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王在晉一直是主張退守山海關的,跟孫承宗是政見上的死對頭,皇帝此時召見他,意味著什麽不難猜測。
其實,朝廷內部關於放棄寧錦防線的話語從來沒有停過,有人曾經上書說過:“在邊境陳兵十數萬,費餉銀七八百萬而不戰,自古以來,從未有也!”
說實話,如果想要恢複遼東,控製住從錦州到山海關的遼西走廊是很有價值的,但是明朝現在的情況無力進攻,隻能防守,如此一來,消耗那麽多資源,來守這個價值已經大大不如從前的防線,就變得意義不大了。
就在眾位大臣交頭接耳之際,卻聽得王承恩高唱一聲,道:“皇上駕到!”
六部九卿內閣大佬都閉上了嘴,然後齊刷刷地跪到,叩頭道:“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不得不說,當皇帝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崇禎嘴角微微一翹,笑道:“眾愛卿平身吧。”隨後,徑直坐在了禦座上。
“謝皇上。”眾大臣又高聲唱了一句,便緩緩地站了起來。
王承恩手抱拂塵,臉上笑出了一朵菊花,道:“諸位大人,有何事啟奏啊?”
兵部尚書張鳳翼站出班來,手捧奏折說道:“啟奏陛下,兵部右侍郎總督五省軍務洪承疇上奏說,西北之地流寇的氣焰囂張,已經有十四五萬之眾,而且還有騎兵,配有雙馬和戰甲,十分難以對付,官軍能用的不到三萬,請皇上發兵支援。”
洪承疇昨天已經換了職務,雖然任命狀還沒有發下去,但是也不影響別人這麽稱唿他。
當下就有小太監將奏折接了過來,崇禎皺著眉頭還沒有說話,卻見戶部尚書畢自嚴也站出班來,向崇禎作了一揖,道:“西北今年又是大旱,赤地千裏,百姓衣不蔽體,陝西巡撫請求減免當地的賦稅,共計…….”
“好了。”崇禎不待畢自嚴說完,便揮手打斷他說道:“西北民變嚴重,災荒嚴重,剿賊需要錢,賑災也需要錢,說來說去,都是錢的事。你們說說,太祖時期,國家草創,每年收到的稅賦尚能達到三千萬石,為何到了朕這一代,土地沒有減少,賦稅卻隻能收到一千六百多萬石了?”
“這……”所有人麵麵相覷,其實原因很簡單,所有人都知道,就是土地兼並嚴重,豪強占了地之後,想盡各種辦法偷稅漏稅,這就導致了國家的稅賦連年減少。
但是,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會說,隻有畢自嚴例外。一方麵,他是戶部尚書,稅賦問題是他的分內之事,另一方麵,畢自嚴是個很盡職的人,自從他就任戶部尚書之後,為了維持明朝越來越龐大的財政支出,一直在大力清查偷稅漏稅,為此得罪了不好豪強,真可謂是帝國的忠臣良將。
畢自嚴向崇禎作了一揖,說道:“迴陛下,這都是豪強兼並土地然後又偷稅漏稅的結果。然而這個弊端已經持續了兩百年,非一朝一夕所能清除。”
“說的不錯。”崇禎淡淡地點了點頭,眼中隨即又冒出一絲精光來,說道:“這就是天下大亂,國家貧弱的根本。然而治本需要時間,不能一蹴而就,現在國家連年用兵,哪裏都需要錢,朕想要先治標,找一類養尊處優的人來要錢。”
堂下的大臣被驚了一下,皇上所說的那一類人到底是誰,難不成又要肅貪了?
肅貪運動都不知道搞了多少次了,能賺多少錢?大明朝立國到今日,誰人不貪?難道隻是文官貪嗎?那些專門抓貪官的廠衛頭頭哪個又幹淨了?
別人不說,單說王承恩就很有錢,在場的諸位一二品的大員,哪個沒有孝敬過他?把人逼急了,就把他們咬出來,到時候誰都落不著好。
正在堂下諸位大人暗暗盤算之際,卻聽得龍椅上的崇禎皇帝緩緩地說道:“太祖立國之初,考慮到朝廷孤弱,便分封諸子為王,希望他們能建立藩屏,拱衛國家。靖難之役之後,藩王雖然不再掌握兵權,但是祖製並沒有因此而廢除。國家厚養宗室二百餘年,如今內憂外患,朝廷缺餉,正是他們遵從祖製,報效朝廷之際。朕意:從明年起,各宗室及外戚的俸祿減二成發放,另外,國各地的三十一位親王,除了朕新封的永王、定王之外,其餘二十九位親王各依照祖製,出銀十萬兩來助餉,不得有誤!”
如今朝廷的窟窿太大,必須要賺快錢來彌補,崇禎皇帝也曾想過發抄家財,但是六部也好,廠衛也罷,裏麵養的都是一樣的貪官。那些文官武將平日裏沒有少給廠衛頭頭們孝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其實是穿一條褲子的人,真要是辦起來,肯定會互相包庇。否則把文官逼急了,將他們咬出來,他們也會很被動。
所以說,不要以為依靠太監建立廠衛就萬事大吉了,太監裏麵的好鳥也不多。網上流傳的京城被攻破之後,幾千名太監紛紛殉國根本沒有依據。
事實上,崇禎所信任的那些大太監們,比如王承恩、方正化、高起潛、曹化淳、王德化、王之心、杜勳、盧惟寧、王夢弼、牛文柄、楊茂林、李宗先、張澤民等等等等,除了前兩位自殺和戰死之外,剩下的都投降了。按照這個比例來算,太監中投降的又有多少人?
也就崇禎皇帝的曆史比較小白,隻知道王承恩跟著殉國了,其他人的結局沒有記住,不知道他們是死了還是跑了,亦或者是投降了,要不然他們一個個地現在都下地獄去了。
太監雖然沒有家人,但是他們挨了一刀,又經過千辛萬苦從倒馬桶做起好不容易混出了頭,撈了一大筆錢,又怎麽會舍得死呢?
至於以身殉國,流芳千古的美名,他們就更加不在乎了,反正他們的名聲本來就很臭,不介意多一個苟且偷生的罵名。
其實,朝廷內部關於放棄寧錦防線的話語從來沒有停過,有人曾經上書說過:“在邊境陳兵十數萬,費餉銀七八百萬而不戰,自古以來,從未有也!”
說實話,如果想要恢複遼東,控製住從錦州到山海關的遼西走廊是很有價值的,但是明朝現在的情況無力進攻,隻能防守,如此一來,消耗那麽多資源,來守這個價值已經大大不如從前的防線,就變得意義不大了。
就在眾位大臣交頭接耳之際,卻聽得王承恩高唱一聲,道:“皇上駕到!”
六部九卿內閣大佬都閉上了嘴,然後齊刷刷地跪到,叩頭道:“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不得不說,當皇帝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崇禎嘴角微微一翹,笑道:“眾愛卿平身吧。”隨後,徑直坐在了禦座上。
“謝皇上。”眾大臣又高聲唱了一句,便緩緩地站了起來。
王承恩手抱拂塵,臉上笑出了一朵菊花,道:“諸位大人,有何事啟奏啊?”
兵部尚書張鳳翼站出班來,手捧奏折說道:“啟奏陛下,兵部右侍郎總督五省軍務洪承疇上奏說,西北之地流寇的氣焰囂張,已經有十四五萬之眾,而且還有騎兵,配有雙馬和戰甲,十分難以對付,官軍能用的不到三萬,請皇上發兵支援。”
洪承疇昨天已經換了職務,雖然任命狀還沒有發下去,但是也不影響別人這麽稱唿他。
當下就有小太監將奏折接了過來,崇禎皺著眉頭還沒有說話,卻見戶部尚書畢自嚴也站出班來,向崇禎作了一揖,道:“西北今年又是大旱,赤地千裏,百姓衣不蔽體,陝西巡撫請求減免當地的賦稅,共計…….”
“好了。”崇禎不待畢自嚴說完,便揮手打斷他說道:“西北民變嚴重,災荒嚴重,剿賊需要錢,賑災也需要錢,說來說去,都是錢的事。你們說說,太祖時期,國家草創,每年收到的稅賦尚能達到三千萬石,為何到了朕這一代,土地沒有減少,賦稅卻隻能收到一千六百多萬石了?”
“這……”所有人麵麵相覷,其實原因很簡單,所有人都知道,就是土地兼並嚴重,豪強占了地之後,想盡各種辦法偷稅漏稅,這就導致了國家的稅賦連年減少。
但是,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會說,隻有畢自嚴例外。一方麵,他是戶部尚書,稅賦問題是他的分內之事,另一方麵,畢自嚴是個很盡職的人,自從他就任戶部尚書之後,為了維持明朝越來越龐大的財政支出,一直在大力清查偷稅漏稅,為此得罪了不好豪強,真可謂是帝國的忠臣良將。
畢自嚴向崇禎作了一揖,說道:“迴陛下,這都是豪強兼並土地然後又偷稅漏稅的結果。然而這個弊端已經持續了兩百年,非一朝一夕所能清除。”
“說的不錯。”崇禎淡淡地點了點頭,眼中隨即又冒出一絲精光來,說道:“這就是天下大亂,國家貧弱的根本。然而治本需要時間,不能一蹴而就,現在國家連年用兵,哪裏都需要錢,朕想要先治標,找一類養尊處優的人來要錢。”
堂下的大臣被驚了一下,皇上所說的那一類人到底是誰,難不成又要肅貪了?
肅貪運動都不知道搞了多少次了,能賺多少錢?大明朝立國到今日,誰人不貪?難道隻是文官貪嗎?那些專門抓貪官的廠衛頭頭哪個又幹淨了?
別人不說,單說王承恩就很有錢,在場的諸位一二品的大員,哪個沒有孝敬過他?把人逼急了,就把他們咬出來,到時候誰都落不著好。
正在堂下諸位大人暗暗盤算之際,卻聽得龍椅上的崇禎皇帝緩緩地說道:“太祖立國之初,考慮到朝廷孤弱,便分封諸子為王,希望他們能建立藩屏,拱衛國家。靖難之役之後,藩王雖然不再掌握兵權,但是祖製並沒有因此而廢除。國家厚養宗室二百餘年,如今內憂外患,朝廷缺餉,正是他們遵從祖製,報效朝廷之際。朕意:從明年起,各宗室及外戚的俸祿減二成發放,另外,國各地的三十一位親王,除了朕新封的永王、定王之外,其餘二十九位親王各依照祖製,出銀十萬兩來助餉,不得有誤!”
如今朝廷的窟窿太大,必須要賺快錢來彌補,崇禎皇帝也曾想過發抄家財,但是六部也好,廠衛也罷,裏麵養的都是一樣的貪官。那些文官武將平日裏沒有少給廠衛頭頭們孝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其實是穿一條褲子的人,真要是辦起來,肯定會互相包庇。否則把文官逼急了,將他們咬出來,他們也會很被動。
所以說,不要以為依靠太監建立廠衛就萬事大吉了,太監裏麵的好鳥也不多。網上流傳的京城被攻破之後,幾千名太監紛紛殉國根本沒有依據。
事實上,崇禎所信任的那些大太監們,比如王承恩、方正化、高起潛、曹化淳、王德化、王之心、杜勳、盧惟寧、王夢弼、牛文柄、楊茂林、李宗先、張澤民等等等等,除了前兩位自殺和戰死之外,剩下的都投降了。按照這個比例來算,太監中投降的又有多少人?
也就崇禎皇帝的曆史比較小白,隻知道王承恩跟著殉國了,其他人的結局沒有記住,不知道他們是死了還是跑了,亦或者是投降了,要不然他們一個個地現在都下地獄去了。
太監雖然沒有家人,但是他們挨了一刀,又經過千辛萬苦從倒馬桶做起好不容易混出了頭,撈了一大筆錢,又怎麽會舍得死呢?
至於以身殉國,流芳千古的美名,他們就更加不在乎了,反正他們的名聲本來就很臭,不介意多一個苟且偷生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