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天氣漸涼。深夜時分,細雨紛紛,掉落在京師大內的瓦片上,發出一陣陣“滴滴答答”的響聲,頗有一番蕭索的味道。
乾清宮內。一個身穿明黃色龍袍的男人正在明亮的燭光下批閱著今天的奏折,這位男人也就二十四五歲的樣貌,麵容剛毅,生的頗為俊朗,腰纏玉帶,頭戴玉簪,正是大明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
隻不過,現在的崇禎皇帝隻是徒具其形,他的靈魂早就不是原來的那個崇禎了。
由於連日操勞,原來的崇禎皇帝極度疲乏,被二十一世紀的一位銷售經理趁虛而入,具體原因已經不可考,反正也不重要。
現在是崇禎七年九月,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半個多月了,崇禎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的生活。
崇禎七年,對於明朝來說,是一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年代。
如果非要將崇禎皇帝執政的這十七年分成幾個階段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崇禎登基到崇禎三年,這個階段的局勢尚且明朗,雖然發生了“己巳之變”,但是被明軍化解了;西北雖然有規模不小的民變,但是僅僅限於西北一隅,而且此時的農民軍還很害怕官軍,接受了三邊總督楊鶴的招撫,表麵上看起來暫時相安無事。
第二個階段是局勢開始惡化階段,時間大概是崇禎四年到崇禎七年,這幾年裏,遼東發生了大淩河之戰,被派到大淩河修城的一萬三千多名士兵除了祖大壽之外,基本上被後金部消滅,就連遼東三大名將之一的何可綱也死在了自己人手裏。孫承宗派去的四萬援軍也被後金打敗,幾乎軍覆沒,主將張春被俘,絕食而死,其他幾路援軍也是或降或敗,精兵猛將被後金消耗了很多。西北的民變越演越烈,開始向中原、湖廣、四川甚至是南直隸發展,越來越不可收拾。孔有德在山東叛亂,雖然最終被平定,但是讓明朝費了不少力氣,而且孔有德等人投降了後金,不僅帶去了一萬多的精銳官兵,還帶去了製造紅夷大炮的技術,後金從此得以改良大炮,抵消掉了明軍最大的優勢。
第三個階段是局勢越來越不可收拾的階段,時間大概是從崇禎七年到鬆錦之戰結束。崇禎七年,後金征服了察哈爾蒙古,最後一位“成吉思汗”——林丹汗也在這一年的夏秋之交死掉了,他的老婆孩子帶著蒙古的殘兵敗將跑到了大西北,明年就會投降皇太極。從此之後,皇太極就徹底征服了漠南蒙古,聯蒙製漢,並且以蒙古高原為基地,頻頻派兵入塞,劫掠大明朝,幾乎每年都要來一次。明軍自此深陷兩線作戰的泥潭裏不能自拔,直到被對手耗盡最後一絲元氣。
第四個階段是崩盤階段,時間是從鬆錦之戰結束到明朝滅亡,這個階段裏,明朝的九邊精兵被消耗殆盡,徹底失去了還手之力,中原地區兵力空虛,李自成、張獻忠趁機坐大,頻頻攻克要地,最後推翻了明王朝。
現在的時間是崇禎七年,也就是明軍正式開始兩線作戰的第一年,崇禎皇帝表示壓力很大。
來到這個世界的半個多月的時間裏,崇禎皇帝除了努力鍛煉演技,扮演好朱由檢之外,還在苦苦地思索應對這種兩線作戰的對策。
後世的他是個銷售經理,對曆史不是太了解,最多也就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知道崇禎是個很勤政、很努力的皇帝,可是最後還是由於種種原因掛掉了,就在十年之後。
這個結局令崇禎皇帝很不滿意,好不容易當了皇帝就要君臨天下,江山永固,掛掉了算怎麽迴事?必須要想出辦法來,挽救自己的王朝。
後世的崇禎也看過一點網絡小說,無聊的時候也逛過一些貼吧,見裏麵的大神們說,崇禎最大的錯誤就是搞死了魏忠賢,如果魏忠賢還在,明朝就不會爆發財政危機,國家也就不會滅亡。
不過這個金手指是不能用了,因為魏公公的骨頭渣子都爛了好幾年了。
另外,根據一些大神們的建議,此時應該重新建立廠衛製度,然後嚴查貪官,尤其是後來投降李自成的官員,將他們抄家問斬,拿他們的錢充作軍餉。
然而讓崇禎陛下蛋疼的是,這個金手指也用不成了,因為他對曆史不是特別了解,隻知道,崇禎死後,有很多官員投降了李自成,也有很多官員殉國,但是這些人到底是誰,他就分不清楚了,所以就不能像一些穿越小說的主角一樣精準反貪了,萬一誤傷友軍怎麽辦?畢竟有些殉國的勳貴官員家裏也是蠻有錢的。
而且,他也發現了,廠衛製度一直都是存在的,隻是崇禎一開始將他們弱化了而已,後來醒悟過來之後,又開始在崇禎四年重新重用太監,不僅派太監去邊防重鎮監軍,還加強了廠衛力量。
不過,僅僅是這樣就可以鎮住貪官汙吏嗎?如果是的話,崇禎就不會亡國了,原主做不到的事情,現代人穿越過去就能做到?
明朝的官員經過兩百多年的打磨,早就成了天下第一等一的滑頭,把柄不是那麽好抓的。實際上,原主也一直在大力肅貪,隻是收效不是特別理想。
而且,他也不可能像李自成那樣大麵積的抓人追贓,李自成那麽做是因為他有自己的班底,把明朝的官員都殺了也無所謂,崇禎不能這麽做,他還得靠這群王八蛋來維持帝國的運轉。
再者,崇禎皇帝可以確信,他如果這麽做的話,肯定會像他的皇兄和正德皇帝一樣意外身亡。
因為這群人的能量實在是太大了,有錢有勢。財能通神,焉能不通皇宮大內?這皇宮也不是絕對安的,有人的地方就有野心,有貪婪,太監雖然是他身邊的人,但是這些人裏麵也有壞蛋,像王承恩那樣忠心耿耿的人到底是少數。
在原主上吊殉國之後,他身邊的知名大太監跟著殉國的又有幾個?這些人哪個不是貪的腦滿腸肥,甚至比文官還要多。
記得好像還有一個太監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際竟然跑迴來代表反賊來跟崇禎談條件,得虧沒記住他的名字,否則現在就將他淩遲處死。
乾清宮內。一個身穿明黃色龍袍的男人正在明亮的燭光下批閱著今天的奏折,這位男人也就二十四五歲的樣貌,麵容剛毅,生的頗為俊朗,腰纏玉帶,頭戴玉簪,正是大明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
隻不過,現在的崇禎皇帝隻是徒具其形,他的靈魂早就不是原來的那個崇禎了。
由於連日操勞,原來的崇禎皇帝極度疲乏,被二十一世紀的一位銷售經理趁虛而入,具體原因已經不可考,反正也不重要。
現在是崇禎七年九月,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半個多月了,崇禎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的生活。
崇禎七年,對於明朝來說,是一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年代。
如果非要將崇禎皇帝執政的這十七年分成幾個階段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崇禎登基到崇禎三年,這個階段的局勢尚且明朗,雖然發生了“己巳之變”,但是被明軍化解了;西北雖然有規模不小的民變,但是僅僅限於西北一隅,而且此時的農民軍還很害怕官軍,接受了三邊總督楊鶴的招撫,表麵上看起來暫時相安無事。
第二個階段是局勢開始惡化階段,時間大概是崇禎四年到崇禎七年,這幾年裏,遼東發生了大淩河之戰,被派到大淩河修城的一萬三千多名士兵除了祖大壽之外,基本上被後金部消滅,就連遼東三大名將之一的何可綱也死在了自己人手裏。孫承宗派去的四萬援軍也被後金打敗,幾乎軍覆沒,主將張春被俘,絕食而死,其他幾路援軍也是或降或敗,精兵猛將被後金消耗了很多。西北的民變越演越烈,開始向中原、湖廣、四川甚至是南直隸發展,越來越不可收拾。孔有德在山東叛亂,雖然最終被平定,但是讓明朝費了不少力氣,而且孔有德等人投降了後金,不僅帶去了一萬多的精銳官兵,還帶去了製造紅夷大炮的技術,後金從此得以改良大炮,抵消掉了明軍最大的優勢。
第三個階段是局勢越來越不可收拾的階段,時間大概是從崇禎七年到鬆錦之戰結束。崇禎七年,後金征服了察哈爾蒙古,最後一位“成吉思汗”——林丹汗也在這一年的夏秋之交死掉了,他的老婆孩子帶著蒙古的殘兵敗將跑到了大西北,明年就會投降皇太極。從此之後,皇太極就徹底征服了漠南蒙古,聯蒙製漢,並且以蒙古高原為基地,頻頻派兵入塞,劫掠大明朝,幾乎每年都要來一次。明軍自此深陷兩線作戰的泥潭裏不能自拔,直到被對手耗盡最後一絲元氣。
第四個階段是崩盤階段,時間是從鬆錦之戰結束到明朝滅亡,這個階段裏,明朝的九邊精兵被消耗殆盡,徹底失去了還手之力,中原地區兵力空虛,李自成、張獻忠趁機坐大,頻頻攻克要地,最後推翻了明王朝。
現在的時間是崇禎七年,也就是明軍正式開始兩線作戰的第一年,崇禎皇帝表示壓力很大。
來到這個世界的半個多月的時間裏,崇禎皇帝除了努力鍛煉演技,扮演好朱由檢之外,還在苦苦地思索應對這種兩線作戰的對策。
後世的他是個銷售經理,對曆史不是太了解,最多也就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知道崇禎是個很勤政、很努力的皇帝,可是最後還是由於種種原因掛掉了,就在十年之後。
這個結局令崇禎皇帝很不滿意,好不容易當了皇帝就要君臨天下,江山永固,掛掉了算怎麽迴事?必須要想出辦法來,挽救自己的王朝。
後世的崇禎也看過一點網絡小說,無聊的時候也逛過一些貼吧,見裏麵的大神們說,崇禎最大的錯誤就是搞死了魏忠賢,如果魏忠賢還在,明朝就不會爆發財政危機,國家也就不會滅亡。
不過這個金手指是不能用了,因為魏公公的骨頭渣子都爛了好幾年了。
另外,根據一些大神們的建議,此時應該重新建立廠衛製度,然後嚴查貪官,尤其是後來投降李自成的官員,將他們抄家問斬,拿他們的錢充作軍餉。
然而讓崇禎陛下蛋疼的是,這個金手指也用不成了,因為他對曆史不是特別了解,隻知道,崇禎死後,有很多官員投降了李自成,也有很多官員殉國,但是這些人到底是誰,他就分不清楚了,所以就不能像一些穿越小說的主角一樣精準反貪了,萬一誤傷友軍怎麽辦?畢竟有些殉國的勳貴官員家裏也是蠻有錢的。
而且,他也發現了,廠衛製度一直都是存在的,隻是崇禎一開始將他們弱化了而已,後來醒悟過來之後,又開始在崇禎四年重新重用太監,不僅派太監去邊防重鎮監軍,還加強了廠衛力量。
不過,僅僅是這樣就可以鎮住貪官汙吏嗎?如果是的話,崇禎就不會亡國了,原主做不到的事情,現代人穿越過去就能做到?
明朝的官員經過兩百多年的打磨,早就成了天下第一等一的滑頭,把柄不是那麽好抓的。實際上,原主也一直在大力肅貪,隻是收效不是特別理想。
而且,他也不可能像李自成那樣大麵積的抓人追贓,李自成那麽做是因為他有自己的班底,把明朝的官員都殺了也無所謂,崇禎不能這麽做,他還得靠這群王八蛋來維持帝國的運轉。
再者,崇禎皇帝可以確信,他如果這麽做的話,肯定會像他的皇兄和正德皇帝一樣意外身亡。
因為這群人的能量實在是太大了,有錢有勢。財能通神,焉能不通皇宮大內?這皇宮也不是絕對安的,有人的地方就有野心,有貪婪,太監雖然是他身邊的人,但是這些人裏麵也有壞蛋,像王承恩那樣忠心耿耿的人到底是少數。
在原主上吊殉國之後,他身邊的知名大太監跟著殉國的又有幾個?這些人哪個不是貪的腦滿腸肥,甚至比文官還要多。
記得好像還有一個太監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際竟然跑迴來代表反賊來跟崇禎談條件,得虧沒記住他的名字,否則現在就將他淩遲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