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右榮應了一聲,便讓人往幹元宮去拿那棉布。
.
趙如卿繼續道:「等會父皇也能看看,雖然華美精細當然比不上錦緞,但對普通人來說是夠用了。」
「的確是好事。」趙蒼點了點頭,「之前不是還聽說你讓王家的那個女孩兒在研究耕犁,可有成果了麽?」
「成果是有了,不過要推行也許還有些難度。」趙如卿說起這些事情顯然就變得積極了許多,連語氣都輕快起來,「不過既然是有進展也有成果,那麽就有辦法來解決掉這個推行的問題。目前的難點是成本略高了一些,如果讓農戶自己出錢去買,那麽多半農戶是買不起的;如若是讓朝廷全部出錢,那麽對朝廷來說也是過於高的支出。立朝之後雖然一切穩定下來,稅賦徵收上麵也比之前魏朝時候少了,但畢竟是從戰亂過來,許多地方還是窮苦——對了,這賦稅一塊之前朕倒是有個想法,還沒來得及和朝臣們討論,想先與父皇聊一聊。」
趙蒼聽著這話便認真起來,道:「你先說說。」
「父皇立朝之時定下的四十稅一,比較前麵歷朝來看當然是大大的減輕了賦稅,另外徭役每人一年二十天,也比較前朝更短。」趙如卿說道,「父皇當初定下這政策時候,比照的是魏朝末年的情形來進行了減負,父皇更希望所有的平民百姓都能有田產,能吃飽穿暖,不至於要依附世家大族才能過日子。當然,朕並不是覺得這樣政策不好,從現在的情形來看,這樣的政策的確是迅速讓百姓們恢復了正常的生活,也不必承擔過於重的賦稅。有田有丁便是有了家,有了家便有了安穩的日子過。」
「你在擔憂的是什麽?」趙蒼問道。
「也並不能完全算是擔憂,隻是覺得有那麽一絲危機感。」趙如卿十分坦誠地說道,「如今一切征租調的根本乃是戶籍。有田有租,有丁有庸,有收成便有調,田丁加起來便是一戶人,戶籍便是用來記錄這些。從父皇到朕不到十年,人口變化不會有太大,大約各地還能把這帳冊做得清楚完善,但十年後呢?二十年後?三十年後?且不提生老病死這樣僅限於某一家的人口變動,若是一家人從青州去了益州,這種跨越了兩地的人口變動……朕覺得這其中存在一個很顯而易見的漏洞。」
趙蒼麵色肅穆起來,他露出了一個思索的神色,過了一會兒才道:「現在的戶籍冊子是十分周密的,朕當初也想過同樣的問題,朕讓人往各地去做過非常精確完密的記錄。」頓了頓,他又想了一會兒才又道,「的確也如你所說,在將來也許因為人口增多,會讓這種登記變成非常繁瑣的事情,那麽在戶籍登記本身出現錯漏的時候,租調自然就會無法正常徵收。不過這不應當會是一個顯然的漏洞,這隻需要下達法令,讓各地都做好這一項記錄即可。」
「父皇比朕想得要樂觀許多。」趙如卿笑了笑,「不過朕也沒打算改變這些——至少現在不會想動。」
趙蒼也笑了笑,道:「所以你與朕說這些,用意應當不僅僅隻是如此。」
「德妃前幾日讓秦家買了不少地,今日朕往皇莊上去的時候,聽清河說過了。」趙如卿說道,「朕並非是要說秦家不能買地,隻是從買地這一行為來看——父皇再想一想方才朕所說的那些。」
趙蒼沉思了片刻,看向了趙如卿:「朕有些明白你的意思。」說到這裏,他站起來,慢慢地走到了窗邊往外看去了,「那你有什麽想法?想如何更改?」
趙如卿坦然地笑了兩聲,道:「沒有想到怎麽改,若是想得出來,方才就不會與父皇說什麽戶籍了。隻是朦朦朧朧想著這其中漏洞頗多,具體要如何改變,朕現在想不到。」
這話聽得趙蒼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嘆道:「朕也想不出。朕當初定下這政策,想著的是讓天下人都有田地可耕種,這是朕曾經有過的理想,所以朕讓它按照朕的想法來進行實現——這其中會有漏洞,在朕看來,或者隻能勉強忽視掉。既然找不到解決辦法,便也隻能先得過且過了。」
「所以也就隻是與父皇你說說。」趙如卿道,「這些朕還沒想好要不要讓大臣們來議一議。」
「暫且先放著吧。」趙蒼說道,「你現在想要處理的事情還有很多,這雖然重要,但並不是最緊急需要去做的,可以暫時先放一放,等到時機成熟了,說不定就能有一個非常合適的辦法跳出來讓你採納。」
「父皇說得有理。」趙如卿笑著說道。
.
這時,外麵右榮捧著一匹棉布進到了殿中來了。
趙蒼接過那棉布看了看,又用手認真撚著拉扯試了試,最後點了點頭,道:「的確比葛麻之類更好。朕從前倒是不知道趙莘還能有這個本事。」
「趙莘比他父親務實許多。」趙如卿說道,「老王叔當初除了在朕麵前橫挑鼻子豎挑眼,就是無緣無故聽了別人的話要站出來說些不應當說的話,朕早上時候還在想,要不幹脆直接把安王的爵位給趙莘算了。」
趙蒼把那棉布還給了右榮,然後道:「他就是性子直接,沒什麽壞心思,你讓趙莘迴去多說幾次,他就轉過頭來向著你了。」
「這麽說來,那之前是誰總是在他麵前說朕的壞話?」趙如卿好笑地看著趙蒼。
「朕管不了臣子家裏的事情。」趙蒼道,「何況從前是誰說並不重要,隻要今後沒人說就行了。」
.
趙如卿繼續道:「等會父皇也能看看,雖然華美精細當然比不上錦緞,但對普通人來說是夠用了。」
「的確是好事。」趙蒼點了點頭,「之前不是還聽說你讓王家的那個女孩兒在研究耕犁,可有成果了麽?」
「成果是有了,不過要推行也許還有些難度。」趙如卿說起這些事情顯然就變得積極了許多,連語氣都輕快起來,「不過既然是有進展也有成果,那麽就有辦法來解決掉這個推行的問題。目前的難點是成本略高了一些,如果讓農戶自己出錢去買,那麽多半農戶是買不起的;如若是讓朝廷全部出錢,那麽對朝廷來說也是過於高的支出。立朝之後雖然一切穩定下來,稅賦徵收上麵也比之前魏朝時候少了,但畢竟是從戰亂過來,許多地方還是窮苦——對了,這賦稅一塊之前朕倒是有個想法,還沒來得及和朝臣們討論,想先與父皇聊一聊。」
趙蒼聽著這話便認真起來,道:「你先說說。」
「父皇立朝之時定下的四十稅一,比較前麵歷朝來看當然是大大的減輕了賦稅,另外徭役每人一年二十天,也比較前朝更短。」趙如卿說道,「父皇當初定下這政策時候,比照的是魏朝末年的情形來進行了減負,父皇更希望所有的平民百姓都能有田產,能吃飽穿暖,不至於要依附世家大族才能過日子。當然,朕並不是覺得這樣政策不好,從現在的情形來看,這樣的政策的確是迅速讓百姓們恢復了正常的生活,也不必承擔過於重的賦稅。有田有丁便是有了家,有了家便有了安穩的日子過。」
「你在擔憂的是什麽?」趙蒼問道。
「也並不能完全算是擔憂,隻是覺得有那麽一絲危機感。」趙如卿十分坦誠地說道,「如今一切征租調的根本乃是戶籍。有田有租,有丁有庸,有收成便有調,田丁加起來便是一戶人,戶籍便是用來記錄這些。從父皇到朕不到十年,人口變化不會有太大,大約各地還能把這帳冊做得清楚完善,但十年後呢?二十年後?三十年後?且不提生老病死這樣僅限於某一家的人口變動,若是一家人從青州去了益州,這種跨越了兩地的人口變動……朕覺得這其中存在一個很顯而易見的漏洞。」
趙蒼麵色肅穆起來,他露出了一個思索的神色,過了一會兒才道:「現在的戶籍冊子是十分周密的,朕當初也想過同樣的問題,朕讓人往各地去做過非常精確完密的記錄。」頓了頓,他又想了一會兒才又道,「的確也如你所說,在將來也許因為人口增多,會讓這種登記變成非常繁瑣的事情,那麽在戶籍登記本身出現錯漏的時候,租調自然就會無法正常徵收。不過這不應當會是一個顯然的漏洞,這隻需要下達法令,讓各地都做好這一項記錄即可。」
「父皇比朕想得要樂觀許多。」趙如卿笑了笑,「不過朕也沒打算改變這些——至少現在不會想動。」
趙蒼也笑了笑,道:「所以你與朕說這些,用意應當不僅僅隻是如此。」
「德妃前幾日讓秦家買了不少地,今日朕往皇莊上去的時候,聽清河說過了。」趙如卿說道,「朕並非是要說秦家不能買地,隻是從買地這一行為來看——父皇再想一想方才朕所說的那些。」
趙蒼沉思了片刻,看向了趙如卿:「朕有些明白你的意思。」說到這裏,他站起來,慢慢地走到了窗邊往外看去了,「那你有什麽想法?想如何更改?」
趙如卿坦然地笑了兩聲,道:「沒有想到怎麽改,若是想得出來,方才就不會與父皇說什麽戶籍了。隻是朦朦朧朧想著這其中漏洞頗多,具體要如何改變,朕現在想不到。」
這話聽得趙蒼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嘆道:「朕也想不出。朕當初定下這政策,想著的是讓天下人都有田地可耕種,這是朕曾經有過的理想,所以朕讓它按照朕的想法來進行實現——這其中會有漏洞,在朕看來,或者隻能勉強忽視掉。既然找不到解決辦法,便也隻能先得過且過了。」
「所以也就隻是與父皇你說說。」趙如卿道,「這些朕還沒想好要不要讓大臣們來議一議。」
「暫且先放著吧。」趙蒼說道,「你現在想要處理的事情還有很多,這雖然重要,但並不是最緊急需要去做的,可以暫時先放一放,等到時機成熟了,說不定就能有一個非常合適的辦法跳出來讓你採納。」
「父皇說得有理。」趙如卿笑著說道。
.
這時,外麵右榮捧著一匹棉布進到了殿中來了。
趙蒼接過那棉布看了看,又用手認真撚著拉扯試了試,最後點了點頭,道:「的確比葛麻之類更好。朕從前倒是不知道趙莘還能有這個本事。」
「趙莘比他父親務實許多。」趙如卿說道,「老王叔當初除了在朕麵前橫挑鼻子豎挑眼,就是無緣無故聽了別人的話要站出來說些不應當說的話,朕早上時候還在想,要不幹脆直接把安王的爵位給趙莘算了。」
趙蒼把那棉布還給了右榮,然後道:「他就是性子直接,沒什麽壞心思,你讓趙莘迴去多說幾次,他就轉過頭來向著你了。」
「這麽說來,那之前是誰總是在他麵前說朕的壞話?」趙如卿好笑地看著趙蒼。
「朕管不了臣子家裏的事情。」趙蒼道,「何況從前是誰說並不重要,隻要今後沒人說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