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雷雨持續了兩個多時辰,周毅的那把飛劍也在天空中飛了兩個多時辰,吸收了足夠的雷霆之力,整個劍身因為沐浴了太多的雷光,都變成了暗紫色。
雨過天晴雲破處,七彩虹橋掛蒼穹。
當那飛劍劃破蒼穹,從天而降,劍身之上竟然自行凝聚出一條雷龍虛影,朝著周毅撲了過來。
眨眼間,那雷龍便到了周毅身前,有些歡快的圍著周毅轉了幾圈,穩穩的落在了周毅手中。
旁邊的李素王見此情形,忍不住大喜過望:“這把天鑄之劍竟然直接誕生了靈性,當真是可喜可賀。看來,這兵器譜上的十大名劍,也要換一換榜單了。”
兵器譜上的十大名劍,本就是劍心塚排出來的。
周毅握著這把飛劍,有種人劍合一,心靈相通的感覺,仿佛這不是一把劍,而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手足之延伸,是念頭一動,便能石破天驚。
左手握住劍柄,右手並起劍指輕撫劍身,一道雷光閃過,隱隱還有龍吟,震人心神。
這一瞬間,整個劍心塚的所有寶劍都在齊齊顫抖,仿佛是在膜拜強者,向這把天鑄之劍行禮。
“一劍出,萬劍驚。這…已非凡間之劍!”
周毅將長劍拿來右手:“我有一劍,可開山、斷江、摧城、倒海、鎮魔、除妖!”
言罷,周毅一劍斬出,一道紫色劍氣快速飛出,眨眼間劃過數百丈之外的一處山頭,遠遠的飛向天空之中。
眾人正在驚訝間,就見那個山頭靠近山頂的一截,直接滑落下來,砸落在地,引得地麵一陣震動。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有些劍心塚的弟子們,甚至手中寶劍都掉到了地上。
就在此時,隻見周毅再次揮劍向天,一道更加恢宏的紫色劍光衝天而起,仿佛是化作了一把數十丈長的巨通天巨劍,直入蒼穹,將那七彩虹橋都斬成了兩半。
“真仙人也!”
李素王有些好奇:“你準備給這把劍取什麽名字?”
周毅看著那兩劍所造成的結果,又望向山腳下那條長河,心中一動,開口道:“引九霄之雷霆,化作劍氣長河。此劍名為“霄河”!”
“不錯的名字。能不能拿給看看?”
周毅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便把這飛劍遞給了李素王。
李素王拿在手中反複觀賞,有些愛不釋手:“沒想到還能見識到這樣一把名劍誕生。此劍當位列名劍之首。別忘了你的承諾,你還要幫我們劍心塚鑄劍。”
“當然沒問題。我也還要打造一套劍陣。”
“隻有寶劍,沒有劍鞘怎麽行?剛好,我那裏還有一根五百年的雷擊桃木,正適合給你這把寶劍做劍鞘。”
“那就多謝了。”
以雷擊桃木做劍鞘,還能夠蘊養劍中的雷霆之意,倒也不錯。
霄河劍能夠誕生出靈性,也是有些出乎周毅的意料。
這種劍成之時便直接誕生靈性的飛劍,未來成長為靈器也是必然,比起後天用的久了才誕生靈性的飛劍,潛力可要好上太多了。
有了這把劍之後,周毅仍舊不滿足。
禦劍術上記載的各種劍陣,若是能夠配合成套的飛劍使用,效果更佳。
因此,周毅便準備借助這劍心塚豐富的原材料,鑄造一整套飛劍。
李素王自然是樂見其成,還可以在一旁觀摩周毅的鑄劍手法。
鑄成霄河劍之後,周毅的鑄劍術也是更上一層樓,重新開始鑄劍之時,效率更高,質量更好。
隻是像霄河劍那樣直接便能誕生靈性的飛劍,就沒那麽容易了一把。
又忙活了半個多月,周毅一共鑄造出十二把飛劍。
其中七把,以北鬥七星命名,分別是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剛好可以組成七星北鬥劍陣,威力非凡,可攻可守。
李素王還幫忙以上好的材料打造了一個劍匣,剛好有八個位置,可以容納北鬥七星劍和霄河劍。
整個劍匣造型簡約大氣又不失典雅,比起無雙城的無雙劍匣,也是絲毫不差。
況且,以李素王的話來說,這裏麵的八把劍,都可以排進那兵器譜前十。
無雙劍匣的十三把劍,也隻有那大明朱雀,才能與這劍匣中最差的那把劍相提並論。
而周毅所鑄的其他五把劍,也都留給了劍心塚。
用了人家的地盤兒,又拿了人家那麽多材料,多幫忙鑄造幾把寶劍,也是理所應當的。
李素王得到那五把寶劍之後,立刻給它們一一取了名字,並將它們放在藏劍閣最高處,供奉起來,作為劍心塚的底蘊。
而那五把劍分別名為:乘風,扶搖,攬月,落日,滄淵。
李素王作為一代鑄劍大宗師,給寶劍取名的名水平也很高。
例如那風雅四劍,聽雨,觀雪,望花,聞風。
還有那十大名劍之一的動千山。
又或者李素王將來給尹落霞的弟子洛明軒鑄造的七把劍:重劍無望、輕劍別離、長劍鳳凰、雙劍句芒、劫塵、三尺劍般若、一目。
相比之下,周毅的北鬥七星劍,取名就有些潦草了。
就在周毅鑄劍完畢,準備離開劍心塚之時,前往昆侖山尋找鐵馬冰河的李寒衣,也終於返迴了劍心塚。
兩三個月不見,此時的李寒衣一身風霜,顯然是趕了很遠的路,還來不及清理。
但相比於三個月之前,此時的李寒衣身上劍氣更重,劍意更濃,顯然已經到了突破的臨界點,整個人的戰意也積累到了巔峰。
見到周毅,李寒衣沒有任何猶豫,便手持新得到的鐵馬冰河,拱手一禮:“這一次,我想再問一問你的劍!”
“沒問題。隨我來吧…”
兩人不約而同飛身躍起,不多時便到了百裏之外的一處山巔。
感受到對方身上那股氣勢,周毅也為她感到高興。
“我這把新鑄之劍,名為霄河劍。”
“我這把便是鐵馬冰河,恩師所留……”
雷雨持續了兩個多時辰,周毅的那把飛劍也在天空中飛了兩個多時辰,吸收了足夠的雷霆之力,整個劍身因為沐浴了太多的雷光,都變成了暗紫色。
雨過天晴雲破處,七彩虹橋掛蒼穹。
當那飛劍劃破蒼穹,從天而降,劍身之上竟然自行凝聚出一條雷龍虛影,朝著周毅撲了過來。
眨眼間,那雷龍便到了周毅身前,有些歡快的圍著周毅轉了幾圈,穩穩的落在了周毅手中。
旁邊的李素王見此情形,忍不住大喜過望:“這把天鑄之劍竟然直接誕生了靈性,當真是可喜可賀。看來,這兵器譜上的十大名劍,也要換一換榜單了。”
兵器譜上的十大名劍,本就是劍心塚排出來的。
周毅握著這把飛劍,有種人劍合一,心靈相通的感覺,仿佛這不是一把劍,而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手足之延伸,是念頭一動,便能石破天驚。
左手握住劍柄,右手並起劍指輕撫劍身,一道雷光閃過,隱隱還有龍吟,震人心神。
這一瞬間,整個劍心塚的所有寶劍都在齊齊顫抖,仿佛是在膜拜強者,向這把天鑄之劍行禮。
“一劍出,萬劍驚。這…已非凡間之劍!”
周毅將長劍拿來右手:“我有一劍,可開山、斷江、摧城、倒海、鎮魔、除妖!”
言罷,周毅一劍斬出,一道紫色劍氣快速飛出,眨眼間劃過數百丈之外的一處山頭,遠遠的飛向天空之中。
眾人正在驚訝間,就見那個山頭靠近山頂的一截,直接滑落下來,砸落在地,引得地麵一陣震動。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有些劍心塚的弟子們,甚至手中寶劍都掉到了地上。
就在此時,隻見周毅再次揮劍向天,一道更加恢宏的紫色劍光衝天而起,仿佛是化作了一把數十丈長的巨通天巨劍,直入蒼穹,將那七彩虹橋都斬成了兩半。
“真仙人也!”
李素王有些好奇:“你準備給這把劍取什麽名字?”
周毅看著那兩劍所造成的結果,又望向山腳下那條長河,心中一動,開口道:“引九霄之雷霆,化作劍氣長河。此劍名為“霄河”!”
“不錯的名字。能不能拿給看看?”
周毅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便把這飛劍遞給了李素王。
李素王拿在手中反複觀賞,有些愛不釋手:“沒想到還能見識到這樣一把名劍誕生。此劍當位列名劍之首。別忘了你的承諾,你還要幫我們劍心塚鑄劍。”
“當然沒問題。我也還要打造一套劍陣。”
“隻有寶劍,沒有劍鞘怎麽行?剛好,我那裏還有一根五百年的雷擊桃木,正適合給你這把寶劍做劍鞘。”
“那就多謝了。”
以雷擊桃木做劍鞘,還能夠蘊養劍中的雷霆之意,倒也不錯。
霄河劍能夠誕生出靈性,也是有些出乎周毅的意料。
這種劍成之時便直接誕生靈性的飛劍,未來成長為靈器也是必然,比起後天用的久了才誕生靈性的飛劍,潛力可要好上太多了。
有了這把劍之後,周毅仍舊不滿足。
禦劍術上記載的各種劍陣,若是能夠配合成套的飛劍使用,效果更佳。
因此,周毅便準備借助這劍心塚豐富的原材料,鑄造一整套飛劍。
李素王自然是樂見其成,還可以在一旁觀摩周毅的鑄劍手法。
鑄成霄河劍之後,周毅的鑄劍術也是更上一層樓,重新開始鑄劍之時,效率更高,質量更好。
隻是像霄河劍那樣直接便能誕生靈性的飛劍,就沒那麽容易了一把。
又忙活了半個多月,周毅一共鑄造出十二把飛劍。
其中七把,以北鬥七星命名,分別是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剛好可以組成七星北鬥劍陣,威力非凡,可攻可守。
李素王還幫忙以上好的材料打造了一個劍匣,剛好有八個位置,可以容納北鬥七星劍和霄河劍。
整個劍匣造型簡約大氣又不失典雅,比起無雙城的無雙劍匣,也是絲毫不差。
況且,以李素王的話來說,這裏麵的八把劍,都可以排進那兵器譜前十。
無雙劍匣的十三把劍,也隻有那大明朱雀,才能與這劍匣中最差的那把劍相提並論。
而周毅所鑄的其他五把劍,也都留給了劍心塚。
用了人家的地盤兒,又拿了人家那麽多材料,多幫忙鑄造幾把寶劍,也是理所應當的。
李素王得到那五把寶劍之後,立刻給它們一一取了名字,並將它們放在藏劍閣最高處,供奉起來,作為劍心塚的底蘊。
而那五把劍分別名為:乘風,扶搖,攬月,落日,滄淵。
李素王作為一代鑄劍大宗師,給寶劍取名的名水平也很高。
例如那風雅四劍,聽雨,觀雪,望花,聞風。
還有那十大名劍之一的動千山。
又或者李素王將來給尹落霞的弟子洛明軒鑄造的七把劍:重劍無望、輕劍別離、長劍鳳凰、雙劍句芒、劫塵、三尺劍般若、一目。
相比之下,周毅的北鬥七星劍,取名就有些潦草了。
就在周毅鑄劍完畢,準備離開劍心塚之時,前往昆侖山尋找鐵馬冰河的李寒衣,也終於返迴了劍心塚。
兩三個月不見,此時的李寒衣一身風霜,顯然是趕了很遠的路,還來不及清理。
但相比於三個月之前,此時的李寒衣身上劍氣更重,劍意更濃,顯然已經到了突破的臨界點,整個人的戰意也積累到了巔峰。
見到周毅,李寒衣沒有任何猶豫,便手持新得到的鐵馬冰河,拱手一禮:“這一次,我想再問一問你的劍!”
“沒問題。隨我來吧…”
兩人不約而同飛身躍起,不多時便到了百裏之外的一處山巔。
感受到對方身上那股氣勢,周毅也為她感到高興。
“我這把新鑄之劍,名為霄河劍。”
“我這把便是鐵馬冰河,恩師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