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者,執掌天下權柄,肩負萬民生死,所擔負的責任,不用我多說,想必你也清楚。但修仙之人,講究的是超脫,是逍遙,是明心見性,是悟道求真。


    你若想要修仙,將來勢必經常需要閉關,參悟道法,明悟天道。一次閉關,短則三五月,長則幾十年。如此一來,你又如何去盡一個帝王的責任?”


    “這…真的沒有兩全之法嗎?”


    “看看你的母後,一心一意苦修多年,如今也不過堪堪入門。這還是你母後非常刻苦的緣故。”


    嬴政頓時猶豫起來,雖然他的確很想修仙,早日踏上長生之路。但此刻的他,還肩負著整個秦國。


    秦國多少代先王的積累,才有了今日天下一統的局麵。


    如今,天下雖定,但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尚在,西方還有羌族、月氏等國,秦國的江山還並未完全穩固,他又怎能舍棄這一切,去追求個人的修仙長生?


    但一想到將來垂垂老矣,仙道無門,長生無望,隻能終老,嬴政又有些不甘心。


    “若是弟子將來徹底穩定了大秦的江山,並把這一切傳下去,卸去帝位,還能夠修仙嗎?若是弟子到時已經老了,還有希望長生嗎?”


    “當然,你畢竟是我的弟子,若是將來真的願意放棄一切,隻求修道長生,即便到時你已經垂垂老矣,我也可讓你踏上長生之路。但隻要你還是皇帝,便不能修行長生之法。”


    “弟子明白了。”


    “今日既然來了,我便再送你一件禮物。”


    說罷,隻見周毅伸手在虛空中一招,一尊大鼎憑空浮現,落在了殿內。


    嬴政見到這尊大鼎,也是有些激動:“這是…禹王九鼎中的豫州鼎?”


    “不錯,這正是豫州鼎。當年,你父親奉命從周王室接迴九鼎,途中遭遇風浪,這豫州鼎險些被卷入泗水河中。我當時恰巧經過,便將這豫州鼎暫時收了起來。如今,大秦國運昌盛,也到了這九鼎齊聚的時候了。”


    “弟子替天下百姓謝過先生。”


    周毅搖了搖頭,並未多說什麽,隨手一拋,豫州鼎徑直飛出大殿,飛向了秦國的太廟之中。


    “如今的天下,還需要你這個皇帝繼續執掌。等到將來,你培養好了繼承人,可以將皇位安然的交出去之後,再來尋我,我可將你引上長生之路。”


    嬴政也隻能點了點頭,隨後猶豫了片刻,才開口道:“先生,我母後她將來有望長生嗎?”


    “若是一直堅持修行,未來壽元千年不成問題,但想要成仙得道,卻並非那麽容易。”


    “若是我母後跟隨先生去山上修行,是否成仙的希望更大一些?”


    “山上的修行環境自然更好一些,也有更多的修行資源。若是你母後真能拋棄世俗的一切,去山上專心修行,成仙的希望自然要大上許多。”


    “那能否請先生將我母後帶上山去?”


    周毅笑了笑:“你果真舍得你母後?”


    “若是將來母後能夠長生,短暫的分離又算得了什麽?”


    “既如此,你可先和你母後提前說好,迴頭我讓弟子前來接她去往峨眉山修行。”


    “如此,弟子便多謝先生了。”


    不多時,負責看守太廟的官員匆忙前來稟報,當年遺失的豫州鼎,竟然出現在了太廟之中。


    嬴政也隻說是有仙人相助,幫助大秦尋迴了豫州鼎,使得九鼎齊聚。


    幾天之後,兩名峨眉派女弟子禦劍而來,到了大秦皇宮之中,接走了太後趙姬。


    從此,鹹陽宮中少了一位太後,峨眉山上多了一位尋常的女弟子。


    在人間,趙姬是高高在上的太後,到了峨眉山,她也隻是一個修為低下的弟子而已。


    當然,有周毅打過招唿,龍吉對趙姬還算照顧,讓她加入了百草堂,去學習熟悉靈丹靈藥。


    當然,此時的峨眉山上,還有一個姓項的小弟子,展現出了超凡的修煉天賦,上山不到三個月,便煉氣有成,五六歲的年紀便有了千斤之力。


    豫州鼎迴歸之後,秦國的國運更加穩固,天下各地風調雨順,各行各業也紛紛湧現出人才,就連新生兒的出生率和存活率都大大提升。


    氣運一道,看似飄渺玄奧,實則有跡可循。


    王朝氣運,向來與天下萬民息息相關。


    若是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萬民歸心,民心所向,即便是國家遭遇一些天災人禍,戰亂紛爭,也能快速平定,反而會增加百姓的凝聚力。


    若是帝王昏庸,朝堂腐敗,百姓民不聊生,便會大大損耗王朝國運。


    如今的秦國,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吏治清明,國富民豐,兵強馬壯,正如初生之朝陽,氣運自然是與日俱增。


    在九鼎齊聚之後,秦國的氣運便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


    如此,又過了十年,秦國的總人口已經超過六千萬,占據的土地也大大增加,國力也達到了新的巔峰。


    始皇帝三十二年,嬴政帶領親衛大軍巡遊天下,查探地方。


    始皇帝三十三年,已經四十六歲的秦始皇,下令開啟了新一輪的擴張。


    秦國經過多年的積蓄,國庫充足,糧草堆積成山,兵器鎧甲不計其數,軍隊數量雖然並未增長多少,但武器裝備已經提升了一個層次,軍隊之中,也都是青壯,整體實力更勝往昔。


    這一年,北邊的匈奴被徹底打垮,一路向北逃竄,整個漠北草原被大秦吞並,成為了秦國的養馬場。


    緊接著,秦國大軍多路出兵,南征百越,西征羌族,東出大海,四處擴張。


    之後的十年光陰之中,大秦帝國的版圖迅速擴張,周圍相鄰的小國皆被大秦覆滅,大秦帝國的疆域已經是當初剛剛統一之時的好幾倍。


    再之後,大秦再次停止擴張,休養生息,積蓄國力。


    始皇帝四十七年,六十歲的嬴政突然下詔,將皇位傳給了公子扶蘇,自己退居太上皇之位。


    之後的兩三年裏,嬴政一直隱居後宮,看著扶蘇坐穩了皇位,掌控了整個朝局,才終於放心。


    章台宮中,嬴政看著麵前跪坐的兒子,多少也是有些不舍,但隨即還是開口道:“扶蘇,不必難過,如今你已經是大秦的皇帝,未來的大秦,就交到你的手中了。為父這一生,滅六國,一統天下,使萬民歸心。


    又開疆拓土,屢建功業,為大秦打下了一個大大的江山,也讓後世兒孫可以不再忍受戰亂之苦。如今,我操勞了一輩子,也該歇一歇了。”


    “父皇,孩兒…”


    “哭什麽,你父皇又不是死了,隻是有些想念你的祖母而已。好好治理天下,日後或許還有再見之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射雕開始逍遙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冥劍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冥劍仙並收藏從射雕開始逍遙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