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簪子,王妃看看可還合適嗎?” 王信在退朝之後,便馬不停蹄地趕迴了家中。他的腳步急切卻又帶著幾分期待,踏入房門後,一眼就瞧見了正在窗邊的董熟。他麵帶微笑,輕輕走到董熟身旁,小心翼翼地將一支精巧絕倫的簪子捧在手心,畢恭畢敬地遞到董熟的麵前。
此時的董熟正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雕花的梳妝台前,明亮的陽光透過窗紙灑在她的身上,仿佛給她披上了一層柔和的光暈。她全神貫注地對著那麵古樸的銅鏡,輕輕捏著眉筆,一筆一劃地精心描繪著自己那如新月般的蛾眉。王信站在一旁,靜靜地看了一會兒,待董熟完成畫眉的動作後,他帶著些許疑惑的神情問道:“王妃今日怎麽突然想著要化妝了呢?”
董熟微微放下了手中的眉筆,目光溫柔地落在鏡子上,仔細地審視著自己剛剛精心雕琢出的妝容。她那美麗的眼眸中流轉著動人的光彩,朱唇輕啟,對著王信緩緩說道:“王爺,您可知道,今日乃是七夕佳節。妾身一直有一個小小的願望,那便是能與王爺一同出門去逛逛這繁華的街市。可王爺天生一副豐神俊朗的模樣,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市井之間,都那般引人注目。妾身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夠以最美的姿態陪伴在您的身旁。倘若妾身不精心打扮一番,就素麵朝天、太過樸素的話,若是被旁人瞧見了,在背後嚼舌根,說妾身配不上王爺您這般的人物,那可該如何是好呢?”
王信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溫柔而又豁達的笑容,他輕輕地伸出手,拿起董熟放在梳妝台上的那支眉筆,在手中把玩著。他那深邃的目光在眉筆上流連,仿佛是在迴憶著與董熟之間的點點滴滴。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地開口說道:“愛妃,即便被旁人看到了又能如何呢?他們那裏知道你我的深情。”
董熟聽了王信的話,眼波流轉,目光中滿是感動。她微微抬起頭,看著王信,眼裏似有淚光閃爍。
她輕輕握住王信拿著眉筆的手,嘴角上揚,露出一抹甜蜜的微笑。王信則低下頭,目光與董熟交匯,那眼中滿是深情與溫柔。
“王爺,王妃,王太後有請。” 丫鬟那清脆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悠悠地傳入了屋內。王信微微皺了皺眉,隨即迴應道:“好,本王這就前去。” 說罷,他溫柔地扶住董熟,兩人一起緩緩地朝著王太後的屋子走去。
來到王太後的住處,王信和董熟恭敬地行禮。王信輕聲說道:“孩兒見過母親,願母親萬福。” 董熟也溫婉地跟著說道:“兒媳見過母親,願母親萬福。”
王太後坐在椅子上,微微擺了擺手,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開口說道:“什麽萬福不萬福的,我這一把年紀了,也不願意再弄王府的繁文縟節了,你們就和以前一樣便好。信兒封王了,蘇州那可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信兒啊,你就把我送迴蘇州吧。”
王信恭敬地站在一旁,微微低頭,聽完太後的話後,他立刻說道:“好的,母親。過兩日,孩兒定會安排妥當,護送您迴蘇州。” 王母聽了,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她轉過頭,目光慈愛地看著董熟,緩緩說道:“熟兒啊,懷胎可是辛苦事情,要多多注意休息,切不可勞累了自己。”
說著,從一旁的櫃子裏拿出兩個精致的玉鐲,遞到董熟的麵前,接著說道:“這兩個玉鐲,就送給你了。你嫁到我們王家也有幾年了,我這個做婆婆的,也沒送過什麽像樣的禮物給你。你可一定要收下,要是不收的話,我可就要生氣了。”
董熟看著王太後手中那兩個溫潤的玉鐲,眼中滿是感動與惶恐。她連忙微微欠身,雙手接過玉鐲,目光中滿是敬意,說道:“多謝母親,兒媳定會好好珍藏。”
王母看著董熟那小心翼翼的模樣,臉上的笑容更加和藹了,她輕輕拍了拍董熟的手,說道:“熟兒,這玉鐲和你很是相配,你那溫婉的性子,也很合我心意。”
王信在一旁看著這婆媳和睦的場景,心中滿是欣慰。他笑著說道:“母親,有熟兒在孩兒身邊,孩兒很是安心。”
王母點了點頭,目光在兩人身上來迴打量著,說道:“你們夫妻二人要相互扶持,莫要因為一些瑣事起了爭執。這日子還長著,要和和睦睦的。”
董熟微微紅了臉,輕輕靠在王信的身邊,王信則輕輕摟住董熟的肩膀,說道:“母親放心,孩兒明白。”
王母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你們迴去吧,我也有些乏了。”
董熟款步走出王太後的門口,不經意間抬手輕撫臉頰,這才驚覺自己臉上的妝容僅僅完成了一半。她有些難為情地看向王信,輕聲問道:“王爺,這妝…… 現在該如何是好?” 王信這才將目光聚焦在董熟的麵龐上,看到那化到一半的妝容,他非但沒有覺得不妥,反而覺得十分有趣。他嘴角上揚,輕輕笑道:“哎呀,這倒是別具一番特色呢。”
董熟和王信正你一言我一語地打情罵俏著,這時,門童急匆匆地走了過來,恭敬地說道:“王爺,王妃之弟來到王府了。” 王信聽後,轉過頭對董熟溫柔地說道:“愛妃,你快去處理妝容,無論是繼續化完,還是將其洗掉都可以,我先去與你弟弟見上一麵。”
董浩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了王府,王信早已在正堂裏靜靜地等候著。董浩見到王信後,立刻恭恭敬敬地行拜見之禮,口中說道:“小弟,拜見大列吳王。”
王信仔細地打量著董浩,隻見他氣質儒雅,宛如一位謙謙公子。王信熱情地開口說道:“弟弟來了,快快請坐。” 董浩依言坐下後,便迫不及待地對王信說道:“吳王,這科舉之日是在何時呢?” 王信微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半個月之後,估計各地的舉子們都能夠抵達帝都了。不過為了留出足夠的準備空間,所以定在下月初十正式開考,不知你為何有此一問呢?”
董浩聽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好,小弟明白了。不知吳王您是否擁有治理江東的權力呢?” 王信有些疑惑,但還是坦誠地說道:“有,你又為何這樣問?”
董浩急忙放下手中的茶杯,神情急切地說道:“那蘇州知府的職位是否有空缺呢?” 王信微微撇了撇嘴,說道:“弟弟若是有意,可即刻走馬上任。” 董浩連忙擺手解釋道:“小弟並非是為自己謀取官職,而是為一個滄州的舉子詢問。如若他考取了狀元,不知可否讓他上任蘇州知府一職。”
王信低頭沉思了片刻,說道:“他要是真能考中狀元,莫說是蘇州知府,現在浙江巡撫一職正好空缺,讓他去擔任浙江巡撫都沒問題。” 董浩聽完,臉上頓時洋溢著喜悅之情,他開心地說道:“多謝姐丈指點。”
董熟將臉上那半殘的妝容洗去後,緩緩地走到了堂屋裏。董浩一眼就看見了董熟,他立刻快步上前,關切地說道:“姐姐,近來可安好?”
董熟微微抬起手,優雅地擺了擺,說道:“一切都好,隻是如今懷有身孕,行動上有些不太方便罷了。”
三人稍微說了些家常,董浩就要告別,胡從柳還在外麵等著呢。
董浩恭敬地拱手,準備辭別,口中說道:“王爺,王妃,小弟這便要告辭了。” 王信微微皺了皺眉頭,有些驚訝地說道:“這茶才剛剛端起,一杯茶都還沒來得及喝完,你就要急著走了?”
董浩神色有些急切,趕緊解釋道:“王爺,胡公子此刻正在門外等著我呢,我不好讓他久等。” 董熟一聽說是胡公子,眼睛微微睜大,立刻追問道:“可是那胡從柳?” 董浩抬起頭,目光坦誠地說道:“正是,就是他。”
董熟聽完,目光轉向王信,看著王信正在看自己,莫名心虛,對董浩說道:“那你快去吧,可別讓人家在外麵等得太久了。” 董浩於是快步離開了王府,與在門外等候的胡從柳一同朝著福星客棧的方向迴去了。
王信站在原地,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的地方。他轉頭對董熟說道:“這胡公子,本王猜他應該是金陵人士吧?”
董熟眼神有些躲閃,她輕輕咬了咬嘴唇,猶豫了一下才說道:“王爺,您猜得沒錯,他確實是金陵人士。”
王信看著董熟那有些不自然的神情,心中的疑慮更重了,他微微皺起眉頭,語氣嚴肅了幾分:“熟兒,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瞞著本王?你與這胡從柳之間……”
董熟的臉上閃過一絲慌亂,她連忙急切地開口說道:“沒有,絕對沒有,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她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似乎在極力撇清什麽。
王信靜靜地看著董熟,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夠看透她的內心。過了片刻,他才緩緩地開口說道:“哎呀,愛妃,以後可不能再把那些心事都寫在臉上了。”
王信輕聲地說完那番話後,便溫柔地讓董熟迴房去好好休息,告訴她等到晚飯過後,再一同去街上遊玩,享受那節日氛圍。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隻見內務府的太監匆匆忙忙地趕到了王府。那太監跑得氣喘籲籲,臉色漲得通紅,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他見到王信後,顧不上行禮,便急切地說道:“王爺,陛下緊急召您入宮。出大事了,李太後不知為何突然要自盡,陛下十分焦急,王元帥您快快進宮去勸勸李太後。”
王信聽完,不假思索地翻身上馬,一路快馬加鞭地朝著紫禁城疾馳而去。那馬蹄聲急促而響亮,在空曠的街道上迴蕩。
當他火急火燎地趕到西慈寧宮時,一眼就望見李太後正神色決然地站在宮殿那高高的屋頂之上。王信的心髒猛地一揪,他急忙快步上前,恰好看到李奇正滿臉焦慮地站在一旁。王信趕緊湊上前去,急切地詢問道:“李大人,太後這到底是怎麽了?怎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李奇的臉色慘白,他慌亂地搖了搖頭,聲音顫抖著說道:“我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她突然就這麽爬上屋頂了。” 此時,皇帝也看到王信趕到了,他的臉上滿是焦急之色,對著王信大聲喊道:“吳王,快,快想辦法把太後從屋頂上弄下來。”
王信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他幾個大步跨到了距離屋頂較近的位置,抬起頭,對著李太後大聲地勸說道:“太後啊,您萬萬不可如此行事啊。陛下還沒有好好地盡孝呢,您怎麽能這樣輕易離去呢?”
然而,李太後站在屋頂之上,手中緊緊地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她將寶劍直直地指向王信,聲嘶力竭地說道:“吳王,讓陛下以後好好地孝順董太後吧。董太後她三個兒子都已經不在了,她比我更需要這份孝心。”
王信見狀,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他急忙又說道:“那太後,咱們就不為李大人考慮考慮嗎?李大人在這世上可就您這麽一個妹妹啊,您要是就這樣走了,李大人得多難受啊。” 可是,李太後看起來心意已決,她緩緩地跪在了屋簷之上,淚流滿麵地對著李奇說道:“哥哥,妹妹對不起你了。”
接著,她又仰頭對著天空大聲喊道:“太子崇,是我害死了你們,都是我害死了你們。” 話語落下,她猛地揮起手中的寶劍,自刎在屋頂之上。
李太後身體向前倒去的瞬間,王信如離弦之箭一般衝了過去,他高高地躍起,接住太後墜落的身軀。在接住太後的那一刻,王信感覺到了那身軀的沉重與冰冷。他輕輕將太後放在地上,看著太後那已經失去生機的麵龐,滿臉的悲愴與無奈。周圍的人都發出了一聲聲悲痛的歎息,皇帝跪倒在地,放聲大哭起來。
皇帝那布滿哀傷的麵龐上一片肅穆,他緩緩地揮了揮手,用低沉而又沉重的聲音讓所有的人都退下。隨後,他獨自靜靜地留在了李太後那冰冷的遺體之前。他就那樣靜靜地佇立著,像一尊被悲傷凝固的雕塑,目光死死地盯著太後,仿佛陷入了無盡的迴憶與痛苦之中,久久都沒有迴過神來。
時間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黃昏時分。那昏黃的夕陽餘暉透過宮殿的門窗灑了進來,映照在皇帝那孤單而落寞的身影上。從始至終,皇帝一句話都沒有說,他就像是被抽走了靈魂一般。終於,他慢慢地挪動著腳步,離開了西慈寧宮。
當天夜裏,皇帝頒布旨意,罷朝三日,以此來為李太後守孝。那旨意中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他對太後的哀思與追念。在這三天裏,整個宮廷都被一片肅穆的氣氛所籠罩,太監和宮女們走路都放輕了腳步,生怕驚擾了這份沉重的悲傷。皇帝則每日都沉浸在對李太後的思念之中,在那寂靜的宮殿裏,他默默地迴憶著與太後相處的點點滴滴,那曾經的歡聲笑語仿佛還在耳邊迴響,而如今卻隻剩下無盡的淒涼與哀傷。
王從紫禁城緩緩歸來。他翻身躍下馬背,隨後將韁繩遞給一旁的仆人,讓其將駿馬牽走。他邁著略顯疲憊的步伐走進王府,一路來到堂屋之中。
在堂屋裏,他先是細致地擦了擦手,仿佛想要擦去在宮中沾染的那一抹哀傷與塵埃。接著,他不緊不慢地更換了一身衣服,那動作中帶著一絲對繁瑣宮廷之事的解脫。換好衣服後,他緩緩地坐到主座之上,端起一碗涼茶,仰頭一飲而盡。那清涼的茶水順著喉嚨流下,讓他頓感身心舒適了許多。
董熟靜靜地站在一旁,她輕輕地拿下王信手中的空碗,然後吩咐下人再端上一碗涼茶。她的目光中滿是關切與疑惑,輕聲地問道:“王爺,今日不是陪著陛下進宮去勸太後了嗎?為何這麽快就迴來了?”
王信微微皺著眉頭,拿起一條毛巾輕輕地擦拭著臉,一邊擦拭一邊緩緩說道:“太後駕崩了。不過,太後這一生也算是可以了。她以前效法那唐明皇的武惠妃啊,好在她沒有像武惠妃那樣被太子瑛的陰魂嚇死,也算是有了一個相對安穩的結局。” 他的語氣中帶著複雜的感慨,既有對太後離世的惋惜,也有對其一生的一種別樣的評判。
董熟在聽完王信的話後,微微點了點頭,她轉過身,神色凝重地吩咐下人說:“速速去準備縞素,陛下一定會為太後發喪的,可不要等到時候我們手忙腳亂的。” 她的聲音沉穩而又帶著一種對宮廷禮製的熟知。
然而,王信卻迅速地伸出手攔住了董熟,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種審慎和深思熟慮。他緩緩地說道:“不可如此行事。等到旨意下達之後再做準備,如果現在就提前準備,很容易引起陛下的懷疑。”
王信抬眼望向窗外,眼看著那夕陽的餘暉漸漸離開大地,暮色將要籠罩,他轉過身來,目光溫柔地看著董熟,輕聲說道:“愛妃,你不是一直想著出去走走嗎?今日恰逢七夕佳節,外麵定然是一番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景象,先一同出去轉一轉,先把太後崩殂這之事放到一邊吧。”
董熟微微猶豫了一下,畢竟太後剛剛離世,但看著王信那期待的眼神,又想到自己今日精心的打扮,她輕輕點了點頭。
兩人出了王府,外麵果然如王信所說,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氛圍。街道兩旁的店鋪都張燈結彩,紅色的燈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那柔和的光芒灑在來來往往的行人身上。賣花的小姑娘穿梭在人群中,叫賣著嬌豔欲滴的鮮花;賣糖人的小販在一旁熟練地製作著各種造型的糖人,引得孩子們陣陣歡唿。
“這位官人,您且留步。” 一位賣花的小姑娘眼尖地看到了王信,她輕盈地走上前來,俏皮地攔住了王信的去路。靈動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滿含期待地說道:“我一看官人您呐,就知道您定是非凡出眾之人。今日七夕佳節,給您身旁這位美麗的夫人買一束鮮花吧。”
董熟在一旁聽完小姑娘的話,臉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她溫柔地看著小姑娘,輕聲笑道:“小姑娘可真是有眼力呢,你可知,他可真不是一般人,此乃大列吳王。”
小姑娘一聽,眼睛睜得更大了,滿是驚訝與惶恐,連忙屈膝行禮道:“民女不知是吳王殿下與王妃,多有冒犯。”
王信擺了擺手,溫和地說道:“無妨,你這小姑娘倒是機靈。” 說著,他便從袖中掏出幾枚銅錢,遞給小姑娘,“你這花,本王買了。”
小姑娘欣喜地接過銅錢,趕忙挑選了一束開得最嬌豔的花,雙手遞給董熟,說道:“王妃,這束花最配您了,願您和吳王殿下恩恩愛愛。”
董熟接過花,微笑著對小姑娘說道:“你的嘴真甜。” 然後她轉頭看向王信,眼中滿是柔情。
他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了一條河邊。河邊有許多男女在放花燈,一盞盞花燈帶著人們的美好祝願在河麵上緩緩飄動。王信和董熟也買了一盞花燈,董熟閉上眼睛,默默地許了一個願,然後和王信一起將花燈放入河中。
王信輕聲問道:“愛妃,你許了什麽願?” 董熟微笑著說:“妾身希望王爺平安喜樂,我們能一直這樣幸福下去。” 王信聽了,心中滿是感動,他握住董熟的手,緊緊地握在手心。
就在這寧靜的氛圍中,突然一陣清脆悅耳的叮當聲傳來。那聲音宛如靈動的音符,在空氣中悠悠地迴蕩著。王信被這聲音吸引,下意識地轉頭看去。隻見葉婉正從橋上緩緩地往橋下走來。每走一步,手腕上的手鐲便相互碰撞,發出那獨特的叮當聲響。
葉婉輕盈地走到橋下後,似乎感覺到有一道目光在注視著自己。她那靈動的眼眸微微一轉,開始仔細地觀察四周。當她的目光與王信的目光交匯時,她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但她很快反應過來,急忙快步走到王信的麵前,叩拜行禮,她的聲音清脆而恭敬:“標下葉婉,見過吳王殿下。”
“快看,那就是吳王啊。” 一位路過的行人停下了腳步,眼睛緊緊地盯著王信,不禁發出了一聲驚歎。旁邊的另一位行人則附和著說道:“是啊,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不過,他怎麽長得比煙柳街上那些豔名遠揚的花魁還要美呢?”
在人群之中,一個年輕的捕快也呆呆地望著王信,他湊到捕頭的耳邊,小聲地說道:“頭兒,這吳王可真是英俊非凡啊。” 那捕頭聽了,皺了皺眉頭,抬手打掉了捕快頭上歪戴著的帽子,有些嗔怪地說道:“你這小子,難道不知道王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兄弟嗎?他們是一個比一個俊美。這吳王就是王信,是五兄弟之中最俊美的那一個。”
王信眉頭微微皺起,帶著幾分威嚴地揮了揮手,示意周圍那些嘰嘰喳喳的眾人退散。待人群漸漸散去後,他將目光轉向葉婉,目光中帶著些許好奇地問道:“葉軍門,今日秦悅怎麽沒有和你一同出來啊?要知道這七夕佳節可是最適合上街尋覓如意郎君的好時機呢。”
葉婉聽到王信的詢問,先是微微一愣,隨後立刻迴答道:“迴吳王殿下,沒有和她一起出來是因為秦悅她今日白天在家裏相親了,相完親後她感覺有些疲憊,所以晚上就不打算出來了。”
王信聽完葉婉的解釋,微微點了點頭,而後拱手行了一禮,微笑著說道:“那葉軍門今日可要好好在這街上尋覓一番。想必這熱鬧的街市之中估計有著不少的好兒郎呢。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此別過吧。” 他的話語中帶著淡淡的祝福與禮貌的告別之意。
“快來看呐,快來看呐!” 一陣響亮的唿喊聲在喧鬧的人群中響起,“劉家小姐招親啦!規則很簡單,隻要能拉開這三十力的列弓者,就可以上台進行比武。”
王信原本正和董熟在街頭悠然地漫步著,聽到這熱鬧的唿喊聲後,心中湧起了一絲好奇。他便帶著董熟一同朝著聲音的來源處走去,準備去湊湊熱鬧。
他們來到了招親台下,隻見那把三十力的列弓擺放在顯眼的位置。周圍聚集著一群躍躍欲試的年輕人,他們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則麵露難色。王信和董熟站在台下,靜靜地看著那些上前嚐試拉開列弓的人。
隻見第一個年輕人自信滿滿地走上前去,雙手握住列弓,憋足了勁兒想要把弓拉開。然而,他的臉漲得通紅,那弓卻隻是微微動了一下,最終他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灰溜溜地走下台去。接著又有幾個年輕人陸續上台嚐試,但都以失敗告終。他們有的唉聲歎氣,有的則尷尬地撓頭。
看著那些年輕人一個個铩羽而歸,王信的嘴角不禁泛起了一絲輕蔑的笑意。他微微揚起下巴,對著身旁的董熟說道:“這些人,真是可笑。這區區三十力的列弓,我妹妹都能輕鬆拉開,他們竟這般無用。”
他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周圍的人聽到。那些嚐試失敗的年輕人聽到王信的嘲笑,有的麵露羞憤之色,有的則不服氣地瞪著王信。
其中一個年輕人梗著脖子說道:“閣下既然如此說,想必是覺得這弓很容易拉開了,那何不上去一試?莫要隻是在台下說些風涼話。”
王信聽了這話,哈哈一笑,他的眼神中滿是傲然。他輕輕拍了拍董熟的手,說道:“且看我如何拉開這弓。” 說罷,他便邁開大步,身姿矯健地走上台去。
王信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前,目光落在那把列弓之上。他微微眯起雙眼,帶著一種淡然的自信,緩緩伸出手去。隻見他一隻手穩穩地拿起了弓身,那弓身在他的手掌之中仿佛失去了剛才的強硬。接著,他的另一隻手伸出一根指頭,輕巧地勾住了弓弦,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就在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雙手之上時,王信突然發力。他的兩隻手同時使出力氣,猛地一拉,那原本堅韌的弓身根本承受不住這股突如其來的巨大力量。隻聽 “哢嚓” 一聲清脆的聲響,那弓身瞬間應聲而裂,散落在地。
劉成一直待在後台,外麵的動靜隱隱約約地傳入他的耳中。當他聽到那列弓被拉碎的聲響時,不由得大為震驚。他皺著眉頭,感慨地說道:“老夫十九歲參加武舉的時候,麵對這三十力的弓,那可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僅僅拉了個八分滿,也正因為如此,老夫才僥幸得了個武狀元。今日這又是誰啊,居然能夠直接將列弓拉碎?”
劉成的孫女劉陳湘在一旁眨著大眼睛,若有所思地說道:“爺爺,能有這般力氣的,一定是個身材魁梧的壯漢,不然哪裏會有這麽大的力氣呢?”
這時,旁邊的小廝湊到劉陳湘的身旁,小聲地說道:“小姐,依在下之見,我懷疑那可能是個女子。我瞧著那人容貌絕美,說不定是女扮男裝呢。”
劉成聽了小廝的話,在心中暗暗思忖,已然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他轉過頭對劉陳湘說道:“不管如何,這人絕對是個不同尋常的好兒郎,走,我們出去看看。”
劉成緩緩地從後台走了出來,當他踏上台的那一刻,目光便落在了王信的身上。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滿含感慨地說道:“吳王殿下,真是好久不見了啊。” 王信聽到聲音,轉過頭看向劉成,眼中頓時閃過一抹驚喜的光芒,激動地說道:“哎呀,原來是劉老元帥,確實是好久不見呐。”
劉成正準備繼續開口說話,就在這時,楊擎宇的身影也出現在了台上。他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來,同時說道:“老元帥,吳王殿下,真的是好久不見。” 王信和劉成看到楊擎宇的出現,臉上都寫滿了意外。在王信的原本計算中,楊擎宇應該是後天才能抵達帝都的,可誰也沒有想到,他居然這麽快就出現在了王信的眼前。
劉成的目光落在了楊擎宇的身上,帶著一絲期待地說道:“卓然啊,你先來試試看能不能拉開這把弓。” 楊擎宇聞言,上前一步,伸手穩穩地拿起了列弓。隻見他深吸一口氣,渾身的肌肉緊繃起來,使出了渾身的力氣開始拉弓。他的表情十分專注,仿佛是在和列弓進行一場力量的較量。隨著他不斷地發力,那列弓也在一點點地被拉開,片刻之後,列弓似乎已經到了極限,它開始發出細微的聲響,仿佛在苦苦支撐。然而最終,它還是沒能承受住楊擎宇的力量,“哢嚓” 一聲斷成了兩截。
劉成看到列弓在楊擎宇的手中斷成兩截,心中對他的力量暗自讚歎。他笑著提議道:“吳王殿下,楊將軍,今日難得二位都在此,不若你們二人比試一番,也讓我們這些老家夥開開眼界。”
王信爽朗一笑,說道:“好啊,既然劉老元帥有此興致,那我便與楊將軍切磋切磋。”
楊擎宇抱拳行禮道:“吳王殿下,請賜教。”
兩人在台上你來我往,拳影交錯,周圍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幾個迴合下來,王信突然賣了一個破綻,楊擎宇目光銳利,瞬間抓住了這個機會。他大喝一聲,使出全力一拳擊出。
王信順勢裝作不敵,身體向後飛去,直接從台上跌落下去。台下的人群發出一陣驚唿,董熟也是滿臉的焦急,她急忙跑到王信身邊,關切地問道:“王爺,你沒事吧?”
王信從地上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哈哈大笑道:“楊將軍果然武藝高強,本王甘拜下風。”
楊擎宇急忙從台上躍下,滿臉歉意地說道:“吳王殿下,末將多有冒犯,還望殿下恕罪。”
王信擺了擺手,說道:“不必如此,這隻是一場切磋,本王輸得心服口服。”
劉陳湘在一旁看到王信被打下台,心中有些失望,她忍不住小聲嘀咕道:“原以為吳王殿下有多大的本事,原來是個銀樣鑞槍頭。”
劉成聽到孫女的話,也皺起了眉頭,斥責道:“湘兒,不得無禮。吳王殿下的本事豈是你能隨意評判的。”
劉陳湘嘟著嘴,有些不服氣地說道:“爺爺,他剛剛明明那麽輕易就被楊將軍打下台了。”
王信擺了擺手,對劉成說道:“劉老元帥,無妨。劉小姐年少直率,本王不會放在心上。楊將軍與本王比武勝出,還請留在台上繼續等待打擂者。天色不早了,本王與王妃就此迴府了。”
王信輕柔地說完那番話後,便滿含溫柔地牽起董熟那纖細的手,隨後瀟灑地轉過身去,作勢要離開這喧囂之地。
董熟則乖巧地隨著王信的腳步移動,在走出一段距離後,她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迴過那美麗的螓首,目光掃過台上的眾人。她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然後微微欠身,優雅地福了福,以此當作與眾人的道別。
他們二人就這樣不緊不慢地走著,當走出並不太遠的距離後,王信突然眉頭微微一蹙,身體開始搖晃起來。接著,他像是體力不支一般,故意在眾多圍觀者的注視下,一下子倒在了地上。董熟見狀,驚慌地發出一聲輕唿,連忙伸手去攙扶。王信在董熟的攙扶下,掙紮著起身,他的身形有些佝僂,似乎每一步都邁得極為艱難。他裝作在強撐著虛弱的身軀,一步一步朝著王府的方向緩緩走去,那背影在燈光下顯得有些蕭索,卻也有著一種別樣的深意,仿佛在向眾人展示著他的 “狼狽”。
劉成靜靜地站在台上,目光一直追隨著王信漸漸遠去的背影。許久之後,他才緩緩收迴目光,轉過頭來看著身旁的楊擎宇,微微皺起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與洞察世事的深沉,說道:“這小子啊,還是和從前一樣聰明過人。他此次故意敗給你卓然,這其中的深意可不少呢。他剛剛被封王,在這關鍵時刻,他知道學習司馬懿中空城計,不需要成功而需要失敗,需要大敗,這樣的失敗恰恰是他最需要的。”
王信與董熟緩緩地迴到家中之後,王信瞬間就將那佯裝出來的虛弱姿態拋到了九霄雲外,取而代之的是一臉深深的疲憊。他緩緩地在庭院中坐下,身旁董熟靜靜地陪著他。王信微微歎了口氣,對著董熟說道:“唉,真是累死本王了。這才剛剛封王兩天,就生出了如此之多的繁雜之事。要是我能夠迴到江東,麵南稱孤,那該有多好。”想了想又說道:“我不能迴江東,這想法也無法實現了。”
董熟輕輕地走到王信的身後,她那纖細的手指溫柔地捏著王信的肩膀,一邊捏著,一邊帶著些許感慨地說道:“這可真是神奇呢。殿下,您爺爺是明末抗擊大列的名將,在戰場上與大列的兵馬浴血奮戰。誰能想到,到了如今,王爺您搖身一變,成了這大列的吳王。這命運的轉折,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啊。”
王信笑了笑說道:“我爺爺也是為崇禎帝效忠到最後一刻了,吊死煤山時王承恩和我爺爺就在旁邊看著,王承恩被俘後,我爺爺迴到江東幫助朱三太子大敗李自成,沒等和範文芳決戰,就去世了,我父親沙場上被範文芳俘獲,之後就投降了他,建立大列,這亂世辦事就是快,這前後不過五年光景啊。”
董熟輕輕地打了一個哈欠,那微微的倦意浮現在她的臉上。王信見狀,急忙招唿了一個丫鬟,聲音急切地說道:“快來,快攙扶王妃迴屋去休息。” 丫鬟聞聲,急忙快步走到董熟的身旁,小心地攙扶著她,緩緩地朝著屋裏走去。
董熟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屋內。王信則靜靜地站在原地,他緩緩地抬起頭,目光直直地望向頭頂那一輪高懸的明月。那澄澈的月光灑在他的身上,他的臉上流露出一抹複雜的神情,微微歎了口氣,低聲呢喃道:“若是去了吳地,我要如何麵對江東父老啊。”
此時的董熟正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雕花的梳妝台前,明亮的陽光透過窗紙灑在她的身上,仿佛給她披上了一層柔和的光暈。她全神貫注地對著那麵古樸的銅鏡,輕輕捏著眉筆,一筆一劃地精心描繪著自己那如新月般的蛾眉。王信站在一旁,靜靜地看了一會兒,待董熟完成畫眉的動作後,他帶著些許疑惑的神情問道:“王妃今日怎麽突然想著要化妝了呢?”
董熟微微放下了手中的眉筆,目光溫柔地落在鏡子上,仔細地審視著自己剛剛精心雕琢出的妝容。她那美麗的眼眸中流轉著動人的光彩,朱唇輕啟,對著王信緩緩說道:“王爺,您可知道,今日乃是七夕佳節。妾身一直有一個小小的願望,那便是能與王爺一同出門去逛逛這繁華的街市。可王爺天生一副豐神俊朗的模樣,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市井之間,都那般引人注目。妾身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夠以最美的姿態陪伴在您的身旁。倘若妾身不精心打扮一番,就素麵朝天、太過樸素的話,若是被旁人瞧見了,在背後嚼舌根,說妾身配不上王爺您這般的人物,那可該如何是好呢?”
王信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溫柔而又豁達的笑容,他輕輕地伸出手,拿起董熟放在梳妝台上的那支眉筆,在手中把玩著。他那深邃的目光在眉筆上流連,仿佛是在迴憶著與董熟之間的點點滴滴。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地開口說道:“愛妃,即便被旁人看到了又能如何呢?他們那裏知道你我的深情。”
董熟聽了王信的話,眼波流轉,目光中滿是感動。她微微抬起頭,看著王信,眼裏似有淚光閃爍。
她輕輕握住王信拿著眉筆的手,嘴角上揚,露出一抹甜蜜的微笑。王信則低下頭,目光與董熟交匯,那眼中滿是深情與溫柔。
“王爺,王妃,王太後有請。” 丫鬟那清脆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悠悠地傳入了屋內。王信微微皺了皺眉,隨即迴應道:“好,本王這就前去。” 說罷,他溫柔地扶住董熟,兩人一起緩緩地朝著王太後的屋子走去。
來到王太後的住處,王信和董熟恭敬地行禮。王信輕聲說道:“孩兒見過母親,願母親萬福。” 董熟也溫婉地跟著說道:“兒媳見過母親,願母親萬福。”
王太後坐在椅子上,微微擺了擺手,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開口說道:“什麽萬福不萬福的,我這一把年紀了,也不願意再弄王府的繁文縟節了,你們就和以前一樣便好。信兒封王了,蘇州那可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信兒啊,你就把我送迴蘇州吧。”
王信恭敬地站在一旁,微微低頭,聽完太後的話後,他立刻說道:“好的,母親。過兩日,孩兒定會安排妥當,護送您迴蘇州。” 王母聽了,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她轉過頭,目光慈愛地看著董熟,緩緩說道:“熟兒啊,懷胎可是辛苦事情,要多多注意休息,切不可勞累了自己。”
說著,從一旁的櫃子裏拿出兩個精致的玉鐲,遞到董熟的麵前,接著說道:“這兩個玉鐲,就送給你了。你嫁到我們王家也有幾年了,我這個做婆婆的,也沒送過什麽像樣的禮物給你。你可一定要收下,要是不收的話,我可就要生氣了。”
董熟看著王太後手中那兩個溫潤的玉鐲,眼中滿是感動與惶恐。她連忙微微欠身,雙手接過玉鐲,目光中滿是敬意,說道:“多謝母親,兒媳定會好好珍藏。”
王母看著董熟那小心翼翼的模樣,臉上的笑容更加和藹了,她輕輕拍了拍董熟的手,說道:“熟兒,這玉鐲和你很是相配,你那溫婉的性子,也很合我心意。”
王信在一旁看著這婆媳和睦的場景,心中滿是欣慰。他笑著說道:“母親,有熟兒在孩兒身邊,孩兒很是安心。”
王母點了點頭,目光在兩人身上來迴打量著,說道:“你們夫妻二人要相互扶持,莫要因為一些瑣事起了爭執。這日子還長著,要和和睦睦的。”
董熟微微紅了臉,輕輕靠在王信的身邊,王信則輕輕摟住董熟的肩膀,說道:“母親放心,孩兒明白。”
王母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你們迴去吧,我也有些乏了。”
董熟款步走出王太後的門口,不經意間抬手輕撫臉頰,這才驚覺自己臉上的妝容僅僅完成了一半。她有些難為情地看向王信,輕聲問道:“王爺,這妝…… 現在該如何是好?” 王信這才將目光聚焦在董熟的麵龐上,看到那化到一半的妝容,他非但沒有覺得不妥,反而覺得十分有趣。他嘴角上揚,輕輕笑道:“哎呀,這倒是別具一番特色呢。”
董熟和王信正你一言我一語地打情罵俏著,這時,門童急匆匆地走了過來,恭敬地說道:“王爺,王妃之弟來到王府了。” 王信聽後,轉過頭對董熟溫柔地說道:“愛妃,你快去處理妝容,無論是繼續化完,還是將其洗掉都可以,我先去與你弟弟見上一麵。”
董浩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了王府,王信早已在正堂裏靜靜地等候著。董浩見到王信後,立刻恭恭敬敬地行拜見之禮,口中說道:“小弟,拜見大列吳王。”
王信仔細地打量著董浩,隻見他氣質儒雅,宛如一位謙謙公子。王信熱情地開口說道:“弟弟來了,快快請坐。” 董浩依言坐下後,便迫不及待地對王信說道:“吳王,這科舉之日是在何時呢?” 王信微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半個月之後,估計各地的舉子們都能夠抵達帝都了。不過為了留出足夠的準備空間,所以定在下月初十正式開考,不知你為何有此一問呢?”
董浩聽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好,小弟明白了。不知吳王您是否擁有治理江東的權力呢?” 王信有些疑惑,但還是坦誠地說道:“有,你又為何這樣問?”
董浩急忙放下手中的茶杯,神情急切地說道:“那蘇州知府的職位是否有空缺呢?” 王信微微撇了撇嘴,說道:“弟弟若是有意,可即刻走馬上任。” 董浩連忙擺手解釋道:“小弟並非是為自己謀取官職,而是為一個滄州的舉子詢問。如若他考取了狀元,不知可否讓他上任蘇州知府一職。”
王信低頭沉思了片刻,說道:“他要是真能考中狀元,莫說是蘇州知府,現在浙江巡撫一職正好空缺,讓他去擔任浙江巡撫都沒問題。” 董浩聽完,臉上頓時洋溢著喜悅之情,他開心地說道:“多謝姐丈指點。”
董熟將臉上那半殘的妝容洗去後,緩緩地走到了堂屋裏。董浩一眼就看見了董熟,他立刻快步上前,關切地說道:“姐姐,近來可安好?”
董熟微微抬起手,優雅地擺了擺,說道:“一切都好,隻是如今懷有身孕,行動上有些不太方便罷了。”
三人稍微說了些家常,董浩就要告別,胡從柳還在外麵等著呢。
董浩恭敬地拱手,準備辭別,口中說道:“王爺,王妃,小弟這便要告辭了。” 王信微微皺了皺眉頭,有些驚訝地說道:“這茶才剛剛端起,一杯茶都還沒來得及喝完,你就要急著走了?”
董浩神色有些急切,趕緊解釋道:“王爺,胡公子此刻正在門外等著我呢,我不好讓他久等。” 董熟一聽說是胡公子,眼睛微微睜大,立刻追問道:“可是那胡從柳?” 董浩抬起頭,目光坦誠地說道:“正是,就是他。”
董熟聽完,目光轉向王信,看著王信正在看自己,莫名心虛,對董浩說道:“那你快去吧,可別讓人家在外麵等得太久了。” 董浩於是快步離開了王府,與在門外等候的胡從柳一同朝著福星客棧的方向迴去了。
王信站在原地,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的地方。他轉頭對董熟說道:“這胡公子,本王猜他應該是金陵人士吧?”
董熟眼神有些躲閃,她輕輕咬了咬嘴唇,猶豫了一下才說道:“王爺,您猜得沒錯,他確實是金陵人士。”
王信看著董熟那有些不自然的神情,心中的疑慮更重了,他微微皺起眉頭,語氣嚴肅了幾分:“熟兒,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瞞著本王?你與這胡從柳之間……”
董熟的臉上閃過一絲慌亂,她連忙急切地開口說道:“沒有,絕對沒有,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她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似乎在極力撇清什麽。
王信靜靜地看著董熟,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夠看透她的內心。過了片刻,他才緩緩地開口說道:“哎呀,愛妃,以後可不能再把那些心事都寫在臉上了。”
王信輕聲地說完那番話後,便溫柔地讓董熟迴房去好好休息,告訴她等到晚飯過後,再一同去街上遊玩,享受那節日氛圍。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隻見內務府的太監匆匆忙忙地趕到了王府。那太監跑得氣喘籲籲,臉色漲得通紅,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他見到王信後,顧不上行禮,便急切地說道:“王爺,陛下緊急召您入宮。出大事了,李太後不知為何突然要自盡,陛下十分焦急,王元帥您快快進宮去勸勸李太後。”
王信聽完,不假思索地翻身上馬,一路快馬加鞭地朝著紫禁城疾馳而去。那馬蹄聲急促而響亮,在空曠的街道上迴蕩。
當他火急火燎地趕到西慈寧宮時,一眼就望見李太後正神色決然地站在宮殿那高高的屋頂之上。王信的心髒猛地一揪,他急忙快步上前,恰好看到李奇正滿臉焦慮地站在一旁。王信趕緊湊上前去,急切地詢問道:“李大人,太後這到底是怎麽了?怎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李奇的臉色慘白,他慌亂地搖了搖頭,聲音顫抖著說道:“我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她突然就這麽爬上屋頂了。” 此時,皇帝也看到王信趕到了,他的臉上滿是焦急之色,對著王信大聲喊道:“吳王,快,快想辦法把太後從屋頂上弄下來。”
王信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他幾個大步跨到了距離屋頂較近的位置,抬起頭,對著李太後大聲地勸說道:“太後啊,您萬萬不可如此行事啊。陛下還沒有好好地盡孝呢,您怎麽能這樣輕易離去呢?”
然而,李太後站在屋頂之上,手中緊緊地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她將寶劍直直地指向王信,聲嘶力竭地說道:“吳王,讓陛下以後好好地孝順董太後吧。董太後她三個兒子都已經不在了,她比我更需要這份孝心。”
王信見狀,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他急忙又說道:“那太後,咱們就不為李大人考慮考慮嗎?李大人在這世上可就您這麽一個妹妹啊,您要是就這樣走了,李大人得多難受啊。” 可是,李太後看起來心意已決,她緩緩地跪在了屋簷之上,淚流滿麵地對著李奇說道:“哥哥,妹妹對不起你了。”
接著,她又仰頭對著天空大聲喊道:“太子崇,是我害死了你們,都是我害死了你們。” 話語落下,她猛地揮起手中的寶劍,自刎在屋頂之上。
李太後身體向前倒去的瞬間,王信如離弦之箭一般衝了過去,他高高地躍起,接住太後墜落的身軀。在接住太後的那一刻,王信感覺到了那身軀的沉重與冰冷。他輕輕將太後放在地上,看著太後那已經失去生機的麵龐,滿臉的悲愴與無奈。周圍的人都發出了一聲聲悲痛的歎息,皇帝跪倒在地,放聲大哭起來。
皇帝那布滿哀傷的麵龐上一片肅穆,他緩緩地揮了揮手,用低沉而又沉重的聲音讓所有的人都退下。隨後,他獨自靜靜地留在了李太後那冰冷的遺體之前。他就那樣靜靜地佇立著,像一尊被悲傷凝固的雕塑,目光死死地盯著太後,仿佛陷入了無盡的迴憶與痛苦之中,久久都沒有迴過神來。
時間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黃昏時分。那昏黃的夕陽餘暉透過宮殿的門窗灑了進來,映照在皇帝那孤單而落寞的身影上。從始至終,皇帝一句話都沒有說,他就像是被抽走了靈魂一般。終於,他慢慢地挪動著腳步,離開了西慈寧宮。
當天夜裏,皇帝頒布旨意,罷朝三日,以此來為李太後守孝。那旨意中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他對太後的哀思與追念。在這三天裏,整個宮廷都被一片肅穆的氣氛所籠罩,太監和宮女們走路都放輕了腳步,生怕驚擾了這份沉重的悲傷。皇帝則每日都沉浸在對李太後的思念之中,在那寂靜的宮殿裏,他默默地迴憶著與太後相處的點點滴滴,那曾經的歡聲笑語仿佛還在耳邊迴響,而如今卻隻剩下無盡的淒涼與哀傷。
王從紫禁城緩緩歸來。他翻身躍下馬背,隨後將韁繩遞給一旁的仆人,讓其將駿馬牽走。他邁著略顯疲憊的步伐走進王府,一路來到堂屋之中。
在堂屋裏,他先是細致地擦了擦手,仿佛想要擦去在宮中沾染的那一抹哀傷與塵埃。接著,他不緊不慢地更換了一身衣服,那動作中帶著一絲對繁瑣宮廷之事的解脫。換好衣服後,他緩緩地坐到主座之上,端起一碗涼茶,仰頭一飲而盡。那清涼的茶水順著喉嚨流下,讓他頓感身心舒適了許多。
董熟靜靜地站在一旁,她輕輕地拿下王信手中的空碗,然後吩咐下人再端上一碗涼茶。她的目光中滿是關切與疑惑,輕聲地問道:“王爺,今日不是陪著陛下進宮去勸太後了嗎?為何這麽快就迴來了?”
王信微微皺著眉頭,拿起一條毛巾輕輕地擦拭著臉,一邊擦拭一邊緩緩說道:“太後駕崩了。不過,太後這一生也算是可以了。她以前效法那唐明皇的武惠妃啊,好在她沒有像武惠妃那樣被太子瑛的陰魂嚇死,也算是有了一個相對安穩的結局。” 他的語氣中帶著複雜的感慨,既有對太後離世的惋惜,也有對其一生的一種別樣的評判。
董熟在聽完王信的話後,微微點了點頭,她轉過身,神色凝重地吩咐下人說:“速速去準備縞素,陛下一定會為太後發喪的,可不要等到時候我們手忙腳亂的。” 她的聲音沉穩而又帶著一種對宮廷禮製的熟知。
然而,王信卻迅速地伸出手攔住了董熟,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種審慎和深思熟慮。他緩緩地說道:“不可如此行事。等到旨意下達之後再做準備,如果現在就提前準備,很容易引起陛下的懷疑。”
王信抬眼望向窗外,眼看著那夕陽的餘暉漸漸離開大地,暮色將要籠罩,他轉過身來,目光溫柔地看著董熟,輕聲說道:“愛妃,你不是一直想著出去走走嗎?今日恰逢七夕佳節,外麵定然是一番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景象,先一同出去轉一轉,先把太後崩殂這之事放到一邊吧。”
董熟微微猶豫了一下,畢竟太後剛剛離世,但看著王信那期待的眼神,又想到自己今日精心的打扮,她輕輕點了點頭。
兩人出了王府,外麵果然如王信所說,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氛圍。街道兩旁的店鋪都張燈結彩,紅色的燈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那柔和的光芒灑在來來往往的行人身上。賣花的小姑娘穿梭在人群中,叫賣著嬌豔欲滴的鮮花;賣糖人的小販在一旁熟練地製作著各種造型的糖人,引得孩子們陣陣歡唿。
“這位官人,您且留步。” 一位賣花的小姑娘眼尖地看到了王信,她輕盈地走上前來,俏皮地攔住了王信的去路。靈動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滿含期待地說道:“我一看官人您呐,就知道您定是非凡出眾之人。今日七夕佳節,給您身旁這位美麗的夫人買一束鮮花吧。”
董熟在一旁聽完小姑娘的話,臉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她溫柔地看著小姑娘,輕聲笑道:“小姑娘可真是有眼力呢,你可知,他可真不是一般人,此乃大列吳王。”
小姑娘一聽,眼睛睜得更大了,滿是驚訝與惶恐,連忙屈膝行禮道:“民女不知是吳王殿下與王妃,多有冒犯。”
王信擺了擺手,溫和地說道:“無妨,你這小姑娘倒是機靈。” 說著,他便從袖中掏出幾枚銅錢,遞給小姑娘,“你這花,本王買了。”
小姑娘欣喜地接過銅錢,趕忙挑選了一束開得最嬌豔的花,雙手遞給董熟,說道:“王妃,這束花最配您了,願您和吳王殿下恩恩愛愛。”
董熟接過花,微笑著對小姑娘說道:“你的嘴真甜。” 然後她轉頭看向王信,眼中滿是柔情。
他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了一條河邊。河邊有許多男女在放花燈,一盞盞花燈帶著人們的美好祝願在河麵上緩緩飄動。王信和董熟也買了一盞花燈,董熟閉上眼睛,默默地許了一個願,然後和王信一起將花燈放入河中。
王信輕聲問道:“愛妃,你許了什麽願?” 董熟微笑著說:“妾身希望王爺平安喜樂,我們能一直這樣幸福下去。” 王信聽了,心中滿是感動,他握住董熟的手,緊緊地握在手心。
就在這寧靜的氛圍中,突然一陣清脆悅耳的叮當聲傳來。那聲音宛如靈動的音符,在空氣中悠悠地迴蕩著。王信被這聲音吸引,下意識地轉頭看去。隻見葉婉正從橋上緩緩地往橋下走來。每走一步,手腕上的手鐲便相互碰撞,發出那獨特的叮當聲響。
葉婉輕盈地走到橋下後,似乎感覺到有一道目光在注視著自己。她那靈動的眼眸微微一轉,開始仔細地觀察四周。當她的目光與王信的目光交匯時,她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但她很快反應過來,急忙快步走到王信的麵前,叩拜行禮,她的聲音清脆而恭敬:“標下葉婉,見過吳王殿下。”
“快看,那就是吳王啊。” 一位路過的行人停下了腳步,眼睛緊緊地盯著王信,不禁發出了一聲驚歎。旁邊的另一位行人則附和著說道:“是啊,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不過,他怎麽長得比煙柳街上那些豔名遠揚的花魁還要美呢?”
在人群之中,一個年輕的捕快也呆呆地望著王信,他湊到捕頭的耳邊,小聲地說道:“頭兒,這吳王可真是英俊非凡啊。” 那捕頭聽了,皺了皺眉頭,抬手打掉了捕快頭上歪戴著的帽子,有些嗔怪地說道:“你這小子,難道不知道王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兄弟嗎?他們是一個比一個俊美。這吳王就是王信,是五兄弟之中最俊美的那一個。”
王信眉頭微微皺起,帶著幾分威嚴地揮了揮手,示意周圍那些嘰嘰喳喳的眾人退散。待人群漸漸散去後,他將目光轉向葉婉,目光中帶著些許好奇地問道:“葉軍門,今日秦悅怎麽沒有和你一同出來啊?要知道這七夕佳節可是最適合上街尋覓如意郎君的好時機呢。”
葉婉聽到王信的詢問,先是微微一愣,隨後立刻迴答道:“迴吳王殿下,沒有和她一起出來是因為秦悅她今日白天在家裏相親了,相完親後她感覺有些疲憊,所以晚上就不打算出來了。”
王信聽完葉婉的解釋,微微點了點頭,而後拱手行了一禮,微笑著說道:“那葉軍門今日可要好好在這街上尋覓一番。想必這熱鬧的街市之中估計有著不少的好兒郎呢。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此別過吧。” 他的話語中帶著淡淡的祝福與禮貌的告別之意。
“快來看呐,快來看呐!” 一陣響亮的唿喊聲在喧鬧的人群中響起,“劉家小姐招親啦!規則很簡單,隻要能拉開這三十力的列弓者,就可以上台進行比武。”
王信原本正和董熟在街頭悠然地漫步著,聽到這熱鬧的唿喊聲後,心中湧起了一絲好奇。他便帶著董熟一同朝著聲音的來源處走去,準備去湊湊熱鬧。
他們來到了招親台下,隻見那把三十力的列弓擺放在顯眼的位置。周圍聚集著一群躍躍欲試的年輕人,他們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則麵露難色。王信和董熟站在台下,靜靜地看著那些上前嚐試拉開列弓的人。
隻見第一個年輕人自信滿滿地走上前去,雙手握住列弓,憋足了勁兒想要把弓拉開。然而,他的臉漲得通紅,那弓卻隻是微微動了一下,最終他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灰溜溜地走下台去。接著又有幾個年輕人陸續上台嚐試,但都以失敗告終。他們有的唉聲歎氣,有的則尷尬地撓頭。
看著那些年輕人一個個铩羽而歸,王信的嘴角不禁泛起了一絲輕蔑的笑意。他微微揚起下巴,對著身旁的董熟說道:“這些人,真是可笑。這區區三十力的列弓,我妹妹都能輕鬆拉開,他們竟這般無用。”
他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周圍的人聽到。那些嚐試失敗的年輕人聽到王信的嘲笑,有的麵露羞憤之色,有的則不服氣地瞪著王信。
其中一個年輕人梗著脖子說道:“閣下既然如此說,想必是覺得這弓很容易拉開了,那何不上去一試?莫要隻是在台下說些風涼話。”
王信聽了這話,哈哈一笑,他的眼神中滿是傲然。他輕輕拍了拍董熟的手,說道:“且看我如何拉開這弓。” 說罷,他便邁開大步,身姿矯健地走上台去。
王信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前,目光落在那把列弓之上。他微微眯起雙眼,帶著一種淡然的自信,緩緩伸出手去。隻見他一隻手穩穩地拿起了弓身,那弓身在他的手掌之中仿佛失去了剛才的強硬。接著,他的另一隻手伸出一根指頭,輕巧地勾住了弓弦,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就在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雙手之上時,王信突然發力。他的兩隻手同時使出力氣,猛地一拉,那原本堅韌的弓身根本承受不住這股突如其來的巨大力量。隻聽 “哢嚓” 一聲清脆的聲響,那弓身瞬間應聲而裂,散落在地。
劉成一直待在後台,外麵的動靜隱隱約約地傳入他的耳中。當他聽到那列弓被拉碎的聲響時,不由得大為震驚。他皺著眉頭,感慨地說道:“老夫十九歲參加武舉的時候,麵對這三十力的弓,那可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僅僅拉了個八分滿,也正因為如此,老夫才僥幸得了個武狀元。今日這又是誰啊,居然能夠直接將列弓拉碎?”
劉成的孫女劉陳湘在一旁眨著大眼睛,若有所思地說道:“爺爺,能有這般力氣的,一定是個身材魁梧的壯漢,不然哪裏會有這麽大的力氣呢?”
這時,旁邊的小廝湊到劉陳湘的身旁,小聲地說道:“小姐,依在下之見,我懷疑那可能是個女子。我瞧著那人容貌絕美,說不定是女扮男裝呢。”
劉成聽了小廝的話,在心中暗暗思忖,已然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他轉過頭對劉陳湘說道:“不管如何,這人絕對是個不同尋常的好兒郎,走,我們出去看看。”
劉成緩緩地從後台走了出來,當他踏上台的那一刻,目光便落在了王信的身上。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滿含感慨地說道:“吳王殿下,真是好久不見了啊。” 王信聽到聲音,轉過頭看向劉成,眼中頓時閃過一抹驚喜的光芒,激動地說道:“哎呀,原來是劉老元帥,確實是好久不見呐。”
劉成正準備繼續開口說話,就在這時,楊擎宇的身影也出現在了台上。他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來,同時說道:“老元帥,吳王殿下,真的是好久不見。” 王信和劉成看到楊擎宇的出現,臉上都寫滿了意外。在王信的原本計算中,楊擎宇應該是後天才能抵達帝都的,可誰也沒有想到,他居然這麽快就出現在了王信的眼前。
劉成的目光落在了楊擎宇的身上,帶著一絲期待地說道:“卓然啊,你先來試試看能不能拉開這把弓。” 楊擎宇聞言,上前一步,伸手穩穩地拿起了列弓。隻見他深吸一口氣,渾身的肌肉緊繃起來,使出了渾身的力氣開始拉弓。他的表情十分專注,仿佛是在和列弓進行一場力量的較量。隨著他不斷地發力,那列弓也在一點點地被拉開,片刻之後,列弓似乎已經到了極限,它開始發出細微的聲響,仿佛在苦苦支撐。然而最終,它還是沒能承受住楊擎宇的力量,“哢嚓” 一聲斷成了兩截。
劉成看到列弓在楊擎宇的手中斷成兩截,心中對他的力量暗自讚歎。他笑著提議道:“吳王殿下,楊將軍,今日難得二位都在此,不若你們二人比試一番,也讓我們這些老家夥開開眼界。”
王信爽朗一笑,說道:“好啊,既然劉老元帥有此興致,那我便與楊將軍切磋切磋。”
楊擎宇抱拳行禮道:“吳王殿下,請賜教。”
兩人在台上你來我往,拳影交錯,周圍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幾個迴合下來,王信突然賣了一個破綻,楊擎宇目光銳利,瞬間抓住了這個機會。他大喝一聲,使出全力一拳擊出。
王信順勢裝作不敵,身體向後飛去,直接從台上跌落下去。台下的人群發出一陣驚唿,董熟也是滿臉的焦急,她急忙跑到王信身邊,關切地問道:“王爺,你沒事吧?”
王信從地上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哈哈大笑道:“楊將軍果然武藝高強,本王甘拜下風。”
楊擎宇急忙從台上躍下,滿臉歉意地說道:“吳王殿下,末將多有冒犯,還望殿下恕罪。”
王信擺了擺手,說道:“不必如此,這隻是一場切磋,本王輸得心服口服。”
劉陳湘在一旁看到王信被打下台,心中有些失望,她忍不住小聲嘀咕道:“原以為吳王殿下有多大的本事,原來是個銀樣鑞槍頭。”
劉成聽到孫女的話,也皺起了眉頭,斥責道:“湘兒,不得無禮。吳王殿下的本事豈是你能隨意評判的。”
劉陳湘嘟著嘴,有些不服氣地說道:“爺爺,他剛剛明明那麽輕易就被楊將軍打下台了。”
王信擺了擺手,對劉成說道:“劉老元帥,無妨。劉小姐年少直率,本王不會放在心上。楊將軍與本王比武勝出,還請留在台上繼續等待打擂者。天色不早了,本王與王妃就此迴府了。”
王信輕柔地說完那番話後,便滿含溫柔地牽起董熟那纖細的手,隨後瀟灑地轉過身去,作勢要離開這喧囂之地。
董熟則乖巧地隨著王信的腳步移動,在走出一段距離後,她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迴過那美麗的螓首,目光掃過台上的眾人。她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然後微微欠身,優雅地福了福,以此當作與眾人的道別。
他們二人就這樣不緊不慢地走著,當走出並不太遠的距離後,王信突然眉頭微微一蹙,身體開始搖晃起來。接著,他像是體力不支一般,故意在眾多圍觀者的注視下,一下子倒在了地上。董熟見狀,驚慌地發出一聲輕唿,連忙伸手去攙扶。王信在董熟的攙扶下,掙紮著起身,他的身形有些佝僂,似乎每一步都邁得極為艱難。他裝作在強撐著虛弱的身軀,一步一步朝著王府的方向緩緩走去,那背影在燈光下顯得有些蕭索,卻也有著一種別樣的深意,仿佛在向眾人展示著他的 “狼狽”。
劉成靜靜地站在台上,目光一直追隨著王信漸漸遠去的背影。許久之後,他才緩緩收迴目光,轉過頭來看著身旁的楊擎宇,微微皺起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與洞察世事的深沉,說道:“這小子啊,還是和從前一樣聰明過人。他此次故意敗給你卓然,這其中的深意可不少呢。他剛剛被封王,在這關鍵時刻,他知道學習司馬懿中空城計,不需要成功而需要失敗,需要大敗,這樣的失敗恰恰是他最需要的。”
王信與董熟緩緩地迴到家中之後,王信瞬間就將那佯裝出來的虛弱姿態拋到了九霄雲外,取而代之的是一臉深深的疲憊。他緩緩地在庭院中坐下,身旁董熟靜靜地陪著他。王信微微歎了口氣,對著董熟說道:“唉,真是累死本王了。這才剛剛封王兩天,就生出了如此之多的繁雜之事。要是我能夠迴到江東,麵南稱孤,那該有多好。”想了想又說道:“我不能迴江東,這想法也無法實現了。”
董熟輕輕地走到王信的身後,她那纖細的手指溫柔地捏著王信的肩膀,一邊捏著,一邊帶著些許感慨地說道:“這可真是神奇呢。殿下,您爺爺是明末抗擊大列的名將,在戰場上與大列的兵馬浴血奮戰。誰能想到,到了如今,王爺您搖身一變,成了這大列的吳王。這命運的轉折,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啊。”
王信笑了笑說道:“我爺爺也是為崇禎帝效忠到最後一刻了,吊死煤山時王承恩和我爺爺就在旁邊看著,王承恩被俘後,我爺爺迴到江東幫助朱三太子大敗李自成,沒等和範文芳決戰,就去世了,我父親沙場上被範文芳俘獲,之後就投降了他,建立大列,這亂世辦事就是快,這前後不過五年光景啊。”
董熟輕輕地打了一個哈欠,那微微的倦意浮現在她的臉上。王信見狀,急忙招唿了一個丫鬟,聲音急切地說道:“快來,快攙扶王妃迴屋去休息。” 丫鬟聞聲,急忙快步走到董熟的身旁,小心地攙扶著她,緩緩地朝著屋裏走去。
董熟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屋內。王信則靜靜地站在原地,他緩緩地抬起頭,目光直直地望向頭頂那一輪高懸的明月。那澄澈的月光灑在他的身上,他的臉上流露出一抹複雜的神情,微微歎了口氣,低聲呢喃道:“若是去了吳地,我要如何麵對江東父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