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涉實不知該如何應她,她適才忽地生出了一個想法,且隻揮之不去。她終歸要迴到涼州去的,那時手握重兵,君王如何信,如何防?
她不敢深想,卻又不能不想,忽聽有人笑道:「好啊,你倒會捷足先登,迴頭若永王知了,朕可不與你說話。」
原是昭寧帝迴轉。
薑涉與晉陽忙都與他見禮,昭寧帝揮揮手隻叫免了,走上亭來將二人打量一番,仍是含笑:「朕這個妹子呀,最有見地不過,卻也最纏人不過,聽說表弟將要來京,一早就道要請教請教,還勞表弟多費心了。」
晉陽卻不依道:「皇兄倒隻說我,你與三哥哥還不是日盼夜盼?」
昭寧帝看薑涉一眼,笑道:「是了,你說得不錯,又豈止我們,舅舅舅母也早盼得急了。筵席已開,咱們就過去罷。」
晉陽應個好字,行止間一對細紅珠耳墜輕輕搖晃,分外嬌俏明媚。
薑涉自也點頭,一路落後半步,聽她兄妹說笑,偶爾也含笑應和,心中卻不覺微澀,抬手往身前輕輕一撫,旋即垂下,見晉陽迴顧,麵上便再又露出個笑容來。
這一席卻是設在禦花園間清水榭中,水晶簾垂了一半,既有習習風涼,又可賞秀麗春色。
鄭諳替三人打起簾子,就見太後與薑杜氏已然在座,正與一個華服男子說笑,席上另還有兩名女子一名孩童,但匆匆一掃間她也未能看得仔細,互相見禮才畢,那華服男子起身離座,扶著她的肩往席間引,一麵笑道:「這便是外甥罷?果然生得一表人才。」
他身形圓潤,頭髮半白,精神卻還矍鑠,紅光滿麵,聽那言語,薑涉知他便是自己的舅舅杜國丈,當下也隻微笑迴應。
太後卻是搖頭笑道:「不得,不得,這個詞哀家早用過了,你須再換一個。」
杜國丈啊了一聲,隨即滿麵苦惱,思索片刻,試探道:「那……才貌雙全?」
太後隻笑個不住,昭寧帝也自微微含笑,太後身旁那位滿頭珠翠的夫人搖著頭嘆了口氣,「娘娘又不是不知他腹裏幾點文墨,偏要為難,不若妾身代他說一個罷。」得了太後點頭,她方才望了她一眼,麵上忽也含了笑意,「淵嶽其心,麟鳳其采,有匪君子,皎皎如玉。瑟兮僩兮,見之忘言。」
太後嘆道:「到底是嫂嫂。」
杜國丈連連鼓掌,「確乎是好,確乎高明。」
太後隻瞧他一眼:「敢問阿兄,好在何處?」
杜國丈又愣了愣,隨即哈哈一笑:「處處都好,一字都解不得,不就是高明嗎?」
太後搖著頭笑起來,席間卻是輕鬆不少,薑涉抬眼卻見薑杜氏仍是一板一眼坐著,麵上無分毫情緒,心中不覺輕輕一嘆。
一一相見過了,國丈夫人便招唿她與晉陽往身邊坐,她總是未好推辭,隻得靠著她坐了,由著她拉了她的手細細看,倏爾又一嘆道:「這孩子生的當真體麵。」
「可不是麽?不就因著這樣好相貌,怕鎮不住那幫蠻夷,上戰場時方才每每戴了麵具?」太後笑道,「銀麵小將的名頭如今可響啦!哀家聽說這些時日常有百姓上門送去些瓜果紅禮,待你迴府便可瞧見了。」
薑涉隻作謙辭,太後卻不依道:「怎就當不得?要哀家說,便做個實實的銀麵將軍。」又把眼曳斜一下,「趁著皇上今兒高興,哀家順勢給阿涉討個賞,就封個銀麵將軍,皇上覺著如何?」
昭寧帝笑道:「自是千好萬好。」
薑涉忙忙推辭,太後哪裏容她多言,隻叫她安心領賞。她沒法子,也知這多是虛銜,便就謝恩領了。
太後這才露出欣慰之色:「是了,這才對了,打仗的事哀家也不懂,可哀家懂得一件事,有功要賞,這賞罰分明,邊境才能安定,才能、才不負了先帝爺的一番苦心吶!」說到後來,眼中卻掉下一串淚來。
慌得眾人忙忙地紛紛勸慰,一直沉默寡言的杜皇後更早遞上手帕去,太後抹著淚,看了昭寧帝一眼,強笑道:「是哀家的錯,大好的日子,本不該講這些喪氣的話。哀家自罰一杯。」說著叫嬤嬤倒酒,一杯灌下,卻又道,「隻是、隻是哀家一想到先帝折在那群蠻夷手上,這口氣便平不下去……」一句未已,又是哽咽。
杜皇後和國丈夫人忙忙再殷殷勸慰,杜國丈自顧自紅了眼眶,呆坐著並不言語;晉陽默默飲了一口茶,眉目間帶點哀戚,又似有些漠然;小太子眨了眨眼睛,左右望望,最後把視線定在薑杜氏毫無表情的臉上,小小臉上浮出點困惑。
薑涉聽得心中頗亂,太後的意思卻是要接著打麽?她倒是有些糊塗了,不由看向昭寧帝,不知他的心思竟是如何。
昭寧帝長嘆了一口氣,「千錯萬錯,俱是兒子的錯,兒不該容那漠北來使進京,可兒隻是想著,先帝在天有靈,總歸是盼望邊境安寧。」他亦聲帶哽咽,「兒想著,待他們來了,是和是戰,總能再議。如今表弟來了,前線戰事,他最知悉,兒想著這等大事,總須再多計議,未顧慮母後心意,是兒子之過,但見母後如此,兒實心如刀絞……」
「是啊娘娘,皇上有皇上的苦衷,這麽大戰事,也不能說打就打啊。先帝爺在天有靈,應也不想見到生靈塗炭。」杜國丈也開口幫腔道,「何況,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他們來是來了,可以後要打要和,不還是咱們一句話的事?」
她不敢深想,卻又不能不想,忽聽有人笑道:「好啊,你倒會捷足先登,迴頭若永王知了,朕可不與你說話。」
原是昭寧帝迴轉。
薑涉與晉陽忙都與他見禮,昭寧帝揮揮手隻叫免了,走上亭來將二人打量一番,仍是含笑:「朕這個妹子呀,最有見地不過,卻也最纏人不過,聽說表弟將要來京,一早就道要請教請教,還勞表弟多費心了。」
晉陽卻不依道:「皇兄倒隻說我,你與三哥哥還不是日盼夜盼?」
昭寧帝看薑涉一眼,笑道:「是了,你說得不錯,又豈止我們,舅舅舅母也早盼得急了。筵席已開,咱們就過去罷。」
晉陽應個好字,行止間一對細紅珠耳墜輕輕搖晃,分外嬌俏明媚。
薑涉自也點頭,一路落後半步,聽她兄妹說笑,偶爾也含笑應和,心中卻不覺微澀,抬手往身前輕輕一撫,旋即垂下,見晉陽迴顧,麵上便再又露出個笑容來。
這一席卻是設在禦花園間清水榭中,水晶簾垂了一半,既有習習風涼,又可賞秀麗春色。
鄭諳替三人打起簾子,就見太後與薑杜氏已然在座,正與一個華服男子說笑,席上另還有兩名女子一名孩童,但匆匆一掃間她也未能看得仔細,互相見禮才畢,那華服男子起身離座,扶著她的肩往席間引,一麵笑道:「這便是外甥罷?果然生得一表人才。」
他身形圓潤,頭髮半白,精神卻還矍鑠,紅光滿麵,聽那言語,薑涉知他便是自己的舅舅杜國丈,當下也隻微笑迴應。
太後卻是搖頭笑道:「不得,不得,這個詞哀家早用過了,你須再換一個。」
杜國丈啊了一聲,隨即滿麵苦惱,思索片刻,試探道:「那……才貌雙全?」
太後隻笑個不住,昭寧帝也自微微含笑,太後身旁那位滿頭珠翠的夫人搖著頭嘆了口氣,「娘娘又不是不知他腹裏幾點文墨,偏要為難,不若妾身代他說一個罷。」得了太後點頭,她方才望了她一眼,麵上忽也含了笑意,「淵嶽其心,麟鳳其采,有匪君子,皎皎如玉。瑟兮僩兮,見之忘言。」
太後嘆道:「到底是嫂嫂。」
杜國丈連連鼓掌,「確乎是好,確乎高明。」
太後隻瞧他一眼:「敢問阿兄,好在何處?」
杜國丈又愣了愣,隨即哈哈一笑:「處處都好,一字都解不得,不就是高明嗎?」
太後搖著頭笑起來,席間卻是輕鬆不少,薑涉抬眼卻見薑杜氏仍是一板一眼坐著,麵上無分毫情緒,心中不覺輕輕一嘆。
一一相見過了,國丈夫人便招唿她與晉陽往身邊坐,她總是未好推辭,隻得靠著她坐了,由著她拉了她的手細細看,倏爾又一嘆道:「這孩子生的當真體麵。」
「可不是麽?不就因著這樣好相貌,怕鎮不住那幫蠻夷,上戰場時方才每每戴了麵具?」太後笑道,「銀麵小將的名頭如今可響啦!哀家聽說這些時日常有百姓上門送去些瓜果紅禮,待你迴府便可瞧見了。」
薑涉隻作謙辭,太後卻不依道:「怎就當不得?要哀家說,便做個實實的銀麵將軍。」又把眼曳斜一下,「趁著皇上今兒高興,哀家順勢給阿涉討個賞,就封個銀麵將軍,皇上覺著如何?」
昭寧帝笑道:「自是千好萬好。」
薑涉忙忙推辭,太後哪裏容她多言,隻叫她安心領賞。她沒法子,也知這多是虛銜,便就謝恩領了。
太後這才露出欣慰之色:「是了,這才對了,打仗的事哀家也不懂,可哀家懂得一件事,有功要賞,這賞罰分明,邊境才能安定,才能、才不負了先帝爺的一番苦心吶!」說到後來,眼中卻掉下一串淚來。
慌得眾人忙忙地紛紛勸慰,一直沉默寡言的杜皇後更早遞上手帕去,太後抹著淚,看了昭寧帝一眼,強笑道:「是哀家的錯,大好的日子,本不該講這些喪氣的話。哀家自罰一杯。」說著叫嬤嬤倒酒,一杯灌下,卻又道,「隻是、隻是哀家一想到先帝折在那群蠻夷手上,這口氣便平不下去……」一句未已,又是哽咽。
杜皇後和國丈夫人忙忙再殷殷勸慰,杜國丈自顧自紅了眼眶,呆坐著並不言語;晉陽默默飲了一口茶,眉目間帶點哀戚,又似有些漠然;小太子眨了眨眼睛,左右望望,最後把視線定在薑杜氏毫無表情的臉上,小小臉上浮出點困惑。
薑涉聽得心中頗亂,太後的意思卻是要接著打麽?她倒是有些糊塗了,不由看向昭寧帝,不知他的心思竟是如何。
昭寧帝長嘆了一口氣,「千錯萬錯,俱是兒子的錯,兒不該容那漠北來使進京,可兒隻是想著,先帝在天有靈,總歸是盼望邊境安寧。」他亦聲帶哽咽,「兒想著,待他們來了,是和是戰,總能再議。如今表弟來了,前線戰事,他最知悉,兒想著這等大事,總須再多計議,未顧慮母後心意,是兒子之過,但見母後如此,兒實心如刀絞……」
「是啊娘娘,皇上有皇上的苦衷,這麽大戰事,也不能說打就打啊。先帝爺在天有靈,應也不想見到生靈塗炭。」杜國丈也開口幫腔道,「何況,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他們來是來了,可以後要打要和,不還是咱們一句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