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不為所動,罵道:“王承恩,你還愣著幹什麽?難道要朕親自動手?李國禎的襄城伯爵位自今日起由其弟弟繼承!欽此!”
聽到這句話,李國禎便知道自己今天死定了,垂頭喪氣地癱坐在地,不再發出任何聲音。
王承恩麻利地指揮著東廠的番子將李國禎押到刑場上,在京營的三軍將士麵前開刀問斬。
一下子殺一個伯爵,這事似乎在朱棣死後還沒有出現過。崇禎皇帝憑借著這一刀樹立了自己在京營的絕對威信。
剛才還在嘰嘰喳喳亂議論的人群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全都低著頭不敢仰視崇禎。
崇禎見自己立威的效果已經達到,便重新下令道:“所有人全副武裝圍繞校場跑步,朕隻要能留到最好的精銳,至於老弱,全都裁汰!再不執行,李國禎就是爾等的榜樣!”
此令一出,再也沒有人敢拖遝磨蹭,全都穿好甲胄,帶上兵器圍繞著校場跑起步來。
一時間,校場內塵煙四起,煞是壯觀。崇禎冷冷地看著這群老兵油子跑步,越看心裏越不舒服,這才多少距離?有三公裏嗎?就有人吃不消了,而且還是一大片,這樣的軍隊碰到從小就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的韃子軍肯定會一觸即潰。
小半個時辰之後,老弱殘兵大多已經倒在校場之上再也起不來了,剩下的人也都還在咬著牙堅持跑步。
崇禎皇帝大概目測了一下,剩下的人約有一萬人,京營賬麵上有近十萬軍隊,能打仗的估計也就這一萬人了。
畢竟今天是皇帝大人親自前來檢閱,京營的頭頭們肯定是出動了最精銳的部隊,最精銳的部隊都搞成了這樣,剩下的就更不用說了。
“傳旨,讓他們停下吧。”崇禎淡淡地說了一句,雖然距離他的標準還差很遠,但是他不得不下旨暫停了,再跑下去京營的士兵就要都被淘汰了,還拿什麽打仗?
國家危難,這些人就先將就這用吧。
“遵旨。”張之極向崇禎抱了一拳,恭敬地說道,隨後果斷地下達了停止的軍令。
剩下的那些京營士兵如蒙大赦,互相扶持著,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等待著皇帝的訓話。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對站在自己身邊的張之極說道:“兵貴精不貴多,依朕所看,京營當中也就這些人能打仗吧。”
張之極感覺臉色有點火辣,雖說他是剛剛提督京營,但是京營曆來都是由英國公來執掌,搞成這個樣子,說他的祖先一點責任都沒有,估計鬼都不信。
見張之極不說話,崇禎抿了抿嘴,下定了最後的決心,道:“傳旨!將剩下的這些士卒重新登記造冊,核定餉銀,其餘的一律裁汰,若有再敢冒領餉銀的,李國禎就是榜樣!”
張之極嚇了一跳,皇帝的動作也太大了,一下子砍掉了一大半的士兵啊,這中間牽涉了多少事啊,豈是那麽簡單的?當即跪倒在地,苦著臉勸諫道:“皇上請三思啊,我京營士卒號稱十萬,這才震懾住了建奴和流寇,若是裁汰地隻剩下了這一萬餘人,他們就會視我京城如無物,更加放肆地前來劫掠了。”
崇禎斜眼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說道:“張愛卿此言有掩耳盜鈴之嫌吧?京營這個樣子,能瞞得了誰?恐怕也就是欺瞞朕好多騙取餉銀吧。建奴若是真的相信我京營有十萬精銳,他們還敢深入我大明的腹地來劫掠嗎?至於流寇,目前當地駐軍足以應付,隻要擋住建奴,不讓他們再消耗我大明的精銳,流寇就成不了氣候!”曆史上李自成等人之所以能坐大,最大的原因不是他們本人有多強,而是清軍的一次次入塞,相繼消耗了大明的一支支有生力量,使得圍剿他們的軍隊日益減少。尤其是鬆錦之戰之後,大明九邊精銳被消耗殆盡,中原防務形同虛設,這才給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站穩腳跟,繼而擴大地盤的機會。
而明軍也因為一次次地戰敗導致士氣低落,軍費激增,不得不向地方征收重稅,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不少人都跟了流寇,原主崇禎也落了個重征天下的惡名。
因而,崇禎皇帝認為,要想解決明朝的問題,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練出一支強大的中央軍來,把本來在曆史上打敗的仗盡量都打贏,這樣就可以慢慢地積攢實力,扳迴局勢,隻要能穩住這一點,建奴和流寇都成不了氣候,李自成等人束手就擒隻是時間問題。
後世的曾國藩說過,練兵以籌餉銀為先,沒有錢怎麽能練出精兵來呢?但是,單單是有錢也是不行的,像現在的京營這樣,能打仗的士兵不足賬麵上的十分之一,剩下的錢都被人貪汙了,就算皇帝再能搞錢也是白搭。
對於這種蛀蟲,一定要狠下心來裁汰,否則他們就會像螞蟥一樣吸幹帝國的血。後世的曾國藩在練湘軍的時候,一旦遇到這種吃空餉,或者是打滑頭仗的士兵,就會立即裁汰,絕不講情麵,在這方麵,誰說好話都沒用。
廉潔並且高效,這就是他能練出一支強軍的基礎。
對於京營的整頓,崇禎也打算按照這個思路進行,每一兩銀子都要用對地方,絕對不給那些挖大明朝牆腳的人一點機會,至於說這些被裁汰的人投靠流寇或者是造反怎麽辦?
崇禎對此表示毫無壓力,就這些老弱殘兵,去哪都是累贅,他們要是投靠了流寇,那是大明官兵的福氣。
至於造反,那就更扯了,京營士兵賬麵上有十萬,除去空額還有四萬多人,除了被崇禎皇帝留下的這一萬人基本上都不能打仗,他們造反若是能成功,朕這個“朱”字倒過來寫!
見崇禎皇帝態度堅決,張之極也就不再爭取了,向崇禎抱了一拳,道:“臣遵旨。不過,臣以為,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將昌平和密雲的邊防軍調來一部分為好,請皇上聖裁!”
聽到這句話,李國禎便知道自己今天死定了,垂頭喪氣地癱坐在地,不再發出任何聲音。
王承恩麻利地指揮著東廠的番子將李國禎押到刑場上,在京營的三軍將士麵前開刀問斬。
一下子殺一個伯爵,這事似乎在朱棣死後還沒有出現過。崇禎皇帝憑借著這一刀樹立了自己在京營的絕對威信。
剛才還在嘰嘰喳喳亂議論的人群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全都低著頭不敢仰視崇禎。
崇禎見自己立威的效果已經達到,便重新下令道:“所有人全副武裝圍繞校場跑步,朕隻要能留到最好的精銳,至於老弱,全都裁汰!再不執行,李國禎就是爾等的榜樣!”
此令一出,再也沒有人敢拖遝磨蹭,全都穿好甲胄,帶上兵器圍繞著校場跑起步來。
一時間,校場內塵煙四起,煞是壯觀。崇禎冷冷地看著這群老兵油子跑步,越看心裏越不舒服,這才多少距離?有三公裏嗎?就有人吃不消了,而且還是一大片,這樣的軍隊碰到從小就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的韃子軍肯定會一觸即潰。
小半個時辰之後,老弱殘兵大多已經倒在校場之上再也起不來了,剩下的人也都還在咬著牙堅持跑步。
崇禎皇帝大概目測了一下,剩下的人約有一萬人,京營賬麵上有近十萬軍隊,能打仗的估計也就這一萬人了。
畢竟今天是皇帝大人親自前來檢閱,京營的頭頭們肯定是出動了最精銳的部隊,最精銳的部隊都搞成了這樣,剩下的就更不用說了。
“傳旨,讓他們停下吧。”崇禎淡淡地說了一句,雖然距離他的標準還差很遠,但是他不得不下旨暫停了,再跑下去京營的士兵就要都被淘汰了,還拿什麽打仗?
國家危難,這些人就先將就這用吧。
“遵旨。”張之極向崇禎抱了一拳,恭敬地說道,隨後果斷地下達了停止的軍令。
剩下的那些京營士兵如蒙大赦,互相扶持著,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等待著皇帝的訓話。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對站在自己身邊的張之極說道:“兵貴精不貴多,依朕所看,京營當中也就這些人能打仗吧。”
張之極感覺臉色有點火辣,雖說他是剛剛提督京營,但是京營曆來都是由英國公來執掌,搞成這個樣子,說他的祖先一點責任都沒有,估計鬼都不信。
見張之極不說話,崇禎抿了抿嘴,下定了最後的決心,道:“傳旨!將剩下的這些士卒重新登記造冊,核定餉銀,其餘的一律裁汰,若有再敢冒領餉銀的,李國禎就是榜樣!”
張之極嚇了一跳,皇帝的動作也太大了,一下子砍掉了一大半的士兵啊,這中間牽涉了多少事啊,豈是那麽簡單的?當即跪倒在地,苦著臉勸諫道:“皇上請三思啊,我京營士卒號稱十萬,這才震懾住了建奴和流寇,若是裁汰地隻剩下了這一萬餘人,他們就會視我京城如無物,更加放肆地前來劫掠了。”
崇禎斜眼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說道:“張愛卿此言有掩耳盜鈴之嫌吧?京營這個樣子,能瞞得了誰?恐怕也就是欺瞞朕好多騙取餉銀吧。建奴若是真的相信我京營有十萬精銳,他們還敢深入我大明的腹地來劫掠嗎?至於流寇,目前當地駐軍足以應付,隻要擋住建奴,不讓他們再消耗我大明的精銳,流寇就成不了氣候!”曆史上李自成等人之所以能坐大,最大的原因不是他們本人有多強,而是清軍的一次次入塞,相繼消耗了大明的一支支有生力量,使得圍剿他們的軍隊日益減少。尤其是鬆錦之戰之後,大明九邊精銳被消耗殆盡,中原防務形同虛設,這才給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站穩腳跟,繼而擴大地盤的機會。
而明軍也因為一次次地戰敗導致士氣低落,軍費激增,不得不向地方征收重稅,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不少人都跟了流寇,原主崇禎也落了個重征天下的惡名。
因而,崇禎皇帝認為,要想解決明朝的問題,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練出一支強大的中央軍來,把本來在曆史上打敗的仗盡量都打贏,這樣就可以慢慢地積攢實力,扳迴局勢,隻要能穩住這一點,建奴和流寇都成不了氣候,李自成等人束手就擒隻是時間問題。
後世的曾國藩說過,練兵以籌餉銀為先,沒有錢怎麽能練出精兵來呢?但是,單單是有錢也是不行的,像現在的京營這樣,能打仗的士兵不足賬麵上的十分之一,剩下的錢都被人貪汙了,就算皇帝再能搞錢也是白搭。
對於這種蛀蟲,一定要狠下心來裁汰,否則他們就會像螞蟥一樣吸幹帝國的血。後世的曾國藩在練湘軍的時候,一旦遇到這種吃空餉,或者是打滑頭仗的士兵,就會立即裁汰,絕不講情麵,在這方麵,誰說好話都沒用。
廉潔並且高效,這就是他能練出一支強軍的基礎。
對於京營的整頓,崇禎也打算按照這個思路進行,每一兩銀子都要用對地方,絕對不給那些挖大明朝牆腳的人一點機會,至於說這些被裁汰的人投靠流寇或者是造反怎麽辦?
崇禎對此表示毫無壓力,就這些老弱殘兵,去哪都是累贅,他們要是投靠了流寇,那是大明官兵的福氣。
至於造反,那就更扯了,京營士兵賬麵上有十萬,除去空額還有四萬多人,除了被崇禎皇帝留下的這一萬人基本上都不能打仗,他們造反若是能成功,朕這個“朱”字倒過來寫!
見崇禎皇帝態度堅決,張之極也就不再爭取了,向崇禎抱了一拳,道:“臣遵旨。不過,臣以為,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將昌平和密雲的邊防軍調來一部分為好,請皇上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