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和在玉虛觀拜師修道,玉虛道人給其取道名雲鶴,鶴字就是和字的諧音。
雲鶴道人在玉虛觀一住就是幾十年,協助師尊玉虛道人處理觀務,沒有迴過一次家,玉虛道人駕鶴西遊後,雲鶴道人做了觀主,更是沒有時間迴到家鄉了。
離開固石縣牛家村時,雲鶴道人是翩翩少年,也就十九歲的樣子,雲遊四年,在玉虛觀常住,也才二十三歲,今天迴家,已是五十四歲了。
知道家裏貧寒,雲鶴道人也曾多次托人捎帶銀錢迴家,也不知道老父母收到沒有,也不知道妹妹嫁人沒有,不知道最小的弟弟成家沒有。
近鄉情怯,越是靠近固石縣,越是心裏堵的慌。趕著二十五匹馬,一邊行走,一邊拿出衣袖中的金瘡藥,治療馬匹的燒傷。
前方就是固石縣城,趕著這麽多馬匹,雲鶴不方便經過縣城,隻好抄小路繞過縣城,朝向牛山村慢慢走來。
有二十五匹馬的拖累,本來還有不到兩天的路程,結果走了三天,在第三天的下午五點多,才來到牛山村附近。
牛山村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位於牛山下麵的一個山彎處,而牛山卻是當地一座橫豎直徑一百多裏的大山。
大山裏多有猛獸,牛山村裏一半村民都是獵戶,還有一些山彎田地,且是半獵半農。村前三棵老槐樹,老槐樹邊一條小溪潺潺流水西去。
小溪上一座石橋,過了石橋就是稀稀拉拉十幾戶人家。這裏就是牛山村了,村裏大部分都是姓劉,隻有兩家外來戶。
對於二十五匹馬,雲鶴道人也想好了理由,牛山村偏僻,也不可能有外地人到這裏來。
三十多年將近四十年沒有迴到牛山村,村裏變化很大,過去的土房基本不見,有很多磚瓦房,也不知道自己的家是哪一處房屋。
下的馬來,驅趕眾馬從小溪中渡過,馬兒在溪中飲水,雲鶴道人一腳踏上石橋,迴憶往日的少年時光。
時間已是晚上六點左右,牛山村裏戶戶炊煙嫋嫋升起。
馬匹在溪中嬉戲,啃食溪邊茂盛的野草,雲鶴道人向村裏走來。
看向原來自家茅屋的位置,茅屋不見了,換之是一個大宅院。
來到大宅院門前,宅院裏麵雞鴨鵝豬亂成一團。大門沒有關,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在院子裏麵喂雞鴨。
雖然離家多年,雲鶴道人一眼認出,這個老人就是自己的老父親劉德成。
“爹,我迴來了。”雲鶴道人背上一個大包袱,抬頭喊道。
“你是…誰啊!”劉德成停下手裏的工作,一時間沒有認出大門口站立的雲鶴道人,愣神問道。
“爹,我是你的大兒子雲和啊!”雲鶴道人滿眼紅潤,流淌眼淚,再次說道。
“雲和,我兒迴來了,迴來就好。”劉德成已是滿臉淚水,急忙上前來,雙手托起雲鶴道人的臉頰,好好觀看。
“爹,我還有很多馬匹在溪邊吃草,需要照應。”雲鶴道人急忙道。
“好好,爹這就陪你去照應馬匹。”劉德成答應一聲,轉頭向一間屋子喊道:“老婆子,你家大兒迴來了,還不出來看看。”
劉周氏正在廚房做飯,聽見自家老頭在院子裏麵叫喊大兒子迴來了,急忙把活交給兒媳,自己跑到院子裏,看見老頭正在同一個男人說話,打眼看去,這人正是自己的秀才大兒子劉雲和。
“兒啊!你離開老娘,自己跑出去幾十年不迴來,你的心太狠了。”劉周氏眼淚汪汪,哭聲一片。
聽見母親在院子裏哭泣,小兒子劉雲順,兒媳劉藍氏,急忙跑到院子裏。
“大兒迴來了就好,哭哭啼啼成何樣子,大兒還有很多馬匹在溪邊吃草,還得照應。”劉德成嗬斥道。
“娘,您和弟弟把這個包袱先拿到屋裏去,我得快點去溪邊照應,那裏還有很多財物。”雲鶴道人解下背上沉沉的包袱。
“你…就是大哥?”劉雲順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大哥劉雲和離開牛山村時,他才不到八歲,記憶中大哥的印象十分模糊。
看見大哥卸下背上的包袱,劉雲順上前擰起來就要放屋裏去,但是擰了三次也沒有擰動,這個包袱起碼有兩百多斤重。
沒有辦法,劉雲順叫過媳婦劉周氏,兩人花費大力氣,這才把包袱拖拉進一個房間。
老父母陪同雲鶴道人來到溪邊,兩位老人看見月光下,二十多匹馬,正在靜靜吃草。這些馬,跑了一天路程,一邊吃草,一邊休息。
在十多匹馬背上,有十多個布匹簡單捆綁而成的褡褳,兩位老人伸手摸去,全是金銀銅錢首飾,嚇得急忙低聲問道:“大兒,如此多的財物從何處得來的,莫非你做了強人?”
“非也,如此如此。”雲鶴道人把三十多年前離開家鄉後發生的,簡要與父母說起,對自己的老父母,他不能撒謊。
“什麽?丹陽都城外玉虛觀觀主,嘉裕皇帝,仙人仙器,玉婉太後聽政,英王朱德齊…。”兩位老人聽得愣在一邊,發生在自己大兒身上的事情,隨便拿出一件,也是尋常人做不到的。
“我兒做出如此大事,不論成敗,爹娘心裏安慰,兒且隱身鄉裏,等待觀望朝局變化。”老爹劉德成,也是上私塾進過學的讀書人,雖然多次考試,沒有考上秀才,思維智慧也不是沒有讀過書的文盲可以比的。
過了一會,老娘劉周氏返迴自家小院,安排小兒子劉雲順和兒媳,把飯菜和一壺酒送到溪邊,有小弟和弟媳照應馬匹,父子兩人在溪邊的草地上吃喝。
一直到晚上十點多過,馬兒才吃飽,四人照應馬匹,全部趕到自家小院。雖然小院不大,二十五匹馬,擠擠攘攘,對付一晚。
馬背上的褡褳全部卸下來,一個個打開來看,全是金銀銅錢首飾,雲鶴道人背的大包袱,裏麵全是銀票和金銀首飾,驚的一家人呆立當場。
“你們大哥,幾十年一直在外麵做馬匹生意,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連一戶房子也舍不得買,連媳婦也沒有找,攢下一些銀錢。都不要往任何人說起。”劉德成再三警告,決定把全部金銀首飾放進地窖裏保存。
經過詢問,雲鶴道人三次托人捎帶銀錢迴家,兩位老人都收到了,一些錢用於購買荒地,種植黃豆、瓜果蔬菜等作物;一些錢用於建築這所大宅院;還有一些錢給小兒子劉雲順找對象結婚,還有就是幫補雲鶴道人的外公外婆家。剩下的錢用於小兒子劉雲順的大兒子劉連、二兒子劉池進學,兩人已經考上秀才,正在府城饒州的書院裏繼續進學。
這幾天,一家人正在為劉連、劉池進學的費用犯愁。雲鶴道人捎帶迴家的銀錢,這麽多年節省著花,也花完了。農村人,沒有來錢的路子,打獵也隻能保證全家溫飽,兩個青年人上學的費用怎麽辦?至少一年每人也得一百多兩銀子。在大明國讀書,就是一個燒錢的事情,尋常人家,供一人進府學是很困難的,何況要供兩人一起進府學。
經過詢問,小妹劉雲英已經嫁到縣城開雜貨店的鄭老板的兒子鄭秀才。
第二天,劉德成家所有勞動力,集中在自家宅院後邊蓋馬棚,自家和泥打製土磚。南方天氣不冷,能夠遮風避雨就行。
經過與兩位老人商議,雲鶴道人在牛山村的工作,辦一個私塾學堂、放馬、幫助家人幹一些農活。
不到兩天,劉德成家的秀才老大劉雲和,返迴牛山村的事情,全村人都知道了,紛紛前來看望聊天。看見眾多馬匹,十分驚喜,這是在外麵發發財了,否則怎麽會有這麽多馬匹。
“讓各位相鄰看笑話了,大兒幾十年前外出遊學,多次考試舉人不中,傷心之下操持了商人這個賤業,一直在外麵養馬販馬為生。”劉德成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情緒低落。
劉德成宣布自己大兒,決定在牛山村開辦一家私塾,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皆可來進學,不要學費、書費、筆墨紙硯費,吃飯睡覺自是迴家自己負責。
一開始,雲鶴道人是決定學費、書費、筆墨紙硯、吃飯都是不要錢的,但是老爹反對,都不要費,讓人養成貪心,反而對人不利。
不久,坐落在牛山村的劉家祠堂,改造成裏間放置祖宗排位,外間成為私塾學堂,收的學生十八人。雲鶴道人晚上打坐修行,白天教書育人、照應馬匹,生活清淨而自然。
雲鶴道人在玉虛觀一住就是幾十年,協助師尊玉虛道人處理觀務,沒有迴過一次家,玉虛道人駕鶴西遊後,雲鶴道人做了觀主,更是沒有時間迴到家鄉了。
離開固石縣牛家村時,雲鶴道人是翩翩少年,也就十九歲的樣子,雲遊四年,在玉虛觀常住,也才二十三歲,今天迴家,已是五十四歲了。
知道家裏貧寒,雲鶴道人也曾多次托人捎帶銀錢迴家,也不知道老父母收到沒有,也不知道妹妹嫁人沒有,不知道最小的弟弟成家沒有。
近鄉情怯,越是靠近固石縣,越是心裏堵的慌。趕著二十五匹馬,一邊行走,一邊拿出衣袖中的金瘡藥,治療馬匹的燒傷。
前方就是固石縣城,趕著這麽多馬匹,雲鶴不方便經過縣城,隻好抄小路繞過縣城,朝向牛山村慢慢走來。
有二十五匹馬的拖累,本來還有不到兩天的路程,結果走了三天,在第三天的下午五點多,才來到牛山村附近。
牛山村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位於牛山下麵的一個山彎處,而牛山卻是當地一座橫豎直徑一百多裏的大山。
大山裏多有猛獸,牛山村裏一半村民都是獵戶,還有一些山彎田地,且是半獵半農。村前三棵老槐樹,老槐樹邊一條小溪潺潺流水西去。
小溪上一座石橋,過了石橋就是稀稀拉拉十幾戶人家。這裏就是牛山村了,村裏大部分都是姓劉,隻有兩家外來戶。
對於二十五匹馬,雲鶴道人也想好了理由,牛山村偏僻,也不可能有外地人到這裏來。
三十多年將近四十年沒有迴到牛山村,村裏變化很大,過去的土房基本不見,有很多磚瓦房,也不知道自己的家是哪一處房屋。
下的馬來,驅趕眾馬從小溪中渡過,馬兒在溪中飲水,雲鶴道人一腳踏上石橋,迴憶往日的少年時光。
時間已是晚上六點左右,牛山村裏戶戶炊煙嫋嫋升起。
馬匹在溪中嬉戲,啃食溪邊茂盛的野草,雲鶴道人向村裏走來。
看向原來自家茅屋的位置,茅屋不見了,換之是一個大宅院。
來到大宅院門前,宅院裏麵雞鴨鵝豬亂成一團。大門沒有關,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在院子裏麵喂雞鴨。
雖然離家多年,雲鶴道人一眼認出,這個老人就是自己的老父親劉德成。
“爹,我迴來了。”雲鶴道人背上一個大包袱,抬頭喊道。
“你是…誰啊!”劉德成停下手裏的工作,一時間沒有認出大門口站立的雲鶴道人,愣神問道。
“爹,我是你的大兒子雲和啊!”雲鶴道人滿眼紅潤,流淌眼淚,再次說道。
“雲和,我兒迴來了,迴來就好。”劉德成已是滿臉淚水,急忙上前來,雙手托起雲鶴道人的臉頰,好好觀看。
“爹,我還有很多馬匹在溪邊吃草,需要照應。”雲鶴道人急忙道。
“好好,爹這就陪你去照應馬匹。”劉德成答應一聲,轉頭向一間屋子喊道:“老婆子,你家大兒迴來了,還不出來看看。”
劉周氏正在廚房做飯,聽見自家老頭在院子裏麵叫喊大兒子迴來了,急忙把活交給兒媳,自己跑到院子裏,看見老頭正在同一個男人說話,打眼看去,這人正是自己的秀才大兒子劉雲和。
“兒啊!你離開老娘,自己跑出去幾十年不迴來,你的心太狠了。”劉周氏眼淚汪汪,哭聲一片。
聽見母親在院子裏哭泣,小兒子劉雲順,兒媳劉藍氏,急忙跑到院子裏。
“大兒迴來了就好,哭哭啼啼成何樣子,大兒還有很多馬匹在溪邊吃草,還得照應。”劉德成嗬斥道。
“娘,您和弟弟把這個包袱先拿到屋裏去,我得快點去溪邊照應,那裏還有很多財物。”雲鶴道人解下背上沉沉的包袱。
“你…就是大哥?”劉雲順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大哥劉雲和離開牛山村時,他才不到八歲,記憶中大哥的印象十分模糊。
看見大哥卸下背上的包袱,劉雲順上前擰起來就要放屋裏去,但是擰了三次也沒有擰動,這個包袱起碼有兩百多斤重。
沒有辦法,劉雲順叫過媳婦劉周氏,兩人花費大力氣,這才把包袱拖拉進一個房間。
老父母陪同雲鶴道人來到溪邊,兩位老人看見月光下,二十多匹馬,正在靜靜吃草。這些馬,跑了一天路程,一邊吃草,一邊休息。
在十多匹馬背上,有十多個布匹簡單捆綁而成的褡褳,兩位老人伸手摸去,全是金銀銅錢首飾,嚇得急忙低聲問道:“大兒,如此多的財物從何處得來的,莫非你做了強人?”
“非也,如此如此。”雲鶴道人把三十多年前離開家鄉後發生的,簡要與父母說起,對自己的老父母,他不能撒謊。
“什麽?丹陽都城外玉虛觀觀主,嘉裕皇帝,仙人仙器,玉婉太後聽政,英王朱德齊…。”兩位老人聽得愣在一邊,發生在自己大兒身上的事情,隨便拿出一件,也是尋常人做不到的。
“我兒做出如此大事,不論成敗,爹娘心裏安慰,兒且隱身鄉裏,等待觀望朝局變化。”老爹劉德成,也是上私塾進過學的讀書人,雖然多次考試,沒有考上秀才,思維智慧也不是沒有讀過書的文盲可以比的。
過了一會,老娘劉周氏返迴自家小院,安排小兒子劉雲順和兒媳,把飯菜和一壺酒送到溪邊,有小弟和弟媳照應馬匹,父子兩人在溪邊的草地上吃喝。
一直到晚上十點多過,馬兒才吃飽,四人照應馬匹,全部趕到自家小院。雖然小院不大,二十五匹馬,擠擠攘攘,對付一晚。
馬背上的褡褳全部卸下來,一個個打開來看,全是金銀銅錢首飾,雲鶴道人背的大包袱,裏麵全是銀票和金銀首飾,驚的一家人呆立當場。
“你們大哥,幾十年一直在外麵做馬匹生意,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連一戶房子也舍不得買,連媳婦也沒有找,攢下一些銀錢。都不要往任何人說起。”劉德成再三警告,決定把全部金銀首飾放進地窖裏保存。
經過詢問,雲鶴道人三次托人捎帶銀錢迴家,兩位老人都收到了,一些錢用於購買荒地,種植黃豆、瓜果蔬菜等作物;一些錢用於建築這所大宅院;還有一些錢給小兒子劉雲順找對象結婚,還有就是幫補雲鶴道人的外公外婆家。剩下的錢用於小兒子劉雲順的大兒子劉連、二兒子劉池進學,兩人已經考上秀才,正在府城饒州的書院裏繼續進學。
這幾天,一家人正在為劉連、劉池進學的費用犯愁。雲鶴道人捎帶迴家的銀錢,這麽多年節省著花,也花完了。農村人,沒有來錢的路子,打獵也隻能保證全家溫飽,兩個青年人上學的費用怎麽辦?至少一年每人也得一百多兩銀子。在大明國讀書,就是一個燒錢的事情,尋常人家,供一人進府學是很困難的,何況要供兩人一起進府學。
經過詢問,小妹劉雲英已經嫁到縣城開雜貨店的鄭老板的兒子鄭秀才。
第二天,劉德成家所有勞動力,集中在自家宅院後邊蓋馬棚,自家和泥打製土磚。南方天氣不冷,能夠遮風避雨就行。
經過與兩位老人商議,雲鶴道人在牛山村的工作,辦一個私塾學堂、放馬、幫助家人幹一些農活。
不到兩天,劉德成家的秀才老大劉雲和,返迴牛山村的事情,全村人都知道了,紛紛前來看望聊天。看見眾多馬匹,十分驚喜,這是在外麵發發財了,否則怎麽會有這麽多馬匹。
“讓各位相鄰看笑話了,大兒幾十年前外出遊學,多次考試舉人不中,傷心之下操持了商人這個賤業,一直在外麵養馬販馬為生。”劉德成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情緒低落。
劉德成宣布自己大兒,決定在牛山村開辦一家私塾,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皆可來進學,不要學費、書費、筆墨紙硯費,吃飯睡覺自是迴家自己負責。
一開始,雲鶴道人是決定學費、書費、筆墨紙硯、吃飯都是不要錢的,但是老爹反對,都不要費,讓人養成貪心,反而對人不利。
不久,坐落在牛山村的劉家祠堂,改造成裏間放置祖宗排位,外間成為私塾學堂,收的學生十八人。雲鶴道人晚上打坐修行,白天教書育人、照應馬匹,生活清淨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