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在父親去北京這一年的時候,做了不少突破自己的事情,他跟著媽媽二人生活著的歲月裏麵不但保持著自己的學習成績,還讓母親對自己很滿意。


    這一年,其中有一件事兒是那樣的讓阿成覺得很有很有突破感,那就是去撿拾廢紙片。


    阿成那時候是五年級,五年級的教室東邊就是那個校長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的東邊是學前班,這個班級完全就是一個類似於蘿卜招聘的那個蘿卜坑一樣的存在。


    原因也無他,就是這個班級裏麵的教課內容完全是校長的妻子在幹著這個工作的,就兩門課程,識字和算數,不要誤會哈,就是這兩門課程,那時候農村學前班裏麵的孩子都是學習這兩門課程的,它等同於語文和數學這兩科,但都是用來啟蒙教育的一個部分了。


    因為農村當時是沒有幼兒園的,這個幼兒園的基礎設置的缺位,一般也就需要自己家孩子跟著爸媽到六歲左右,小一點的會五歲就給送到學前班去了,大一些的,比如阿成當年上學時候就是八歲了。


    農村的小孩子即使跟著父母到六歲,那時候也是很多都是就白白的跟著父母六年,識字的父母會給孩子買點筆墨讓孩子描摹一些簡單的、筆畫少的、能夠一眼就認出來的漢字或者是阿拉伯數字,大多數父母也不會教什麽東西,看著不出事就好了,有時候忙的時候,還會讓自己家裏的哥哥或者是姐姐給帶著弟弟妹妹,本身一個沒長大成人的孩子還要帶著一個或者是兩個弟弟妹妹,那事很需要耐心的活兒。


    等小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也不需要考試啥的,牽著手就趕緊給送到了學校裏麵了,小孩子送到了學校裏麵,大人也就省心了,他們今後隻管做好一日三餐就行了,孩子學習好壞全憑天意,學習好了,那就是自己家孩子聰明,要是學習不好,那就是自己家好在就那麽高的智力,也沒強求過啥的。農村人主打的一個道家無為而治的想法,頂多會說兩句,讓左鄰右舍的學習好些的孩子帶帶,要知道,他們在學校老師都教不好的情況下,那個被左鄰右舍帶一下的效果,肯定是差強人意的。


    這個校長妻子教的學前班的孩子,他們跟阿成當年上學時候一個樣子,小孩子寫錯了字就會給那個本子撕一張,你會說他們為啥不用橡皮擦掉呢?任性唄,有本子撕就不選擇浪費橡皮,或者本身就是人家的喜歡的方式吧。


    識字這一門課程需要認識那些筆畫部首,還要學習漢語拚音,啟蒙教育的步驟裏麵本身就有著試錯的成分在的。自然的,那個算數課程也肯定是錯誤百出的,撕了紙張就隨手丟地上了,他們的習慣都是這樣的,還沒有養成丟進垃圾桶的習慣,似乎公共衛生他們並沒有這個概念的。


    阿成就是撿拾這些小紙張,然後帶迴家之後給那些揉成了一團子的紙張攤平,用水打濕了再用磚塊給壓平整,一斤紙張也就幾毛錢的樣子,阿成需要攢拾很久才能夠有一斤重量。


    當然,這個撿拾過程中會被人看成是一個很異類的樣子,不過阿成完全不在乎這些的,他那時候隻覺得自己撿拾起來就是錢的樣子了一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成和三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圖並收藏阿成和三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