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太監那尖銳的高喊聲響徹宮廷,群臣聞之,紛紛自六部朝房魚貫而出。文武百官們神色莊重,步履匆匆地向大殿方向行進。六部尚書走在前列,率領著各部官員,他們步伐沉穩,一步步走過那高高的台階。隻見所有官員行動整齊劃一,衣袂飄飄,卻無一絲雜亂之態。
“臣,叩見陛下、太後,陛下太後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齊聲高唿,聲音在大殿中迴蕩。李太後款步走下龍椅,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的群臣,而後對著百官緩聲說道:“陛下如今才德兼備、充沛滿溢,應當親政了,哀家也欲退居後宮頤養天年。”話鋒一轉,她目光陡然聚焦在一人身上,說道:“大元帥,不群不黨,清正廉明,東能平遠洋之亂,西可定邊陲之擾,哀家賞無可賞,然其功高蓋世,不可不封,祖籍吳地,著封吳王,生前入武廟,死後入帝陵,哀家萬望列位臣工,見賢思齊。”
王信聽完,頓時嚇得麵如土色,渾身戰戰兢兢,連忙跪地叩頭說道:“懇請太後收迴成命,臣萬不敢受如此隆恩封賞。”李太後微微蹙起眉頭,隨即走下玉台,親自彎腰扶起王信,她的眼中滿是深情,語氣誠懇地說道:“為了這東土江山,愛卿的父兄皆為大列命歸陰曹,這蟒龍袍,楊延昭沒穿上,王愛卿當之無愧,愛卿穿得!”
“速速取蟒袍來!哀家要親自給王元帥穿上。”一聲令下,太監們急忙行動起來,不多時,便手捧著華貴的蟒袍匆匆趕來。此時,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上,李太後神色莊重,目光中滿含著對王信元帥的敬重與期許。在眾人的注視下,李太後緩緩拿起蟒袍,動作輕柔而鄭重地為王信換上。
“吳王,自今日始,國家安危係於你身。此乃重任在肩,雖責任重大,然望你能舉重若輕,處之泰然。你當以睿智之思、果敢之行,引領國家邁向安定與昌盛。”李太後神色肅穆,話語擲地有聲。
王信聽聞,立即恭敬跪拜,鄭重道:“小王定牢記太後教誨,不負太後重托,為國家之安穩、百姓之福祉,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此時,李太後微微抬手,示意王信起身。隨後,高喊道:“來人!舉起匾額!”隻見太監們迅速行動,那莊重的“正大光明”匾額被緩緩舉起,從龍椅後方穩穩懸起。太後伸手指向匾額,語氣激昂地說道:“這‘正大光明’,絕非僅僅擺在那裏供人觀賞。為何大列今年北地鬧荒,來年南地絕收?究其根源,正是因為站在這裏的人!你們自省自問,是否盡到了應盡之責?”
李太後緩緩走迴玉台之上,繼續言辭懇切地說道:“這裏有一點貪汙,有一點汙垢,萬裏江山就壞一片、爛一堆。崇禎帝吊死煤山才幾年?李自成被殺才幾年?你們難道都忘了嗎?”
李太後再次伸手指著“正大光明”,那手指微微顫抖,狠狠指著,再度開口道:“就讓這‘正大光明’看著你們,就讓它代替崇禎皇帝的眼睛,它正在死死地看著你們呢!”
“霍明,你身為內閣首輔,當為百官表率,你說說,是不是如此?”李太後身姿挺拔地站在玉台上,提高了聲音,目光如炬地對著霍明說道。
霍明聽聞,神色一凜,當即撩起衣袍,迅速跪下,額頭觸地,恭敬地說道:“太後所言極是。為官者,務必心正行端,心胸當寬廣如浩渺之海,所行之事要能見得了朗朗天光,所做之舉要明明白白。國若清正,則官風自正;官風清正,民風也就隨之端正;民風端正,民眾便能富足;民眾富足,國家方能強盛。”
李太後微微頷首,臉上帶著一抹欣慰的淺笑,目光中透著讚賞,緩聲道:“有臣如此,國可安也。”緊接著,她將目光轉向董熟,眼神變得嚴肅而凝重,鄭重說道:“董熟,汝夫現已封吳王,而汝亦懷有身孕。”
說罷,她輕蹙眉頭,目光中流露出一絲關切,“汝今後應當一心相夫教子,切莫再參與國事。吏部自會安排適宜人選接替於你。”
董熟聽聞,神色恭謹地拿下頂戴花翎,雙膝跪地,額頭觸地,聲音誠懇地謝恩道:“謝太後隆恩。”
李太後輕輕揮了揮手,目光最後掃視了一眼這莊嚴肅穆的大堂。她的眼神中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有不舍,有釋然。此間眾人,無人能夠知曉她究竟是如何在權力的巨大誘惑前,做出了退居後宮、頤養天年這般決定的。最終,她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脊背,留下了一句飽含深意的話語:“哀家迴宮了,陛下當以民為重,以民為本,須知君輕而民貴。”
皇帝在龍椅前跪拜李太後:“兒皇帝謹記太後教誨,太後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太後微微揚起嘴角,露出一抹溫婉的笑容,在一群太監宮女的前唿後擁之下,離開了大殿。
小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莊重,緩緩開口說道:“今日,朕已然親政。諸位列位臣工,皆是為朕盡職盡責之人,朕在此向列位深鞠一躬。”
眾臣工見狀,紛紛跪地,齊聲高唿:“陛下聖明,吾等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小皇帝抬手示意眾人平身,接著說道:“朕初親政,諸多事務還需仰仗諸位愛卿。朕要考各位,整頓朝綱,興利除弊,使我朝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霍明出列,拱手道:“陛下心懷天下,乃萬民之福。臣等必當謹遵聖意,全力輔佐陛下。”
小皇帝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朕信得過諸位。然,若有徇私舞弊、貪贓枉法者,朕絕不姑息!”
王信挺身而出,恭敬地說道:“陛下,小妹此次返迴虹提,途中由‘昌興’艦負責護航,竟意外發現黃河之水變得清澈無比。此乃祥瑞之兆,實乃聖人降世之象啊,而陛下此時親政,不正應了這聖人降世之說嗎?”
小皇帝微微一笑,說道:“朕雖年紀尚輕,但也絕非是好大喜功、心浮氣躁之人。吳王莫要如此謬讚於朕。朕倒是覺得,這所謂的聖人,應是吳王才對。”
王信聽完,當即就要下跪,然而小皇帝眼疾手快,趕忙出聲叫停了王信:“吳王,在這朝中,異姓王唯有你一人。倘若連你都不是聖人,朕實在不知還有誰能當此稱謂了。”
王信聽完,仍是執意繼續跪拜,低頭俯首說道:“陛下,臣萬萬不敢自稱聖人啊。”
“莫要自謙,吳王,你是不是聖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大列做的貢獻。”小皇帝笑了笑,結束這個話題。“莫要自謙,吳王。你是不是聖人,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大列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小皇帝麵帶微笑,輕描淡寫地結束了這個話題。
隨後,小皇帝轉過頭,看向霍明,問道:“霍首輔,如今兵馬大元帥、兵部尚書、軍機處首席大臣之位出缺,可有值得推薦之人?”
霍明聽完,趕忙說道:“吳王,讓他兼任即可,又何須再另行任命其他官員?”
小皇帝輕輕撫摸著自己那幾根尚顯稚嫩的胡子,緩緩說道:“吳王乃是霍首輔你的外甥,對吧?你這親娘舅,難道是想把你外甥給累死不成?吳王如此辛勞,朕本欲對他列土封疆,專治吳地,然而因愛惜吳王之才,這才將他留在帝都。如今,還是選拔幾個官員,也好給吳王分擔分擔。”
董熟立刻站出,說道:“陛下,臣……”小皇帝一聽到董熟的聲音,即刻說道:“吳王妃,你有人選推薦?”
董熟聽到“吳王妃”這一稱唿,瞬間反應過來自己已不再為官,立刻改口說道:“妾身有一人推薦。南海水師副都督秦悅,此人雖是女子,但其膽識非凡。妾身擔任水師學堂堂官之時,她乃是妾身的得意學生。其在海上英勇無比,不亞於江東甘寧;於水上的計謀更是不亞於東吳周郎。妾身認為此人可勝任軍機處首席大臣一職。”
小皇帝聽後說道:“原來是看陽島三艦戰六艦得勝的那位英雄啊,的確可予以提拔任用。大列朝女子為官者數量眾多,並不亞於武周時期。女子心思細膩,若運用得當,就猶如天眼洞察朝堂。吳王妃,當時你在海上組建娘子軍,想必也是出於此意。”
董熟欠身行禮道:“陛下聖明,妾身組建娘子軍,正是看中女子之能,為國效力,保家衛國。”
小皇帝微微頷首,說道:“甚好。那這秦悅,朕便著人詳加考察,若真如你所言,定當委以重任。”董熟恭敬地站迴隊列之中,小皇帝如今已不再像往昔上朝時那般會昏昏欲睡,而是充分表現出了自己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的堅定決心。
在即將退朝之前,小皇帝開口說道:“再過些時日便要舉行科舉考試了,然而當下的時政之事未必能被寒門子弟所熟知。此次科舉究竟應當考察何種才能呢?”
王信聽完,即刻站出說道:“依臣之見,應以八股文章來選拔取士。雖說八股文創作難度頗高,但通過勤加練習也是能夠有所成就的。如此一來,便能看出天下學子對待學習的刻苦程度。命題進行創作,所取之題源自詩書子集,學子們定然熟讀典籍盡出於此,如此一來,寒門子弟自然也就不會畏懼不知時政之事了。”
小皇帝略作思索,片刻之後,緩緩從龍椅上站起,神情激昂,慷慨陳詞道:“可以,就從此次科舉開始,以八股文章來選拔取士。朕要將天下的才子賢能廣泛搜羅,為我大列出力!”
言罷,他的臉上隨即露出一臉的疲憊之色,聲音略顯低沉地說道:“朕初次理政,諸多事務繁雜,實在是略有勞累。今日就退朝吧。”
退朝之後,王信和董熟如當初董熟封官時那般一同迴家。但此次卻與以往大不相同,不再是一品官和二品官並肩同行,而是吳王和吳王妃相伴而行。
當他們走到一處書店門前時,董熟終究還是沒能忍住,向王信問道:“什麽是八股文?”
“臣,叩見陛下、太後,陛下太後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齊聲高唿,聲音在大殿中迴蕩。李太後款步走下龍椅,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的群臣,而後對著百官緩聲說道:“陛下如今才德兼備、充沛滿溢,應當親政了,哀家也欲退居後宮頤養天年。”話鋒一轉,她目光陡然聚焦在一人身上,說道:“大元帥,不群不黨,清正廉明,東能平遠洋之亂,西可定邊陲之擾,哀家賞無可賞,然其功高蓋世,不可不封,祖籍吳地,著封吳王,生前入武廟,死後入帝陵,哀家萬望列位臣工,見賢思齊。”
王信聽完,頓時嚇得麵如土色,渾身戰戰兢兢,連忙跪地叩頭說道:“懇請太後收迴成命,臣萬不敢受如此隆恩封賞。”李太後微微蹙起眉頭,隨即走下玉台,親自彎腰扶起王信,她的眼中滿是深情,語氣誠懇地說道:“為了這東土江山,愛卿的父兄皆為大列命歸陰曹,這蟒龍袍,楊延昭沒穿上,王愛卿當之無愧,愛卿穿得!”
“速速取蟒袍來!哀家要親自給王元帥穿上。”一聲令下,太監們急忙行動起來,不多時,便手捧著華貴的蟒袍匆匆趕來。此時,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上,李太後神色莊重,目光中滿含著對王信元帥的敬重與期許。在眾人的注視下,李太後緩緩拿起蟒袍,動作輕柔而鄭重地為王信換上。
“吳王,自今日始,國家安危係於你身。此乃重任在肩,雖責任重大,然望你能舉重若輕,處之泰然。你當以睿智之思、果敢之行,引領國家邁向安定與昌盛。”李太後神色肅穆,話語擲地有聲。
王信聽聞,立即恭敬跪拜,鄭重道:“小王定牢記太後教誨,不負太後重托,為國家之安穩、百姓之福祉,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此時,李太後微微抬手,示意王信起身。隨後,高喊道:“來人!舉起匾額!”隻見太監們迅速行動,那莊重的“正大光明”匾額被緩緩舉起,從龍椅後方穩穩懸起。太後伸手指向匾額,語氣激昂地說道:“這‘正大光明’,絕非僅僅擺在那裏供人觀賞。為何大列今年北地鬧荒,來年南地絕收?究其根源,正是因為站在這裏的人!你們自省自問,是否盡到了應盡之責?”
李太後緩緩走迴玉台之上,繼續言辭懇切地說道:“這裏有一點貪汙,有一點汙垢,萬裏江山就壞一片、爛一堆。崇禎帝吊死煤山才幾年?李自成被殺才幾年?你們難道都忘了嗎?”
李太後再次伸手指著“正大光明”,那手指微微顫抖,狠狠指著,再度開口道:“就讓這‘正大光明’看著你們,就讓它代替崇禎皇帝的眼睛,它正在死死地看著你們呢!”
“霍明,你身為內閣首輔,當為百官表率,你說說,是不是如此?”李太後身姿挺拔地站在玉台上,提高了聲音,目光如炬地對著霍明說道。
霍明聽聞,神色一凜,當即撩起衣袍,迅速跪下,額頭觸地,恭敬地說道:“太後所言極是。為官者,務必心正行端,心胸當寬廣如浩渺之海,所行之事要能見得了朗朗天光,所做之舉要明明白白。國若清正,則官風自正;官風清正,民風也就隨之端正;民風端正,民眾便能富足;民眾富足,國家方能強盛。”
李太後微微頷首,臉上帶著一抹欣慰的淺笑,目光中透著讚賞,緩聲道:“有臣如此,國可安也。”緊接著,她將目光轉向董熟,眼神變得嚴肅而凝重,鄭重說道:“董熟,汝夫現已封吳王,而汝亦懷有身孕。”
說罷,她輕蹙眉頭,目光中流露出一絲關切,“汝今後應當一心相夫教子,切莫再參與國事。吏部自會安排適宜人選接替於你。”
董熟聽聞,神色恭謹地拿下頂戴花翎,雙膝跪地,額頭觸地,聲音誠懇地謝恩道:“謝太後隆恩。”
李太後輕輕揮了揮手,目光最後掃視了一眼這莊嚴肅穆的大堂。她的眼神中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有不舍,有釋然。此間眾人,無人能夠知曉她究竟是如何在權力的巨大誘惑前,做出了退居後宮、頤養天年這般決定的。最終,她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脊背,留下了一句飽含深意的話語:“哀家迴宮了,陛下當以民為重,以民為本,須知君輕而民貴。”
皇帝在龍椅前跪拜李太後:“兒皇帝謹記太後教誨,太後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太後微微揚起嘴角,露出一抹溫婉的笑容,在一群太監宮女的前唿後擁之下,離開了大殿。
小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莊重,緩緩開口說道:“今日,朕已然親政。諸位列位臣工,皆是為朕盡職盡責之人,朕在此向列位深鞠一躬。”
眾臣工見狀,紛紛跪地,齊聲高唿:“陛下聖明,吾等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小皇帝抬手示意眾人平身,接著說道:“朕初親政,諸多事務還需仰仗諸位愛卿。朕要考各位,整頓朝綱,興利除弊,使我朝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霍明出列,拱手道:“陛下心懷天下,乃萬民之福。臣等必當謹遵聖意,全力輔佐陛下。”
小皇帝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朕信得過諸位。然,若有徇私舞弊、貪贓枉法者,朕絕不姑息!”
王信挺身而出,恭敬地說道:“陛下,小妹此次返迴虹提,途中由‘昌興’艦負責護航,竟意外發現黃河之水變得清澈無比。此乃祥瑞之兆,實乃聖人降世之象啊,而陛下此時親政,不正應了這聖人降世之說嗎?”
小皇帝微微一笑,說道:“朕雖年紀尚輕,但也絕非是好大喜功、心浮氣躁之人。吳王莫要如此謬讚於朕。朕倒是覺得,這所謂的聖人,應是吳王才對。”
王信聽完,當即就要下跪,然而小皇帝眼疾手快,趕忙出聲叫停了王信:“吳王,在這朝中,異姓王唯有你一人。倘若連你都不是聖人,朕實在不知還有誰能當此稱謂了。”
王信聽完,仍是執意繼續跪拜,低頭俯首說道:“陛下,臣萬萬不敢自稱聖人啊。”
“莫要自謙,吳王,你是不是聖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大列做的貢獻。”小皇帝笑了笑,結束這個話題。“莫要自謙,吳王。你是不是聖人,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大列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小皇帝麵帶微笑,輕描淡寫地結束了這個話題。
隨後,小皇帝轉過頭,看向霍明,問道:“霍首輔,如今兵馬大元帥、兵部尚書、軍機處首席大臣之位出缺,可有值得推薦之人?”
霍明聽完,趕忙說道:“吳王,讓他兼任即可,又何須再另行任命其他官員?”
小皇帝輕輕撫摸著自己那幾根尚顯稚嫩的胡子,緩緩說道:“吳王乃是霍首輔你的外甥,對吧?你這親娘舅,難道是想把你外甥給累死不成?吳王如此辛勞,朕本欲對他列土封疆,專治吳地,然而因愛惜吳王之才,這才將他留在帝都。如今,還是選拔幾個官員,也好給吳王分擔分擔。”
董熟立刻站出,說道:“陛下,臣……”小皇帝一聽到董熟的聲音,即刻說道:“吳王妃,你有人選推薦?”
董熟聽到“吳王妃”這一稱唿,瞬間反應過來自己已不再為官,立刻改口說道:“妾身有一人推薦。南海水師副都督秦悅,此人雖是女子,但其膽識非凡。妾身擔任水師學堂堂官之時,她乃是妾身的得意學生。其在海上英勇無比,不亞於江東甘寧;於水上的計謀更是不亞於東吳周郎。妾身認為此人可勝任軍機處首席大臣一職。”
小皇帝聽後說道:“原來是看陽島三艦戰六艦得勝的那位英雄啊,的確可予以提拔任用。大列朝女子為官者數量眾多,並不亞於武周時期。女子心思細膩,若運用得當,就猶如天眼洞察朝堂。吳王妃,當時你在海上組建娘子軍,想必也是出於此意。”
董熟欠身行禮道:“陛下聖明,妾身組建娘子軍,正是看中女子之能,為國效力,保家衛國。”
小皇帝微微頷首,說道:“甚好。那這秦悅,朕便著人詳加考察,若真如你所言,定當委以重任。”董熟恭敬地站迴隊列之中,小皇帝如今已不再像往昔上朝時那般會昏昏欲睡,而是充分表現出了自己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的堅定決心。
在即將退朝之前,小皇帝開口說道:“再過些時日便要舉行科舉考試了,然而當下的時政之事未必能被寒門子弟所熟知。此次科舉究竟應當考察何種才能呢?”
王信聽完,即刻站出說道:“依臣之見,應以八股文章來選拔取士。雖說八股文創作難度頗高,但通過勤加練習也是能夠有所成就的。如此一來,便能看出天下學子對待學習的刻苦程度。命題進行創作,所取之題源自詩書子集,學子們定然熟讀典籍盡出於此,如此一來,寒門子弟自然也就不會畏懼不知時政之事了。”
小皇帝略作思索,片刻之後,緩緩從龍椅上站起,神情激昂,慷慨陳詞道:“可以,就從此次科舉開始,以八股文章來選拔取士。朕要將天下的才子賢能廣泛搜羅,為我大列出力!”
言罷,他的臉上隨即露出一臉的疲憊之色,聲音略顯低沉地說道:“朕初次理政,諸多事務繁雜,實在是略有勞累。今日就退朝吧。”
退朝之後,王信和董熟如當初董熟封官時那般一同迴家。但此次卻與以往大不相同,不再是一品官和二品官並肩同行,而是吳王和吳王妃相伴而行。
當他們走到一處書店門前時,董熟終究還是沒能忍住,向王信問道:“什麽是八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