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王家老宅
幹旱求生:農婦的穿越之旅 作者:昪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半天功夫,趙老頭的家人又迴到了鎮裏頭。趙老頭劉巧花都是一臉霧水,隻聽二兒子說救了個人人家讓他們上家裏做客,但是具體的情況卻一問三不知。
不僅如此,他們車後頭還跟著護衛,劉巧花隻覺得這不像是對恩人的,倒像是蠢兒子不小心得罪了別人,人家牽連了一家子。越想越怕,劉巧花沒好意思脫鞋子,到底用手狠狠戳了兒子幾下。
不過好在一大家子人都在一塊了,比上次在山賊那邊分開兩撥倒好一點,至少劉巧花心裏頭沒那麽慌,因此雖然心裏沒底,到底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這樣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鄭護衛匆忙帶著老夫人用慣了的大夫過來了,不過既然老夫人已經醒了過來,芸娘請示了之後,令鄭護衛將大夫也一並帶去府上。如此又走了小半炷香的功夫,馬車便停了下來。
大黃二黃的拉的車本來也隻有個頂棚,因此趙老頭劉巧花他們一眼就看到了,到的正是他們之前在紅穀鎮上聽不少人帶著憧憬提過的王刺史的老家。
芸娘下了車,跟守門的門子招唿了聲,門子趕緊上前去把大門底下的門檻拆了去,讓馬車可以直直進來。沾了老夫人的光,趙家的大黃二黃和大黑騾子車,也跟著開進去大宅院。
等車駕進了門,停在了老夫人家院門口,芸娘扶著老夫人下了車,方晴兒趙明亮也跟著下來。看到這兩人,趙家的其他人便也馬上跟著眾人下了車。王府裏頭的下人很快就上來,把馬車、牛車和騾車都牽了下去。
芸娘讓丫鬟們攙扶著老夫人進門,自己走過來還招唿了趙家的幾人,讓眾人不必憂心,牲口在馬棚裏頭,下人會用心照顧。
已經到這會兒了,劉巧花倒是不擔心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因此她反而拉著趙老頭走在了最前頭。趙家一行人跋涉了許多天,走過崎嶇的山路,也穿過幹裂的小道。卻是頭一迴踏上這種青石板鋪成的,平整而寬闊的大道。每塊石頭都經過精心挑選和加工,然後整齊地拚接在一起,若非石頭和石頭之間有接縫,簡直就像是渾然一體一般。趙家眾人因為趕路,除了幾個孩子和方晴兒之外,大部分人穿的草鞋。可就算是草鞋,走在這散發出淡淡光澤的石麵上,仿佛一股清涼之氣從腳下升騰而起。這一路上路過的人不少,有丫鬟婆子見到老夫人一行人,都會立即站在路邊,行完禮之後再安靜退下,一切都井然有序。且不說那雕梁畫棟的宅院,光是一個青石板路,幾個丫鬟婆子,就讓趙家幾人立刻感覺到了自己和達官貴人家裏仿若天塹般的區別,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股敬畏和震撼之情。
馬車停得本來就近,很快就入了院門。老夫人的院子裏就更讓人震撼了,這個院子坐落在宅邸的深處,被高牆環繞,清淨又不失雅致。一進入院子,最讓眾人震撼的是院子裏的綠色。他們一路往南,所見的土地山林幾乎都是一片荒蕪,農田幹涸,而這個院子卻像是一個綠洲,生機勃勃。院子內的綠樹依然挺拔茂盛,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外頭幹旱的影響,甚至花圃中還綻放著幾朵花,雖然不多,但也讓趙淑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發出了“咦”的聲音。
方晴兒聽到女兒出聲,直接停下了步子等了等她,然後一把抱起來她:“淑姐兒乖,娘抱你。”
趙淑待在娘親的懷裏,親親熱熱地摟著娘親的脖子,便也顧不上低頭看花了。
不止是花,院子中央的水池更顯珍貴。水池蓄滿了寶貴的清水,水麵波光粼粼,宛如一麵鏡子。甚至還能看到紅色的錦鯉從水下麵劃過的痕跡。看到水,趙家眾人都不由得站住了。好在趙明亮很快反應了過來,幹咳了幾聲提醒眾人。
芸娘就立在一邊等他們,也不催。看到趙家人有點羞赧的臉色,還主動解圍:“這池子水的確是難得,主要也是家裏頭大爺二爺的孝心。這池子裏頭養著的錦鯉是大老爺前兩年大老遠從京城運迴來的,據說是貴人賞下來的,知道老夫人素來喜歡這些,特特意的托人帶了迴來。這魚難得,就不敢讓它們損傷了。因此今年缺水的兆頭一露出苗頭,二爺就命人大老遠的從山裏頭運了山泉水下來,每天都要倒水進去的。特別是現在,每日醜時就出發了,日日都不能斷的。”
趙家人聽聞雖然沒有迴答,但心中卻驚歎非常。這就是達官貴人家的日子嗎?就連一條魚也比他們金貴的。
芸娘看眾人都迴過神來了,就笑著繼續在前頭領路。往前走,就看到了一座精心修建的亭台,亭台巧妙地融入了園林景觀中,亭子飛簷上雕刻著精致的紋理,亭台下擺放著古樸的石桌石凳,能讓人坐著休憩,欣賞花園的美景。另外院子的邊緣還有著一排精美的假山和奇石。這些石頭形態各異,每一塊石頭的紋理和形狀都不盡相同,似乎有著自己的靈性。整個院子彌漫著一種不顯山不露水的古樸和深邃。
走到庭院的盡頭,一座寬敞的廳堂就映入了趙家眾人的眼簾。大紅色的掛簾、精雕細琢的柱子、華貴的家具和擺設,在屋子的一角已經放上了冰山,整個房間的溫度明顯比院子裏頭低了不少。老夫人這會已經被丫鬟攙到了主位坐下了,鄭護衛帶過來的大夫給老夫人把脈。
芸娘將眾人帶到廳堂坐下,安排丫鬟上了茶,這才走到老夫人身邊仔細聽大夫的話。
那個大夫細細把了把脈,說:“老夫人之前是中了點暑熱之氣,用的藥物對症,這會已經緩過來了,多喝些涼湯即可,也不必再服什麽苦湯藥了。隻是老夫人身子金貴,以後切記不可暴曬,也不可在悶熱的環境久待。”
聽到老夫人確實已無大礙,芸娘這才真正的鬆了一口氣。奉上了診金,讓人客氣地將大夫送了出去。
不僅如此,他們車後頭還跟著護衛,劉巧花隻覺得這不像是對恩人的,倒像是蠢兒子不小心得罪了別人,人家牽連了一家子。越想越怕,劉巧花沒好意思脫鞋子,到底用手狠狠戳了兒子幾下。
不過好在一大家子人都在一塊了,比上次在山賊那邊分開兩撥倒好一點,至少劉巧花心裏頭沒那麽慌,因此雖然心裏沒底,到底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這樣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鄭護衛匆忙帶著老夫人用慣了的大夫過來了,不過既然老夫人已經醒了過來,芸娘請示了之後,令鄭護衛將大夫也一並帶去府上。如此又走了小半炷香的功夫,馬車便停了下來。
大黃二黃的拉的車本來也隻有個頂棚,因此趙老頭劉巧花他們一眼就看到了,到的正是他們之前在紅穀鎮上聽不少人帶著憧憬提過的王刺史的老家。
芸娘下了車,跟守門的門子招唿了聲,門子趕緊上前去把大門底下的門檻拆了去,讓馬車可以直直進來。沾了老夫人的光,趙家的大黃二黃和大黑騾子車,也跟著開進去大宅院。
等車駕進了門,停在了老夫人家院門口,芸娘扶著老夫人下了車,方晴兒趙明亮也跟著下來。看到這兩人,趙家的其他人便也馬上跟著眾人下了車。王府裏頭的下人很快就上來,把馬車、牛車和騾車都牽了下去。
芸娘讓丫鬟們攙扶著老夫人進門,自己走過來還招唿了趙家的幾人,讓眾人不必憂心,牲口在馬棚裏頭,下人會用心照顧。
已經到這會兒了,劉巧花倒是不擔心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因此她反而拉著趙老頭走在了最前頭。趙家一行人跋涉了許多天,走過崎嶇的山路,也穿過幹裂的小道。卻是頭一迴踏上這種青石板鋪成的,平整而寬闊的大道。每塊石頭都經過精心挑選和加工,然後整齊地拚接在一起,若非石頭和石頭之間有接縫,簡直就像是渾然一體一般。趙家眾人因為趕路,除了幾個孩子和方晴兒之外,大部分人穿的草鞋。可就算是草鞋,走在這散發出淡淡光澤的石麵上,仿佛一股清涼之氣從腳下升騰而起。這一路上路過的人不少,有丫鬟婆子見到老夫人一行人,都會立即站在路邊,行完禮之後再安靜退下,一切都井然有序。且不說那雕梁畫棟的宅院,光是一個青石板路,幾個丫鬟婆子,就讓趙家幾人立刻感覺到了自己和達官貴人家裏仿若天塹般的區別,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股敬畏和震撼之情。
馬車停得本來就近,很快就入了院門。老夫人的院子裏就更讓人震撼了,這個院子坐落在宅邸的深處,被高牆環繞,清淨又不失雅致。一進入院子,最讓眾人震撼的是院子裏的綠色。他們一路往南,所見的土地山林幾乎都是一片荒蕪,農田幹涸,而這個院子卻像是一個綠洲,生機勃勃。院子內的綠樹依然挺拔茂盛,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外頭幹旱的影響,甚至花圃中還綻放著幾朵花,雖然不多,但也讓趙淑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發出了“咦”的聲音。
方晴兒聽到女兒出聲,直接停下了步子等了等她,然後一把抱起來她:“淑姐兒乖,娘抱你。”
趙淑待在娘親的懷裏,親親熱熱地摟著娘親的脖子,便也顧不上低頭看花了。
不止是花,院子中央的水池更顯珍貴。水池蓄滿了寶貴的清水,水麵波光粼粼,宛如一麵鏡子。甚至還能看到紅色的錦鯉從水下麵劃過的痕跡。看到水,趙家眾人都不由得站住了。好在趙明亮很快反應了過來,幹咳了幾聲提醒眾人。
芸娘就立在一邊等他們,也不催。看到趙家人有點羞赧的臉色,還主動解圍:“這池子水的確是難得,主要也是家裏頭大爺二爺的孝心。這池子裏頭養著的錦鯉是大老爺前兩年大老遠從京城運迴來的,據說是貴人賞下來的,知道老夫人素來喜歡這些,特特意的托人帶了迴來。這魚難得,就不敢讓它們損傷了。因此今年缺水的兆頭一露出苗頭,二爺就命人大老遠的從山裏頭運了山泉水下來,每天都要倒水進去的。特別是現在,每日醜時就出發了,日日都不能斷的。”
趙家人聽聞雖然沒有迴答,但心中卻驚歎非常。這就是達官貴人家的日子嗎?就連一條魚也比他們金貴的。
芸娘看眾人都迴過神來了,就笑著繼續在前頭領路。往前走,就看到了一座精心修建的亭台,亭台巧妙地融入了園林景觀中,亭子飛簷上雕刻著精致的紋理,亭台下擺放著古樸的石桌石凳,能讓人坐著休憩,欣賞花園的美景。另外院子的邊緣還有著一排精美的假山和奇石。這些石頭形態各異,每一塊石頭的紋理和形狀都不盡相同,似乎有著自己的靈性。整個院子彌漫著一種不顯山不露水的古樸和深邃。
走到庭院的盡頭,一座寬敞的廳堂就映入了趙家眾人的眼簾。大紅色的掛簾、精雕細琢的柱子、華貴的家具和擺設,在屋子的一角已經放上了冰山,整個房間的溫度明顯比院子裏頭低了不少。老夫人這會已經被丫鬟攙到了主位坐下了,鄭護衛帶過來的大夫給老夫人把脈。
芸娘將眾人帶到廳堂坐下,安排丫鬟上了茶,這才走到老夫人身邊仔細聽大夫的話。
那個大夫細細把了把脈,說:“老夫人之前是中了點暑熱之氣,用的藥物對症,這會已經緩過來了,多喝些涼湯即可,也不必再服什麽苦湯藥了。隻是老夫人身子金貴,以後切記不可暴曬,也不可在悶熱的環境久待。”
聽到老夫人確實已無大礙,芸娘這才真正的鬆了一口氣。奉上了診金,讓人客氣地將大夫送了出去。