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團圓飯
讓你挖野菜還債,不是上山撿錢! 作者:林楓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光輝本想把自己的病情,和吃藥以後的效果,事無巨細跟宋安寧說一遍。
剛說一句,就被宋安寧製止:
“打住!停!
你敢細說,我都不敢聽。
隻需告訴我有沒有好些即可。”
“奧,好了很多,謝謝師父關心。”
陳光輝意識到剛才自己失了分寸,師父還是個未及笄的小姑娘,哪能聽這個?
宋安寧倒是麵色如常,叮囑他接著吃藥。
“過兩天潘老頭會來臨海鎮,到時讓他給你看看。
兩日後我會帶著秋月姐和阿勝過來,你也把鋪子關了,歇一天。
咱們買些吃的在海邊烤肉,帶著孩子們,聚在一起樂一樂。”
陳光輝雙眼放光,以為自己聽錯了,又跟宋安寧確認了一遍。
“師父,你說真的?
那是不是可以在海邊釣釣魚?我可好久都沒跟師父一起釣魚了。”
“可以呀,一整天下來能做很多事。所以打算帶全家人出來走走。
之後我會和潘老頭出遠門,每隔一段時間會迴來看看,小川和小漁交給你們夫妻,我也放心的。”
陳光輝聽說師父要出遠門,也有些向往,可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和身手,隻能拖後腿。
他還是在臨海鎮好好經營奶茶鋪子,照顧好家人,沒事再去半月村一趟,看看外甥外甥女,也就夠了。
從漁村迴來,陳光輝的人已將果茶包從船上卸下來,放進庫房。
宋安寧著急迴去,在集市上買了不少新鮮海貨,其餘地方堆滿了鴨蛋,裝船迴家。
大船靠近半月村時,宋安寧站在船頭,第一眼就看到自家老爹和肖明站在河邊,像是在等她。
等船停靠,肖明跟宋豐笑著說道:
“阿寧每次從臨海鎮迴來,都會買不少東西。
家裏鴨蛋也缺得很,這不買迴來了。”
“怪不得你趕了牛車過來,看來我還是不太了解自家閨女啊哈哈哈……”
兩個大男人相視一笑,他們年齡相仿,隻對種田農活感興趣,特別合得來。
他們算著時間,想著宋安寧快迴來,便來河邊等著。
宋安寧心裏一暖,朝他們揮了揮手,把船停下,開始卸貨。
雖然她力氣大,可宋豐和肖明根本不讓她沾手,隻讓她在旁邊站著,看他們忙。
沒過一會兒,肖元寶和宋澤宇也過來了,宋安寧望著他們四人,覺得是緣分。
自家老爹和明叔年齡相仿,性格也差不多,能說到一起去。
而大哥和肖元寶就差一歲,都憨憨的,也能玩到一起去。
有他們幫忙,貨物很快卸完,王秋月看見幾萬枚鴨蛋,臉上的笑容是從未有過的燦爛。
宋豐看著王秋月,小聲嘀咕一句:
“這孩子,比我們還高興哩。
這麽多鴨蛋呢,辛苦秋月了。”
“一點都不辛苦,鬆花蛋漲價,我也能分得更多銀子啦,高興還來不及呢。”
王秋月頭也不抬,隻迴了這麽一句,就緊鑼密鼓地忙了起來,就連宋安寧想跟她說過兩日去臨海鎮,都沒有機會,她已忙成小蜜蜂。
因為宋澤宇迴家,今日宋家人又聚在一處,院子裏二十多個孩子,嘰嘰喳喳的。
男人們殺羊收拾雞鴨魚肉,女人們聚在廚房,聊得火熱。
最安靜的莫過於潘老頭和宋安寧,二人坐在潘老頭小院兒,正聊著鎮上的事。
“這狗皇帝還算個人吧,派來的官員也幹實事兒,已經安排人修橋修路了。
瘟疫也快一個月了,控製住不少,病毒也沒有先前那麽厲害。
咱們可以安心出門嘍。”
“都是好事。那平安鎮的縣令……”
“是皇上的人,也是個幹實事的,比朱源強多了。
淩王那老東西一味躲著當縮頭烏龜,倒是便宜了皇上。
管他們呢,隻要老百姓的事有人管,就夠了。”
宋安寧也這麽想,香香說再過五六天,疫苗就能出來。
為了適應這個時代,香香還特地改良了針管,濃縮了藥劑,隻要稍微紮一下,就能搞定。
說完平安鎮的事兒,宋安寧又提起兩日後,準備帶著全家去海邊轉轉,潘老頭也一起去。
“哈哈,我記得第一次見你,就是在海邊,你教陳光輝那個傻小子釣魚呢。
既然徒弟誠心邀請,哪有不去的道理?”
等他們說完這些,宋澤遠跑得滿頭是汗來到小院兒,見到潘老先生,規矩行禮,然後才跟宋安寧說話。
“阿姐,飯菜做好啦。
阿娘讓潘老先生和你快些迴家吃飯。”
“好,咱們一起迴去。”
宋安寧給他擦了下汗,到家時,就見院裏擺了四五桌,燉羊肉,辣椒炒雞,清蒸海魚,辣炒八爪魚……
每桌的菜品相同,宋大山見孫女迴來,小心翼翼的湊到她旁邊,偷瞄了好幾眼也不敢開口。
“今日是我們家的團圓飯,阿爺可以少喝點酒,不可貪杯哦。”
“哈哈哈,還是我孫女懂我。
阿爺聽話,肯定不多喝。”
潘老頭也滿臉渴望看著她,同樣得到了宋安寧的同意。
團圓來之不易,今天大夥高興,喝兩杯也沒什麽事。
宋家人按照輩分,依次落座。
潘老頭,宋大山夫婦,宋二和夫婦,伯父伯母……
宋娟兒坐在宋安寧旁邊,一桌都是女孩子,一起說說笑笑的,十分融洽。
這時,宋大山端起酒杯,說了一句:
“今天是個大好日子,洪水退了,瘟疫也沒傳到這裏。
我兒宋豐,長孫澤宇平安迴家,咱家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放在幾個月前,這些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咱們共同舉杯,敬潘老先生,也要記著阿寧對家裏的貢獻,不可忘本,祝願半月村越來越好。”
“好!”
眾人鼻腔發酸,捏著酒杯,懷著對未來的向往,共赴盛宴。
這一頓飯吃得開懷,聊得暢快,直到天色暗下來,才收拾好東西,洗幹淨碗筷,各自迴家。
宋安寧站在宋娟兒的門外,輕輕叩門。
宋娟兒見到阿寧過來,有些狐疑。
“阿寧,進來坐啊。
你瞧我這些日子,是不是好了不少?”
“是啊,比之前好多了。
剛才吃飯時,小姑想跟我說什麽?現在說吧。”
宋娟兒驚訝於侄女的聰慧,她什麽都沒說,隻是偷瞄了幾眼,卻讓這丫頭發現了。
“小姑,咱們是一家人,沒什麽不能說的。
再不說的話,我過兩日可要出遠門嘍。”
宋娟兒猶豫了一瞬,拉著她的手,鼓足勇氣開口:
“阿寧,我在家閑了這麽久,也想找點事做……”
剛說一句,就被宋安寧製止:
“打住!停!
你敢細說,我都不敢聽。
隻需告訴我有沒有好些即可。”
“奧,好了很多,謝謝師父關心。”
陳光輝意識到剛才自己失了分寸,師父還是個未及笄的小姑娘,哪能聽這個?
宋安寧倒是麵色如常,叮囑他接著吃藥。
“過兩天潘老頭會來臨海鎮,到時讓他給你看看。
兩日後我會帶著秋月姐和阿勝過來,你也把鋪子關了,歇一天。
咱們買些吃的在海邊烤肉,帶著孩子們,聚在一起樂一樂。”
陳光輝雙眼放光,以為自己聽錯了,又跟宋安寧確認了一遍。
“師父,你說真的?
那是不是可以在海邊釣釣魚?我可好久都沒跟師父一起釣魚了。”
“可以呀,一整天下來能做很多事。所以打算帶全家人出來走走。
之後我會和潘老頭出遠門,每隔一段時間會迴來看看,小川和小漁交給你們夫妻,我也放心的。”
陳光輝聽說師父要出遠門,也有些向往,可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和身手,隻能拖後腿。
他還是在臨海鎮好好經營奶茶鋪子,照顧好家人,沒事再去半月村一趟,看看外甥外甥女,也就夠了。
從漁村迴來,陳光輝的人已將果茶包從船上卸下來,放進庫房。
宋安寧著急迴去,在集市上買了不少新鮮海貨,其餘地方堆滿了鴨蛋,裝船迴家。
大船靠近半月村時,宋安寧站在船頭,第一眼就看到自家老爹和肖明站在河邊,像是在等她。
等船停靠,肖明跟宋豐笑著說道:
“阿寧每次從臨海鎮迴來,都會買不少東西。
家裏鴨蛋也缺得很,這不買迴來了。”
“怪不得你趕了牛車過來,看來我還是不太了解自家閨女啊哈哈哈……”
兩個大男人相視一笑,他們年齡相仿,隻對種田農活感興趣,特別合得來。
他們算著時間,想著宋安寧快迴來,便來河邊等著。
宋安寧心裏一暖,朝他們揮了揮手,把船停下,開始卸貨。
雖然她力氣大,可宋豐和肖明根本不讓她沾手,隻讓她在旁邊站著,看他們忙。
沒過一會兒,肖元寶和宋澤宇也過來了,宋安寧望著他們四人,覺得是緣分。
自家老爹和明叔年齡相仿,性格也差不多,能說到一起去。
而大哥和肖元寶就差一歲,都憨憨的,也能玩到一起去。
有他們幫忙,貨物很快卸完,王秋月看見幾萬枚鴨蛋,臉上的笑容是從未有過的燦爛。
宋豐看著王秋月,小聲嘀咕一句:
“這孩子,比我們還高興哩。
這麽多鴨蛋呢,辛苦秋月了。”
“一點都不辛苦,鬆花蛋漲價,我也能分得更多銀子啦,高興還來不及呢。”
王秋月頭也不抬,隻迴了這麽一句,就緊鑼密鼓地忙了起來,就連宋安寧想跟她說過兩日去臨海鎮,都沒有機會,她已忙成小蜜蜂。
因為宋澤宇迴家,今日宋家人又聚在一處,院子裏二十多個孩子,嘰嘰喳喳的。
男人們殺羊收拾雞鴨魚肉,女人們聚在廚房,聊得火熱。
最安靜的莫過於潘老頭和宋安寧,二人坐在潘老頭小院兒,正聊著鎮上的事。
“這狗皇帝還算個人吧,派來的官員也幹實事兒,已經安排人修橋修路了。
瘟疫也快一個月了,控製住不少,病毒也沒有先前那麽厲害。
咱們可以安心出門嘍。”
“都是好事。那平安鎮的縣令……”
“是皇上的人,也是個幹實事的,比朱源強多了。
淩王那老東西一味躲著當縮頭烏龜,倒是便宜了皇上。
管他們呢,隻要老百姓的事有人管,就夠了。”
宋安寧也這麽想,香香說再過五六天,疫苗就能出來。
為了適應這個時代,香香還特地改良了針管,濃縮了藥劑,隻要稍微紮一下,就能搞定。
說完平安鎮的事兒,宋安寧又提起兩日後,準備帶著全家去海邊轉轉,潘老頭也一起去。
“哈哈,我記得第一次見你,就是在海邊,你教陳光輝那個傻小子釣魚呢。
既然徒弟誠心邀請,哪有不去的道理?”
等他們說完這些,宋澤遠跑得滿頭是汗來到小院兒,見到潘老先生,規矩行禮,然後才跟宋安寧說話。
“阿姐,飯菜做好啦。
阿娘讓潘老先生和你快些迴家吃飯。”
“好,咱們一起迴去。”
宋安寧給他擦了下汗,到家時,就見院裏擺了四五桌,燉羊肉,辣椒炒雞,清蒸海魚,辣炒八爪魚……
每桌的菜品相同,宋大山見孫女迴來,小心翼翼的湊到她旁邊,偷瞄了好幾眼也不敢開口。
“今日是我們家的團圓飯,阿爺可以少喝點酒,不可貪杯哦。”
“哈哈哈,還是我孫女懂我。
阿爺聽話,肯定不多喝。”
潘老頭也滿臉渴望看著她,同樣得到了宋安寧的同意。
團圓來之不易,今天大夥高興,喝兩杯也沒什麽事。
宋家人按照輩分,依次落座。
潘老頭,宋大山夫婦,宋二和夫婦,伯父伯母……
宋娟兒坐在宋安寧旁邊,一桌都是女孩子,一起說說笑笑的,十分融洽。
這時,宋大山端起酒杯,說了一句:
“今天是個大好日子,洪水退了,瘟疫也沒傳到這裏。
我兒宋豐,長孫澤宇平安迴家,咱家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放在幾個月前,這些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咱們共同舉杯,敬潘老先生,也要記著阿寧對家裏的貢獻,不可忘本,祝願半月村越來越好。”
“好!”
眾人鼻腔發酸,捏著酒杯,懷著對未來的向往,共赴盛宴。
這一頓飯吃得開懷,聊得暢快,直到天色暗下來,才收拾好東西,洗幹淨碗筷,各自迴家。
宋安寧站在宋娟兒的門外,輕輕叩門。
宋娟兒見到阿寧過來,有些狐疑。
“阿寧,進來坐啊。
你瞧我這些日子,是不是好了不少?”
“是啊,比之前好多了。
剛才吃飯時,小姑想跟我說什麽?現在說吧。”
宋娟兒驚訝於侄女的聰慧,她什麽都沒說,隻是偷瞄了幾眼,卻讓這丫頭發現了。
“小姑,咱們是一家人,沒什麽不能說的。
再不說的話,我過兩日可要出遠門嘍。”
宋娟兒猶豫了一瞬,拉著她的手,鼓足勇氣開口:
“阿寧,我在家閑了這麽久,也想找點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