多了都得罪不起。唯一能做的就是哄,還以為能哄過去。
“我們去領結婚證吧!”秋怡突然冒出這麽一句,嚇了承業一跳。
“哦!”
“哦!”
“哦!”
“好吧!”
承業大腦在飛快的運轉。
結婚,遲早事的。
和秋怡,當然可以。
感情,已經很深了。
條件,都已經具備了。
如果不結,後果很可怕。
那就結吧,她的父母也不會不支持。
……
媽呀,你的兒子要成家了!
承業的父母一直沒有出場,就是因為他們實在是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太知道他的個性了,由他去吧。
一轉眼就成了已婚人士,感覺那些沒結婚的都是毛手毛腳的小屁孩。實際上,承業也心虛的很。
在虛幻中興奮了沒幾天,迴到現實中就冷靜了很多。
所謂的另一半,不隻是一個人,還有她的生活、工作、家庭和所有的一切。突然人生加倍,這在心理上是不少的壓力。
承業試著去麵對,同時也在準備著婚後的生活。首先就要兌現男方的義務了——買車。
承業喜歡法係或者德係車(以下都隱去品牌,以免誤會),秋怡喜歡日係車。但秋怡不會開車,這樣的要求有點過分。承業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反駁的。
“不行,就買我說的!”秋怡堅持著,她心裏想著剛結婚就不聽我的了,我一定要殺殺你的威風。我就算不開車,也要選我喜歡坐的車,你就安安心心的給我當司機吧!
“你是不是有點過分?”承業迴應道。
他這麽大的個頭,不太適合日係車。當然好車、大車也有,但那也要錢啊。再說駕駛習慣也讓他更傾向於法係車、德係車。但承業完沒有想到決定之後的深意,誰來下決定很重要,聽誰的更重要。
他沒有試圖去說服她,而是簡單的否定,這種輕率的作法也激起了秋怡的不滿。
當矛盾解決不了的時候,承業喜歡擱置問題,而秋怡卻接受不了這樣的處理方式,一定要說個清楚。但她也不是無理取鬧的人,看到承業暫時安靜,也就先告一段落。
似乎愛情的火花必需時常點亮,否則暗淡的生活一定會讓女人受不了寂寞。
前麵說到,“主動”就是感情上要排它,物質上要占多數。物質的對決還未分出勝負,感情排它隨即提上日程。
所謂“排它”,不隻是她,還有他。
秋怡已經完掌控承業的手機了。每一條信息、每一個電話都逃不出她的法眼。
承業認為自己和秋怡已經分不開了,已經是一家人了,沒有什麽必要隱瞞。
讓她都知道了不是顯得自己更坦誠嗎?
愛情難道還有什麽不能說的嗎?
真的是這樣嗎?
秋怡反倒起了更深的疑心。
她確實很喜歡承業,很愛承業。她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能碰到他,是她的幸運。同時,她十分在乎他,也怕失去他。她願意接受他的一切,也能希望能理解他的一切。但是,隨著接觸的加深,她感覺很奇怪,難道他就這麽簡單?
都說“人不風流枉少年”,承業這樣的雖然算不上是“貌比潘安”,但也足以招蜂引蝶了。他會這麽安靜、會這麽老實?那些簡單的異性關係就真的僅此而已,還是另有隱情?
說實話,承業一直有喜歡的女生,但也隻是喜歡。
他知道自己現在的身份,至少要對得起自己的名譽和父母的教養。不過,秋怡一次次的詢問個中細節,讓他也著實煩惱。
開始,他會解釋一二,詳細的說明來龍去脈。畢竟這是自己的另一半,多了解一下沒壞處。
後來,他會舉例說明,對比參考一下,讓秋怡放心。
再後來,他會微笑帶過,因為已經解釋的太多太多了,難道你還不理解嗎?
女人的心實在難以琢磨,追根求源的精神實在讓人敬佩,聯想也足夠豐富。而且,在進化過程中,又可以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更新自己的必殺神器,男人隻能敗下陣來。
“你怎麽和王羽揚聯係的那麽緊密啊?”這是一個新類型的問題了。
羽揚就是承業的那個好哥們,如果說臭味相投,一點都不過分,雖然用的是貶義詞,但也恰如其分。
兩個人脾氣性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唯獨一點不太相似。羽揚可是性情中人。雖然說不上是花花公子,但也是風流倜儻,感情的經曆相對於承業來說是豐富多彩了。
兩個人好到無話不說,無話不聊,很大一部分都是聊羽揚的情史。倒不是那些淫詞濫調可以刺激年輕的神經,相較於濫情的折磨,承業更喜歡忠貞的快樂。但是,聽過“女人是老虎”這首歌後,承業也想多了解“老虎”的想法。
同時,羽揚結婚在先,承業會問他很多事,尤其是和女人如何交往。剛結婚的小男人們實在是沒有了辦法,抱團取暖也是權宜之計。
“你怎麽什麽都說?什麽都讓她知道?”
“我覺得知道了也沒什麽啊?”
“你傻啊,男人沒有了秘密還叫男人嗎?”
……
“怎麽辦,已經都知道了。我都不是男人了,你說怎麽辦?”
承業無可奈何的撇了一下嘴。
“而且還和你有一腿,嘿嘿!”
“滾!”
兩個男人都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隻是把這個當成了一個酒桌上的笑話。
但秋怡不一樣,她是很認真的。對於女人,她可以吃醋;對於男人,她無可奈何。怎麽和他爭呢,實在沒有辦法。
秋怡這時候好象已經坐實承業的性取向,已經感到了絕望。而承業卻沒感到危機。
承業隻是心裏默念一首詩: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承業認為秋怡這麽多愁善感,甚至有點無中生有了。有些事大可不必,但又感覺其中那裏不對,難道不是借題發揮嗎?
劇情的翻轉始終讓人驚訝。
秋怡對承業發出了最後通牒。
“你和他到底是什麽關係!”
“沒錯,他喜歡我,我喜歡他!”承業也不幹示弱:“這樣你滿意了吧?”
承業拂袖而去,他實在受不了一次次的追問。
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她,讓她完進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她卻在這柔軟的淨土裏翻來覆去、上躥下跳,搞的血肉橫飛、一片狼藉!他實在受夠了,至少現在是這樣。
血氣方剛的他,也終於做了一件有血性的事。
他關掉了手機,不再與外界保持任何聯係,他準備先消失一段時間,讓發燙的心冷靜一下。
他在迴憶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在迴憶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看上去沒錯,不代表一定正確。
坦誠或許比隱藏更加可怕。
相互保留空間可能會更加長久。
經過幾天的思考,承業似乎成熟了不少。
但當他再次麵對秋怡時,感覺到了微妙的變化。
秋怡和承業想的不一樣。她繼續按照自己的推理向前走的,越走越遠,越看越深。她甚至於去諮詢了心理醫生,詢問了他的病情是否嚴重,有沒有辦法治療。
最嚴重的是,承業居然三四天玩失蹤,手機不接,單位找不到人,也不迴自己的家,這是想幹什麽?
這個時候,秋怡已經把愛變成了憤怒。她愛他,要隨時知道他的一切。要知道他人在哪,和誰在一起,在想什麽,在幹什麽。
承業所有的一切,她都要知道,都要在掌控中。三天的失蹤,簡直讓秋怡發瘋。她痛哭,她咒罵,她氣急敗壞的摔爛了手機。更加嚴重的是,她和父母吵了起來,不隻是為了維護自尊和獨立,更多的還有厭煩和無奈。她需要發泄和求助,但父母幫的隻是倒忙。
再次見麵的時候,兩個人都很平靜,但實際上已經南轅北轍了。
承業更多的是想調整自己,理解對方;秋怡更多的是想曲線救國,暗度陳倉。
直線在相交之後,分開會越來越遠。
經過了多次這樣的反複,兩個人似乎都承受不了其中的壓力和折磨,協議離婚了。或許正應了秋怡父母的猜測,看來長輩的眼光真的很“準”呢!
還好,兩個人隻是領證,沒有實際住到一起。在分割財產時,簡單明了,就是一個大寫的“無”。
這一個字在空白的協議書上是那麽的刺眼。看來,白色真的容不下任何瑕疵,哪怕是一個禪意十足的“無”。
聽著這冰冷的聲音,承業簡單想了一下,看了看旁邊的秋怡。
“我沒有要說明的!”秋怡鐵青著臉色說道,順便用略微發抖的手縷了一下頭發,極力表現出鎮定。
“那我也沒有要說明的。就寫‘無’了”!承業迴應道。
這是一份空白的離婚協議書!
劇情翻轉的如此之快,以至讓人錯愕。親愛的讀者,我還是倒迴去慢慢說吧。
婚前的所有準備都是神速的,包括結婚證。
原因很奇怪,是因為秋怡和她的父母吵架了。雖然工作環境一樣,生活目標相似,但處理問題的方法和過程卻真的不一樣。
她的父母希望再相處一下,不要急於做決定,而且對於誰出房子這件事頗有微辭,這小子何德何能,占了這麽大的便宜,以後親戚朋友問起來,好說不好聽啊;秋怡卻堅持在自由婚姻中的主導地位不動搖,堅信自己的眼光和想法,對於父母的顧慮早已拋之腦後,她認為那些房子之類的事,隻能是她手中的籌碼,而且已經恰到好處的用上了。
吵架升級的結果就是秋怡找承業哭訴。
承業真的是沒有辦法,心裏想說又不敢說,說多了都得罪不起。唯一能做的就是哄,還以為能哄過去。
“我們去領結婚證吧!”秋怡突然冒出這麽一句,嚇了承業一跳。
“哦!”
“哦!”
“哦!”
“好吧!”
承業大腦在飛快的運轉。
結婚,遲早事的。
和秋怡,當然可以。
感情,已經很深了。
條件,都已經具備了。
如果不結,後果很可怕。
那就結吧,她的父母也不會不支持。
……
媽呀,你的兒子要成家了!
承業的父母一直沒有出場,就是因為他們實在是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太知道他的個性了,由他去吧。
一轉眼就成了已婚人士,感覺那些沒結婚的都是毛手毛腳的小屁孩。實際上,承業也心虛的很。
在虛幻中興奮了沒幾天,迴到現實中就冷靜了很多。
所謂的另一半,不隻是一個人,還有她的生活、工作、家庭和所有的一切。突然人生加倍,這在心理上是不少的壓力。
承業試著去麵對,同時也在準備著婚後的生活。首先就要兌現男方的義務了——買車。
承業喜歡法係或者德係車(以下都隱去品牌,以免誤會),秋怡喜歡日係車。但秋怡不會開車,這樣的要求有點過分。承業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反駁的。
“不行,就買我說的!”秋怡堅持著,她心裏想著剛結婚就不聽我的了,我一定要殺殺你的威風。我就算不開車,也要選我喜歡坐的車,你就安安心心的給我當司機吧!
“你是不是有點過分?”承業迴應道。
他這麽大的個頭,不太適合日係車。當然好車、大車也有,但那也要錢啊。再說駕駛習慣也讓他更傾向於法係車、德係車。但承業完沒有想到決定之後的深意,誰來下決定很重要,聽誰的更重要。
他沒有試圖去說服她,而是簡單的否定,這種輕率的作法也激起了秋怡的不滿。
當矛盾解決不了的時候,承業喜歡擱置問題,而秋怡卻接受不了這樣的處理方式,一定要說個清楚。但她也不是無理取鬧的人,看到承業暫時安靜,也就先告一段落。
似乎愛情的火花必需時常點亮,否則暗淡的生活一定會讓女人受不了寂寞。
前麵說到,“主動”就是感情上要排它,物質上要占多數。物質的對決還未分出勝負,感情排它隨即提上日程。
所謂“排它”,不隻是她,還有他。
秋怡已經完掌控承業的手機了。每一條信息、每一個電話都逃不出她的法眼。
承業認為自己和秋怡已經分不開了,已經是一家人了,沒有什麽必要隱瞞。
讓她都知道了不是顯得自己更坦誠嗎?
愛情難道還有什麽不能說的嗎?
真的是這樣嗎?
秋怡反倒起了更深的疑心。
她確實很喜歡承業,很愛承業。她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能碰到他,是她的幸運。同時,她十分在乎他,也怕失去他。她願意接受他的一切,也能希望能理解他的一切。但是,隨著接觸的加深,她感覺很奇怪,難道他就這麽簡單?
都說“人不風流枉少年”,承業這樣的雖然算不上是“貌比潘安”,但也足以招蜂引蝶了。他會這麽安靜、會這麽老實?那些簡單的異性關係就真的僅此而已,還是另有隱情?
說實話,承業一直有喜歡的女生,但也隻是喜歡。
他知道自己現在的身份,至少要對得起自己的名譽和父母的教養。不過,秋怡一次次的詢問個中細節,讓他也著實煩惱。
開始,他會解釋一二,詳細的說明來龍去脈。畢竟這是自己的另一半,多了解一下沒壞處。
後來,他會舉例說明,對比參考一下,讓秋怡放心。
再後來,他會微笑帶過,因為已經解釋的太多太多了,難道你還不理解嗎?
女人的心實在難以琢磨,追根求源的精神實在讓人敬佩,聯想也足夠豐富。而且,在進化過程中,又可以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更新自己的必殺神器,男人隻能敗下陣來。
“你怎麽和王羽揚聯係的那麽緊密啊?”這是一個新類型的問題了。
羽揚就是承業的那個好哥們,如果說臭味相投,一點都不過分,雖然用的是貶義詞,但也恰如其分。
兩個人脾氣性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唯獨一點不太相似。羽揚可是性情中人。雖然說不上是花花公子,但也是風流倜儻,感情的經曆相對於承業來說是豐富多彩了。
兩個人好到無話不說,無話不聊,很大一部分都是聊羽揚的情史。倒不是那些淫詞濫調可以刺激年輕的神經,相較於濫情的折磨,承業更喜歡忠貞的快樂。但是,聽過“女人是老虎”這首歌後,承業也想多了解“老虎”的想法。
同時,羽揚結婚在先,承業會問他很多事,尤其是和女人如何交往。剛結婚的小男人們實在是沒有了辦法,抱團取暖也是權宜之計。
“你怎麽什麽都說?什麽都讓她知道?”
“我覺得知道了也沒什麽啊?”
“你傻啊,男人沒有了秘密還叫男人嗎?”
……
“怎麽辦,已經都知道了。我都不是男人了,你說怎麽辦?”
承業無可奈何的撇了一下嘴。
“而且還和你有一腿,嘿嘿!”
“滾!”
兩個男人都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隻是把這個當成了一個酒桌上的笑話。
但秋怡不一樣,她是很認真的。對於女人,她可以吃醋;對於男人,她無可奈何。怎麽和他爭呢,實在沒有辦法。
秋怡這時候好象已經坐實承業的性取向,已經感到了絕望。而承業卻沒感到危機。
承業隻是心裏默念一首詩: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承業認為秋怡這麽多愁善感,甚至有點無中生有了。有些事大可不必,但又感覺其中那裏不對,難道不是借題發揮嗎?
劇情的翻轉始終讓人驚訝。
秋怡對承業發出了最後通牒。
“你和他到底是什麽關係!”
“沒錯,他喜歡我,我喜歡他!”承業也不幹示弱:“這樣你滿意了吧?”
承業拂袖而去,他實在受不了一次次的追問。
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她,讓她完進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她卻在這柔軟的淨土裏翻來覆去、上躥下跳,搞的血肉橫飛、一片狼藉!他實在受夠了,至少現在是這樣。
血氣方剛的他,也終於做了一件有血性的事。
他關掉了手機,不再與外界保持任何聯係,他準備先消失一段時間,讓發燙的心冷靜一下。
他在迴憶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在迴憶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看上去沒錯,不代表一定正確。
坦誠或許比隱藏更加可怕。
相互保留空間可能會更加長久。
經過幾天的思考,承業似乎成熟了不少。
但當他再次麵對秋怡時,感覺到了微妙的變化。
秋怡和承業想的不一樣。她繼續按照自己的推理向前走的,越走越遠,越看越深。她甚至於去諮詢了心理醫生,詢問了他的病情是否嚴重,有沒有辦法治療。
最嚴重的是,承業居然三四天玩失蹤,手機不接,單位找不到人,也不迴自己的家,這是想幹什麽?
這個時候,秋怡已經把愛變成了憤怒。她愛他,要隨時知道他的一切。要知道他人在哪,和誰在一起,在想什麽,在幹什麽。
承業所有的一切,她都要知道,都要在掌控中。三天的失蹤,簡直讓秋怡發瘋。她痛哭,她咒罵,她氣急敗壞的摔爛了手機。更加嚴重的是,她和父母吵了起來,不隻是為了維護自尊和獨立,更多的還有厭煩和無奈。她需要發泄和求助,但父母幫的隻是倒忙。
再次見麵的時候,兩個人都很平靜,但實際上已經南轅北轍了。
承業更多的是想調整自己,理解對方;秋怡更多的是想曲線救國,暗度陳倉。
直線在相交之後,分開會越來越遠。
經過了多次這樣的反複,兩個人似乎都承受不了其中的壓力和折磨,協議離婚了。或許正應了秋怡父母的猜測,看來長輩的眼光真的很“準”呢!
還好,兩個人隻是領證,沒有實際住到一起。在分割財產時,簡單明了,就是一個大寫的“無”。
這一個字在空白的協議書上是那麽的刺眼。看來,白色真的容不下任何瑕疵,哪怕是一個禪意十足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