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採桑腳步由不得一頓,輕咳一聲道:「嗯……很好。」
薑涉在大營中獨坐,整理過數日來探馬迴報,心頭仍有疑雲密布。
她帶兵入豫州已有多日,一路見多荒村空城,餓殍滿道,昔年繁華錦繡,而今滿目瘡痍,江山如許,叫她義憤填膺,肺腑生寒,爭奈滿腔恚怒無處發泄,隻落個日夜輾轉反側,心中熬煎。
全因這一路行來,竟是順利異常,雖曾剿除幾窩山匪,卻不曾見到半個薛星虎人馬,就是偶爾碰著一二留駐的屬官百姓,也都說隻知史文度兵敗,不知洛陽境況。這一切反倒叫她愈發不安,遍觀歷朝歷代,但凡有人起義,又得此大勝,總不能甘心就此收手,就算他薛星虎起先隻為糧倉,但他身旁應有人指點,該當知道朝廷不可能縱容他安穩度日,況且他應對朝廷積怨已久,得此良機,本該一鼓作氣、趁勢南下才是。
以是她原料該在浮丘一帶碰上敵兵,不想卻始終風平浪靜。派出的多路探馬日日迴報,卻無一路發現敵兵蹤跡,她憂心益甚,為穩軍心,麵上卻不敢顯露分毫,隻得將迴報一看再看,多加審慎,步步小心,唯恐再有錯漏。
她自問應當無甚破綻,但就這麽一路推進,沿途仍無風波,竟幾乎要疑神疑鬼起來;直到將近洛陽,才終於叫她抓住了幾名蹤跡可疑之人,細審下來,確定是敵方探子,才始是略鬆一口氣。
從他們嘴裏未問出什麽,倒也在她意料之中,思忖之後,終於沒用大刑,仍是駐紮當地,隻派人隨他們一道入城,傳書送信。
今日過了晌午便聽人迴報,說是那校尉返來,且還帶迴敵方的使者。
薑涉倒不甚意外,洛陽此舉,若是不戰,確有可能講和。隻是這終歸與她對薛星虎的看法相左,她總覺若一人被逼無奈到要起身造反,那應是個烈火般的性子,開弓便不肯迴頭,如今有此局麵,隻能是他身邊那人看清形勢,見好就收,尋個談判機會。
但她心底還是帶有疑惑,若那人真能審時度勢,也該會曉得涼州今日情況,怎麽都不該輕易放手,是他為人太過小心謹慎,還是其中又有何變故?
罷了,她如今多方揣測,也終歸難窺堂奧,既洛陽有人來,或許很快便能見分曉。
她吩咐下去升帳,等諸將聚齊,才命兵士帶人進來。
隻是縱她想過多般可能,卻無論如何都不曾想到,跟那校尉一起進來的,竟然會是秦採桑。
她著男裝也不像個少年郎,抱拳作禮的同時還向她眨了眨眼,眉目帶笑,「將軍,小人有幾句要緊話,希望能單獨稟告。」
列將或麵露遲疑之色,或嗤笑不已,亦有人當場叱責,薑涉卻並不見惱意,隻瞧著她淡淡道:「若真事關緊要,倒也無妨。」
「小子當然不敢欺瞞將軍。」秦採桑那誠惶誠恐的模樣終歸過不得關,薑涉在心底微微一嘆,瞧她又轉頭低聲囑咐了幾句,這才發覺,她身邊竟還跟著個孩子。
第254章
她也未動聲色,隻等著秦採桑安置了那孩子,便請她入了別帳,不急著開口,且親手給她端一杯茶,「是幹淨杯子,不曾動過。」
秦採桑道了聲謝,接過來抿過一口,轉手又擱在桌上,望著她幾番欲言又止,眉頭微鎖,竟是一副愁容。她生平怕是少有這等遲疑時候,至少薑涉從未見她如此,如今看在眼裏,隻覺甚是不安,一時間愈是不想發問,更無寒暄心思。
秦採桑似乎有同樣想法,與她視線幾度交匯又錯開,終於下定決心似的開口說道:「薑兄不是別人,我也就開門見山了,我有兩個消息,一個說不上好,一個算是很壞,不知薑兄想先聽哪一個?」
她講得很快,仿佛生怕被她打斷,隻是既然禍不單行,誰先誰後,又有甚麽分別?薑涉微微苦笑,「照姑娘說法,看來是禍不單行,既是如此,也不拘先後,煩請姑娘一一告知。」
秦採桑點了點頭,仍是沒有立刻開口,又斟酌了一下才望著她道:「是涼州的事,不知薑兄可有耳聞?」
薑涉不由微微一訝,涼州的事,照理不該傳到豫州這邊,她正遲疑,秦採桑就似從她神情中瞧出了些什麽,忽然嘆了口氣,「罷了,我還是從頭說起好了。」
薑涉自無異議,「如此,則多勞姑娘。」
秦採桑又看了她一眼,想了一想,這才徐徐道來。
原來她自那年離京,輾轉又到洛陽,趕巧就撞上豫州大旱,百姓逃荒。她實在看不得這樣情形,便逼知府開倉放糧,但憑她一己之力,卻是開不了倉門,隻得趕去汝中,尋知州取鎖匙,不成想正趕上了薛星虎起義。
兵戈一起,苦的總是百姓,秦採桑無法坐視不理,便趕迴洛陽叫池知府預作準備,又要他知會了州司馬汪薈,叫他趁早發兵,亡羊補牢,才好消弭這場風波,以免鑄成大患。可嘆那汪薈剛愎自用,原來根本未信汝中有失,也不派人打聽,隻當是無稽之談,直到那邊薛星虎一眾逼到眼皮底下,始才著急忙慌地張羅守城。嘴上猶且說著不足為慮,轉頭就被人裏應外合,打了個落花流水,洛陽既破,他倒是趁夜遁走,從此杳無蹤跡。
事已至此,她雖把那汪薈罵了成百上千遍,也究竟是無力迴天。但涵嘉倉畢竟是開了,她便帶著阿訣隱在城中,且看那薛星虎是怎樣人物,要是他是那等強盜惡霸,便擒賊先擒王,順手除掉這個禍患。結果瞧了幾日,卻見他非但不擾民,且還發放糧食,為人又粗豪爽直,頗有俠風,看來的確是被逼上梁山。不過他先劫河洛再劫涵嘉,又殺官兵強取洛陽,走到這一步,想必早就成了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怕是難以善了,要想活命,隻得一反到底。
薑涉在大營中獨坐,整理過數日來探馬迴報,心頭仍有疑雲密布。
她帶兵入豫州已有多日,一路見多荒村空城,餓殍滿道,昔年繁華錦繡,而今滿目瘡痍,江山如許,叫她義憤填膺,肺腑生寒,爭奈滿腔恚怒無處發泄,隻落個日夜輾轉反側,心中熬煎。
全因這一路行來,竟是順利異常,雖曾剿除幾窩山匪,卻不曾見到半個薛星虎人馬,就是偶爾碰著一二留駐的屬官百姓,也都說隻知史文度兵敗,不知洛陽境況。這一切反倒叫她愈發不安,遍觀歷朝歷代,但凡有人起義,又得此大勝,總不能甘心就此收手,就算他薛星虎起先隻為糧倉,但他身旁應有人指點,該當知道朝廷不可能縱容他安穩度日,況且他應對朝廷積怨已久,得此良機,本該一鼓作氣、趁勢南下才是。
以是她原料該在浮丘一帶碰上敵兵,不想卻始終風平浪靜。派出的多路探馬日日迴報,卻無一路發現敵兵蹤跡,她憂心益甚,為穩軍心,麵上卻不敢顯露分毫,隻得將迴報一看再看,多加審慎,步步小心,唯恐再有錯漏。
她自問應當無甚破綻,但就這麽一路推進,沿途仍無風波,竟幾乎要疑神疑鬼起來;直到將近洛陽,才終於叫她抓住了幾名蹤跡可疑之人,細審下來,確定是敵方探子,才始是略鬆一口氣。
從他們嘴裏未問出什麽,倒也在她意料之中,思忖之後,終於沒用大刑,仍是駐紮當地,隻派人隨他們一道入城,傳書送信。
今日過了晌午便聽人迴報,說是那校尉返來,且還帶迴敵方的使者。
薑涉倒不甚意外,洛陽此舉,若是不戰,確有可能講和。隻是這終歸與她對薛星虎的看法相左,她總覺若一人被逼無奈到要起身造反,那應是個烈火般的性子,開弓便不肯迴頭,如今有此局麵,隻能是他身邊那人看清形勢,見好就收,尋個談判機會。
但她心底還是帶有疑惑,若那人真能審時度勢,也該會曉得涼州今日情況,怎麽都不該輕易放手,是他為人太過小心謹慎,還是其中又有何變故?
罷了,她如今多方揣測,也終歸難窺堂奧,既洛陽有人來,或許很快便能見分曉。
她吩咐下去升帳,等諸將聚齊,才命兵士帶人進來。
隻是縱她想過多般可能,卻無論如何都不曾想到,跟那校尉一起進來的,竟然會是秦採桑。
她著男裝也不像個少年郎,抱拳作禮的同時還向她眨了眨眼,眉目帶笑,「將軍,小人有幾句要緊話,希望能單獨稟告。」
列將或麵露遲疑之色,或嗤笑不已,亦有人當場叱責,薑涉卻並不見惱意,隻瞧著她淡淡道:「若真事關緊要,倒也無妨。」
「小子當然不敢欺瞞將軍。」秦採桑那誠惶誠恐的模樣終歸過不得關,薑涉在心底微微一嘆,瞧她又轉頭低聲囑咐了幾句,這才發覺,她身邊竟還跟著個孩子。
第254章
她也未動聲色,隻等著秦採桑安置了那孩子,便請她入了別帳,不急著開口,且親手給她端一杯茶,「是幹淨杯子,不曾動過。」
秦採桑道了聲謝,接過來抿過一口,轉手又擱在桌上,望著她幾番欲言又止,眉頭微鎖,竟是一副愁容。她生平怕是少有這等遲疑時候,至少薑涉從未見她如此,如今看在眼裏,隻覺甚是不安,一時間愈是不想發問,更無寒暄心思。
秦採桑似乎有同樣想法,與她視線幾度交匯又錯開,終於下定決心似的開口說道:「薑兄不是別人,我也就開門見山了,我有兩個消息,一個說不上好,一個算是很壞,不知薑兄想先聽哪一個?」
她講得很快,仿佛生怕被她打斷,隻是既然禍不單行,誰先誰後,又有甚麽分別?薑涉微微苦笑,「照姑娘說法,看來是禍不單行,既是如此,也不拘先後,煩請姑娘一一告知。」
秦採桑點了點頭,仍是沒有立刻開口,又斟酌了一下才望著她道:「是涼州的事,不知薑兄可有耳聞?」
薑涉不由微微一訝,涼州的事,照理不該傳到豫州這邊,她正遲疑,秦採桑就似從她神情中瞧出了些什麽,忽然嘆了口氣,「罷了,我還是從頭說起好了。」
薑涉自無異議,「如此,則多勞姑娘。」
秦採桑又看了她一眼,想了一想,這才徐徐道來。
原來她自那年離京,輾轉又到洛陽,趕巧就撞上豫州大旱,百姓逃荒。她實在看不得這樣情形,便逼知府開倉放糧,但憑她一己之力,卻是開不了倉門,隻得趕去汝中,尋知州取鎖匙,不成想正趕上了薛星虎起義。
兵戈一起,苦的總是百姓,秦採桑無法坐視不理,便趕迴洛陽叫池知府預作準備,又要他知會了州司馬汪薈,叫他趁早發兵,亡羊補牢,才好消弭這場風波,以免鑄成大患。可嘆那汪薈剛愎自用,原來根本未信汝中有失,也不派人打聽,隻當是無稽之談,直到那邊薛星虎一眾逼到眼皮底下,始才著急忙慌地張羅守城。嘴上猶且說著不足為慮,轉頭就被人裏應外合,打了個落花流水,洛陽既破,他倒是趁夜遁走,從此杳無蹤跡。
事已至此,她雖把那汪薈罵了成百上千遍,也究竟是無力迴天。但涵嘉倉畢竟是開了,她便帶著阿訣隱在城中,且看那薛星虎是怎樣人物,要是他是那等強盜惡霸,便擒賊先擒王,順手除掉這個禍患。結果瞧了幾日,卻見他非但不擾民,且還發放糧食,為人又粗豪爽直,頗有俠風,看來的確是被逼上梁山。不過他先劫河洛再劫涵嘉,又殺官兵強取洛陽,走到這一步,想必早就成了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怕是難以善了,要想活命,隻得一反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