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的姥姥和姥爺迴家之後,就讓王金燕迴了家,迴家之前給王金燕說了去她家跟她爹媽商量提親的事情,金燕聽說爸媽鬆口了,自己可以嫁給昕枋哥哥了,也就放心多了。
阿成的姥姥和姥爺讓趙昕枋送王金燕迴家去,這一路上王金燕拉著趙昕枋的手,相顧無言,那種期待又不舍盡在這不言中,趙昕枋一直把王金燕送到徐王莊的村口才趕夜路自己迴家去。
沒過幾天時間,阿成的姥姥和姥爺托的媒人就敲響了羅雲秀家的門,來人是王樹生同村同堂的人,這人沒事兒的時候也負責給各家說說媒,這人名字叫王磚頭,可能是當年他爹媽給他起這名字覺得這樣好生養,就是這麽的通俗易懂。
王磚頭這人為人處事比較活到,在任何時候,這人啊,要是死板,在哪兒都不會太好混。這王磚頭每年給人說媒,也不指望能說成,就是覺著自己能顯示出來點價值就行,要是兩家能成了一對兒,他就吃一條謝媒人的鯉魚。要是這不能成,他也能抽兩根煙,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識個大字的王磚頭卻把生活過的有模有樣。
這王磚頭跟王樹生是平輩,還在五服之內的爺們,阿成的姥姥和姥爺找這個王磚頭,最主要的也是看中他跟王樹生家沒有瓜葛。農村社會嘛,你家地頭犁地的時候多占我家一分地了,蓋房子時候你家多占我家一塊磚的地基啦,這都是矛盾點糾紛點,這個矛盾點還有可能是你跟他是兄弟,我連著你家的人也一起恨著。
阿成在小時候理解“國仇家恨”這個詞,也不過如此,比如中國和日本的關係這屬於國仇,那麽你家多占我家地頭和宅基地,另外還打了我家裏的人,這就屬於家恨了。
這王磚頭頭腦靈活,跟村裏各家都相處的不錯,再加上跟王樹生又是五服之內的同堂,跟阿成的姥姥的娘家自然也在五服之內了,阿成的姥姥和姥爺就是看中這個關係,才找到了王磚頭這個媒人。
王磚頭來羅雲秀家之前,阿成的姥爺就把自家孩子跟這個王金燕交往啊,談戀愛的事情講了一點,又把那天去羅雲秀家提親,兩家商量的按照農村娶親的老規矩給王磚頭說道說道。
這王磚頭一聽就懂了,就是想讓自己當個牽線的媒人嘛,有沒有這媒人都一樣的,既然阿成的姥姥和姥爺來找自己了,這王磚頭也是很樂意當這個媒人,這樣的活是最好接的,自己不用出力,就出個名頭就行了唄,這誰不願意啊,還能看著一對新人以自己的名義喜結連理的,當仁不讓的願意啊。直接就跟阿成的姥姥和姥爺說,這事兒包在我身上了,明天我就去,到時候等我消息就行了。阿成的姥姥和姥爺也是一再的感謝。
這王磚頭轉頭第二天就來到羅雲秀家裏來了,這一來,跟王樹生和羅雲秀說明來意,王樹生和羅雲秀立馬就知道咋迴事兒了,規矩還是要有的嘛,王磚頭就把按照阿成的姥姥和姥爺說的,這結婚的日子和結婚的嫁妝彩禮之類的,都說給王樹生和羅雲秀一下,王樹生和羅雲秀聽完,也是大方的很,說就這麽辦吧,俺這邊沒有其他的要求了。
就這樣,按照農村的習俗,走完那些繁文縟節的流程,王金燕正式的嫁給了這個她心心念念的小夥子趙昕枋。
其實在沒嫁過來的時候,王金燕已經住進了阿成的姥姥家裏,天天跟趙昕枋形影不離的,那時候趙莊的七鄰八舍幾乎都知道了這個姑娘了,隻是在該走流程的時候,阿成的姥姥這邊需要派人送禮物過去羅雲秀那邊的時候,王金燕才提前一天被趙昕枋送迴徐王莊那個家裏,其他時間裏,她都是在阿成姥姥家住著了,每一次阿成姥姥這邊送過去的禮物,也都被王金燕這姑娘變著花樣的給拿迴來了。都氣的羅雲秀大罵:“真是女大不中留。”
阿成的姥姥也叮囑著這個姑娘說:“燕啊,送到你家的禮物,下一次別拿迴來了,這樣不好。”
“咋個不好法啊?”王金燕疑惑的問阿成的姥姥。
“俺家昕枋要娶你呢,送到你家的禮物,代表恁爹媽養你這麽大不容易,相當於是你為你爹媽做的一份貢獻。”
“我才不讓我那倆小弟吃呢,還不如我拿迴來跟我昕枋哥吃了。”
“吃就讓他倆吃唄,咱家又不缺那點禮物,以後再給你買嘛。”
“我不,小時候他倆都沒讓著我什麽,我媽還老是兇我。”
“孩啊,這樣不好看,以後還是別拿迴來了,要是外人知道了,跟俺家鼓動你再拿迴來一樣的,送出去的禮哪有再拿迴來的道理啊。”
“沒事兒,怕啥,我不在乎這些。”
“孩啊,你不在乎,咱得往後麵想想呐,這人都嘴雜的,說閑話時候,這唾沫星子能淹死人。”
“放心吧,姑,反正我以後也是你兒媳婦了。”
“嗐~,這姑娘。”
說完,阿成的姥姥直搖頭。
阿成的姥姥擔心有外人知道自己還沒過門的兒媳婦這樣從她娘家拿東西迴來,讓別人看扁了。
阿成的姥姥家雖然孩子多,但是也不能壞了名聲不是。
再說了,金燕每一次都把送到她家的禮物又拿迴來,搞得跟自己鼓動這孩子拿迴來的一樣,讓讓雲秀咋想啊,即使雲秀不會想到自己這樣,也會想著是孩子趙昕枋這個小子鼓動的,這弄得不好看。
但是勸完這個王金燕,好像這姑娘對他爹媽還有她那倆弟弟都不在乎的樣子,弄得阿成的姥姥自己也是很無奈。
後來阿成的姥姥去過雲秀家裏說過這麽個事兒,雲秀說:“他姐,你即使不說,我還不知道你的為人嘛,我知道俺家那姑娘的脾氣的。”
“哎呦,雲秀啊,我這咋解釋都解釋不清楚了,我勸過金燕好幾次,這姑娘不聽勸,你看看,弄得我這都不好意思了。”
“你想那麽多幹啥,姐,咱以後就是親家了。金燕這孩子我了解,你不用解釋我都知道的。她在家的時候自己的東西都不願意分給她那倆弟弟,你別想那麽多了。”
“雲秀妹子這通情達理我都不知道該咋說了。”
“姐,看你說嘞,咱家是缺那一口吃嘞嗎,金燕拿去就讓她拿好了,以後都是一家人,誰吃不是吃啊。”
“有雲秀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俺家孩子多,我就怕你這邊誤會。金燕以後就是俺兒媳婦了,俺這邊不會虧待她的。”
“辛苦你了,昕枋娘。”
“哎呦,看你說嘞,秀啊,這話該我說啊,恁養大這麽一個閨女才辛苦啊,俺得多謝你。”阿成的姥姥拍著雲秀的手,好像是姑嫂一樣跟雲秀坐在一起。
趙昕枋跟王金燕結婚這事兒,之所以按照農村的老規矩來,也是當時的形勢所然。
農村人嫁娶講究門當戶對,講究明媒正娶,雖然王金燕和趙昕枋是自由戀愛,但也得按照老規矩聘請個媒人,那些該有的嫁娶的禮節,都要有。
要是沒有這些東西,女方莊裏的人都會說著些難聽的風涼話的,那時候要是沒有這個娶嫁的環節,都會被人說成是“破鞋”,當然現在沒有這個說法了。
那男方要是有一個女子沒娶就住在了一起,也是會被村裏人傳閑話,說什麽賺了便宜了啊,說什麽亂搞男女關係了啊,這樣的說道都會有。
再加上阿成的姥姥家跟這個雲秀家還都是親戚,從哪地方來講,都得有這個嫁娶的流程要走,畢竟王樹生那邊還有倆小子今後要娶兒媳婦,阿成的姥姥家這邊還有幾個孩子也要娶兒媳婦不是。
金燕嫁到昕枋家沒多久,那時候村裏已經開始家家戶戶挖磚窯蓋新房子,阿成的姥姥和姥爺於是也建了一個磚窯,先緊著結了婚的孩子給蓋房子,趙昕枋才結婚沒多久,阿成的姥爺就跟阿成的大舅、二舅、三舅,一起幫昕枋把房子蓋起來了,昕枋的房子是三間瓦間邊,還給他家用青磚蓋了院牆,這在當時已經是富裕裏麵的家庭條件了。
王金燕嫁到趙昕枋家第二年,就給趙昕枋生了一個閨女,當時趙昕枋要鬧著分家,其實當時阿成的姥姥家裏也沒有什麽東西,昕枋這樣鬧著分家,弄得阿成的姥爺很是難受,阿成的姥爺想著,家裏的東西都緊著你了,你還要這樣,這哪能慣著啊,阿成的姥爺嚴詞拒絕了。
昕枋的房子能夠蓋起來,其實已經是阿成的姥爺和姥姥盡的最大努力了,家裏孩子有七個,男孩子有六個,蓋新房子得一個一個的來,那時候阿成的三舅還沒結婚,跳過了阿成的三舅直接給你老四蓋了新房子,當時阿成的姥姥和姥爺也是心裏過意不去,好在當時阿成的三舅沒有在乎這些。
這現在趙昕枋又要鬧著分家,一分家,人心就散了,聚攏不起來了,當時阿成的姥爺和姥姥就是這樣想的,先按大小給幾個孩子一個一個蓋起來房子,集中人力蓋,要快很多,就是自己百年之後,孩子也有個住的地方,刮風下雨淋不著不是。
但是趙昕枋一提分家這事兒,直接讓阿成的姥爺感覺像是挑戰了自己的權威,其實家裏也沒有什麽好分的,那些鋤頭鐮刀要是分家,一家都分不到一把,家裏的自留地要是分的話,一家也分不到一塊完整的地。
最主要的是,阿成的姥爺覺得,我還活著,你就談分家,分啥呢?房子給你蓋起來了,媳婦也給你娶過門了,你還想分啥呢?爹娘連鍋碗瓢盆都給你請鐵匠做了,你還要分家?這讓阿成的姥爺很不高興。
好巧不巧的是,之後趙昕枋又提了分家的事兒,當時這時候三舅已經跟著峰軍還有國振一起去了四川打工,那時候三妗子還和倆小孩一起住在阿成的姥姥和姥爺的家裏,阿成的三舅那時候自己宅基地的上麵一直沒有建起來新房子,趙昕枋一這樣說,這讓阿成的姥姥和姥爺麵對著阿成的三妗子以及三妗子的倆小孩很是失了麵子。
畢竟,阿成的三妗子也是明媒正娶過來的人,當初三舅沒結婚的時候沒有給他蓋新房子,現在結了婚了,還是沒有給三舅蓋新房子,作為老四的趙昕枋應該顧慮一下這娘兒仨的感受一下不是,不應該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但那天趙昕枋就好像是沒有在乎這些一樣,還是說了要分家的話。
怒火中燒的阿成的姥爺爆發了:“滾蛋吧,我以後沒有你這個兒子,分家,分家,恁三哥還沒有房子呢,你分啥?”
“分啥,分點自留地種菜。”
“那菜地裏種的菜還不夠恁家吃嗎?”
“金燕想自己種,咱那菜地裏沒有她想吃的菜。”
“種種種,我看你就是從小慣的了,沒有地分,那地一分還咋種,一家都分不到一整塊兒?”
“就要一小塊就行。”
“沒有,隻要我活著一天,以後都沒有地給你分,別打塊地的主意了。”
“爹,你要是把話說這麽絕,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你上天呢你,你還想咋了。”
“以後我不來這個家了,不要地了。”
“去去去,愛來不來。”
“那你以後你就沒有我這個兒了。”
“中,咋不中哎,你長大了,翅膀硬了。”
“行。”說完昕枋轉身走了。
阿成的三妗子當時原本還在堂屋裏坐著,跟阿成的姥爺和昕枋一起說著話,看到阿成的姥爺和昕枋說的很不愉快,就趕緊迴了房間。
從此之後,趙昕枋再也沒有來過阿成的姥爺姥姥家裏過,當時阿成的大舅還去昕枋家裏勸過昕枋,結果無濟於事,沒想到昕枋當了真。
後來,阿成的大舅、二舅,都去過昕枋家裏,想要緩和昕枋和阿成的姥爺之間的關係,但都不了了之了,這件事也就隨著時間的流逝沒人再提起,趙昕枋和王金燕出門即使見到阿成的姥爺和姥姥也不再說話了,後來演變成了昕枋家裏所有人不再和這個家族裏麵的所有人說話了。
因為分家而形成的僵局,後來也一直沒有得以緩和。
阿成的姥姥和姥爺讓趙昕枋送王金燕迴家去,這一路上王金燕拉著趙昕枋的手,相顧無言,那種期待又不舍盡在這不言中,趙昕枋一直把王金燕送到徐王莊的村口才趕夜路自己迴家去。
沒過幾天時間,阿成的姥姥和姥爺托的媒人就敲響了羅雲秀家的門,來人是王樹生同村同堂的人,這人沒事兒的時候也負責給各家說說媒,這人名字叫王磚頭,可能是當年他爹媽給他起這名字覺得這樣好生養,就是這麽的通俗易懂。
王磚頭這人為人處事比較活到,在任何時候,這人啊,要是死板,在哪兒都不會太好混。這王磚頭每年給人說媒,也不指望能說成,就是覺著自己能顯示出來點價值就行,要是兩家能成了一對兒,他就吃一條謝媒人的鯉魚。要是這不能成,他也能抽兩根煙,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識個大字的王磚頭卻把生活過的有模有樣。
這王磚頭跟王樹生是平輩,還在五服之內的爺們,阿成的姥姥和姥爺找這個王磚頭,最主要的也是看中他跟王樹生家沒有瓜葛。農村社會嘛,你家地頭犁地的時候多占我家一分地了,蓋房子時候你家多占我家一塊磚的地基啦,這都是矛盾點糾紛點,這個矛盾點還有可能是你跟他是兄弟,我連著你家的人也一起恨著。
阿成在小時候理解“國仇家恨”這個詞,也不過如此,比如中國和日本的關係這屬於國仇,那麽你家多占我家地頭和宅基地,另外還打了我家裏的人,這就屬於家恨了。
這王磚頭頭腦靈活,跟村裏各家都相處的不錯,再加上跟王樹生又是五服之內的同堂,跟阿成的姥姥的娘家自然也在五服之內了,阿成的姥姥和姥爺就是看中這個關係,才找到了王磚頭這個媒人。
王磚頭來羅雲秀家之前,阿成的姥爺就把自家孩子跟這個王金燕交往啊,談戀愛的事情講了一點,又把那天去羅雲秀家提親,兩家商量的按照農村娶親的老規矩給王磚頭說道說道。
這王磚頭一聽就懂了,就是想讓自己當個牽線的媒人嘛,有沒有這媒人都一樣的,既然阿成的姥姥和姥爺來找自己了,這王磚頭也是很樂意當這個媒人,這樣的活是最好接的,自己不用出力,就出個名頭就行了唄,這誰不願意啊,還能看著一對新人以自己的名義喜結連理的,當仁不讓的願意啊。直接就跟阿成的姥姥和姥爺說,這事兒包在我身上了,明天我就去,到時候等我消息就行了。阿成的姥姥和姥爺也是一再的感謝。
這王磚頭轉頭第二天就來到羅雲秀家裏來了,這一來,跟王樹生和羅雲秀說明來意,王樹生和羅雲秀立馬就知道咋迴事兒了,規矩還是要有的嘛,王磚頭就把按照阿成的姥姥和姥爺說的,這結婚的日子和結婚的嫁妝彩禮之類的,都說給王樹生和羅雲秀一下,王樹生和羅雲秀聽完,也是大方的很,說就這麽辦吧,俺這邊沒有其他的要求了。
就這樣,按照農村的習俗,走完那些繁文縟節的流程,王金燕正式的嫁給了這個她心心念念的小夥子趙昕枋。
其實在沒嫁過來的時候,王金燕已經住進了阿成的姥姥家裏,天天跟趙昕枋形影不離的,那時候趙莊的七鄰八舍幾乎都知道了這個姑娘了,隻是在該走流程的時候,阿成的姥姥這邊需要派人送禮物過去羅雲秀那邊的時候,王金燕才提前一天被趙昕枋送迴徐王莊那個家裏,其他時間裏,她都是在阿成姥姥家住著了,每一次阿成姥姥這邊送過去的禮物,也都被王金燕這姑娘變著花樣的給拿迴來了。都氣的羅雲秀大罵:“真是女大不中留。”
阿成的姥姥也叮囑著這個姑娘說:“燕啊,送到你家的禮物,下一次別拿迴來了,這樣不好。”
“咋個不好法啊?”王金燕疑惑的問阿成的姥姥。
“俺家昕枋要娶你呢,送到你家的禮物,代表恁爹媽養你這麽大不容易,相當於是你為你爹媽做的一份貢獻。”
“我才不讓我那倆小弟吃呢,還不如我拿迴來跟我昕枋哥吃了。”
“吃就讓他倆吃唄,咱家又不缺那點禮物,以後再給你買嘛。”
“我不,小時候他倆都沒讓著我什麽,我媽還老是兇我。”
“孩啊,這樣不好看,以後還是別拿迴來了,要是外人知道了,跟俺家鼓動你再拿迴來一樣的,送出去的禮哪有再拿迴來的道理啊。”
“沒事兒,怕啥,我不在乎這些。”
“孩啊,你不在乎,咱得往後麵想想呐,這人都嘴雜的,說閑話時候,這唾沫星子能淹死人。”
“放心吧,姑,反正我以後也是你兒媳婦了。”
“嗐~,這姑娘。”
說完,阿成的姥姥直搖頭。
阿成的姥姥擔心有外人知道自己還沒過門的兒媳婦這樣從她娘家拿東西迴來,讓別人看扁了。
阿成的姥姥家雖然孩子多,但是也不能壞了名聲不是。
再說了,金燕每一次都把送到她家的禮物又拿迴來,搞得跟自己鼓動這孩子拿迴來的一樣,讓讓雲秀咋想啊,即使雲秀不會想到自己這樣,也會想著是孩子趙昕枋這個小子鼓動的,這弄得不好看。
但是勸完這個王金燕,好像這姑娘對他爹媽還有她那倆弟弟都不在乎的樣子,弄得阿成的姥姥自己也是很無奈。
後來阿成的姥姥去過雲秀家裏說過這麽個事兒,雲秀說:“他姐,你即使不說,我還不知道你的為人嘛,我知道俺家那姑娘的脾氣的。”
“哎呦,雲秀啊,我這咋解釋都解釋不清楚了,我勸過金燕好幾次,這姑娘不聽勸,你看看,弄得我這都不好意思了。”
“你想那麽多幹啥,姐,咱以後就是親家了。金燕這孩子我了解,你不用解釋我都知道的。她在家的時候自己的東西都不願意分給她那倆弟弟,你別想那麽多了。”
“雲秀妹子這通情達理我都不知道該咋說了。”
“姐,看你說嘞,咱家是缺那一口吃嘞嗎,金燕拿去就讓她拿好了,以後都是一家人,誰吃不是吃啊。”
“有雲秀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俺家孩子多,我就怕你這邊誤會。金燕以後就是俺兒媳婦了,俺這邊不會虧待她的。”
“辛苦你了,昕枋娘。”
“哎呦,看你說嘞,秀啊,這話該我說啊,恁養大這麽一個閨女才辛苦啊,俺得多謝你。”阿成的姥姥拍著雲秀的手,好像是姑嫂一樣跟雲秀坐在一起。
趙昕枋跟王金燕結婚這事兒,之所以按照農村的老規矩來,也是當時的形勢所然。
農村人嫁娶講究門當戶對,講究明媒正娶,雖然王金燕和趙昕枋是自由戀愛,但也得按照老規矩聘請個媒人,那些該有的嫁娶的禮節,都要有。
要是沒有這些東西,女方莊裏的人都會說著些難聽的風涼話的,那時候要是沒有這個娶嫁的環節,都會被人說成是“破鞋”,當然現在沒有這個說法了。
那男方要是有一個女子沒娶就住在了一起,也是會被村裏人傳閑話,說什麽賺了便宜了啊,說什麽亂搞男女關係了啊,這樣的說道都會有。
再加上阿成的姥姥家跟這個雲秀家還都是親戚,從哪地方來講,都得有這個嫁娶的流程要走,畢竟王樹生那邊還有倆小子今後要娶兒媳婦,阿成的姥姥家這邊還有幾個孩子也要娶兒媳婦不是。
金燕嫁到昕枋家沒多久,那時候村裏已經開始家家戶戶挖磚窯蓋新房子,阿成的姥姥和姥爺於是也建了一個磚窯,先緊著結了婚的孩子給蓋房子,趙昕枋才結婚沒多久,阿成的姥爺就跟阿成的大舅、二舅、三舅,一起幫昕枋把房子蓋起來了,昕枋的房子是三間瓦間邊,還給他家用青磚蓋了院牆,這在當時已經是富裕裏麵的家庭條件了。
王金燕嫁到趙昕枋家第二年,就給趙昕枋生了一個閨女,當時趙昕枋要鬧著分家,其實當時阿成的姥姥家裏也沒有什麽東西,昕枋這樣鬧著分家,弄得阿成的姥爺很是難受,阿成的姥爺想著,家裏的東西都緊著你了,你還要這樣,這哪能慣著啊,阿成的姥爺嚴詞拒絕了。
昕枋的房子能夠蓋起來,其實已經是阿成的姥爺和姥姥盡的最大努力了,家裏孩子有七個,男孩子有六個,蓋新房子得一個一個的來,那時候阿成的三舅還沒結婚,跳過了阿成的三舅直接給你老四蓋了新房子,當時阿成的姥姥和姥爺也是心裏過意不去,好在當時阿成的三舅沒有在乎這些。
這現在趙昕枋又要鬧著分家,一分家,人心就散了,聚攏不起來了,當時阿成的姥爺和姥姥就是這樣想的,先按大小給幾個孩子一個一個蓋起來房子,集中人力蓋,要快很多,就是自己百年之後,孩子也有個住的地方,刮風下雨淋不著不是。
但是趙昕枋一提分家這事兒,直接讓阿成的姥爺感覺像是挑戰了自己的權威,其實家裏也沒有什麽好分的,那些鋤頭鐮刀要是分家,一家都分不到一把,家裏的自留地要是分的話,一家也分不到一塊完整的地。
最主要的是,阿成的姥爺覺得,我還活著,你就談分家,分啥呢?房子給你蓋起來了,媳婦也給你娶過門了,你還想分啥呢?爹娘連鍋碗瓢盆都給你請鐵匠做了,你還要分家?這讓阿成的姥爺很不高興。
好巧不巧的是,之後趙昕枋又提了分家的事兒,當時這時候三舅已經跟著峰軍還有國振一起去了四川打工,那時候三妗子還和倆小孩一起住在阿成的姥姥和姥爺的家裏,阿成的三舅那時候自己宅基地的上麵一直沒有建起來新房子,趙昕枋一這樣說,這讓阿成的姥姥和姥爺麵對著阿成的三妗子以及三妗子的倆小孩很是失了麵子。
畢竟,阿成的三妗子也是明媒正娶過來的人,當初三舅沒結婚的時候沒有給他蓋新房子,現在結了婚了,還是沒有給三舅蓋新房子,作為老四的趙昕枋應該顧慮一下這娘兒仨的感受一下不是,不應該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但那天趙昕枋就好像是沒有在乎這些一樣,還是說了要分家的話。
怒火中燒的阿成的姥爺爆發了:“滾蛋吧,我以後沒有你這個兒子,分家,分家,恁三哥還沒有房子呢,你分啥?”
“分啥,分點自留地種菜。”
“那菜地裏種的菜還不夠恁家吃嗎?”
“金燕想自己種,咱那菜地裏沒有她想吃的菜。”
“種種種,我看你就是從小慣的了,沒有地分,那地一分還咋種,一家都分不到一整塊兒?”
“就要一小塊就行。”
“沒有,隻要我活著一天,以後都沒有地給你分,別打塊地的主意了。”
“爹,你要是把話說這麽絕,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你上天呢你,你還想咋了。”
“以後我不來這個家了,不要地了。”
“去去去,愛來不來。”
“那你以後你就沒有我這個兒了。”
“中,咋不中哎,你長大了,翅膀硬了。”
“行。”說完昕枋轉身走了。
阿成的三妗子當時原本還在堂屋裏坐著,跟阿成的姥爺和昕枋一起說著話,看到阿成的姥爺和昕枋說的很不愉快,就趕緊迴了房間。
從此之後,趙昕枋再也沒有來過阿成的姥爺姥姥家裏過,當時阿成的大舅還去昕枋家裏勸過昕枋,結果無濟於事,沒想到昕枋當了真。
後來,阿成的大舅、二舅,都去過昕枋家裏,想要緩和昕枋和阿成的姥爺之間的關係,但都不了了之了,這件事也就隨著時間的流逝沒人再提起,趙昕枋和王金燕出門即使見到阿成的姥爺和姥姥也不再說話了,後來演變成了昕枋家裏所有人不再和這個家族裏麵的所有人說話了。
因為分家而形成的僵局,後來也一直沒有得以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