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宋家賺錢了
讓你挖野菜還債,不是上山撿錢! 作者:林楓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說完以後,眾人也開始忙活起來。
宋安寧先是去了阿爺家地裏,和小夥計們一同摘辣椒,摘茄子。
王秋月則帶著孩子們在數鴨蛋。
十二文一枚,她可不能數錯了,所以清點得十分仔細。
村裏來了三輛馬車,不少村民地裏的活兒都不幹了,趕緊跑來看熱鬧。
活可以不幹,飯也可以不吃,但是熱鬧不能不看,不管在哪個世界,都是如此。
見醉仙居的夥計們把一筐筐的鴨蛋抬上馬車,眾人議論紛紛:
“說是什麽鬆花蛋,可我瞧著和我家鴨子下的蛋沒啥區別啊。”
“顏色好像是深了一點,說不好是啥東西,人家既然能收,就說明不是普通鴨蛋。”
“……”
待辣椒和茄子被抬出來時,眾人爭先恐後地湊上前去。
“這是啥玩意兒?我活了幾十年竟沒見過。”
“是不是阿寧說的那個什麽辣椒啊?那個紫色的又是什麽?”
“這能吃嗎?我瞧著不像好吃的樣子……”
他們皺著眉頭看著被抬上車的東西,十分慶幸之前沒答應宋安寧的提議。
畢竟是個孩子,在這胡鬧呢,這些東西,瞧著就不能吃。
“一開始阿寧跟我說的時候,我都動心了。說是二十文一斤,那可比種地劃算多啦。
後來還是我當家的說,那玩意咱們見都沒見過,若是種出來賣不出去,那真是白瞎了我家的地。”
眾人的談論聲越來越大,特別是宋安寧幫著把東西抬到門口時,還有幾個勸說的。
“阿寧啊,這能吃嗎?醉仙居來了這麽多人,要是不好吃就早點告訴人家。別等人家拉迴去再送迴來,那就不好了。”
“是啊,知道你著急掙錢,可也不能騙人的。鎮上的人,咱們惹不起啊。”
“……”
宋安寧無語望天,都這個時候了,還說這些不著四六的話。
就不能動腦子想想人家那麽大的酒樓,光靠她一張嘴,就能談成生意?
隻是現在,她沒這個時間跟這些人解釋,後院裏還有那麽多辣椒沒摘呢。
辣椒和茄子產量要比她想象中多上不少,香香說這是他們那個世界裏培育出的最新品種,非常高產。
半個時辰後,所有的東西都過了秤,趙掌櫃和宋安寧開始算賬。
這時候,看熱鬧的村民看到他掏出算盤,又往前湊了好幾步,這東西不會真的能賣錢吧?真的值二十文?
“寧丫頭,你阿爺家的鬆花蛋是一千兩百五十枚,正好是十五兩銀子。
辣椒一百五十斤,茄子二百一十斤,一共是七兩零二百文。
這裏是二十三兩銀子,多的那些不用找迴來,主子說我們已經占了大便宜,有零便湊整了算。”
宋安寧接過銀子後,道了聲謝。把兩個十兩的銀錠子和碎銀子推到了宋大山麵前。
“……”
宋大山覺得眼前的銀子有點燙手,二十三兩?這隻是賣了第一批,就賺了二十三兩?
天爺啊,他做夢都不敢夢到這麽多銀子,現在,是他的了?
同時,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銀子也是一陣騷動。
“我沒聽錯吧?二十多兩銀子,這老宋家是發大財了喲。”
“沒聽錯,銀錠子都擺在桌上,錯不了的。這玩意真有這麽賺錢?”
“是啊,真賺錢了,我去過他們家的後院,也就種了半畝地,就能賺七兩銀子!”
在場的村民看到銀子,才終於相信,這東西是真能賺錢,並且瞧著掌櫃高興成那樣,辣椒應該是個好東西吧……
他們臉上的表情十分豐富,看到別家賺錢,說不羨慕那是假的。同時,又十分後悔,當初阿寧勸他們種辣椒,怎麽就沒試著種一點呢?哪怕是一丁點也好啊。
宋大山收好銀子後,王秋月和他在家看家,宋安寧帶著趙掌櫃又去了二爺爺家裏。
二爺爺家裏人多,這些日子一家人就沒停下來過,當初的菜苗也是二爺爺家種得最多。
最後算賬的時候,鬆花蛋賺了四十多兩,辣椒和茄子加一起也有十幾兩。
醉仙居來的三輛馬車裝得滿滿當當,去宋年家時,隻能從村裏雇了兩輛牛車。
宋年和柳氏也沒少醃鴨蛋,最後也是得了三十多兩銀子。
最後是宋安寧家的,第一批鬆花蛋她沒醃,隻賣了辣椒和茄子,趙掌櫃給她湊了個整數,十兩銀子。
這一番下來,看熱鬧的村民已經看麻了,銀子,全都是銀子……
他們的腦子是被屎糊住了嗎?怎麽就不知道試試呢?
從山腳下的老宅出來時,宋安寧在人群中看到了大光叔一家還有宋寡婦領著虎子。
“桂枝姐,你家的辣椒是不是也快好了?醉仙居過幾日還會來,你家的和大光叔家也能賺錢啦。”
宋寡婦高興地點點頭,她是特地過來看看的,就想知道醉仙居是不是真的會收辣椒。
在看到銀子的時候,心也完全放下,就等著過上幾日醉仙居上門了。
趙掌櫃看有這麽多人在,也十分和善地跟大家說道:
“辣椒和茄子,你們有多少我們收多少,越多越好。
阿寧,你們再多種些,七十多家醉仙居,這幾車東西一分下去就沒了。遠一點的鎮上,根本都分不到。
這個缺口太大了。”
“趙叔放心,我買了一大片地,都種上辣椒和茄子,賺他個盆滿缽滿。”
“哈哈哈,那我就等著啦。”
宋安寧說這話時,餘光一直在留意村民的反應。
這一圈熱鬧看下來,又聽宋安寧這麽說,眾人眼裏的期待和渴望都快溢出來了,若不是趙掌櫃在,他們一定會圍住宋安寧,跪求辣椒苗!
當著眾人的麵簽過茄子的契書後,趙掌櫃便準備迴去了。
剛才去宋二和家時,已經商定好河對岸那塊地的價格,等去官府交銀子蓋印就可以。
待宋家人把醉仙居的人送走後,不出宋安寧所料,村民唿啦啦地將她圍住。
“阿寧,先別走,嬸子有事求你。”
“阿寧,我家老母雞說它今日快死了,你去我家吃雞肉好不好……”
“……”
宋安寧先是去了阿爺家地裏,和小夥計們一同摘辣椒,摘茄子。
王秋月則帶著孩子們在數鴨蛋。
十二文一枚,她可不能數錯了,所以清點得十分仔細。
村裏來了三輛馬車,不少村民地裏的活兒都不幹了,趕緊跑來看熱鬧。
活可以不幹,飯也可以不吃,但是熱鬧不能不看,不管在哪個世界,都是如此。
見醉仙居的夥計們把一筐筐的鴨蛋抬上馬車,眾人議論紛紛:
“說是什麽鬆花蛋,可我瞧著和我家鴨子下的蛋沒啥區別啊。”
“顏色好像是深了一點,說不好是啥東西,人家既然能收,就說明不是普通鴨蛋。”
“……”
待辣椒和茄子被抬出來時,眾人爭先恐後地湊上前去。
“這是啥玩意兒?我活了幾十年竟沒見過。”
“是不是阿寧說的那個什麽辣椒啊?那個紫色的又是什麽?”
“這能吃嗎?我瞧著不像好吃的樣子……”
他們皺著眉頭看著被抬上車的東西,十分慶幸之前沒答應宋安寧的提議。
畢竟是個孩子,在這胡鬧呢,這些東西,瞧著就不能吃。
“一開始阿寧跟我說的時候,我都動心了。說是二十文一斤,那可比種地劃算多啦。
後來還是我當家的說,那玩意咱們見都沒見過,若是種出來賣不出去,那真是白瞎了我家的地。”
眾人的談論聲越來越大,特別是宋安寧幫著把東西抬到門口時,還有幾個勸說的。
“阿寧啊,這能吃嗎?醉仙居來了這麽多人,要是不好吃就早點告訴人家。別等人家拉迴去再送迴來,那就不好了。”
“是啊,知道你著急掙錢,可也不能騙人的。鎮上的人,咱們惹不起啊。”
“……”
宋安寧無語望天,都這個時候了,還說這些不著四六的話。
就不能動腦子想想人家那麽大的酒樓,光靠她一張嘴,就能談成生意?
隻是現在,她沒這個時間跟這些人解釋,後院裏還有那麽多辣椒沒摘呢。
辣椒和茄子產量要比她想象中多上不少,香香說這是他們那個世界裏培育出的最新品種,非常高產。
半個時辰後,所有的東西都過了秤,趙掌櫃和宋安寧開始算賬。
這時候,看熱鬧的村民看到他掏出算盤,又往前湊了好幾步,這東西不會真的能賣錢吧?真的值二十文?
“寧丫頭,你阿爺家的鬆花蛋是一千兩百五十枚,正好是十五兩銀子。
辣椒一百五十斤,茄子二百一十斤,一共是七兩零二百文。
這裏是二十三兩銀子,多的那些不用找迴來,主子說我們已經占了大便宜,有零便湊整了算。”
宋安寧接過銀子後,道了聲謝。把兩個十兩的銀錠子和碎銀子推到了宋大山麵前。
“……”
宋大山覺得眼前的銀子有點燙手,二十三兩?這隻是賣了第一批,就賺了二十三兩?
天爺啊,他做夢都不敢夢到這麽多銀子,現在,是他的了?
同時,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銀子也是一陣騷動。
“我沒聽錯吧?二十多兩銀子,這老宋家是發大財了喲。”
“沒聽錯,銀錠子都擺在桌上,錯不了的。這玩意真有這麽賺錢?”
“是啊,真賺錢了,我去過他們家的後院,也就種了半畝地,就能賺七兩銀子!”
在場的村民看到銀子,才終於相信,這東西是真能賺錢,並且瞧著掌櫃高興成那樣,辣椒應該是個好東西吧……
他們臉上的表情十分豐富,看到別家賺錢,說不羨慕那是假的。同時,又十分後悔,當初阿寧勸他們種辣椒,怎麽就沒試著種一點呢?哪怕是一丁點也好啊。
宋大山收好銀子後,王秋月和他在家看家,宋安寧帶著趙掌櫃又去了二爺爺家裏。
二爺爺家裏人多,這些日子一家人就沒停下來過,當初的菜苗也是二爺爺家種得最多。
最後算賬的時候,鬆花蛋賺了四十多兩,辣椒和茄子加一起也有十幾兩。
醉仙居來的三輛馬車裝得滿滿當當,去宋年家時,隻能從村裏雇了兩輛牛車。
宋年和柳氏也沒少醃鴨蛋,最後也是得了三十多兩銀子。
最後是宋安寧家的,第一批鬆花蛋她沒醃,隻賣了辣椒和茄子,趙掌櫃給她湊了個整數,十兩銀子。
這一番下來,看熱鬧的村民已經看麻了,銀子,全都是銀子……
他們的腦子是被屎糊住了嗎?怎麽就不知道試試呢?
從山腳下的老宅出來時,宋安寧在人群中看到了大光叔一家還有宋寡婦領著虎子。
“桂枝姐,你家的辣椒是不是也快好了?醉仙居過幾日還會來,你家的和大光叔家也能賺錢啦。”
宋寡婦高興地點點頭,她是特地過來看看的,就想知道醉仙居是不是真的會收辣椒。
在看到銀子的時候,心也完全放下,就等著過上幾日醉仙居上門了。
趙掌櫃看有這麽多人在,也十分和善地跟大家說道:
“辣椒和茄子,你們有多少我們收多少,越多越好。
阿寧,你們再多種些,七十多家醉仙居,這幾車東西一分下去就沒了。遠一點的鎮上,根本都分不到。
這個缺口太大了。”
“趙叔放心,我買了一大片地,都種上辣椒和茄子,賺他個盆滿缽滿。”
“哈哈哈,那我就等著啦。”
宋安寧說這話時,餘光一直在留意村民的反應。
這一圈熱鬧看下來,又聽宋安寧這麽說,眾人眼裏的期待和渴望都快溢出來了,若不是趙掌櫃在,他們一定會圍住宋安寧,跪求辣椒苗!
當著眾人的麵簽過茄子的契書後,趙掌櫃便準備迴去了。
剛才去宋二和家時,已經商定好河對岸那塊地的價格,等去官府交銀子蓋印就可以。
待宋家人把醉仙居的人送走後,不出宋安寧所料,村民唿啦啦地將她圍住。
“阿寧,先別走,嬸子有事求你。”
“阿寧,我家老母雞說它今日快死了,你去我家吃雞肉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