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紅樓]鹹魚女史升職記 作者:言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院判的手剛搭上太上皇的脈象, 心裏就是一跳。俗話說,「老健春寒秋後熱」, 就是不提前兩年那躺到十來次的事情,太上皇如今也是六十大多、將近七十歲的人了,平時身體看著再好, 忽然病倒都不是什麽稀罕事。
太上皇今天在外麵的小攤子上倒下之後,看樣子就像是睡著了, 還打鼾呢。所以院判剛過來也隻是以為太上皇這是頭疼症又犯了,並沒有多想。可現在仔細一診脈,就發現太上皇這是中風的症狀。
中風分好多種, 誘因也各不相同,飲酒過量、過於勞累、驟暖驟寒、情誌鬱怒都有可能引發老年人的中風。院判把原因往出一羅列, 跟著太上皇一起出了門的人立刻就反應過來, 太上皇這是被氣的。
院判一邊指揮宮女太監去關窗戶, 盡量不讓太上皇再吹了風,一邊從自己隨身的藥箱中將銀針拿出來, 看了一眼司徒暉和皇太後身上的衣服, 沒有繼續說話。
其實像太上皇這樣被氣到中風的病人,在失去意識之後最好不要移動,偏偏太上皇從宮外迴來又是坐車又是上轎子的,雖然趕車的人和抬轎的人已經盡量平穩了, 但在把太上皇抬到車廂裏或轎廂裏的過程就夠太上皇如今的身體喝一壺了。不過眼看皇上和皇太後這一身都不像是在宮裏的常見打扮,加上太上皇身上的衣服,像是一家人一起出宮了的樣子,院判幹脆就把話咽下去了。
現在說這個又沒什麽用,不過平白多生事端而已。況且,院判現在的心願:早些迴鄉,能不能實現還在皇帝手裏掐著呢,他當然不會主動過去觸皇上的黴頭。
所有太妃都守在太上皇的病床前,看院判施針。院判能做到太醫院之首,本事還是不小的,給太上皇紮了幾針,太上皇立刻就醒了過來。剛一醒來,太上皇馬上就指著甄貴太妃,衝著皇太後道,「你去查。」
皇太後馬上就反應過來太上皇說得是什麽事情了,於是上前道,「那徐女史,臣妾已經帶迴宮中了。臣妾畢竟和宮外聯絡不便,還是借陛下的人手,驗證一下那些宮女都在不在家了才好。」
太上皇在太監的攙扶下坐起身,緩緩地點了點頭。
太上皇的臥室裏一陣沉默。雲苓站在司徒暉的身後,並沒敢一眼不錯地看著太上皇的臉,皇太後卻發現了,自從醒來,太上皇這嘴怎麽有越來越歪的趨勢呢?
一起過來的太妃們也有發現了這點的,淑太妃就馬上驚唿道,「張院判,陛下這臉是怎麽迴事?」
太上皇條件反射性地摸了摸自己的臉。他剛醒來,還沒覺得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於是皺眉道,「肯麽呃?」(「怎麽了」)話一出口,才發現自己咬字已經不太清晰,連忙把視線投向一邊的太醫院院判。
院判本來在吩咐煎藥的小太監,見人人的目光都朝自己看來,心裏好像喝了一大壺黃連水似的,再一次後悔當初仗著自己是院判,給皇上診脈的活兒非親力親為。可誰能想到平時身體極好的太上皇忽然就患上了頭疼的病呢?現在又中風了,看皇上這意思,以後太上皇的身體就是他負全責了。
當然,心裏再苦逼,該迴的話還是要迴的。太醫院院判低下頭,很恭謹的樣子,語氣倒還算鎮定,「太上皇這是一時氣急攻心,有了些中風的前兆。日後堅持每日針灸,輔以臣開的湯藥,病徵還是可以控製的。」
就是說嘴不會歪得更厲害了,可現在已經歪了的地方,大概是迴不去了。自從太上皇這一年身體逐漸好轉,偶爾也會召見前朝的臣子,尤其是跟隨他多年的老臣。不然那些人為什麽有底氣和司徒暉打擂台?還不是因為能經常對著太上皇告狀?
可現在嘴歪成這樣,太上皇還好意思召見臣子嗎?人群烏泱泱地低下頭,全用頭頂衝著太上皇。雲苓當然也不能特立獨行,不過跟著眾人一起低頭的時候用餘光掃了一下這位躺在床榻上的皇帝。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雲苓覺得,就這一小會兒,太上皇的兩隻眼睛也是一邊大,一邊小了。
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雲苓能聽見自己的心髒「咚、咚」跳動的聲音,大概屋裏的別人也差不多。皇太後在剛才太上皇同意將自己的人手借給她的時候就已經出去了,這會兒四個太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願意先開口。
雲苓正盯著衣服上的薔薇花紋研究,就聽床的方向傳來一個太監的聲音,「太上皇的意思,今天大家也辛苦了,現在太上皇身體好轉,就不用都在這裏待著了。迴去吧。」
低位的太嬪們如蒙大赦,紛紛退了出去;四個太妃紛紛說了些關心的話,但太上皇一直閉著眼睛,時不時點點頭,表示「朕知道了」,卻並沒有開口。過一會兒,太上皇身邊的常禮再次道,「娘娘們都迴去吧。」
太妃們都走了,司徒暉作為親兒子,卻不能把病了的老父親往床上一扔,自己該幹什麽幹什麽去。於是雲苓和楊佩珊一起在屏風外麵站著,眼見著小太監熬好了藥,司徒暉把那碗苦的要死的藥一勺、一勺地餵了進去,做足了孝子的樣子。幸虧皇上吃藥的碗本身也沒有多大,餵個五六勺就見底了。
楊佩珊是兒媳婦,男女有別,也沒什麽能做的,雲苓就更別說了。在養心殿站了一個晚上,就迴到東宮去休息了。隻是想想這一天的經歷,雲苓敏感地意識到,或許朝堂之上又要有大的變動了。
太上皇今天在外麵的小攤子上倒下之後,看樣子就像是睡著了, 還打鼾呢。所以院判剛過來也隻是以為太上皇這是頭疼症又犯了,並沒有多想。可現在仔細一診脈,就發現太上皇這是中風的症狀。
中風分好多種, 誘因也各不相同,飲酒過量、過於勞累、驟暖驟寒、情誌鬱怒都有可能引發老年人的中風。院判把原因往出一羅列, 跟著太上皇一起出了門的人立刻就反應過來, 太上皇這是被氣的。
院判一邊指揮宮女太監去關窗戶, 盡量不讓太上皇再吹了風,一邊從自己隨身的藥箱中將銀針拿出來, 看了一眼司徒暉和皇太後身上的衣服, 沒有繼續說話。
其實像太上皇這樣被氣到中風的病人,在失去意識之後最好不要移動,偏偏太上皇從宮外迴來又是坐車又是上轎子的,雖然趕車的人和抬轎的人已經盡量平穩了, 但在把太上皇抬到車廂裏或轎廂裏的過程就夠太上皇如今的身體喝一壺了。不過眼看皇上和皇太後這一身都不像是在宮裏的常見打扮,加上太上皇身上的衣服,像是一家人一起出宮了的樣子,院判幹脆就把話咽下去了。
現在說這個又沒什麽用,不過平白多生事端而已。況且,院判現在的心願:早些迴鄉,能不能實現還在皇帝手裏掐著呢,他當然不會主動過去觸皇上的黴頭。
所有太妃都守在太上皇的病床前,看院判施針。院判能做到太醫院之首,本事還是不小的,給太上皇紮了幾針,太上皇立刻就醒了過來。剛一醒來,太上皇馬上就指著甄貴太妃,衝著皇太後道,「你去查。」
皇太後馬上就反應過來太上皇說得是什麽事情了,於是上前道,「那徐女史,臣妾已經帶迴宮中了。臣妾畢竟和宮外聯絡不便,還是借陛下的人手,驗證一下那些宮女都在不在家了才好。」
太上皇在太監的攙扶下坐起身,緩緩地點了點頭。
太上皇的臥室裏一陣沉默。雲苓站在司徒暉的身後,並沒敢一眼不錯地看著太上皇的臉,皇太後卻發現了,自從醒來,太上皇這嘴怎麽有越來越歪的趨勢呢?
一起過來的太妃們也有發現了這點的,淑太妃就馬上驚唿道,「張院判,陛下這臉是怎麽迴事?」
太上皇條件反射性地摸了摸自己的臉。他剛醒來,還沒覺得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於是皺眉道,「肯麽呃?」(「怎麽了」)話一出口,才發現自己咬字已經不太清晰,連忙把視線投向一邊的太醫院院判。
院判本來在吩咐煎藥的小太監,見人人的目光都朝自己看來,心裏好像喝了一大壺黃連水似的,再一次後悔當初仗著自己是院判,給皇上診脈的活兒非親力親為。可誰能想到平時身體極好的太上皇忽然就患上了頭疼的病呢?現在又中風了,看皇上這意思,以後太上皇的身體就是他負全責了。
當然,心裏再苦逼,該迴的話還是要迴的。太醫院院判低下頭,很恭謹的樣子,語氣倒還算鎮定,「太上皇這是一時氣急攻心,有了些中風的前兆。日後堅持每日針灸,輔以臣開的湯藥,病徵還是可以控製的。」
就是說嘴不會歪得更厲害了,可現在已經歪了的地方,大概是迴不去了。自從太上皇這一年身體逐漸好轉,偶爾也會召見前朝的臣子,尤其是跟隨他多年的老臣。不然那些人為什麽有底氣和司徒暉打擂台?還不是因為能經常對著太上皇告狀?
可現在嘴歪成這樣,太上皇還好意思召見臣子嗎?人群烏泱泱地低下頭,全用頭頂衝著太上皇。雲苓當然也不能特立獨行,不過跟著眾人一起低頭的時候用餘光掃了一下這位躺在床榻上的皇帝。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雲苓覺得,就這一小會兒,太上皇的兩隻眼睛也是一邊大,一邊小了。
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雲苓能聽見自己的心髒「咚、咚」跳動的聲音,大概屋裏的別人也差不多。皇太後在剛才太上皇同意將自己的人手借給她的時候就已經出去了,這會兒四個太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願意先開口。
雲苓正盯著衣服上的薔薇花紋研究,就聽床的方向傳來一個太監的聲音,「太上皇的意思,今天大家也辛苦了,現在太上皇身體好轉,就不用都在這裏待著了。迴去吧。」
低位的太嬪們如蒙大赦,紛紛退了出去;四個太妃紛紛說了些關心的話,但太上皇一直閉著眼睛,時不時點點頭,表示「朕知道了」,卻並沒有開口。過一會兒,太上皇身邊的常禮再次道,「娘娘們都迴去吧。」
太妃們都走了,司徒暉作為親兒子,卻不能把病了的老父親往床上一扔,自己該幹什麽幹什麽去。於是雲苓和楊佩珊一起在屏風外麵站著,眼見著小太監熬好了藥,司徒暉把那碗苦的要死的藥一勺、一勺地餵了進去,做足了孝子的樣子。幸虧皇上吃藥的碗本身也沒有多大,餵個五六勺就見底了。
楊佩珊是兒媳婦,男女有別,也沒什麽能做的,雲苓就更別說了。在養心殿站了一個晚上,就迴到東宮去休息了。隻是想想這一天的經歷,雲苓敏感地意識到,或許朝堂之上又要有大的變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