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嬤嬤見她講的口幹舌燥,支使小丫頭子倒了碗茶給她,這丫頭一口喝了,又接著講,「……姑爺自將文姨娘跟那個哥兒接進門來,眼裏哪還有我們姑娘的位子。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泡在文姨娘的院子裏。但凡文姨娘來姑娘院裏請安,他都要陪著,生怕我們姑娘吃了文姨娘……」想想她家金尊玉貴的姑娘被個妾給爬到了頭上,真是越想越嘔。
「……都怨奴婢們沒本事,沒能護住姑娘,讓個妾室騎到了姑娘頭上……」
丫環說到最後,哭著向南平郡主請罪。
能跟著寧景蘭做陪嫁的,無不是南平郡主精挑細選出來的,父母兄弟還在鎮北侯府,與寧景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做主子的在崔家說不上話,做奴婢的也好不到哪裏去。
南平郡主再沒想到女兒嫁出去,竟然過的是這樣的日子,急怒攻心,當下就恨不得帶著人往崔家去討個說法。隻福嬤嬤攔住了她,「郡主萬萬不可!嫁出去的女兒在婆家總歸是要聽婆婆管束的,哪個兒媳婦不聽婆婆管束,傳出去可不是忤逆不孝了嘛!至於崔家的事情,咱們可以從長計議。」
南平郡主那是婆婆早死,從來沒在婆婆麵前立過一天規矩的人,公公也不願意見她,自她嫁進鎮北侯府,就是當家主母,凡事由著自己的性情而來,連妯娌小姑子也通通沒有,誰的臉色都不必瞧,倒沒考慮到閨女頭上既有婆婆還有長嫂,出身再好也得守規矩,該有的禮數還得做到,大麵兒上不能太差的。
福嬤嬤倒是提醒了她,此事不宜操之過急。顯然崔家不待見寧景蘭,還與晉王不曾幫助崔連浩升官大有幹係。崔家人果然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小人,當初覺得自家閨女身世顯赫,貪圖好處才來求娶,如今得不到好處就翻臉不認人,想法子作踐她閨女!
她心裏暗暗憋著一口氣,既然閨女要跟崔家人和離,也不能讓崔家人白白得一迴好處。
寧景蘭迴娘家來,找到了依靠,大哭了一場,被南平郡主哄到自己床上去睡了一覺,等她睡著了之後,南平郡主才吩咐福嬤嬤看著她,自己要往晉王府去一趟。
崔連浩迴京述職,崔家人還敢欺負寧景蘭,那必然是他們又尋了別的路子,否則他們要求到晉王府去,至少也會待寧景蘭客氣些。
南平郡主心裏翻江倒海,到了晉王府便對著晉王抹眼淚,「父王你是沒瞧見,阿蘭成什麽樣子了。姓崔的居然敢欺負阿蘭,縱容一個妾室騎到阿蘭頭上!父王你可得為阿蘭做主啊!」
齊帝身子不好,晉王這些日子偶爾也會被傳召進宮伴駕,他自己與子侄向來走的不近,燕王為了夏景行寧可得罪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慫恿別人坑他外孫子,都快趕上有仇了。其餘的皇子也與他向來不親近,早些年太子與二皇子還曾經向他表示過親近,大約是希望他能在皇帝麵前為自己說些好話。
但晉王深獲聖寵,當時齊帝正當盛年,便不將子侄輩們放在眼裏,時不時瞧見不順眼的地方,還要教訓幾句。太子與二皇子雖然乖乖領訓,焉知背人處不知如何議論他呢。
後來這兩人就放棄了這條捷徑,也不指望他在齊帝麵前說話了。
這幾年太子與二皇子羽翼漸豐,朝中也有了自己的派係,還豢養了言官,倒不再指望著晉王幫自己了。
「阿蘭自己怎麽說?」
晉王看到閨女就頭疼,她自己的生活過的一塌糊塗,沒想到教出來的閨女日子也過不好,成親好幾年沒生個一兒半女,本來就讓人詬病。
「阿蘭說她想和離。」
「胡鬧!」晉王一慣維持的冷靜還是碎裂了:「你做娘的可千萬不能慫恿她和離。你想沒想過,阿蘭成親六年,如今還未生育,妾室既然生了兒子,記在她膝下就行了,要是和離了,旁人還當她不能生,被崔家給休棄了呢,瞧在侯府麵上,才和離,也算是全了兩家的麵子。以後她可怎麽辦?」
南平郡主疼閨女的心占了上風,可是父親的話又不能不考慮,到底掙紮的一句:「父王可知道,崔家這般欺負阿蘭,焉知不是他們尋到了另外的靠山?」
晉王安慰她:「你且先迴去勸勸阿蘭,讓她打消和離的念頭。至於姓崔的到底攀上了誰,我還得派人去打聽打聽,隻她不能隨便和離,不然讓人在背後指摘,以後難道還能挑到好人家不成?」
南平郡主求了一迴晉王,目前還沒什麽眉目,隻能怏怏迴轉。才進了家門,崔家就派了四個體麵的婆子過來,口舌生花,「我們老夫人想著才進了長安,等家裏收拾整齊了再帶著二奶奶迴娘家來探望郡主,隻是二奶奶大約是想郡主了,竟然自己跑迴來了。既見過了郡主,老奴們就接了二奶奶迴府,天色晚了,二爺也該迴來了。」
寧景蘭在親娘床上睡了一覺,醒了還覺得頭腦發暈,見到這四個婆子,死活不肯迴去,「二爺迴來也有文姨娘侍候著,倒不必我迴去了。我才迴到長安,多年未見娘親,想與娘親多住幾日。」
南平郡主也不肯放了閨女迴去,總要崔二郎過來給個說法,才能考慮下一步怎麽走。
崔連浩往吏部述職,還是一切如常,往東宮見太子,倒得優待。
他在任上一沒災情二沒民亂,也無重大失誤,至多是被聖人批過個考課差,可那不是才上任之初嘛,這都是好幾年的事情了,何至於揪著不放呢。
燕王雖迴京陪著齊帝,但前幾日皇帝就下旨讓太子監國,太子這算是名正言順可以插手吏部之事了,崔連浩這個寶還真是押對了。
他從東宮出來迴家,往後院裏去,聽說二兒媳婦迴娘家去了,崔夫人派了四個得力的婆子去接,她都沒迴來,也不當一迴事,「她既迴娘家去不想迴來,就讓她在娘家多住些日子嘛。」見崔夫人憋著氣不太高興的模樣,又問及今日見太子的情形,崔連浩麵上便顯出得意來,「為夫既得太子殿下重用,必將肝腦塗地,以報太子知遇之恩!」老皇病弱,新君即位就在眼前,到時候他便是新君嫡係,青雲之路近在眼前,前途無可限量,入相之事也可遙想。
崔夫人深知丈夫的性情,能從他嘴裏出來一句肝腦塗地,權當閑談,作不得真。
她的眼光瞧不見那麽遠的事情,隻注重眼麵前的事兒,「要不要打發二郎去接媳婦?」進了長安城,在崔家她對寧景蘭還是敢拘著管著,可她迴了娘家,想到她的顯赫身世,還是有幾分心虛的。
為人莫做虧心事,寧景蘭在崔家後院裏若無她做推手,也不至於到今日。
「……都怨奴婢們沒本事,沒能護住姑娘,讓個妾室騎到了姑娘頭上……」
丫環說到最後,哭著向南平郡主請罪。
能跟著寧景蘭做陪嫁的,無不是南平郡主精挑細選出來的,父母兄弟還在鎮北侯府,與寧景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做主子的在崔家說不上話,做奴婢的也好不到哪裏去。
南平郡主再沒想到女兒嫁出去,竟然過的是這樣的日子,急怒攻心,當下就恨不得帶著人往崔家去討個說法。隻福嬤嬤攔住了她,「郡主萬萬不可!嫁出去的女兒在婆家總歸是要聽婆婆管束的,哪個兒媳婦不聽婆婆管束,傳出去可不是忤逆不孝了嘛!至於崔家的事情,咱們可以從長計議。」
南平郡主那是婆婆早死,從來沒在婆婆麵前立過一天規矩的人,公公也不願意見她,自她嫁進鎮北侯府,就是當家主母,凡事由著自己的性情而來,連妯娌小姑子也通通沒有,誰的臉色都不必瞧,倒沒考慮到閨女頭上既有婆婆還有長嫂,出身再好也得守規矩,該有的禮數還得做到,大麵兒上不能太差的。
福嬤嬤倒是提醒了她,此事不宜操之過急。顯然崔家不待見寧景蘭,還與晉王不曾幫助崔連浩升官大有幹係。崔家人果然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小人,當初覺得自家閨女身世顯赫,貪圖好處才來求娶,如今得不到好處就翻臉不認人,想法子作踐她閨女!
她心裏暗暗憋著一口氣,既然閨女要跟崔家人和離,也不能讓崔家人白白得一迴好處。
寧景蘭迴娘家來,找到了依靠,大哭了一場,被南平郡主哄到自己床上去睡了一覺,等她睡著了之後,南平郡主才吩咐福嬤嬤看著她,自己要往晉王府去一趟。
崔連浩迴京述職,崔家人還敢欺負寧景蘭,那必然是他們又尋了別的路子,否則他們要求到晉王府去,至少也會待寧景蘭客氣些。
南平郡主心裏翻江倒海,到了晉王府便對著晉王抹眼淚,「父王你是沒瞧見,阿蘭成什麽樣子了。姓崔的居然敢欺負阿蘭,縱容一個妾室騎到阿蘭頭上!父王你可得為阿蘭做主啊!」
齊帝身子不好,晉王這些日子偶爾也會被傳召進宮伴駕,他自己與子侄向來走的不近,燕王為了夏景行寧可得罪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慫恿別人坑他外孫子,都快趕上有仇了。其餘的皇子也與他向來不親近,早些年太子與二皇子還曾經向他表示過親近,大約是希望他能在皇帝麵前為自己說些好話。
但晉王深獲聖寵,當時齊帝正當盛年,便不將子侄輩們放在眼裏,時不時瞧見不順眼的地方,還要教訓幾句。太子與二皇子雖然乖乖領訓,焉知背人處不知如何議論他呢。
後來這兩人就放棄了這條捷徑,也不指望他在齊帝麵前說話了。
這幾年太子與二皇子羽翼漸豐,朝中也有了自己的派係,還豢養了言官,倒不再指望著晉王幫自己了。
「阿蘭自己怎麽說?」
晉王看到閨女就頭疼,她自己的生活過的一塌糊塗,沒想到教出來的閨女日子也過不好,成親好幾年沒生個一兒半女,本來就讓人詬病。
「阿蘭說她想和離。」
「胡鬧!」晉王一慣維持的冷靜還是碎裂了:「你做娘的可千萬不能慫恿她和離。你想沒想過,阿蘭成親六年,如今還未生育,妾室既然生了兒子,記在她膝下就行了,要是和離了,旁人還當她不能生,被崔家給休棄了呢,瞧在侯府麵上,才和離,也算是全了兩家的麵子。以後她可怎麽辦?」
南平郡主疼閨女的心占了上風,可是父親的話又不能不考慮,到底掙紮的一句:「父王可知道,崔家這般欺負阿蘭,焉知不是他們尋到了另外的靠山?」
晉王安慰她:「你且先迴去勸勸阿蘭,讓她打消和離的念頭。至於姓崔的到底攀上了誰,我還得派人去打聽打聽,隻她不能隨便和離,不然讓人在背後指摘,以後難道還能挑到好人家不成?」
南平郡主求了一迴晉王,目前還沒什麽眉目,隻能怏怏迴轉。才進了家門,崔家就派了四個體麵的婆子過來,口舌生花,「我們老夫人想著才進了長安,等家裏收拾整齊了再帶著二奶奶迴娘家來探望郡主,隻是二奶奶大約是想郡主了,竟然自己跑迴來了。既見過了郡主,老奴們就接了二奶奶迴府,天色晚了,二爺也該迴來了。」
寧景蘭在親娘床上睡了一覺,醒了還覺得頭腦發暈,見到這四個婆子,死活不肯迴去,「二爺迴來也有文姨娘侍候著,倒不必我迴去了。我才迴到長安,多年未見娘親,想與娘親多住幾日。」
南平郡主也不肯放了閨女迴去,總要崔二郎過來給個說法,才能考慮下一步怎麽走。
崔連浩往吏部述職,還是一切如常,往東宮見太子,倒得優待。
他在任上一沒災情二沒民亂,也無重大失誤,至多是被聖人批過個考課差,可那不是才上任之初嘛,這都是好幾年的事情了,何至於揪著不放呢。
燕王雖迴京陪著齊帝,但前幾日皇帝就下旨讓太子監國,太子這算是名正言順可以插手吏部之事了,崔連浩這個寶還真是押對了。
他從東宮出來迴家,往後院裏去,聽說二兒媳婦迴娘家去了,崔夫人派了四個得力的婆子去接,她都沒迴來,也不當一迴事,「她既迴娘家去不想迴來,就讓她在娘家多住些日子嘛。」見崔夫人憋著氣不太高興的模樣,又問及今日見太子的情形,崔連浩麵上便顯出得意來,「為夫既得太子殿下重用,必將肝腦塗地,以報太子知遇之恩!」老皇病弱,新君即位就在眼前,到時候他便是新君嫡係,青雲之路近在眼前,前途無可限量,入相之事也可遙想。
崔夫人深知丈夫的性情,能從他嘴裏出來一句肝腦塗地,權當閑談,作不得真。
她的眼光瞧不見那麽遠的事情,隻注重眼麵前的事兒,「要不要打發二郎去接媳婦?」進了長安城,在崔家她對寧景蘭還是敢拘著管著,可她迴了娘家,想到她的顯赫身世,還是有幾分心虛的。
為人莫做虧心事,寧景蘭在崔家後院裏若無她做推手,也不至於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