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都不到三十萬公裏的時速,這個看起來一點都不簡單的晶鐵,居然能打造出二十萬公裏時速的運載工具,那麽以後搞搞星際航行,還真不是多難的事情。


    何況青靈還加了一句:”長距離的星際航行,還必須要使用空間折疊、空間跳躍等有關空間方麵的技術。未來的人類在航行的過程中,從宇宙的漂浮物裏獲得了寶貴的空間技術,雖然不知道技術原理,但是卻知道怎麽使用,這很難說的清楚,但是確實如此。“


    從宇宙的漂浮物裏獲得空間技術?這怎麽聽起來就那麽的不真實?


    青靈笑笑:”其實在宇宙裏這樣的漂浮物並不少,隻不過與茫茫的宇宙相對比,就顯得簡直微不足道了。能在宇宙航行的時候碰到這些漂浮物的可能性真的很小,但是能碰到一次都是一次人類現有技術的騰飛機會。宇宙中的智慧族群並不隻是局限於人類,而且生生滅滅的過程從來都不會少,有些智慧種族在滅族的時候,會往宇宙裏發射攜帶著他們的種族和文明複萌的物件,有些能重新找到宜居星球然後重新點亮智慧之光,但是更多的種族隻有在漫長的航行過程中耗光能量,最後生命湮滅,成為文明或者技術的載體平台而已。“


    這個話題太沉重。


    其實青靈的製造者們現在麵臨的不也是主這樣的情況麽?


    青靈倒沒有那麽沉重的情緒負擔。


    ”少爺,就算你找到了宜居的星球,但是你和我的製造者們因為不在同一個時空,所以你和他們在宇宙裏還是見不上麵了。但是我可以通過特定的技術將我們尋找到的宜居星球坐標發送給他們,他們就會有目標的前進了,至少比現在的盲目航行好的多。“


    不能直接見麵,但是卻可以通過這種奇特的方式幫助到未來的人類,在宇宙裏重新找到一處繁衍生息的星球,這也是很奇妙的事情了。


    隻要人類薪火不滅,未來一定會綻放出獨屬於人類的文明之光!


    江小魚也在心中希望能通過自己,在未來的星際航行裏找到未來人類的生息地,也算是自己為人類作出自己的應有貢獻了。


    確定未來的大致目標讓自己心潮澎湃一下,然後就應該開始一步一步的執行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江小魚將所有軍方高層叫叫迴成都開會,在會上確定了三大原則。


    一、推進全球統一進程,最長時間不能超過一年,必須完成這一起程。


    二、統一過程中,盡量減少殺人數量,就算戰俘,也是日後的寶貴財富。


    三、發射衛星的計劃加速實行,並盡快升空。除在軍事活動中需要衛星的支持以外,對資源的尋找也需要衛星的幫助。


    就算有青靈的幫助,可以從日後的資料裏尋找到一些大型資源的坐標點,但是並不是所有資源的記錄都有。畢竟有些資源在第一次工業浪潮的時候就已經全部開采光了。而且在全球核戰的時候也失去了很多數據。


    很多技術都有青靈和江小魚的加持,具現起來速度並不慢,至少不會再有太多的彎路去走了,直接一次成功,其實也挺不錯。


    至於軍方在開會以後,他們內部也開了一次級別極高的內部會議。


    參謀本部製定的軍事計劃裏,三軍協同,尤其是海軍,在大量戰鬥人員的跨海輸送上必須要保障戰爭的需要。


    現在的陸軍,總人數已經達到驚人的三十萬戰鬥人員,展開全球統一行動以後,甚至會在極短時間裏達到五十到一百萬戰鬥人員的規模,對海軍的要求可算不低。


    好在現在的大西,造船能力不隻是全球首屈一指,每年下海船隻的總排水量已經達到驚人的一千萬噸,在這個年代裏絕對屬於不可思議的產量了。


    得益於不停提升的鋼鐵產能,現在的陸地鐵路運輸和海上的輪船運輸能力提升速度都不低。


    工業生產麽,有一就有萬,而且規模效應還是很恐怖的子。


    甚至在這個年代,並沒有生產什麽先進的航母或者生產宙斯盾之類的必要,隻要是鋼鐵船隻,就算是商船,那也比這個年代其它國家的軍艦強大的多。


    裝的多,跑的快,還可以直接把他們的軍艦撞沉,完全就像是bug一樣的存在。


    那些一千噸到一千五百噸的木頭小船,裝備百把門落後的後裝火炮,就已經是這個年代最厲害的海軍了。


    這樣的小船,拿來做漁船可能都會被大西海軍嫌棄。


    陸軍的機械化改造也進行到了一定的階段,現在的機械化步兵已經達到二十五萬人,比例確實不低了。


    本來大西的火炮數量並不少,遠程打擊能力相當不錯,但是在麵對這年時代的土著們,那些大威力武器好像還並不合適,反倒是那些相當於二戰到六七十年代的武器可能更合適一些。


    這要求要實現起來實在太簡單了,軍工廠開足馬力生產那些性能優良的單兵武器,速度飛快,而且子彈廠生產的子彈也在開始快速度往各運輸係統集結。


    戰爭在三十五天後開始全麵推進。


    江小魚並沒有在戰爭上投入太多的心思。現在的江少爺,開始閉關全力和青靈一起打造人類未來的希望之光。


    為了這次的打造行動,江小魚專門在成都旁邊的彭山,劃出了一塊地,拉起圍欄,搭建了簡單的施工簡易建築,開始這次的閉關打造。


    源源不斷的鋼材送到廠區的材料區集中,各種型號的鋼鐵都有,全部都按提前準備好的清單供給。


    晶鐵也集中放置到此處,還有其它打造過程中需要的輔料,一並都準備妥當。


    江小魚想像中的那種鋼花飛濺的場景並沒有出現,反倒有些像黑魔法施法的場景一樣,因為青靈拿出來的那些複雜到極致的線條,並不是畫在紙上,而是畫在那些一張又一張巨大的鋼板上,一根又一根的鋼管上。


    那些複雜的線條,也並不是墨水或者血液畫成的,而且使用晶鐵製成的極細的粉料,然後搭配了一些說不出怪異的動物和植物的粘性材料,調配而成的原料,再加上一些江小魚的血液製成最後的成品,繪製出來的那些線條。


    而那些堅硬的鋼板在最後一根線條繪製完成以後,都會自動變形,轉換成一個一個並不重複而且非常怪異的各種形狀出來,而且在打造的過種中,這些怪異的中間產品全都會漂浮在空中,而且每一件中間產品繪製出來以後,都會自動往前邊已經集中到一起形成的中間產品匯集過去,自動貼合上去,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更為奇怪的是,當鋼材越用越多的時候,整個產品的外形尺寸並沒有正常的越大,反而在不停的變小。


    這不科學。不過穿越都出來了,還講什麽科學啊?腦子有坑?


    打造的過程因為江小魚的血液供應速度跟不上打造的需求而有所滯後,畢竟除了獻血以外,打造也是由他一手完成。


    青靈隻能提供思路和幫助,並不能在打造上幫助他任何一點。


    江小魚都以為這種打造會是一個曠日持久的行為,但是青靈卻安慰他說,這處打造隻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在往後的過程上,江小魚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因為那些複雜的線條繪製,現在的江小魚並不熟悉,一天能畫出一幅都不錯了,在日後江小魚熟悉了以後,每日畫出百張甚至超過百張都不是不可能。


    江小魚隻是把這話當成青靈安慰自己的話聽聽就好。


    他覺得自己繪製的速度已經很快了,怎麽可能在自己並不慢的速度上再提升百倍甚至還更快一些?


    自己畢竟隻是一個普通 的人類,而不是超凡的機器人或者是神仙。


    青靈對此不置可否,淡然一笑一笑置之。


    在沒有真正看到成品以前,江小魚肯定不會相信她說的也不會相信技術能達到這個水平。事實勝於雄辯,把成品做出來的時候,他自然而然就知道自己說的是對的了。


    確實江小魚很快就知道青靈說的是對的了,他開始對這些紋路線條熟悉了,這些線條其實就是由很多基本單位構成的,就好像一篇作文或者一部小說的基本單元都是文字一樣,這些極其複雜的線條紋路其實也是由一些最基本的線條組合而成。


    最基本的線條一共十四種,由橫平豎捺,各種折和各種不同角度的圓弧組成,畫的多了,對這些基本線條慢慢就熟悉的多了,進而對一些固定的組合也熟悉起來。


    雖然不知道這些固定的組合是什麽意思,但是在畫線條的時候,一眼看到青靈提供的圖案,大致就能記住大部分的內容,這種體現也是挺神奇的。


    這就好像七八十年代的學生學習英語,認識單詞,但是就讀不出來聲音一樣,神奇吧?


    按青靈所說的,這些線條組合都是從宇宙裏的漂浮物上獲得而來,知道怎麽用但是不知道根本原理,自己這不也是慢慢就知道怎麽用但是就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了麽?


    或者自己離知道怎麽用還有些距離,但是至少已經開始了解這些組合的基本結構了?


    這種了解代表了什麽作用和意義,江小魚不知道。而且如此複雜的組合,在過程中能記住多少其實也和每一個人不同的基本條件有關係。


    如果換一個其他人,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裏記的住這些基本單元和他們的組合,這其實和江小魚的基本條件特別有關係。


    江小魚在越來越熟悉這些基本組合,並且對更多的固定組合開始更熟悉的基礎上,每次畫線條進化成好像寫字的感覺一樣,速度快多了而且準確程度也更高了,而且在寫的狀態下,感覺就好像基本的寫字到書法的過程一樣,慢慢的甚至看出來自己每一次不同作品中間會有不同的美感差異,這已經超越了這些線條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速度確實在不斷的提高,從每天一張,到每天兩張三張五張十張,再到後麵一百張兩百張,甚至到最後快要結束的時候,每天十一個小時的時間裏,他已經能輕鬆的寫出八百來張的水平了!


    一天一張和一天八百張的速度差異當然很大,原來以為需要幾年才會完成的工作,慢慢的在六個多月的時候就已經慢慢的看出了雛形。


    現在的這個飛行器看起來已經有些像一隻船形了,隻不過大小都還有一百多米長,比最長的時候將近五百米長已經進度太多了。


    從一百來米長的時候開始,江小魚每天寫畫那些線條的速度就基本不再有什麽太大的提高了,但是他自己能感覺出來,自己寫出來的線條組合的質量已經和剛剛開始畫出來的線條 的質量完全不同,就是小學生和博士生的區別那麽大!


    等到七個多月的時候,這個產品終於完工了,但是體型卻小到隻有一米多長,像一隻棍子一樣,一隻手就可能握住,隻不過這根棍子表麵並不光滑,兩端也不像普通的棍子那樣的形狀,而是一邊有一個飛機的機頭那樣的尖。


    在完成這個處女作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江小魚就知道了這個作品的操作方式,但是同時他知道,這是一個不成功的處女作。


    這個處女作用來做星際航行也不是不行,但是並不能達到二十萬公裏秒速,而且結構強度並不算太高,如果經過多次空間跳躍以後,會有可能結構崩解。


    晶鐵也隻用了不到十分之一,鋼鐵的用量倒是達到了驚人的十一萬噸。


    但是現在全大西的鋼鐵產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五億噸,自己這裏隻是用了十來萬噸對於總產量不算什麽,就算是特殊鋼材也不算什麽。


    所以江小魚決定,將這個不成功的處女作放到一邊,自己準備重新打造第二艘完善的星際飛船。


    他相信第二艘的製造速度會快很多而且質量也會好很多,至於有多好,他現在不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爺真厲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站直別趴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站直別趴下並收藏少爺真厲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