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都來了,臉也丟了,總要把.事情辦成吧?
藺洵接手文章,居然也沒反駁或者說什麽酸話,而是直接就給二皇子講解起來,二皇子聽的一知半解,他就重新講了一遍。
二皇子拿到文章神情複雜,「我以為父皇不會告訴我的。」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藺洵迴答他的問題,「朕懂這個,你也能找到朕,為何要因為奇怪的原因,刻意避開?利用身邊一切資源,這不是應當的嗎?」
二皇子迴味著內舉不避親這句話,突然又想明白一個道理,這是他親爹!有問題當然要理所當然找他!以前的自己,好像個大傻子啊,還沒妹妹想的明白。
豁然開朗的二皇子走了,長寧公主又狗狗祟祟的出現了,笑嘻嘻的把一些卷宗放在藺洵麵前,
「父皇,那些女醫們第一批已經學成了,是不是該放出去實習了?」她還記得實習這個詞語,畢竟大夫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個的病例,豐富自己的眼界。
「那你覺得該怎麽做的?」藺洵不答反問。
「要我看啊,可以把這批人組成兩人一組,別留在城裏,幹脆放到鄉下去。」長寧提出自己的方案,「城裏的婦人們隨時都能找到大夫,生活條件也更好,未必有那麽需要大夫,反而是鄉下的婦人,遇到病痛都會忍,她們更需要大夫。」長寧公主還有個沒說的,鄉下婦人可能更敢嚐試新方法,如果是貴夫人肯定是穩中求穩,一點風險都不肯冒,哪裏又適合那些新手女醫們發揮呢?
「你想的很穩妥,方方麵麵都想到了,不錯。」藺洵話鋒一轉,「但是,不像你平時做事的風格。」
「這個父皇也看出來了?」長寧撓頭,直接坦白,「是曼娘幫著我做的,她心細,想什麽都周到,能幫著我查漏補缺。」
「喔。」藺洵也不會知道該接什麽話,你兩感情還挺好?隻能嗯一聲代替。不料長寧反而上了癮了,對著陳曼娘讚不絕口,「曼娘算帳目真是一把好手,那些弄虛作假的,低買高賣的,統統逃不過她的眼睛,隻要瞄一眼就能瞧出蹊蹺,自從她來幫忙,我做事輕鬆多了。」有個管內務的,她做統籌,真的無比順暢。
「那就好,你兩繼續忙吧。」藺洵就不打擾了。
長寧心滿意足的走了。
擺平了幾個未來可能出現的隱患,並且引導他們走上正軌,藺洵總算放下心來,可以安靜計劃自己的養老退休生活。先是解決年老官員的退休問題,到了一定的年紀,大佬們也該退休給年輕人留個冒頭的機會,不然怎麽掃進陳腐之氣?
當然,每個到了年紀退休的官員,也享有與之對應的待遇,每月依舊有俸祿發放,一直領到去世,而去世後也有喪葬費。從前都是致仕之前,皇帝看心情發放,得用的多發點,不得用的少發點,以後都會按照品級來發放。
其次就是恩蔭,照顧那些家中子弟不.爭氣的,他們退休後,能夠推薦一名後代去國子監讀書,而從國子監畢業的無一不是精英,不需要擔心他們的前程,哪怕是以後讓同窗照顧,也是一條出路。
這些政策一頒布,那些年滿七十的官員們聚到一起,紛紛遞交了致仕的文書,皇上突然頒布這些擺明就是為了給年輕官員鋪路,他們這些老東西老嘍!主動點說不定還能落個好呢!而且待遇挺好的,等於養他們老了。
而空出官位後,緊接著的殿試中,特意增加了一科雜學,讓考生們可做可不做。但是寫了題目的,或許能夠被選入工部和戶部。
藺洵相信,就算在四書五經為王道的年代,依舊會有人對雜學感興趣,不如把這些人放在合適的位置,讓他們專研技術更好。播下一些種子,說不得能夠對未來有什麽改變呢?
五年後。
京城已然煥然一新。路上多了行走的女子,她們結伴而行,三三兩兩說笑著,偶爾去店鋪裏逛著,挑選各種髮簪和絹花,裝飾在年輕的麵容上。而這些東西現在有工廠作坊可以流水生產,價格降到最低,誰都買得起。還有各種小工具小產品,包括棉布等等,都是生活必須品。
最初大家都認為價格降到這麽低,哪來的利潤?這些行業怕不是要倒閉!結果,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銷量反而變的很高,家家戶戶都願意買好幾個,利潤反而增加了。
除開這些,還有速度變快還不顛簸的馬車,平整的馬路,以及遍布各地的女醫.....從前女子生病後,就算找大夫也不能讓大夫看到傷處,望聞問切都做不完,大夫隻能估摸著開藥,效果就更別提了,有了女醫解決她們很多的傷病,還有那些因為生育,產後後遺症的死去性命的女子都被拯救了過來,人口數量大大提高。
人丁興旺,百業待興,藺洵對自己的成績很滿意。首先在長寧帶領,陳曼娘的配合下,女醫數量增多,女性外出行走也不是奇事,地位大大提高,冒出來很多優秀的姑娘。她們兩人也在日益加深的交流中,成了好朋友。
原著中,長寧強嫁顧成正,陳曼娘貶妻為妾,兩人纏纏綿綿鬥了二十年,到了孫子輩還在鬥,最後同歸於盡的事情,自然不會發生。
至於誰是繼承人嘛.....誰知道呢?反正二皇子性子還挺好的,慶陽世子看著不錯,那些本來養的跟鵪鶉似的皇子,也各有各的優勢,第三代裏邊,好像也有幾個不錯的人才.....等到他七十歲退休,再來操心這個問題吧!
藺洵接手文章,居然也沒反駁或者說什麽酸話,而是直接就給二皇子講解起來,二皇子聽的一知半解,他就重新講了一遍。
二皇子拿到文章神情複雜,「我以為父皇不會告訴我的。」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藺洵迴答他的問題,「朕懂這個,你也能找到朕,為何要因為奇怪的原因,刻意避開?利用身邊一切資源,這不是應當的嗎?」
二皇子迴味著內舉不避親這句話,突然又想明白一個道理,這是他親爹!有問題當然要理所當然找他!以前的自己,好像個大傻子啊,還沒妹妹想的明白。
豁然開朗的二皇子走了,長寧公主又狗狗祟祟的出現了,笑嘻嘻的把一些卷宗放在藺洵麵前,
「父皇,那些女醫們第一批已經學成了,是不是該放出去實習了?」她還記得實習這個詞語,畢竟大夫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個的病例,豐富自己的眼界。
「那你覺得該怎麽做的?」藺洵不答反問。
「要我看啊,可以把這批人組成兩人一組,別留在城裏,幹脆放到鄉下去。」長寧提出自己的方案,「城裏的婦人們隨時都能找到大夫,生活條件也更好,未必有那麽需要大夫,反而是鄉下的婦人,遇到病痛都會忍,她們更需要大夫。」長寧公主還有個沒說的,鄉下婦人可能更敢嚐試新方法,如果是貴夫人肯定是穩中求穩,一點風險都不肯冒,哪裏又適合那些新手女醫們發揮呢?
「你想的很穩妥,方方麵麵都想到了,不錯。」藺洵話鋒一轉,「但是,不像你平時做事的風格。」
「這個父皇也看出來了?」長寧撓頭,直接坦白,「是曼娘幫著我做的,她心細,想什麽都周到,能幫著我查漏補缺。」
「喔。」藺洵也不會知道該接什麽話,你兩感情還挺好?隻能嗯一聲代替。不料長寧反而上了癮了,對著陳曼娘讚不絕口,「曼娘算帳目真是一把好手,那些弄虛作假的,低買高賣的,統統逃不過她的眼睛,隻要瞄一眼就能瞧出蹊蹺,自從她來幫忙,我做事輕鬆多了。」有個管內務的,她做統籌,真的無比順暢。
「那就好,你兩繼續忙吧。」藺洵就不打擾了。
長寧心滿意足的走了。
擺平了幾個未來可能出現的隱患,並且引導他們走上正軌,藺洵總算放下心來,可以安靜計劃自己的養老退休生活。先是解決年老官員的退休問題,到了一定的年紀,大佬們也該退休給年輕人留個冒頭的機會,不然怎麽掃進陳腐之氣?
當然,每個到了年紀退休的官員,也享有與之對應的待遇,每月依舊有俸祿發放,一直領到去世,而去世後也有喪葬費。從前都是致仕之前,皇帝看心情發放,得用的多發點,不得用的少發點,以後都會按照品級來發放。
其次就是恩蔭,照顧那些家中子弟不.爭氣的,他們退休後,能夠推薦一名後代去國子監讀書,而從國子監畢業的無一不是精英,不需要擔心他們的前程,哪怕是以後讓同窗照顧,也是一條出路。
這些政策一頒布,那些年滿七十的官員們聚到一起,紛紛遞交了致仕的文書,皇上突然頒布這些擺明就是為了給年輕官員鋪路,他們這些老東西老嘍!主動點說不定還能落個好呢!而且待遇挺好的,等於養他們老了。
而空出官位後,緊接著的殿試中,特意增加了一科雜學,讓考生們可做可不做。但是寫了題目的,或許能夠被選入工部和戶部。
藺洵相信,就算在四書五經為王道的年代,依舊會有人對雜學感興趣,不如把這些人放在合適的位置,讓他們專研技術更好。播下一些種子,說不得能夠對未來有什麽改變呢?
五年後。
京城已然煥然一新。路上多了行走的女子,她們結伴而行,三三兩兩說笑著,偶爾去店鋪裏逛著,挑選各種髮簪和絹花,裝飾在年輕的麵容上。而這些東西現在有工廠作坊可以流水生產,價格降到最低,誰都買得起。還有各種小工具小產品,包括棉布等等,都是生活必須品。
最初大家都認為價格降到這麽低,哪來的利潤?這些行業怕不是要倒閉!結果,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銷量反而變的很高,家家戶戶都願意買好幾個,利潤反而增加了。
除開這些,還有速度變快還不顛簸的馬車,平整的馬路,以及遍布各地的女醫.....從前女子生病後,就算找大夫也不能讓大夫看到傷處,望聞問切都做不完,大夫隻能估摸著開藥,效果就更別提了,有了女醫解決她們很多的傷病,還有那些因為生育,產後後遺症的死去性命的女子都被拯救了過來,人口數量大大提高。
人丁興旺,百業待興,藺洵對自己的成績很滿意。首先在長寧帶領,陳曼娘的配合下,女醫數量增多,女性外出行走也不是奇事,地位大大提高,冒出來很多優秀的姑娘。她們兩人也在日益加深的交流中,成了好朋友。
原著中,長寧強嫁顧成正,陳曼娘貶妻為妾,兩人纏纏綿綿鬥了二十年,到了孫子輩還在鬥,最後同歸於盡的事情,自然不會發生。
至於誰是繼承人嘛.....誰知道呢?反正二皇子性子還挺好的,慶陽世子看著不錯,那些本來養的跟鵪鶉似的皇子,也各有各的優勢,第三代裏邊,好像也有幾個不錯的人才.....等到他七十歲退休,再來操心這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