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還好意思問,統子都熏吐啦!!!”


    “本來不收的非逼人家收,現在好啦,冒綠煙ing……”


    係統的哭訴成功逗笑宋安寧,耐心地哄著:“統子最好啦,你是最香的,給你取個名字,以後就叫香香。”


    社會套路深,統子一看就是沒挨過社會的毒打,單純的很,三兩句就哄好了。


    “那以後我就是香香啦,本統子也有名字了,嘿嘿。”


    中午,一家子簡單吃了飯,經過一場大雨的洗禮,天空驟然放晴。


    下過雨,山路濕滑,一踩一腳泥,宋安寧便歇了上山的念頭。


    “阿遠,你在家照看娘親,我帶阿月去鎮上。”


    不是宋安寧偏心,王迎兒瘋了後,隻認這三個孩子,別人靠過來就大喊大叫。


    “這次帶阿月去,讓鎮上的大夫給瞧瞧頭上的傷口,免得留疤。過幾日再帶阿遠去。”


    到底是孩子,得知自己要在家看家,宋澤遠小臉上難掩失落,下一刻就聽宋安寧說:


    “阿姐今日給你們買糖吃,看家的孩子,多吃一塊,今後都是如此。”


    小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剛才還有些不高興的宋澤遠已經搬來小板凳,乖巧地坐在門口:“阿姐你瞧,阿遠已經在看家啦,早點迴來哦。”


    姐妹倆背著背簍出門,緊趕慢趕,總算趕上了去鎮上的牛車,隻剩下一個位置,宋安寧將阿月抱在懷裏,趕車的見此,隻收了宋安寧一個人的錢。


    “桂枝你瞧,昨日剛從你這得了銀子,人家今日便進城了。”


    這話一出,宋安寧才看見,車的另一邊坐著宋寡婦和她的好姐妹文氏,桂枝正是宋寡婦的名字。


    許是昨日被宋安寧嚇得狠了,宋寡婦隻轉頭看了眼,什麽話都沒說。


    文氏生怕挑不起矛盾似的繼續點火:“一個在村裏長大的賠錢貨,還真當她是鎮上的千金小姐了?蹭破點皮要二兩銀子……


    人家命好啊,咱要是有個裏正親戚,錢也那麽好得呢……”


    說自己也就罷了,現在還攀扯起了宋二和,這宋安寧可不能忍。


    將阿月交給旁邊的嬸子照看,轉身一把薅住了文氏頭發。


    “放你娘的狗屁,你爹棺材漏風給把吹出來瞎蹦躂是嗎?真是生孩子嗑瓜子,b嘴沒閑著。


    昨日打他們沒打你,今日主動找上門了?”


    “啊……你個小賤蹄子,唔……”


    正巧文氏的身後背著一筐大蘿卜,宋安寧順手掏了一個蘿卜塞到了文氏嘴裏,眼神冷得能凝出冰來。


    “是啊,你是賤,都不要錢讓人隨便揍。


    今日我就把話放這,看不慣我宋安寧的,上門找我來說,敢借著我的名頭編排二爺爺,那就當著全村人的麵好好說道說道。


    走!跟我迴村!”


    牛車走得慢,宋安寧跳下牛車,把文氏也拽了下來。


    “寧丫頭,她就是嘴賤,別同她計較。”


    “文氏,趕緊跟寧丫頭認個錯啊,裏正昨日說的,你都忘了?”


    剛才隻想過個嘴癮的文氏腦子也清醒了幾分,裏正昨日剛說過不要惹事,她今日就犯,那半月村肯定是待不下去了。


    被逐出村子的人,沒房子,沒地,那就是流民。


    “不,我不迴去,宋家丫頭,我錯了還不成嗎?都是渾說的……


    桂枝,我可是幫你說話,你倒是說句話啊。”


    宋寡婦嘴角歪了歪,“我可沒讓你幫我,虎子欺負人在先,我家道了歉賠了銀子,這事在昨日就了了,你今日拿出來說,是惡心誰呢?”


    昨日,宋寡婦也看明白了,跟她交好的這幾個,平日裏是好姐妹,有事時跑得比誰都快。


    晚上迴去她靜下心來想了想,宋安寧昨日的作為跟往日不大一樣,之前嘴巴不大靈光,又悶又混蛋。如今又聰明又有膽識,現在也勤勤懇懇趕山賺錢。


    人家二爺爺是裏正,小叔是童生,就快考上秀才,以後怕是有大作為。


    她一個寡婦,因為孩子之間的打鬧再去得罪宋家人,真是腦子進水了。


    該說的都說了,村裏傳播事情的速度是難以想象的快,宋安寧相信不超過兩天,今日的事就能傳遍半月村。


    目的達到,文氏也認了錯,她重新坐到牛車上,還朝著周圍人溫柔一笑。


    “……”


    牛車重新上路,車上十多個人一言不發,連閑聊都沒有,文氏坐在最邊上哭了好一會兒,低著頭眼中閃過一絲怨毒。


    半個時辰後,牛車抵達平安鎮,宋安寧抱著阿月直奔醫館,卻不想剛到門口就吃了閉門羹。


    “去去去,哪來的叫花子, 這是醫館不是酒樓,討飯去別處討……”


    “……”


    這是她來到這裏第一次吃癟,抱著孩子在風中淩亂。


    萬和堂的裝潢十分華麗,不太像醫館。門邊還有一副對聯:良醫厚德譜春秋,妙手仁方擔道義,


    “良醫?厚德?仁方?道義?這做派同對聯不挨著啊……算了,去別家……”


    可繞了幾條街,同樣的萬和堂,趕人的話也大差不差。


    不對,原主之前來過平安鎮,也跟著娘親去過醫館,沒聽說過這滿大街都是的萬和堂啊。


    “姑娘,你去錯了地方,咱們老百姓看病要去城西。”


    賣餛飩的大嬸攪和著鍋裏的湯,欲言又止,她也是看兩個孩子可憐,才多嘴提醒兩句。


    瞧著大嬸想說還不太敢說的模樣,宋安寧內心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隨即大手一揮:“嬸子,來一碗餛飩。”


    餛飩大嬸接下五文錢,笑得見牙不見眼,“好咧!”


    餛飩上桌時,宋安寧不經意地問了句:“這鎮上原先的醫館呢?”


    她就問了一句,餛飩大嬸趕緊搬來小板凳,張口就是:“你聽我跟你說……”


    大嬸手藝不錯,餛飩皮薄餡大,一口下去,吃在舌尖,暖在心頭。姐妹倆吃得心滿意足,餛飩大嬸講得唾沫橫飛。


    將最後一個餛飩喂給宋安月,宋安寧也終於弄懂這鎮上發生了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你挖野菜還債,不是上山撿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楓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楓眠並收藏讓你挖野菜還債,不是上山撿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