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西邊的十萬西軍,趙桓與一眾人的目光移到了汴京周圍。接著種師道再次開口:“官家,汴京周圍的20萬禁軍,除了五萬留守汴京,其餘的15萬將兵分兩路,一路經通利軍、洺州到真定,一路經大名、冀州到河間府,再讓種師中與姚古領兵駐守太原府,他們兩路的兵馬再加上太原守軍有八萬人, 如此,我們便在晉州、太原、真定、河間四城之間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將金人死死的抵在北方,使他們無法南下劫掠。同時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建立了第二道防線,由京西路安撫使劉汲領三萬人駐守上黨,武泰軍節度使何灌領兩萬人駐守大名府,京東路的六萬宋軍則分別駐守濟南府和青州,以此四城為基點形成第二道防線,以保證萬無一失。這樣我們便在晉州有十萬兵馬,在太原府駐紮了八萬多人,真定府和河間府也有15萬大軍,此次出動的一線大軍應當不少於35萬,再加上第二道防線的十餘萬人,可以說此次大戰,我大宋已經將長江以北能調動的軍隊都調動,同時還征調了200萬民夫用來保證大軍的後勤運輸。”
趙桓聽他說完,心裏是拔涼拔涼的,上次從六賊的家裏查抄出的4000萬貫銅錢,恐怕這一戰就要用去完。如今靖康朝的北宋不是巔峰時期的北宋,稅收還達不到一億六千萬貫,再加上去年金人南下襲掠北方,滿打滿算今年的賦稅應該隻有一億一千萬貫,但是六賊以及一堆貪汙官員的落網,使趙桓得到了一大筆錢,但是現在這筆錢還沒捂熱,就要用在下一次的對金戰爭中。趙桓對此也是很苦惱啊。
一億一千萬貫的稅收雖然很多,但是光給官員發工資就要用去最少3000萬貫,再加上軍隊的4000萬貫,實際上能留給趙桓的並沒有多少。現在錢的問題趙桓不得不再次重視起來。
北宋巔峰時期稅收能達到一億六千萬貫,靠的可不是壓榨農民,而是那些工商業者,商人才是朝廷稅收的主要來源,以熙寧十年的北宋稅收總收入為例這年稅收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占30%,工商稅4911萬貫,占70%。這個數字說明,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業社會悄悄邁進了。宋朝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並不是靠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而是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結果。這也恰恰說明了宋朝沒有農民起義的原因。
這裏的農民起義說的是全國性的農民起義對比曆史我們可以發現宋朝是中國曆史上僅有的兩個沒有爆發過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的大型王朝之一。僅有的幾次較大規模的起義,如方臘起義,鍾相楊幺起義等都不曾超過一省的範圍。可見人民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差,起碼不會比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差。
所以趙桓隻能將主意打到商人的身上,但他也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所以會給他們一些利益,比如開放全國的市場,統一關稅,讓南方的商品能流入北方,北方商品也能流入南方,不會再有過分人為的幹預。同時趙桓也想借鑒後世的經濟特區,在一些沿海地區開設免稅的城市進行自由貿易。
就這樣趙桓已經暗暗下定決心,等過幾天的朝會他便要公布這件事。接著眾人又商量了一些對金戰爭的細節,就各自離開了垂拱殿。
眼見眾人離去,趙桓也準備離開,不過趙桓還沒有走,王懷吉就急急匆匆的走入殿中:“官家,李邦彥招了,這是他夥同的官員名單。”說著,便將一張紙交給趙桓。
趙桓拿過來看了看,發現上麵都是些五六品的小官,連一個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沒有,李邦彥這是在避重就輕。
最後趙桓無奈的搖了搖頭:“通知開封府尹按名單上的人查抄財產,免除官職,按罪行輕重判罪。同時通知皇城司協助調查。”
“官家,那李邦彥該如何處置?”
聽到詢問,趙桓頓了頓然後說道:“抄家、流放黃州,另外通知薑遠,朕不想再聽到李邦彥這個名字,讓他們動作利落些。”
派人半路劫殺李邦彥,也是趙桓的無奈之舉。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觀念早已深入民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趙桓現在隻能慢慢來,不斷降低士大夫在民間的威望,提高自己的威信,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皇權獨尊。
至於說現在殺文官,不是不能殺,隻不過阻力比較大。雖然李邦彥是貪官、奸相,但是朝廷裏又有幾個人是幹淨的?
現在趙桓要一心對付金國,還沒空來管他們,再讓他們蹦噠幾天。遲早有一天,這天下不再是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次日一早,趙桓再次沒有上朝,但這次不是為了私事,而是為了公事。趙桓與一眾文武百官在工部尚書的帶領下,前往了汴京最大的兵器生產作坊:南、北作坊
曆史上北宋王朝在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建立了大規模的兵器生產作坊,即南、北作坊,又建立了弓弩院,專門生產各類刀槍甲具和遠射兵器。
南、北兩作坊:設在汴梁的興國坊,主要製造各種鎧甲、刀、槍等兵器以及兵幕、甲袋等裝備;太祖開寶五年,詔分作坊為南、北作坊”掌造兵器、戎具、旗幟、油衣、藤漆、什物之器,兵校及工匠在仁宗天聖年間高達7931人。神宗熙寧三年(1070),詔“改南、北作坊為東、西作坊,其使副名額亦然”。
弓弩院:專門負責遠射兵器的生產,製造各種強弓勁弩和各類箭支。設立於太祖開寶元年(968),掌造弓弩、甲胄、器械、旗、禦鐙等物,以諸司使、副使2員監領,有兵匠1024人。造箭院是在舊有南、北造箭庫的基礎上,於真宗鹹平六年(1003)合成一體的,隸屬於弓弩院,有三班及內侍2人監造,有工匠1071人。真宗天禧四年(1020),詔“南、北作坊之西偏舍宇為弓弩造箭院”。
一進入興國坊,溫度瞬間提高了幾個度數,金屬碰撞之聲不絕與耳。有幾個官員當時便皺起了眉頭。但見皇帝麵不改色,眾人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跟上去。
趙桓聽他說完,心裏是拔涼拔涼的,上次從六賊的家裏查抄出的4000萬貫銅錢,恐怕這一戰就要用去完。如今靖康朝的北宋不是巔峰時期的北宋,稅收還達不到一億六千萬貫,再加上去年金人南下襲掠北方,滿打滿算今年的賦稅應該隻有一億一千萬貫,但是六賊以及一堆貪汙官員的落網,使趙桓得到了一大筆錢,但是現在這筆錢還沒捂熱,就要用在下一次的對金戰爭中。趙桓對此也是很苦惱啊。
一億一千萬貫的稅收雖然很多,但是光給官員發工資就要用去最少3000萬貫,再加上軍隊的4000萬貫,實際上能留給趙桓的並沒有多少。現在錢的問題趙桓不得不再次重視起來。
北宋巔峰時期稅收能達到一億六千萬貫,靠的可不是壓榨農民,而是那些工商業者,商人才是朝廷稅收的主要來源,以熙寧十年的北宋稅收總收入為例這年稅收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占30%,工商稅4911萬貫,占70%。這個數字說明,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業社會悄悄邁進了。宋朝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並不是靠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而是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結果。這也恰恰說明了宋朝沒有農民起義的原因。
這裏的農民起義說的是全國性的農民起義對比曆史我們可以發現宋朝是中國曆史上僅有的兩個沒有爆發過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的大型王朝之一。僅有的幾次較大規模的起義,如方臘起義,鍾相楊幺起義等都不曾超過一省的範圍。可見人民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差,起碼不會比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差。
所以趙桓隻能將主意打到商人的身上,但他也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所以會給他們一些利益,比如開放全國的市場,統一關稅,讓南方的商品能流入北方,北方商品也能流入南方,不會再有過分人為的幹預。同時趙桓也想借鑒後世的經濟特區,在一些沿海地區開設免稅的城市進行自由貿易。
就這樣趙桓已經暗暗下定決心,等過幾天的朝會他便要公布這件事。接著眾人又商量了一些對金戰爭的細節,就各自離開了垂拱殿。
眼見眾人離去,趙桓也準備離開,不過趙桓還沒有走,王懷吉就急急匆匆的走入殿中:“官家,李邦彥招了,這是他夥同的官員名單。”說著,便將一張紙交給趙桓。
趙桓拿過來看了看,發現上麵都是些五六品的小官,連一個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沒有,李邦彥這是在避重就輕。
最後趙桓無奈的搖了搖頭:“通知開封府尹按名單上的人查抄財產,免除官職,按罪行輕重判罪。同時通知皇城司協助調查。”
“官家,那李邦彥該如何處置?”
聽到詢問,趙桓頓了頓然後說道:“抄家、流放黃州,另外通知薑遠,朕不想再聽到李邦彥這個名字,讓他們動作利落些。”
派人半路劫殺李邦彥,也是趙桓的無奈之舉。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觀念早已深入民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趙桓現在隻能慢慢來,不斷降低士大夫在民間的威望,提高自己的威信,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皇權獨尊。
至於說現在殺文官,不是不能殺,隻不過阻力比較大。雖然李邦彥是貪官、奸相,但是朝廷裏又有幾個人是幹淨的?
現在趙桓要一心對付金國,還沒空來管他們,再讓他們蹦噠幾天。遲早有一天,這天下不再是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次日一早,趙桓再次沒有上朝,但這次不是為了私事,而是為了公事。趙桓與一眾文武百官在工部尚書的帶領下,前往了汴京最大的兵器生產作坊:南、北作坊
曆史上北宋王朝在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建立了大規模的兵器生產作坊,即南、北作坊,又建立了弓弩院,專門生產各類刀槍甲具和遠射兵器。
南、北兩作坊:設在汴梁的興國坊,主要製造各種鎧甲、刀、槍等兵器以及兵幕、甲袋等裝備;太祖開寶五年,詔分作坊為南、北作坊”掌造兵器、戎具、旗幟、油衣、藤漆、什物之器,兵校及工匠在仁宗天聖年間高達7931人。神宗熙寧三年(1070),詔“改南、北作坊為東、西作坊,其使副名額亦然”。
弓弩院:專門負責遠射兵器的生產,製造各種強弓勁弩和各類箭支。設立於太祖開寶元年(968),掌造弓弩、甲胄、器械、旗、禦鐙等物,以諸司使、副使2員監領,有兵匠1024人。造箭院是在舊有南、北造箭庫的基礎上,於真宗鹹平六年(1003)合成一體的,隸屬於弓弩院,有三班及內侍2人監造,有工匠1071人。真宗天禧四年(1020),詔“南、北作坊之西偏舍宇為弓弩造箭院”。
一進入興國坊,溫度瞬間提高了幾個度數,金屬碰撞之聲不絕與耳。有幾個官員當時便皺起了眉頭。但見皇帝麵不改色,眾人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