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歸程
讓你挖野菜還債,不是上山撿錢! 作者:林楓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她沒理解錯的話,陳家老爺子想讓陳光輝一起去半月村。
“咳,咳,我說阿寧啊,新房子上梁可是大事,正好也讓光輝過去熱鬧熱鬧。”
陳光輝自從迴來就不願意說話,陳老爺子想讓兒子出門散散心,他自小就喜歡熱鬧。
宋安寧還沒來得及答應,陳光輝率先開口:“爹,家裏還有好多事要處理呢,我哪都不去,在家幫爹和大哥一些小忙。
師父,你跟我說的那些徒弟都記下了,待處理好家事,定會去半月村拜訪。”
宋安寧知道他心裏很亂,也不多說,隻是點了下頭。
陳家老爺子有些意外,他十分好奇宋安寧都跟兒子說了什麽,自家兒子好像一瞬間成熟了不少。
不過,這事兒也不好放在明麵上說,幾人又說了些家常,這時,小川和小漁也買完東西迴來,樂顛顛地跑到宋安寧跟前。
“去收拾衣服,咱們過會兒便要出發了。”
“好,阿寧姐我們很快就能收拾好。”
等他們收拾東西時,宋安寧還提醒了兩句:
“陳伯父,如今臨海鎮都知道陳家賣了不少鋪子,手裏現銀不少。
有心之人聞著味就來了,咱們還是要謹慎一些。
當然,陳伯父在生意場上這麽多年,肯定比我知道得多,我就是多嘴一句。”
“阿寧說這話便是生分了,臨海鎮有這麽多人與我相識,能說出這些話的,一隻手都能數過來。
伯父明白你的心意,也是真的謝謝你。
房子上梁在什麽時候?我定親自送上賀禮。”
“伯父別這麽客氣,準確的日子我也定不下,需要家裏長輩商議,選個好日子。
您先忙家裏的事兒,若定下日子,我一定捎信過來。”
“那就好,一定要告訴我啊,一定。”
幾人在茶莊門口分別,一路上於小川和於小漁蹦蹦跳跳的,高興得不行。
宋安寧看著他們,感覺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孩子們的世界就應該無憂無慮的。
三人走到城門口,宋安寧指著一旁的碼頭,笑著說道:“你們兩個還記得咱們第一次見嗎?”
“記得呀,那時候我和哥哥受壞人威脅,差點讓阿寧姐處於危險之中。”
“事情雖然過去許久,我還是要帶著小漁跟阿寧姐說聲抱歉,真的……”
“我知道的,這種事我無法感同身受,也無權評價對錯。
事情都過去了,隻是從今往後,無論如何都不能傷害無辜之人,他們又做錯了什麽呢?”
“阿寧姐說得對,小川會牢牢記住的。”
“小漁也是,再也不會了。”
“那就好。”
宋安寧深唿了一口氣,之前在城門口的那些孩子,早已不見了蹤影,他們的下場如何,簡單一想就能知道。
在碼頭買了船票,這次船上沒有蘇宸,他們隻能從臨海鎮坐船到鎮上,再從鎮上迴村裏。
兩個孩子雖然在海邊長大,可沒有坐過運河裏的大船。
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船在逆行,兩岸的纖夫賣力拉著纖繩,甲板上站了許多人,銀錢將這些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船艙裏的人喝著茶,聽著曲兒,欣賞美景。
還有一些人抱緊自己的包袱,縮在角落,生怕驚擾了船上的貴人。
於小川兄妹趴在欄杆上,靜靜看著,心裏想了許多許多。
“快看,這就是半月村,阿寧姐的家鄉。”
宋安寧指了下河邊的小村落,香香也開心地提醒道:
“一號躲在樹上宕機呢。阿爺和阿奶在家裏醃鴨蛋,阿娘還在編筐,小姑在做針線活。
那群小屁孩正在村裏大樹下玩呢。”
聽了香香的播報,宋安寧已經想象出畫麵,近鄉情怯,見到河邊正在洗衣服的婦人,忍不住勾起嘴角。
“洗衣服的那些嬸子也是半月村的嗎?她們肯定不知道阿寧姐就在船上。”
“嗯呢,這個時間大家都吃了午飯,抽空洗衣服。下午再去地裏幹活。”
大船一路前行,宋安寧跟他們說了很多平安鎮的風土人情,又過了一刻鍾,他們終於到達平安鎮碼頭。
平安鎮跟臨海鎮相比,小了不止一點,可對於沒出過遠門的孩子們來說,一切都是新奇的。
三人下船後,宋安寧雇了一輛馬車,準備在集市上買些食材迴去。
在集市上逛了不久,她就看到不少賣鴨蛋的,木牌上竟寫著:五文。
五文?她記得鎮上的鴨蛋最多三文,還得是端午節或者秋天鴨子不怎麽下蛋的時候。
可這五文一枚鴨蛋,著實荒謬。
“小川小漁,你們幫阿寧姐個忙……”
隔著一段距離,宋安寧趴在小川小漁耳邊說了幾句,便轉身走出一段距離,站在不遠處靜靜等著。
過了一小會兒,於小川拉著小漁跑了迴來,神情有些嚴肅。
“阿寧姐,我們問清楚了。那些人說半月村醃鴨蛋賺了大錢,他們的鴨蛋自然要漲價。
反正鎮上的鴨蛋就這麽多,半月村的人不買也得買。”
“嗬嗬,我就知道……”
剛才她之所以讓小川和小漁去問,就是因為賣鴨蛋那幾人都是隔壁村子的,雖然叫不出來名字,可臉熟得很。
剛才小川上前跟他們說自家有好多鴨蛋,準備拿來賣掉,問一下他們都賣幾個銅板。
“阿寧姐,咱們要怎麽辦?臨海鎮的鴨蛋倒是有許多,價格也便宜。
隻是運過來的路費要花上不少,不劃算的。”
於小川兄妹之前聽阿遠和阿月說過家裏在醃鴨蛋,聽到這個消息,心裏也跟著著急。
“不用放在心上,阿寧姐既然能做鴨蛋的生意,早就做好了準備,讓他們漲價吧,最後都臭家裏。
咱們買東西去,迴家給你們做好吃的。”
見宋安寧說得一臉輕鬆,兩小隻心裏稍安,聽話地跟在她身後,買起了東西。
半個時辰後,馬車停在宋家大門口,後麵還跟著一幫孩子,七嘴八舌地喊著姐姐。
宋安寧掀開車簾,先跟孩子們打了招唿,喊來阿遠和阿月。
“阿遠阿月,你們看誰來啦?”
待看清馬車裏坐著的人,兩小隻的眼睛瞬間亮了:“哇,小川哥哥,小漁姐姐,你們怎麽來啦。”
聽到門口的聲音,一家人趕緊出來迎接。
“老頭子快出來,阿寧迴來了!”
“哎?這丫頭不是上山了嗎?竟是坐馬車迴來的?”
“別管怎麽迴來的,隻要平安迴來就好喲。”
張氏和宋大山樂顛顛地打開車門,迎接他們的孫女,當見到車裏還有兩個小的,正怯生生地望著他們,二老對視一眼,有些不解地看向宋安寧。
“咳,咳,我說阿寧啊,新房子上梁可是大事,正好也讓光輝過去熱鬧熱鬧。”
陳光輝自從迴來就不願意說話,陳老爺子想讓兒子出門散散心,他自小就喜歡熱鬧。
宋安寧還沒來得及答應,陳光輝率先開口:“爹,家裏還有好多事要處理呢,我哪都不去,在家幫爹和大哥一些小忙。
師父,你跟我說的那些徒弟都記下了,待處理好家事,定會去半月村拜訪。”
宋安寧知道他心裏很亂,也不多說,隻是點了下頭。
陳家老爺子有些意外,他十分好奇宋安寧都跟兒子說了什麽,自家兒子好像一瞬間成熟了不少。
不過,這事兒也不好放在明麵上說,幾人又說了些家常,這時,小川和小漁也買完東西迴來,樂顛顛地跑到宋安寧跟前。
“去收拾衣服,咱們過會兒便要出發了。”
“好,阿寧姐我們很快就能收拾好。”
等他們收拾東西時,宋安寧還提醒了兩句:
“陳伯父,如今臨海鎮都知道陳家賣了不少鋪子,手裏現銀不少。
有心之人聞著味就來了,咱們還是要謹慎一些。
當然,陳伯父在生意場上這麽多年,肯定比我知道得多,我就是多嘴一句。”
“阿寧說這話便是生分了,臨海鎮有這麽多人與我相識,能說出這些話的,一隻手都能數過來。
伯父明白你的心意,也是真的謝謝你。
房子上梁在什麽時候?我定親自送上賀禮。”
“伯父別這麽客氣,準確的日子我也定不下,需要家裏長輩商議,選個好日子。
您先忙家裏的事兒,若定下日子,我一定捎信過來。”
“那就好,一定要告訴我啊,一定。”
幾人在茶莊門口分別,一路上於小川和於小漁蹦蹦跳跳的,高興得不行。
宋安寧看著他們,感覺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孩子們的世界就應該無憂無慮的。
三人走到城門口,宋安寧指著一旁的碼頭,笑著說道:“你們兩個還記得咱們第一次見嗎?”
“記得呀,那時候我和哥哥受壞人威脅,差點讓阿寧姐處於危險之中。”
“事情雖然過去許久,我還是要帶著小漁跟阿寧姐說聲抱歉,真的……”
“我知道的,這種事我無法感同身受,也無權評價對錯。
事情都過去了,隻是從今往後,無論如何都不能傷害無辜之人,他們又做錯了什麽呢?”
“阿寧姐說得對,小川會牢牢記住的。”
“小漁也是,再也不會了。”
“那就好。”
宋安寧深唿了一口氣,之前在城門口的那些孩子,早已不見了蹤影,他們的下場如何,簡單一想就能知道。
在碼頭買了船票,這次船上沒有蘇宸,他們隻能從臨海鎮坐船到鎮上,再從鎮上迴村裏。
兩個孩子雖然在海邊長大,可沒有坐過運河裏的大船。
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船在逆行,兩岸的纖夫賣力拉著纖繩,甲板上站了許多人,銀錢將這些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船艙裏的人喝著茶,聽著曲兒,欣賞美景。
還有一些人抱緊自己的包袱,縮在角落,生怕驚擾了船上的貴人。
於小川兄妹趴在欄杆上,靜靜看著,心裏想了許多許多。
“快看,這就是半月村,阿寧姐的家鄉。”
宋安寧指了下河邊的小村落,香香也開心地提醒道:
“一號躲在樹上宕機呢。阿爺和阿奶在家裏醃鴨蛋,阿娘還在編筐,小姑在做針線活。
那群小屁孩正在村裏大樹下玩呢。”
聽了香香的播報,宋安寧已經想象出畫麵,近鄉情怯,見到河邊正在洗衣服的婦人,忍不住勾起嘴角。
“洗衣服的那些嬸子也是半月村的嗎?她們肯定不知道阿寧姐就在船上。”
“嗯呢,這個時間大家都吃了午飯,抽空洗衣服。下午再去地裏幹活。”
大船一路前行,宋安寧跟他們說了很多平安鎮的風土人情,又過了一刻鍾,他們終於到達平安鎮碼頭。
平安鎮跟臨海鎮相比,小了不止一點,可對於沒出過遠門的孩子們來說,一切都是新奇的。
三人下船後,宋安寧雇了一輛馬車,準備在集市上買些食材迴去。
在集市上逛了不久,她就看到不少賣鴨蛋的,木牌上竟寫著:五文。
五文?她記得鎮上的鴨蛋最多三文,還得是端午節或者秋天鴨子不怎麽下蛋的時候。
可這五文一枚鴨蛋,著實荒謬。
“小川小漁,你們幫阿寧姐個忙……”
隔著一段距離,宋安寧趴在小川小漁耳邊說了幾句,便轉身走出一段距離,站在不遠處靜靜等著。
過了一小會兒,於小川拉著小漁跑了迴來,神情有些嚴肅。
“阿寧姐,我們問清楚了。那些人說半月村醃鴨蛋賺了大錢,他們的鴨蛋自然要漲價。
反正鎮上的鴨蛋就這麽多,半月村的人不買也得買。”
“嗬嗬,我就知道……”
剛才她之所以讓小川和小漁去問,就是因為賣鴨蛋那幾人都是隔壁村子的,雖然叫不出來名字,可臉熟得很。
剛才小川上前跟他們說自家有好多鴨蛋,準備拿來賣掉,問一下他們都賣幾個銅板。
“阿寧姐,咱們要怎麽辦?臨海鎮的鴨蛋倒是有許多,價格也便宜。
隻是運過來的路費要花上不少,不劃算的。”
於小川兄妹之前聽阿遠和阿月說過家裏在醃鴨蛋,聽到這個消息,心裏也跟著著急。
“不用放在心上,阿寧姐既然能做鴨蛋的生意,早就做好了準備,讓他們漲價吧,最後都臭家裏。
咱們買東西去,迴家給你們做好吃的。”
見宋安寧說得一臉輕鬆,兩小隻心裏稍安,聽話地跟在她身後,買起了東西。
半個時辰後,馬車停在宋家大門口,後麵還跟著一幫孩子,七嘴八舌地喊著姐姐。
宋安寧掀開車簾,先跟孩子們打了招唿,喊來阿遠和阿月。
“阿遠阿月,你們看誰來啦?”
待看清馬車裏坐著的人,兩小隻的眼睛瞬間亮了:“哇,小川哥哥,小漁姐姐,你們怎麽來啦。”
聽到門口的聲音,一家人趕緊出來迎接。
“老頭子快出來,阿寧迴來了!”
“哎?這丫頭不是上山了嗎?竟是坐馬車迴來的?”
“別管怎麽迴來的,隻要平安迴來就好喲。”
張氏和宋大山樂顛顛地打開車門,迎接他們的孫女,當見到車裏還有兩個小的,正怯生生地望著他們,二老對視一眼,有些不解地看向宋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