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智者千慮
我隻會抄詩真不會打仗 作者:枉度紅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尚誌聽到徐伯明這樣說,便問道:“你們徐家還參與了私鹽?”
“孫兄,不妨給你說,整個杭城的家族就沒有不參與此事的。隻要到得久了,你自然也會知道。所以孫兄想要調查此事,還得三思而後行啊!這私鹽經過這麽多年的經營,已經形成了一條聯係緊密的關係網,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啃得動的。我知孫兄胸有大誌,有憂國憂民之必,可是也要量力而行,腳步不可跨得太大啊!”徐伯明又說道。
孫尚誌說道:“這事徐兄不用擔心,我會量力而行,但是需要徐兄幫忙,不知徐兄可有什麽顧忌?”
徐伯明很是幹脆地答道:“孫兄,我實話告訴你,我其實就是這徐家寨一脈的。隻是我從小頭腦靈活,被家族送到杭城徐家學習,所以,我其實身負血海深仇。如果真能夠讓我報仇雪恨,就算讓我粉身碎骨,又又何妨。”徐伯明說到這裏,也算是鬆了一口氣。也許是這件事情一直壓在他的心中,這才讓他更加努力,一下子成了杭城的三大才子之一。而平時又不得不裝得像唐支山他們一樣,不然要是被有心人知道,還真有可能殺人滅口。
蘇尚誌聽到徐伯明說到這事,還真是讓他都為之動容。徐伯明雖然說得輕,但是既然是那一脈,那麽就很有可能他的父母親人都是在那次事件當中殞命的。這不妥妥的血海深仇,也難怪徐伯明會如此。
徐伯明又繼續說道:“也是蘇大人給我說,說你這次很有可能會幫我報仇,所以一聽到你找我,我便來了。”
孫尚誌聽到這裏,他是完全明白了。這個徐伯明就是蘇庫給自己找的突破口,自己當然也要用好了。
“不知當年那鹽政司的官員是誰,如此歹毒,還能滅人一寨?”孫尚誌又問道。
“此人還在鹽政司裏任原職,就是鹽運使羅雲安。”徐伯明說道。
徐伯明又為孫尚誌解釋了,這鹽政司還真是一個奇怪的衙門,衙門呢是屬於禦史台管轄,相當於言官。而官員呢,因為又要精通業務,又不得不從戶部抽調。
原來如此,這時孫尚誌那時為什麽李召會被樊元亮和張永昌一起對付。他還真是第一次知道有這麽一迴事。
“那不知徐兄可有什麽證據啊?”孫尚誌又問道。
“證據還是有一點,不過,以現在孫兄的力量,恐怕還不足以應付下來。孫兄不去借些人馬來?”徐伯明提醒道。
孫尚誌還真的有些無語,他們還真是把自己當成白癡了,這些事情都還要來提醒自己。
算了,明天還是迴杭城去,給蘇庫說明情況。要想早日見到司馬纖纖,還得加快一點步子,不然按著他們的節奏,太慢了。
“嗯!徐兄說得極是,明天我就迴杭城去,徐兄是與我迴杭城,還是留在這裏?”孫尚誌問道,他還是想知道這徐伯明來這裏是不是還有任務。
“孫兄去吧,我還是留在這裏,去見一下南唐縣的徐家另外分支,聯絡一下,到時也好一同出力。”徐伯明答道。
“嗯,那如此,就多謝徐兄了,此事若成,定然少不了徐兄的功勞。”孫尚誌還是給了他一個承諾。
徐伯明聽到後,也是一喜。他於此事,有為血仇,也有為仕途。
“那我就先行謝過孫兄了。”徐伯明謝聲道。
“今天天色已晚,徐兄今晚就在這縣衙的客房歇息一晚,明日再去客棧住,如何?”孫尚誌見今晚也不可能再談什麽了,這才問道。
“不用了孫兄費心了,我已經安排好了,就在這縣城當中。孫兄也好好休息,我就先行告辭了。”徐伯明對著孫尚誌和吳老兩人行了一禮,便自行離去。
等到徐伯明走了,孫尚誌才對吳老說道:“吳老,你說他們為什麽要這樣考驗我啊,直接給我說不行嗎?”
“啊!”吳老沒把應過來:“什麽考驗?”
“就是他們明明都已經掌握了所有證據,而且還要把這個大功勞給我。為什麽不直接告訴我,這不是考驗我嗎?”孫尚誌解釋了一下。
“嗬嗬!”吳老聽到孫尚誌這樣說,有點點尷尬,問道:“你是怎麽看出來的,好像沒有什麽破綻啊?”
“沒什麽破綻?從來到杭城我就覺得蘇庫的行為有點異常,他給我說了海盜,卻沒有說私鹽。而在路上又碰到鹽商,又剛好被我們碰到了,我現在都懷疑大牢裏的鹽商要找的下家恐怕都是蘇大人安排的。”孫尚誌又把昨天他想到的那些都給吳老說了一遍。
吳老聽後,頓時目瞪口呆。世上還有如此心思敏銳之人,竟憑借這點點的事物,居然就可以推測出這背後布局之人的意圖。吳老也覺得要不是自己事先知道此事,要不然自己萬萬不可能猜得到的。孫尚誌這第一才子還是當真恐怖。
“那你現在想怎麽做?”吳老問道。
“快刀斬亂麻,我現在最怕的就是這布局之人覺得萬無一失,可這案子明顯牽扯太大。人多了,就難免會有奇才,也並不會不察覺到事情有異常。所以我要加快速度,讓對方措手不及。”孫尚誌還是沒有把他的意圖說出來,他是真有點想念司馬纖纖了,好像一天沒有聽到司馬纖纖那嘻嘻哈哈的聲音,全身都感覺不舒服。
吳老聽到孫尚誌的話,忙問道:“你難道覺得這事還有變數?他們可是經過深思熟慮,沒有任何破綻啊?”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孫尚誌接著說道:“何況還是這麽大的一盤棋,哪裏可能沒有漏洞。這其中各種環節,隻需要一點出錯,那麽結局可能會有大的變動,甚至反轉。”孫尚誌說到這裏,也不是危言聳聽,很有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局越大,變數越多,越難以控製。
倘若是自己前世古代的薑尚,諸葛亮,劉伯溫之流還可以這樣說。但是吳華池,胡宜年,司馬正初等人,孫尚誌還覺得他們欠了一點火候,很有可能做不到精細到每一個環節。
“孫兄,不妨給你說,整個杭城的家族就沒有不參與此事的。隻要到得久了,你自然也會知道。所以孫兄想要調查此事,還得三思而後行啊!這私鹽經過這麽多年的經營,已經形成了一條聯係緊密的關係網,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啃得動的。我知孫兄胸有大誌,有憂國憂民之必,可是也要量力而行,腳步不可跨得太大啊!”徐伯明又說道。
孫尚誌說道:“這事徐兄不用擔心,我會量力而行,但是需要徐兄幫忙,不知徐兄可有什麽顧忌?”
徐伯明很是幹脆地答道:“孫兄,我實話告訴你,我其實就是這徐家寨一脈的。隻是我從小頭腦靈活,被家族送到杭城徐家學習,所以,我其實身負血海深仇。如果真能夠讓我報仇雪恨,就算讓我粉身碎骨,又又何妨。”徐伯明說到這裏,也算是鬆了一口氣。也許是這件事情一直壓在他的心中,這才讓他更加努力,一下子成了杭城的三大才子之一。而平時又不得不裝得像唐支山他們一樣,不然要是被有心人知道,還真有可能殺人滅口。
蘇尚誌聽到徐伯明說到這事,還真是讓他都為之動容。徐伯明雖然說得輕,但是既然是那一脈,那麽就很有可能他的父母親人都是在那次事件當中殞命的。這不妥妥的血海深仇,也難怪徐伯明會如此。
徐伯明又繼續說道:“也是蘇大人給我說,說你這次很有可能會幫我報仇,所以一聽到你找我,我便來了。”
孫尚誌聽到這裏,他是完全明白了。這個徐伯明就是蘇庫給自己找的突破口,自己當然也要用好了。
“不知當年那鹽政司的官員是誰,如此歹毒,還能滅人一寨?”孫尚誌又問道。
“此人還在鹽政司裏任原職,就是鹽運使羅雲安。”徐伯明說道。
徐伯明又為孫尚誌解釋了,這鹽政司還真是一個奇怪的衙門,衙門呢是屬於禦史台管轄,相當於言官。而官員呢,因為又要精通業務,又不得不從戶部抽調。
原來如此,這時孫尚誌那時為什麽李召會被樊元亮和張永昌一起對付。他還真是第一次知道有這麽一迴事。
“那不知徐兄可有什麽證據啊?”孫尚誌又問道。
“證據還是有一點,不過,以現在孫兄的力量,恐怕還不足以應付下來。孫兄不去借些人馬來?”徐伯明提醒道。
孫尚誌還真的有些無語,他們還真是把自己當成白癡了,這些事情都還要來提醒自己。
算了,明天還是迴杭城去,給蘇庫說明情況。要想早日見到司馬纖纖,還得加快一點步子,不然按著他們的節奏,太慢了。
“嗯!徐兄說得極是,明天我就迴杭城去,徐兄是與我迴杭城,還是留在這裏?”孫尚誌問道,他還是想知道這徐伯明來這裏是不是還有任務。
“孫兄去吧,我還是留在這裏,去見一下南唐縣的徐家另外分支,聯絡一下,到時也好一同出力。”徐伯明答道。
“嗯,那如此,就多謝徐兄了,此事若成,定然少不了徐兄的功勞。”孫尚誌還是給了他一個承諾。
徐伯明聽到後,也是一喜。他於此事,有為血仇,也有為仕途。
“那我就先行謝過孫兄了。”徐伯明謝聲道。
“今天天色已晚,徐兄今晚就在這縣衙的客房歇息一晚,明日再去客棧住,如何?”孫尚誌見今晚也不可能再談什麽了,這才問道。
“不用了孫兄費心了,我已經安排好了,就在這縣城當中。孫兄也好好休息,我就先行告辭了。”徐伯明對著孫尚誌和吳老兩人行了一禮,便自行離去。
等到徐伯明走了,孫尚誌才對吳老說道:“吳老,你說他們為什麽要這樣考驗我啊,直接給我說不行嗎?”
“啊!”吳老沒把應過來:“什麽考驗?”
“就是他們明明都已經掌握了所有證據,而且還要把這個大功勞給我。為什麽不直接告訴我,這不是考驗我嗎?”孫尚誌解釋了一下。
“嗬嗬!”吳老聽到孫尚誌這樣說,有點點尷尬,問道:“你是怎麽看出來的,好像沒有什麽破綻啊?”
“沒什麽破綻?從來到杭城我就覺得蘇庫的行為有點異常,他給我說了海盜,卻沒有說私鹽。而在路上又碰到鹽商,又剛好被我們碰到了,我現在都懷疑大牢裏的鹽商要找的下家恐怕都是蘇大人安排的。”孫尚誌又把昨天他想到的那些都給吳老說了一遍。
吳老聽後,頓時目瞪口呆。世上還有如此心思敏銳之人,竟憑借這點點的事物,居然就可以推測出這背後布局之人的意圖。吳老也覺得要不是自己事先知道此事,要不然自己萬萬不可能猜得到的。孫尚誌這第一才子還是當真恐怖。
“那你現在想怎麽做?”吳老問道。
“快刀斬亂麻,我現在最怕的就是這布局之人覺得萬無一失,可這案子明顯牽扯太大。人多了,就難免會有奇才,也並不會不察覺到事情有異常。所以我要加快速度,讓對方措手不及。”孫尚誌還是沒有把他的意圖說出來,他是真有點想念司馬纖纖了,好像一天沒有聽到司馬纖纖那嘻嘻哈哈的聲音,全身都感覺不舒服。
吳老聽到孫尚誌的話,忙問道:“你難道覺得這事還有變數?他們可是經過深思熟慮,沒有任何破綻啊?”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孫尚誌接著說道:“何況還是這麽大的一盤棋,哪裏可能沒有漏洞。這其中各種環節,隻需要一點出錯,那麽結局可能會有大的變動,甚至反轉。”孫尚誌說到這裏,也不是危言聳聽,很有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局越大,變數越多,越難以控製。
倘若是自己前世古代的薑尚,諸葛亮,劉伯溫之流還可以這樣說。但是吳華池,胡宜年,司馬正初等人,孫尚誌還覺得他們欠了一點火候,很有可能做不到精細到每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