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甘肅巡撫張三傑也在這一年上書說:平鎮累欠七十萬兩軍餉,西安等處欠銀自天啟元年至今年共欠八十餘萬兩。
據有關部門統計,崇禎元年的時候,邊餉缺額就已經達到了近二百萬兩,再加上西北災害頻發,赤地千裏,廣大西北地區的邊軍兄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當中的一部分活不下去的人就幹脆抄家夥跟了流寇,導致流寇的力量大大增強。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張獻忠。
應該說,當時的西北邊軍投賊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因為朝廷發不下餉銀來,與其餓死,還不如拚出一條生路。
當年楊鶴任三邊總督的時候就碰見過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在招降神一魁之後,照例要檢閱他的軍隊,結果在檢閱的時候發現其中有一個人他居然認識。
那個人不久之前還是他的部下,結果因為活不下去而投了流寇。
據洪承疇的奏折記載:闖王高迎祥部有很多騎兵,而且都是雙馬,另外他們還有很多鐵甲,十分難對付。這些裝備本來就是邊軍的裝備,普通的流民怎麽可能會有?由此便知道,當時的西北軍投賊是多麽普遍的現象了。
怪不得李自成和高迎祥就喜歡在西北鬧事呢,因為這裏有優質的兵源啊。
在崇禎即位之初,遼餉已經增加到了五百九十萬兩,崇禎四年的時候,根據兵部尚書梁廷棟的要求,又增加了一百四十多萬兩,總共是七百三十多萬兩。
這麽沉重的負擔壓在老百姓身上,再加上天災人禍,還要他們去做良民那簡直就是恬不知恥。
就這些其實還不夠,戶部為了應對關寧防線的巨大花費,不得不將各地督撫的小金庫搬空,導致地方上的力量變弱,既無力賑災,也無力剿賊,最終使得民變愈演愈烈。
遼餉沉重逼民造反,邊鎮欠餉逼兵投賊,這樣下去,大明朝遲早藥丸,所以,寧錦防線不能再要了。
崇禎早在幾天前就已經決定了要放棄寧錦,退守山海關,原因是他看了之前的兵部尚書王在晉的一封奏折。
王在晉一直主張退守山海關,他在奏折裏說,隻要一次性給他九十三萬兩的白銀加固一下山海關的城防,每年再撥精兵六萬,餉銀一百單八萬,他就可以固守住山海關。
這個預算簡直不要太劃算。
而且,駐守山海關還有很多便宜可沾。第一,山海關靠近內地,運糧方便,可以省去很多耗費。要知道,在古代運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在路上消耗的比運到的還多。從山海關到錦州有三百五十多裏,沿途運糧的花費可想而知。
第二,山海關是遼西走廊的最窄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背靠永平,又有薊鎮和天津衛作為支撐,其防禦體係的力量要遠遠大於孤懸關外的錦州。
第三,山海關到京城的距離不過六百裏,距離薊鎮的重鎮——遷安、遵化、灤州則更近,一旦有警報,這些地方可以迅速地派兵支援。而且支援的方向多變,不會像支援錦州那樣,隻能從南向北進軍。後金隻需要堵住寧遠到錦州的大路,便可以掐斷明朝的援兵,實在是沒有什麽戰術變化可言。
而山海關到後金的大本營沈陽的距離則有近七百裏,如果後金想要發大兵攻克山海關,則必須從沈陽運送兵馬錢糧,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容易陷入困境。這就是兵法上講的致敵。俗稱反客為主,以逸待勞。
如果明軍固守錦州,則是為後金節約了近一半的運糧距離而給自己增加了三百五十裏的運糧距離,這就是兵法上講的致於敵,讓對方反客為主,以逸待勞。
其中的利弊賢愚共見,不必多說。
當然,守山海關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一旦後金破關而入,那從山海關到京師就是一馬平川了。雖然途中有永平、遵化等軍事重鎮,但是後金完可以越過它們直逼京師。
然而,這又如何?明成祖遷都北平的目的是什麽?不就是天子守國門嗎?既然是天子守國門,見點刀兵又如何?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京城已經被圍了好幾次了,哪一次不是固若金湯?隻要內部不亂,外敵休想破我神京!
有京城這座天下第一重鎮在前,又有永平、遵化等薊鎮重鎮在後,再加上各地的勤王兵馬,皇太極就算來到京城又如何?朕就等著跟你決戰呢,保證讓你的八旗精銳有來無迴,都做了餃子餡。
而且,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就算是固守錦州,為山海關爭取三百五十多裏的戰略縱深也沒有什麽意義,因為一旦皇太極決心圍攻錦州,那勢必會造成明金雙方的大決戰。
此時皇太極已經沒有了任何牽製,他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傻傻地攻堅了,而是會采取長期圍困的方式。一旦錦州被圍困,明朝能不救嗎?不救你花這麽多錢構築所謂的寧錦防線幹什麽?
而明朝一旦派兵救援,那就是沿著遼西走廊勞師遠征,皇太極則是依靠著整個東北平原以逸待勞,到時候誰勝誰敗,不戰便知。
如果讓洪承疇和皇太極在山海關附近決戰,那獲勝的未必就是後金軍了,因為彼時明軍可以依靠著整個華北平原和山東海運,甚至是江南的漕運與後金對峙,根本不用擔心糧草問題,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悲劇。
相反,那時候要擔心糧草的肯定就是皇太極了,因為遼西走廊太細了,一掐就斷。
說到底,明軍此時已經開始了兩線作戰,不僅要剿流寇,還要防止後金從宣大、薊鎮一線入侵京城,相當於兩路高地被破。
高地被破了兩路,再去集中力去守第三路的外塔還有意義嗎?
所以,崇禎現在的戰略很簡單,收縮防禦,放棄寧錦防線這個無底洞,將遼東的一部分兵馬移駐到薊鎮,加強薊鎮的防禦。將原主之前調到薊鎮的客兵放迴去,讓他們去打當地的流寇。
據有關部門統計,崇禎元年的時候,邊餉缺額就已經達到了近二百萬兩,再加上西北災害頻發,赤地千裏,廣大西北地區的邊軍兄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當中的一部分活不下去的人就幹脆抄家夥跟了流寇,導致流寇的力量大大增強。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張獻忠。
應該說,當時的西北邊軍投賊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因為朝廷發不下餉銀來,與其餓死,還不如拚出一條生路。
當年楊鶴任三邊總督的時候就碰見過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在招降神一魁之後,照例要檢閱他的軍隊,結果在檢閱的時候發現其中有一個人他居然認識。
那個人不久之前還是他的部下,結果因為活不下去而投了流寇。
據洪承疇的奏折記載:闖王高迎祥部有很多騎兵,而且都是雙馬,另外他們還有很多鐵甲,十分難對付。這些裝備本來就是邊軍的裝備,普通的流民怎麽可能會有?由此便知道,當時的西北軍投賊是多麽普遍的現象了。
怪不得李自成和高迎祥就喜歡在西北鬧事呢,因為這裏有優質的兵源啊。
在崇禎即位之初,遼餉已經增加到了五百九十萬兩,崇禎四年的時候,根據兵部尚書梁廷棟的要求,又增加了一百四十多萬兩,總共是七百三十多萬兩。
這麽沉重的負擔壓在老百姓身上,再加上天災人禍,還要他們去做良民那簡直就是恬不知恥。
就這些其實還不夠,戶部為了應對關寧防線的巨大花費,不得不將各地督撫的小金庫搬空,導致地方上的力量變弱,既無力賑災,也無力剿賊,最終使得民變愈演愈烈。
遼餉沉重逼民造反,邊鎮欠餉逼兵投賊,這樣下去,大明朝遲早藥丸,所以,寧錦防線不能再要了。
崇禎早在幾天前就已經決定了要放棄寧錦,退守山海關,原因是他看了之前的兵部尚書王在晉的一封奏折。
王在晉一直主張退守山海關,他在奏折裏說,隻要一次性給他九十三萬兩的白銀加固一下山海關的城防,每年再撥精兵六萬,餉銀一百單八萬,他就可以固守住山海關。
這個預算簡直不要太劃算。
而且,駐守山海關還有很多便宜可沾。第一,山海關靠近內地,運糧方便,可以省去很多耗費。要知道,在古代運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在路上消耗的比運到的還多。從山海關到錦州有三百五十多裏,沿途運糧的花費可想而知。
第二,山海關是遼西走廊的最窄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背靠永平,又有薊鎮和天津衛作為支撐,其防禦體係的力量要遠遠大於孤懸關外的錦州。
第三,山海關到京城的距離不過六百裏,距離薊鎮的重鎮——遷安、遵化、灤州則更近,一旦有警報,這些地方可以迅速地派兵支援。而且支援的方向多變,不會像支援錦州那樣,隻能從南向北進軍。後金隻需要堵住寧遠到錦州的大路,便可以掐斷明朝的援兵,實在是沒有什麽戰術變化可言。
而山海關到後金的大本營沈陽的距離則有近七百裏,如果後金想要發大兵攻克山海關,則必須從沈陽運送兵馬錢糧,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容易陷入困境。這就是兵法上講的致敵。俗稱反客為主,以逸待勞。
如果明軍固守錦州,則是為後金節約了近一半的運糧距離而給自己增加了三百五十裏的運糧距離,這就是兵法上講的致於敵,讓對方反客為主,以逸待勞。
其中的利弊賢愚共見,不必多說。
當然,守山海關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一旦後金破關而入,那從山海關到京師就是一馬平川了。雖然途中有永平、遵化等軍事重鎮,但是後金完可以越過它們直逼京師。
然而,這又如何?明成祖遷都北平的目的是什麽?不就是天子守國門嗎?既然是天子守國門,見點刀兵又如何?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京城已經被圍了好幾次了,哪一次不是固若金湯?隻要內部不亂,外敵休想破我神京!
有京城這座天下第一重鎮在前,又有永平、遵化等薊鎮重鎮在後,再加上各地的勤王兵馬,皇太極就算來到京城又如何?朕就等著跟你決戰呢,保證讓你的八旗精銳有來無迴,都做了餃子餡。
而且,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就算是固守錦州,為山海關爭取三百五十多裏的戰略縱深也沒有什麽意義,因為一旦皇太極決心圍攻錦州,那勢必會造成明金雙方的大決戰。
此時皇太極已經沒有了任何牽製,他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傻傻地攻堅了,而是會采取長期圍困的方式。一旦錦州被圍困,明朝能不救嗎?不救你花這麽多錢構築所謂的寧錦防線幹什麽?
而明朝一旦派兵救援,那就是沿著遼西走廊勞師遠征,皇太極則是依靠著整個東北平原以逸待勞,到時候誰勝誰敗,不戰便知。
如果讓洪承疇和皇太極在山海關附近決戰,那獲勝的未必就是後金軍了,因為彼時明軍可以依靠著整個華北平原和山東海運,甚至是江南的漕運與後金對峙,根本不用擔心糧草問題,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悲劇。
相反,那時候要擔心糧草的肯定就是皇太極了,因為遼西走廊太細了,一掐就斷。
說到底,明軍此時已經開始了兩線作戰,不僅要剿流寇,還要防止後金從宣大、薊鎮一線入侵京城,相當於兩路高地被破。
高地被破了兩路,再去集中力去守第三路的外塔還有意義嗎?
所以,崇禎現在的戰略很簡單,收縮防禦,放棄寧錦防線這個無底洞,將遼東的一部分兵馬移駐到薊鎮,加強薊鎮的防禦。將原主之前調到薊鎮的客兵放迴去,讓他們去打當地的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