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漢八旗和蒙八旗,怎麽也想不到,和大西作戰,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
說好的投降輸一半呢?
打不過就投降,然後換個主子繼續賣命是這個年代常見的操作,大西現在這樣的做法完全就不講武德了麽?
步坦協同作戰,外加幾百米外的機槍和狙擊手點名,這些所謂的伏兵有個雞兒的機會?要不就是在反抗中被打暴,要不就是在投降後被打暴,反正結局都是打暴!
後邊的戰場清掃兵們簡直要瘋掉了。一個小小的杭州,那麽多屍體,還得一具一具的拉走然後找地方給架起火葬,工作量很大的好不好?前方的兵種們,在炮決的時候能不能不要炸的那麽碎?死一個人得撿好多次才能撿的完,工作量真的大了好多。
杭州的地下水太發達,不敢土葬,怕影響以後大家飲用水的質量。
差不多二十小時以後,杭州城已經肅清,至少感覺不會再有清軍的影子了,這個時候可以開始慢慢處理那些士族和富商們的事情了。
老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其實說的就是這個時候的讀書人。這幫子所謂的文化分子占據道德的製高點道德綁架皇家,讓皇家與士大夫葛共治天下。
共治個蛋蛋?士大夫是最沒有氣節的一批人。他們在朝廷裏做著大官,然後讓家族裏的人做著生意,或者大量霸占著田產,然後土地不納稅,做生意不納稅。皇帝想要收商稅,那不行,那叫與民爭利!一頂大帽子下去,沒幾個皇帝頂的住。
然後皇家窮的要死,士大夫們富的流油。
清軍來了,士大夫們投降的比誰都快,換個主子而已,對他們來說隻能算輕車熟路而已,反正都是在樣的做官掙錢,沒什麽大不了的。
大明後期也有一些敢於與清軍鬥爭的,比如史可法、閻應元等等,但是正因為這樣的人太少,所以他們才會像天上的太陽那麽耀眼!
更何況到了現在局勢如此糜爛的時候,有氣節的那些民族英雄們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已經絕大部分都是狗賊。
所以還有什麽好說的?預審的時候,先問清家裏財產情況,然後關起來準備後邊的公審。
至於富商就更不用說了。不說是無商不奸麽?這些商人還真是奸到不要命。
資敵是他們的最基本操作,朝廷規定的什麽鐵器火炮不能賣?太好了,這樣的規定簡直就是為商人量身打造的規定,因為禁售,所以他們在出售這些違禁品的時候,才能賣一個好價錢!
在這個時代,晉商、浙商甚至是皖商,在有機會與清軍眉來眼去的時候,一個一個的極為敏感的抓住機會就是一頓賣國,然後再給清軍充當帶路黨。
所以一樣的套路,預審的時候,引誘他們說出家裏的財富情況,人口情況,然後按圖索驥,全家族的人一個不差的全部抓捕,財富一分不少的全部沒收,等商人和士大夫的族人和財富都已經清理的差不多的時候,才在杭州的武林廣場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審判大會。請注意不是公判大會,是審判大會。
因為現在的杭州,不知道這些人有多大的勢力,如果搞公判,讓這些人溜掉了都有可能。
特種兵和政府係統的人一起搞了一個簡單的外調,看一看在抓捕的所有人裏邊,有沒有家庭的反叛者可以不殺的。但是結果很遺憾,沒有。
當然更多的人,隻是享受了家族給他們帶來的便宜,但是卻沒有什麽作惡的表現。
不過雪崩的時候,每一片雪花都不是無辜的!
這些人既然享受了家族給他們帶來的好處,那些好處可都是血跡斑斑的,那他們為什麽不能為他們已經享受過的好處買單?
提前了四天開始全城公告,甚至都把公告發到了杭州附近的鄉下,好讓有怨有仇的提前知曉,在審判當天可以提前趕到看個爽快。
審判的人太多,所以在早上九點就已經開場了。
而且節奏非常明快,公訴人提起公訴,然後就是宣讀罪狀,接著就是現場槍決或者杖斃。首惡杖斃,族人槍決,合理吧?
前來看審判的百姓本來並不多,可是當第一波審判結果出來馬上執行的時候,下邊的百姓們一下子就點燃了!
好多百姓們在奔走唿號,唿朋喚友前來觀看。
他們絕逼想不到,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爺們,會在今天如此輕鬆如此草率的就被處死!
後麵來的百姓們越來越多,以致於現場一度混亂。特種兵和步兵們都來到現場執勤才把書麵控製住。百姓們其實就是激動而已,還真沒有什麽借機鬧事的人。一邊殺的人頭滾滾,得是多大的毛膽子才敢在現場鬧事?
現場等待審判和處決的達官貴人們多達五千多人!一個一個的被排好隊,然後一批一批的被拉上去審判,拉到旁邊處決,盡管天氣很冷,但是從處決犯人的脖子裏流出來的鮮血,一樣在現場流淌成了一條血河!
有士兵趕快拿了沙土和石灰來填埋,但是殺人的速度太快了,根本不來及!
後麵的那些達官貴人,富男貴女們看到一個一個和自己認識的大官或者巨富們都人頭落地,知道自己今天也會被如此毫無體麵的被處決,然後被拉到旁邊的火堆上燒成灰,一個一個的都屁滾尿流,現場膻臭無比,一個一個待決人犯渾然不覺,哪裏還有平日裏的風光跋扈?
等到下午四點多,才將所有抓捕的人犯殺光,然後就在現場,借著審判大會的音響給百姓們開了一個現場會,隻給大家說了三條。
第一條:還有知情人請速速來報,一經查證重獎!潛逃的富商和官家都應該抓捕處決,請大家奔走相告。
第二條:不日將會根據重新造冊的人口普查表進行田地的分發,每人十畝,除了一成的稅賦,不會再收其它稅賦,而且取消徭役!
第三條:除了做農民以外,還會在杭州城建設大量的工廠,商行,勞有餘力的家庭,可以將剩餘勞力送到工廠或者商行裏做工,每月都有工錢,而且包吃包住!當然想要當兵也可以!但是需要經過掃盲認得字以後才行。
剩下的事情還多,大量的人口普查工作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百姓們不可能等著餓死,所以民政局還得給大家施粥保證吊著大家的性命。達官貴人家裏的布匹糧食都拿出來周濟貧民和農民過冬,民政局還組織大家進行一些簡單的建設,發給工錢,以工代賑,好讓大家生活的更有尊嚴。
組織修路是可以進行的,把以前的那些低矮破敗的房子拆掉然後重新建設新房子也是可以的,把杭州城裏的水道進行修整也是可以的,迅速就讓杭州成了一個大工地,工錢每天一結,米行肉行天天開門,每天大家下工的時候就可以買肉買米迴家改善一家人的生計,大西政權給的工錢挺高,一個人做工能讓一家人餓不死,如果兩個人做工,絕對可以讓一家人有米有肉。
多少年沒有吃到過精米和肉食了?
大家對大西的熱情迅速高漲起來,對戰爭造成的創傷也很快淡去。如此有希望的生活,將會在開春的時候,在自己每一寸土地上得到極致的體現!
天氣還沒到開春的時候,就已經有農民達到了五百字的最低標準,然後勇敢的報名準備進工廠做工,然後才發現進工廠的工錢居然比做其它活兒更高!做散工一個月下來才最多八錢銀子,但是那已經是很多人都不敢想的財富了,可是進工廠做工,最少都可以拿到三兩銀子!
這三兩銀可不隻是三兩銀的問題。在工廠做工,廠裏要發工作服,從頭到腳的都有,下班穿迴家都沒有人管,而且還不是隻有一套的問題,說一個季節就是兩套!鞋子襪子都一起給發了!而且在廠裏每天還要包三頓夥食,想吃啥都有!
雞腿、豬肉、牛肉、魚、菜、小吃、水餃、小籠包、真的什麽都有!隻要你吃的下不影響做工就行!
而且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做六天還可以休息一天,也就是每一個月還可以休息四天?!
有一個在工地上打散工的小夥子拿到了民政局賠償的二十兩銀子,然後天天都去掃盲班掃盲,後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去工廠裏報名,結果也讓工廠給錄取了!而且因為腿斷過,就沒有讓他從事體力勞動,而且因為這個小夥子在掃盲的過程中發現數學很有天賦,就先安排他做了會計,當然還是有師傅先帶著的。結果小夥子每個月的工錢都是五兩!
這下子小夥子的斷腿沒有人嫌棄了,漂亮的大姑娘們一個一個的相看著,想要嫁給他。
小夥子在家裏人的建議下,沒有找漂亮的,反而隻是找了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姑娘,甚至還和他年齡差不多大。隻是這姑娘性格好,勤快,結婚以後對小夥子也不錯,一直都把家裏事情全部包攬完,不停讓小夥子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以至於後麵小夥子還成了一個全國都知名的名人!當然這是後話。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看到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都通過掃盲和培訓,然後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有了更高的收入,一下子所有人都開始認真對待掃盲了。
拚音有什麽學不會的?死記硬背就行了!
漢字有什麽不會寫的?多寫多畫還不行才怪!
識文斷字有什麽困難的?政府在城裏建設了好多個圖書館,裏邊的書可以免費借讀,多看就行了!
很快越來越多的人會認三百字,五百字,八百字,一千字,甚至後來都出了好多厲害的知識分子,當然不隻是以前的那種隻會之乎者也的知識分子了。因為新開的小學到大學裏,基本上學的都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曆史地理和政治,語文隻是基礎學科,其它的成績也同樣重要。
尤其是後邊開辦的大學,什麽專業都有,而且都是與各大工廠配套的。當後麵的大學生們畢業以後進入工廠或者商行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在學校裏學的知識,在新的崗位上都可以應用的起來,而且關鍵是收入高到自己都不能相信,一個大學生,工資可以拿到二十兩銀!
以前一家人一年下來可能都收入不到那麽多,現在自己一個人一個月就能拿到以前一家人的年收入了?
更多的家庭,把目光放到了下一代甚至下兩代的身上。
反正政府的學校都是免費上學的,讓孩子們都去上學!家裏也沒有什麽事情是離了孩子們就不行的事情,大人多勞累一點,孩子們就可以有時間上學了,等以後他們長大了,大學畢業的時候,那可就和自己這一輩子的人完全不一樣了!
武漢、重慶、杭州這些城市發生的事情,其實和成都的發展都是一樣的,甚至比成都的發展都要慢上那麽一個節拍。成都已經完全成為全國最先進最發達的城市,甚至成為了全球最先進最發達的城市。
江小魚從來沒有想過,要把他的大後方,他的基地搬到沿海城市去。沒必要!
在慢慢擴張地盤的時候,江小魚甚至還出台了一個特別的政策:鼓勵生育!
這個政策是以前的朝代從來都不會有,甚至都不會有人想到會有這樣的政策!
每一對夫婦必須生育至少一個孩子,如果三年不生育,除非有醫院的不能生育證明,否則就必須拿出家庭財產總收入的一半繳納罰款!但是生一個孩子就不用罰款。
從生育第一個孩子開始,孩子的吃穿住行,都有國家承擔全部費用一直到十八歲!
另外還有一條,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墜胎是非法的!售賣計生用品是非法的!隻要懷孕就必須生育!
包攬所有孩子的費用,這是一筆不小的錢,大家都覺得這樣的政策沒必要。生孩子,誰家不會?
江小魚不為所動,仍然要求張獻忠將政策執行下去。
說好的投降輸一半呢?
打不過就投降,然後換個主子繼續賣命是這個年代常見的操作,大西現在這樣的做法完全就不講武德了麽?
步坦協同作戰,外加幾百米外的機槍和狙擊手點名,這些所謂的伏兵有個雞兒的機會?要不就是在反抗中被打暴,要不就是在投降後被打暴,反正結局都是打暴!
後邊的戰場清掃兵們簡直要瘋掉了。一個小小的杭州,那麽多屍體,還得一具一具的拉走然後找地方給架起火葬,工作量很大的好不好?前方的兵種們,在炮決的時候能不能不要炸的那麽碎?死一個人得撿好多次才能撿的完,工作量真的大了好多。
杭州的地下水太發達,不敢土葬,怕影響以後大家飲用水的質量。
差不多二十小時以後,杭州城已經肅清,至少感覺不會再有清軍的影子了,這個時候可以開始慢慢處理那些士族和富商們的事情了。
老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其實說的就是這個時候的讀書人。這幫子所謂的文化分子占據道德的製高點道德綁架皇家,讓皇家與士大夫葛共治天下。
共治個蛋蛋?士大夫是最沒有氣節的一批人。他們在朝廷裏做著大官,然後讓家族裏的人做著生意,或者大量霸占著田產,然後土地不納稅,做生意不納稅。皇帝想要收商稅,那不行,那叫與民爭利!一頂大帽子下去,沒幾個皇帝頂的住。
然後皇家窮的要死,士大夫們富的流油。
清軍來了,士大夫們投降的比誰都快,換個主子而已,對他們來說隻能算輕車熟路而已,反正都是在樣的做官掙錢,沒什麽大不了的。
大明後期也有一些敢於與清軍鬥爭的,比如史可法、閻應元等等,但是正因為這樣的人太少,所以他們才會像天上的太陽那麽耀眼!
更何況到了現在局勢如此糜爛的時候,有氣節的那些民族英雄們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已經絕大部分都是狗賊。
所以還有什麽好說的?預審的時候,先問清家裏財產情況,然後關起來準備後邊的公審。
至於富商就更不用說了。不說是無商不奸麽?這些商人還真是奸到不要命。
資敵是他們的最基本操作,朝廷規定的什麽鐵器火炮不能賣?太好了,這樣的規定簡直就是為商人量身打造的規定,因為禁售,所以他們在出售這些違禁品的時候,才能賣一個好價錢!
在這個時代,晉商、浙商甚至是皖商,在有機會與清軍眉來眼去的時候,一個一個的極為敏感的抓住機會就是一頓賣國,然後再給清軍充當帶路黨。
所以一樣的套路,預審的時候,引誘他們說出家裏的財富情況,人口情況,然後按圖索驥,全家族的人一個不差的全部抓捕,財富一分不少的全部沒收,等商人和士大夫的族人和財富都已經清理的差不多的時候,才在杭州的武林廣場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審判大會。請注意不是公判大會,是審判大會。
因為現在的杭州,不知道這些人有多大的勢力,如果搞公判,讓這些人溜掉了都有可能。
特種兵和政府係統的人一起搞了一個簡單的外調,看一看在抓捕的所有人裏邊,有沒有家庭的反叛者可以不殺的。但是結果很遺憾,沒有。
當然更多的人,隻是享受了家族給他們帶來的便宜,但是卻沒有什麽作惡的表現。
不過雪崩的時候,每一片雪花都不是無辜的!
這些人既然享受了家族給他們帶來的好處,那些好處可都是血跡斑斑的,那他們為什麽不能為他們已經享受過的好處買單?
提前了四天開始全城公告,甚至都把公告發到了杭州附近的鄉下,好讓有怨有仇的提前知曉,在審判當天可以提前趕到看個爽快。
審判的人太多,所以在早上九點就已經開場了。
而且節奏非常明快,公訴人提起公訴,然後就是宣讀罪狀,接著就是現場槍決或者杖斃。首惡杖斃,族人槍決,合理吧?
前來看審判的百姓本來並不多,可是當第一波審判結果出來馬上執行的時候,下邊的百姓們一下子就點燃了!
好多百姓們在奔走唿號,唿朋喚友前來觀看。
他們絕逼想不到,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爺們,會在今天如此輕鬆如此草率的就被處死!
後麵來的百姓們越來越多,以致於現場一度混亂。特種兵和步兵們都來到現場執勤才把書麵控製住。百姓們其實就是激動而已,還真沒有什麽借機鬧事的人。一邊殺的人頭滾滾,得是多大的毛膽子才敢在現場鬧事?
現場等待審判和處決的達官貴人們多達五千多人!一個一個的被排好隊,然後一批一批的被拉上去審判,拉到旁邊處決,盡管天氣很冷,但是從處決犯人的脖子裏流出來的鮮血,一樣在現場流淌成了一條血河!
有士兵趕快拿了沙土和石灰來填埋,但是殺人的速度太快了,根本不來及!
後麵的那些達官貴人,富男貴女們看到一個一個和自己認識的大官或者巨富們都人頭落地,知道自己今天也會被如此毫無體麵的被處決,然後被拉到旁邊的火堆上燒成灰,一個一個的都屁滾尿流,現場膻臭無比,一個一個待決人犯渾然不覺,哪裏還有平日裏的風光跋扈?
等到下午四點多,才將所有抓捕的人犯殺光,然後就在現場,借著審判大會的音響給百姓們開了一個現場會,隻給大家說了三條。
第一條:還有知情人請速速來報,一經查證重獎!潛逃的富商和官家都應該抓捕處決,請大家奔走相告。
第二條:不日將會根據重新造冊的人口普查表進行田地的分發,每人十畝,除了一成的稅賦,不會再收其它稅賦,而且取消徭役!
第三條:除了做農民以外,還會在杭州城建設大量的工廠,商行,勞有餘力的家庭,可以將剩餘勞力送到工廠或者商行裏做工,每月都有工錢,而且包吃包住!當然想要當兵也可以!但是需要經過掃盲認得字以後才行。
剩下的事情還多,大量的人口普查工作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百姓們不可能等著餓死,所以民政局還得給大家施粥保證吊著大家的性命。達官貴人家裏的布匹糧食都拿出來周濟貧民和農民過冬,民政局還組織大家進行一些簡單的建設,發給工錢,以工代賑,好讓大家生活的更有尊嚴。
組織修路是可以進行的,把以前的那些低矮破敗的房子拆掉然後重新建設新房子也是可以的,把杭州城裏的水道進行修整也是可以的,迅速就讓杭州成了一個大工地,工錢每天一結,米行肉行天天開門,每天大家下工的時候就可以買肉買米迴家改善一家人的生計,大西政權給的工錢挺高,一個人做工能讓一家人餓不死,如果兩個人做工,絕對可以讓一家人有米有肉。
多少年沒有吃到過精米和肉食了?
大家對大西的熱情迅速高漲起來,對戰爭造成的創傷也很快淡去。如此有希望的生活,將會在開春的時候,在自己每一寸土地上得到極致的體現!
天氣還沒到開春的時候,就已經有農民達到了五百字的最低標準,然後勇敢的報名準備進工廠做工,然後才發現進工廠的工錢居然比做其它活兒更高!做散工一個月下來才最多八錢銀子,但是那已經是很多人都不敢想的財富了,可是進工廠做工,最少都可以拿到三兩銀子!
這三兩銀可不隻是三兩銀的問題。在工廠做工,廠裏要發工作服,從頭到腳的都有,下班穿迴家都沒有人管,而且還不是隻有一套的問題,說一個季節就是兩套!鞋子襪子都一起給發了!而且在廠裏每天還要包三頓夥食,想吃啥都有!
雞腿、豬肉、牛肉、魚、菜、小吃、水餃、小籠包、真的什麽都有!隻要你吃的下不影響做工就行!
而且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做六天還可以休息一天,也就是每一個月還可以休息四天?!
有一個在工地上打散工的小夥子拿到了民政局賠償的二十兩銀子,然後天天都去掃盲班掃盲,後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去工廠裏報名,結果也讓工廠給錄取了!而且因為腿斷過,就沒有讓他從事體力勞動,而且因為這個小夥子在掃盲的過程中發現數學很有天賦,就先安排他做了會計,當然還是有師傅先帶著的。結果小夥子每個月的工錢都是五兩!
這下子小夥子的斷腿沒有人嫌棄了,漂亮的大姑娘們一個一個的相看著,想要嫁給他。
小夥子在家裏人的建議下,沒有找漂亮的,反而隻是找了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姑娘,甚至還和他年齡差不多大。隻是這姑娘性格好,勤快,結婚以後對小夥子也不錯,一直都把家裏事情全部包攬完,不停讓小夥子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以至於後麵小夥子還成了一個全國都知名的名人!當然這是後話。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看到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都通過掃盲和培訓,然後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有了更高的收入,一下子所有人都開始認真對待掃盲了。
拚音有什麽學不會的?死記硬背就行了!
漢字有什麽不會寫的?多寫多畫還不行才怪!
識文斷字有什麽困難的?政府在城裏建設了好多個圖書館,裏邊的書可以免費借讀,多看就行了!
很快越來越多的人會認三百字,五百字,八百字,一千字,甚至後來都出了好多厲害的知識分子,當然不隻是以前的那種隻會之乎者也的知識分子了。因為新開的小學到大學裏,基本上學的都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曆史地理和政治,語文隻是基礎學科,其它的成績也同樣重要。
尤其是後邊開辦的大學,什麽專業都有,而且都是與各大工廠配套的。當後麵的大學生們畢業以後進入工廠或者商行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在學校裏學的知識,在新的崗位上都可以應用的起來,而且關鍵是收入高到自己都不能相信,一個大學生,工資可以拿到二十兩銀!
以前一家人一年下來可能都收入不到那麽多,現在自己一個人一個月就能拿到以前一家人的年收入了?
更多的家庭,把目光放到了下一代甚至下兩代的身上。
反正政府的學校都是免費上學的,讓孩子們都去上學!家裏也沒有什麽事情是離了孩子們就不行的事情,大人多勞累一點,孩子們就可以有時間上學了,等以後他們長大了,大學畢業的時候,那可就和自己這一輩子的人完全不一樣了!
武漢、重慶、杭州這些城市發生的事情,其實和成都的發展都是一樣的,甚至比成都的發展都要慢上那麽一個節拍。成都已經完全成為全國最先進最發達的城市,甚至成為了全球最先進最發達的城市。
江小魚從來沒有想過,要把他的大後方,他的基地搬到沿海城市去。沒必要!
在慢慢擴張地盤的時候,江小魚甚至還出台了一個特別的政策:鼓勵生育!
這個政策是以前的朝代從來都不會有,甚至都不會有人想到會有這樣的政策!
每一對夫婦必須生育至少一個孩子,如果三年不生育,除非有醫院的不能生育證明,否則就必須拿出家庭財產總收入的一半繳納罰款!但是生一個孩子就不用罰款。
從生育第一個孩子開始,孩子的吃穿住行,都有國家承擔全部費用一直到十八歲!
另外還有一條,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墜胎是非法的!售賣計生用品是非法的!隻要懷孕就必須生育!
包攬所有孩子的費用,這是一筆不小的錢,大家都覺得這樣的政策沒必要。生孩子,誰家不會?
江小魚不為所動,仍然要求張獻忠將政策執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